如何培養創造力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發現問題或解決問題時,可能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這種想法有時稍縱即逝,像靈感一樣;如果能及時捕捉,進行思維加工與實踐檢驗,善加利用,可能獲得有價值創造力。 創造力的關鍵,是如何用有關的、可信的方式,與在此以前無關的事物之間建立一種新的、有意義的關係,這種新的關係可以把事物用某種獨創、清新的見解表現出來。
二、改變阻礙創意思維的習慣
1.創造力的障礙
事實上,每個人人都可能成為有創造力的人,就看你如何發掘自己的創造力。我們如果發現自己缺乏創造力,可以參照下列的思維障礙標準,檢查自己的不足之處。
a.思維障礙一:從眾思維
思維枷鎖的最大的障礙就是「從眾」。「從眾」就是指服從眾人,順從大眾。別人怎樣做,我也怎樣做:別人怎樣想,我也怎樣想。
.. 思維上的「從眾模式」,使得人有一種歸宿感和安全感,能夠消除孤單和恐懼等害怕心理,並認為這是比較保險的處世態度。如果跟隨著眾人,如果說的對、
做得好,那自然會分得一杯羹:即使說錯了、做得不好也不要緊,因為無須自
己一人承擔責任,所以,許多人都願意跟著大家走。
b.思維障礙二:權威思維
.. 「人是教育的產物」:來自教育的權威使人們逐漸習慣以權威的是非為是非,對權威的言論不加思考地盲信盲從,其結果正如我們傳統的「聽話教育」那樣;在家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職場聽主管的話;而惟獨缺少「自我思
考、衝破權威、勇於創新」的能力。
.. 「專業權威」:在多數情況下,人們按照專家的意見辦事,總能得到預想中的成功;如果不慎違反了專家的意見,則會招致或大或小的失敗。如此久而久之,
人們便習慣了以專家的是非為是非,貫以為「專家不可能出錯」。於是,在一般人的思維模式當中,專家就形成了權威。
C.思維障礙三:依循思維
..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經驗的世界裡。從幼兒長到成年,我們看到的、聽到的、
感受到的、親身經歷的各種各樣的現象和事件,它們都進入我們的頭腦而構成
了豐富的經驗。在一般情況下,經驗是我們處理日常問題的好幫手。只要具有
某一方面的經驗,那麼在應付這一方面的問題時,就能得心應手。
.. 經驗與創新思維之間的關係,是個複雜的問題。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經驗具有不斷增長、不斷更新的特點,因而有可能使我們看到經驗本身的有限性,經過經驗之間的比較而發現其不足性,進而開闊眼界,增強見識,使我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得以提高。所以,經驗本身有時就意味著創新。然而經驗也可能是相對穩定性的東西,因而可能導致人們對經驗的過份依賴乃至崇拜,而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結果就會削弱想像力,阻礙創新思維的能力。
.. 其次,經驗具有主體狹隘性。每一個思維主體,不管經驗多麼豐富,總是有限的,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總還是無窮多。所以,當他面臨自己從沒遇到過的事物
或者問題的時候,難免常常會手足無措,如果單憑已有的經驗去推斷,其結果往往大多是錯誤的。
d.思維障礙四:書獃子思維
.. 書本是一種系統化,理論化的知識,也是人類經驗和體認的結晶,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書本知識與現實之間存在著一段距離,二者並下全然吻合。
..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所受的正規教育越多,其專業知識也就越豐富。但是,從創新思維的角度來說,他的思維受到束縛的可能就越大。為了改善這個問題,防止「書獃子思維模式」的形成,可以採用多種方法自我訓練,例如:如實思維法(緣起法),運用禪修來訓練直觀、如實觀;辯證思維法,像蘇格拉底,「知道自己的無知」,採用雙方辯論,來研究知識的相對性以及知識與現實的差距。
e. 思維障礙五:自我中心思維
..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經驗、個性,以及許許多多獨特的價值觀念。在日常思維活動中,人們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觀念、站在自己的立場、用自己的目光去思考別人乃至整個世界,因此產生了以自我為中心型的思維模式。
. . 然而,如果每個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周圍的人,那麼他將無法與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因為所謂溝通應該是雙向的,而單向的訊息傳達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誤解。不過,我們應該用自己感到合適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卻不應該用這種標準去要求別人。因為這種標準在你看來很合適,但是在別人看來卻並不一定如此。
f. 其他思維障礙五:
.. 唯一的標準答案:有一位美國學者說,一個普通讀完大學的學生,需經過許許多多的測試、測驗和考試,於是所謂「標準答案」的認知在他們的思想中變得根深蒂固。可是在緣起的世界裡,生活充滿了種種可能性,問題可以有許多的答案,人生的道路也不只一條;所以當你以為答案只有一個時,創新就會遇到阻力。
.. 缺乏自信:輕視自己的能力,固守熟悉的空間,將無法突破創新。
.. 無法接受失敗:認為失敗是件極之糟糕的時,殊不知在失敗的過程、經驗中學習,也能因禍得福。
三、創造力的培養
1.凡事質疑
對任何事情都提出疑問,這是許多新事物新觀念產生的開端,也是培養創造力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a. 獨立思考
在我們頭腦中各種理論知識,大多是來自老師或權威,極少是我們自己獨立思考的;
傳,經過許多歪曲和謬誤。
.. 如果我們以為自己的經驗就完全正確,那就錯了,那些來自我們自己經驗的知識同樣是靠不住的,因為經驗也會欺騙我們。例如:一座六角形的塔,從遠處看來似乎是圓形的:溫度相同的兩桶水,如果你的兩隻手的溫度不同,分別放進兩隻桶內,你會感到水的溫度不一樣。因此,人類的感覺經驗並不完全可靠。當我們真正發現世界上的每一樣知識都不值得信賴,統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時,我們才能使自己「凈空」,並藉由不斷質疑而產生創新思維。佛陀就是一個能將自己凈空,而能符合緣起思維的覺者。
b. 敢予否認前人
學習的過程不單單只是一個接受的過程,還要不斷地創新。如果把前人的說法全盤烤貝下來,那會有什麼用呢?如果對於自己所學的知識完全不加以懷疑,全盤接受,不提出疑問,那麼,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懂得這門知識,自然也不可能把這門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當我們能夠提出疑問,提出懷疑,就說明我們對這件事情有了自己獨立思維,有位科學家曾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們首先要懷疑,才能夠提出問題,也才能夠發現新的觀念。
C. 質疑日常習慣
我們常常會把某些習慣視為理所當然,殊不知許多偏見就是這樣形成的。例如某件事情在我們生下來時就已經存在,我們自然會把它納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英國沒有王室,難道英國人會在投票時,會把設立王室例入其中嗎?
.. 要避免習以為常、不加深思,並養成凡事多思考,認識自己也認識別人的習
慣,需要「凡事質疑」,而創新思維的關鍵亦即在於此。
d. 尋找人生的答案
..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來幹什麼?你往哪裡去?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本身。你不需要準確的回答,能夠思索這些問題就夠了。提出人生疑問最重
要。答案得自己去尋找,自己回答自己,並激勵著自己。
2. 擴張思考廣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某些人在思維過程中範圍很大,能夠海闊天空地聯想;而有些人則缺少思維的廣度,往往只能在某個問題里繞圈子,思路總是打不開。從創新的角度來說,思維的廣度是不可少的。
a.掌握萬物之間的聯繫
所謂思維的廣度,就是指當頭腦在思考一個事物、觀念或者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在多大範圍內聯想起別的事物、觀念和問題,以及聯想的數量有多少。
從思維的範圍方面來說,當我們確定了一個思維的對象,就要圍繞著這個對象思考;包括了解這個對象和哪些因素有聯繫。它絕不會單獨地存在著。所以我們在思維過程中,必須要破除各種思維模式,要用更寬廣的角度,視野看問題;這樣才能更有效達到創新思維的目標。例如說,把氣象預測納入弘法的思維範圍,藉由觀天氣,提升弘法的契機度。
b.擴大觀察範圍
由於受到各種思維模式的影響,人們對於司空見慣的事情其實並不真正了解。只有當我們換一個角度,而且往往是強迫自己換一個角度來觀察時,才可能發現更多奇妙的事物,也才能發覺自己原先思考的範圍很狹窄。
也許有人會認為,觀察和思維某一個對象,就應該全力集中在這一個對象身上,不應該擴大觀察和思維的範圍,以免分散注意力。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科學研究證實,光、聲、味、嗅等感覺,對於創新思維有促進的作用。人們發現,當兒童在回答創意測驗題時,喜歡用眼睛掃視四周,試圖找到某種線索。線索豐富的環境能夠給被試者許多良好的思維刺激,使他獲得較高的分數。科學家曾進行過這樣一次測試,首先把一群人關進一所無光、無聲的室內,使他們的感官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然後再對他們進行創新思維的測試,結果,這些人的得分比其他人要低很多。
c.破除思維障礙
擴展思維的廣度,也就意味著思維在數量上的增加,像增加可供思維的對象,或者找出一個問題的各種答案等等。當思考的數量愈多,可供挑選的範圍也就越大,其中產生好創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例如:擴展一種事物的用途,便可產生一項新創意,比如,木魚的最早發明是用來調節誦經時的速度,後來在唱頌佛曲時,也使用木魚來充當樂器。
d.強制式思維擴充
採取某種不合常規的方法,強制自己的頭腦轉換思維方向,也是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例如,把打算創新的事物與某些和它並不相同的屬性聯結起來,然後再思索二者之間的關係,從中找出新的方向。強制式擴充思維法就是強迫自己的頭腦拋開原先的思維模式,走出一條思維新路。
e.鼓勵標新立異
在日本小學美術課堂上,日本的老師教孩子們怎樣畫蘋果,教師發現有個孩子畫的是方蘋果,於是就耐心詢問:「蘋果都是圓形的,你為什麼畫成方形的呢?」孩子回答說:「我在家裡看見爸爸把蘋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蘋果滾到地上摔壞了,我想如果蘋果是方形的,該多好呀!」老師讚美說:「你真會動腦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蘋果。」把蘋果畫成方形,顯然脫離了實際,但那位日本老師卻仍循循善誘,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創意,並給予認同,這種教育方式真令人敬佩。
擴充思維就意味著標新立異,其中難免會有幼稚和犯錯。但是如果我們總是懶於嘗試,自然會導致思維逐漸封閉。
3.擴張思考的寬度
世界知名的思維訓練專家德波諾曾用「挖井」作比喻,說明了「垂直思維」和「橫向思維」兩種不同方法的關係。德波諾說,垂直思維是從單一的概念出發,並沿著這個概念一直前進,直到找出最佳的方案或辦法。但是,萬一起點選錯了,以致找不到最佳方案的話,問題就麻煩了。這正像開挖一口水井,費了很大的力氣,挖了很深,但仍不見出水,怎麼辦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放棄太可惜了,於是只有繼續把這口井挖得更深更大。如果更深更大之後仍不見水,人會由於已經投入了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更加不願意放棄,一方面感覺到越來越失望,同時也感覺到希望越來越大。這就是典型的「垂直型思維」。
而「橫向思維」則要求我們,首先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思索問題,然後再確定並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在「挖井」這個例子中,橫向思維要求我們,首先要確定井的正確位置,一旦發現位置錯了而不出水的時候,就應該果斷放棄,另尋新址,不可貪戀那口儘管已挖了半截、但卻位置錯誤的枯井。
a.廣泛涉獵多個領域
如果只注意一個問題領域,這往往會阻礙我們發現更新鮮、更充分、更漂亮的材料,因為思維的慣性很容易使我們在一個特定的問題領域中作循環思索。這種時候,就需要跳出來,看一看其他領域,或從別的地方尋找一些材料來啟發自己。
b.結合不相關的元素
把各種或不相關的元素放在一起,也是一種橫向思維,如此也能獲得對問題的不同創見。例如:當工作正需要某位組員處理時,你卻到處找不到此人,因此你會想,如果有什麼設備可以用來既給組員個人自由,而同時又使他不致離開工作崗位,這豈不一舉兩得?當你儘力尋求問題答案,可採用以下具體步驟:
① 先列舉出十種具體物體。
② 依次考慮每一物體,將其分解為可描述的特性(結構、基本原理、特別的觀念)。
③ 分別分析每一物體的每一特性,以尋求刺激的可持續進行,直到所有物體及其所有特性都經過研究為止。
④對解決方案加以研究,並選擇那些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再加分析。
c.交叉孕育創意
橫向思維還可以解釋為,把兩個或多個並列的事物交叉起來思考,再把二者的特點結合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新事物。最便捷的辦法是找某一領域的專家,並向他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讓他用其他領域的知識或技術來解決問題,他會採取怎樣的方法?
d.提高思維速度
經常進行橫向思維訓練能夠提高思維的速度。創新思維是需要講求效率的,在不少情況下,我們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想出對策和計劃;如果超出了限定的時間,我們就有可能遭受某種損失。有的時候,某種絕妙的點子,也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內施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超出時間範圍,好點子也有可能會變得毫無價值。
e.思維的橫向與縱向
在實際的思維過程中,人們經常是交替使用「橫向」和「縱向」兩種思考方式的。思維速度敏捷的人,經常能表現出良好的「臨場應急」的能力。這種能力在社交場合很有用處,它不但可以讓我們擺脫尷尬的境地,甚至迅速反擊某些人的惡意攻擊。
4.右腦思考法
人的左腦、右腦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右腦主要負責直覺和創造力,也可稱為專管形象思維,判別方位等,左腦主要負責語言和計算能力,也稱為專管邏輯思維。一般多認為,左腦較為人所利用,而右腦功能普遍得不到充分發揮。所以,從創新思維的角度來說,開發右腦功能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因為右腦活躍有助於破除各種各樣的思維模式,提高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a.多運用右腦
若想多用右腦,可以以以下的方法訓練右腦:
① 經常考慮怎樣對事物進行改良或改造,或進行能看得見的發明或者看不見的
發明。
② 多做感性方面的活動,培養趣味,如音樂、拍照等。
③ 確立人生的生存意義,樹立個人的奮鬥目標,並得到興奮感和成功感。
④ 攝取對右腦有益的食物(蛋白質等),學習使用機器和器械等。
⑤ 智力練習和活動可直接影響右腦。這類練習和活動不同於一般的智力測驗,主要在發揮想像力。例如請你回答「木頭有何用處?」而你只列舉木頭的一般用途,顯然想像力不夠。
此外,開發右腦的方法還有:跳舞、美術、欣賞音樂、種植花草、手工技藝、烹調、縫紉等。既利用左腦,又運用了右腦。如每天練半小時以上的健身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特別需要多讓左手、左腿多活動(左腦控制身體的右側,右腦控制身體的左側)。
b.左側體操
日本人設計出一種可增強右腦功能的「左側體操」。它的理論依據是,左右側的活動與發展通常是不平衡的,往往右側活動多於左側活動,因此有必要加強左側體操活動,以促進右腦功能。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多使用身體的左側,也是很重要的。身體左側多活動,右側大腦就會發達。右側大腦的功能增強,人的靈感、想像力就會增加。例如在使用小刀和剪子的時候總用左手,拍照時用左眼,打電話時用左耳。
還有手指刺激法。手能使腦得到刺激發展,使它更加聰明,又說:「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許多人讓兒童從小練彈琴、打字、珠算等,這樣雙手的協調運動,會把大腦皮層中相應的神經細胞活力激發起來。
c.離題遐想
右腦思考的特點是形象和想像,因此在研究問題中需要創新思維時,應該隨時進行各種類型的「離題遐想」。
選擇什麼樣的離題遐想,要考慮解決問題所要求的特性,同時也要考慮準備冒的風險及正在使用的材料類型。美國學者將離題遐想分成了兩種類型的離題。一種是「臆想性的或幻想性的離想」,另一種是「例證離題」。「臆想性離題」是最不正統的一種離題方式。它對思想保守的人來說具有潛在的困難。不過它往住會產生戲劇性作用。尤其當人們原本並未抱什麼希望,但它卻確實激發出最具創新性的思想
對於幻想式離題或臆想性離題而言,以下介紹並說明它的訓練方法。
.. 請每位參加者想像一幅圖或講述一個想像的故事。首先由一個人先開始,後每位小組成員都必須為故事加上一段情節。他們可隨時加塞進來。在這個過程中,所添加的情節越豐富多彩、稀奇古怪、荒誕不經、充滿異國情調,故事會越精彩。如有可能,應盡量使故事有一定的連貫性,這樣會有助於發揮更好地想像力。每個人儘力為故事增加一分鐘的長度,至於,何時轉變話題則由領導者決定。
.. 如果故事在某一特殊情節的細節上停頓下來,領導者可以請一位成員杜撰某種讓人吃驚的事件。反之,如果想像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那麼領導者就該讓大家集中於某一劇情。他可以要求參加者講述更加細緻的情節。故事的講述者如果使意象轉移過快,就容易造成情節不充分的現象。也許人們會對在大眾面前創造心智意象感到緊張,他們也可能擔心自己對故事的貢獻能力。然而,無論如何激發想像力是最具啟發右腦能力的一種訓練。
.. 當每位成員都至少有一次機會為故事貢獻情節後,領導者要請大家在大腦將故事情節重溫一番,並儘可能想出一些真正荒唐或不切實的解決辦法。然後將荒謬的想法寫下來。
.. 透過離題訓練,在一股情況下,人會開始期望回到真實的世界,或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當然,是逐步回歸主題的。
.. 領導者需和大家一起來檢查分析,並了解在這些荒謬的方案中,是否有任何對他們來說頗具吸引力、或奇妙古怪、或甚為有趣味的想法。領導者要請小組成員審核與選定的這些荒謬辦法、並儘力尋求將其轉化為更切實可行和接近實際的方法。
.. 由於「離題」,頭腦放鬆了,各種荒謬想法也出現了,所以再回過頭來研究剛才遇到的現實問題,也許就能很快得到創新的答案。
d.走進想像的世界
.. 人往往是現實的奴隸,忙於應付現實世界的一切,而將自己的想像世界拋到九霄雲外。改變你的行動或生活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打開你的想像之門,它會像一台發動機一樣操縱著你行動,產生令你吃驚的效果。作為創造行為,它可以構成思維形象,然後對你發號施令,使你不得不去服從。經常想像自己殺人的人也許真會成為罪犯,而想像當總統的人更少也可以做一個里長吧,關鍵問題是你是否服從自己的想像力。
.. 每天早晨起床前,請你張開四肢,放鬆全身肌肉,然後想像一下你今天要做的事,就像看電影似的,如果在你的想像中,你做了什麼蠢事,那麼就在想像中改正它,直到你看到你這一天做得非常出色為止。晚上睡覺前也這樣做一次,首先在想像中檢閱一下白天的工作與想像之中的差別有多大,再想像第二天你會做得更好,這樣日復一日地練習下去,你會發現,想像力使你進步很多。
5.靈感思考法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面對一個難題時,即使費了很大精力、思索枯腸也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但是當你吃飯舉起筷子的一瞬間卻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這就是靈感。
a.引發自己的直覺
思維靈感與人的直覺是密不可分的,直覺是人的先天能力,也往往是創意的源泉。很多人靠直覺處理事情。任何時候,人都會有預感,只是看你信任它與否。 .. 絕大部分有創意的人都懂得直覺的重要性,他們在處理一些有矛盾的地方,經常會憑直覺下結論。看起來雖然有點神秘,但其實卻正是創造力經由直覺發揮作用的最佳時機。
直覺較強的人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相信有超感應這回事;
2.曾有過事前預測到將會發生什麼事的經驗;
3.碰到重大問題,內心會有強烈的觸動;
4.所做成的事都是憑感覺做的;
5.早在別人發現問題前就覺得有問題存在;
6.也許有心靈感應的事;
7.曾夢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8.總是很幸運地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
9.當大家都在支持一個觀念時,卻依然持反對意見而又說不清楚為什麼如此的人,是相信直覺能力的人。
b.什麼時候靈感容易出現?
科學研究發現,人腦每分鐘可接受六千萬個信息,其中二千四百萬個來自視覺,三百萬個來自觸覺,六百萬個來自聽、嗅、味覺。有不少發明家發現到,人在夜晚睡前或剛醒的時候靈感最多。因為在夜裡,當人閉目沈思,幾乎完全避免了來自視覺的訊息對大腦思維活動的千擾刺激,而靜卧在床上觸覺訊息對思維的干擾亦降低到最低程度。這都十分有利於大腦發揮思維潛力,使人對問題的思考更易於突破。如果再加上偶然和特殊因素激發,還有可能使大腦潛力超常發渾,即可產生「靈感」。
其次,人躺著時,由於大腦血液狀況明顯地得到了改善,這也為大腦活動提供了最佳的營養保證。
6.互動思考法
在一個創新團體中,思維互動是相當重要的,當其中一個人的頭腦活躍起來並提出新想法的時候,就會對別人的頭腦產生激發作用,使得大家的頭腦都活躍起來。腦激蕩就是一種集體創造力思考法,這是由美國企業家、發明家奧斯本首創,它也是目前在世界上被應用最廣泛、最普及的集體智力激勵方法。腦激蕩法,原文為Brain Storming,原意為用腦力激蕩某一問題,系指一組人員透過開會方式就某一特定問題提出獻策,群策群力,解決問題。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克服心理障礙,思維自由奔放,打破常規,激發創造力的思維活動,獲得新觀念,並創造力地解決問題。
a.藉互動以激發創意
腦激蕩法何以能激發創造思維?根據奧斯本本人及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聯想反應:
聯想是產生新觀念的基本過程。在集體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每提出一個新觀念,都能引發他人的聯想。相繼提出一連串的新觀念,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熱情感染:
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人人爭先恐後,競相發言,不斷地腦力激蕩,力求有獨到見解或新奇觀念。根據心理學的原理,人類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有競爭意識的情況下,人的心理活動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第三,個人慾望:
在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過程中,個人的慾望與自由不受任何干預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採用腦激蕩法有一項原則,不得批評他人的發言,甚至不許有任何懷疑的表情、動作、神色。如此才能使每個人願意暢所欲言,提出許多的新觀念。
b.腦激蕩法的運行程序
其程序應分為:準備、熱身、確認問題、討論、做結論五個階段。下面分別介紹:
第一,準備。
此階段主要是:一是選擇理想的主持人,主持人應熟悉此技巧。二是由主持人和提出問題者一起詳細分析所要解決的問題。此方法不宜解決包含因素過多的複雜問題,只宜解決比較單一且目標明確的問題。三是確定參加人選,一般以五至十人為宜,且保證大多數為精通該問題或具有某一方面專長的人,凡可能涉及的領域,都要有擅長的人參加。此外,還要有兩位外行人參加。四是提前數天先將待討論問題通知與會者,內容包括:日期、地點、要解決的問題及相關事宜。
第二,熱身。
此階段的目的是要使與會人員進入「角色」並造成激勵氣氛。通常只需幾分鐘即可,具體做法是提出一個與會上所要討論的問題毫無關係的問題。
第三,確認問題。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透過對問題的分析陳述,使與會者全面了解問題,開闊思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介紹問題。主持人簡明扼要地向與會者介紹所要解決的問題。二是重新敘述問題,即改變對問題的表述方式,對每一種表述方式都要用「怎樣。。。」詢問的句子來表達,切不可急於提出想法,要鼓勵與會者提出儘可能多的意見。三是將提出的各種重新敘述的問題,按順序排列。凡是啟發性強、最可能解決問題的敘述要排在前面。
第四,討論。
這是與會者克服心理障礙,讓思維自由馳騁,藉助團體的知識互補,訊息刺激和情緒鼓勵,透過聯想提出大量創造力假設的階段。這也是此法的重點階段,當此階段結束時,由主持人宣布散會。同時,要求與會者會後繼續思考,以便在第二天補充個人所想到的方法。
第五,做結論。
由於會上提出的設想大部分都未經仔細考慮和評估,有待整理以後,才能有實用價值。此階段包括以下三個步驟;一是增加設想。在討論後的第二天由主持人或秘書以電話拜訪的方式收集與會人員會後產生的新想法。二是評估。評估最好先擬定一些指標,如:是否簡單?是否恰當?是否可被採納?是否可以實現?是否成本較低?等等。根據這些指標來評選出若干最好的設想。
參考資料:
文伊凡編著,《創新思維——自我訓練》,文斐書屋出版有限公司,
斯默爾編著,《成功一定有優勢》,海潮出版社,2002年11月。
附錄:
具有創造力的人之特徵
具有創造力的人擁有不受限制的好奇心,他們打破常規的思維往往使一些平凡的人成為卓爾不群的大人物。他們在思考一件事物時,與其考慮它原來是這個樣子,不如考慮它為什麼不是那個樣子,有創造力的天才會出奇不意地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事物。
具有創造力的人具有堅不可摧的自信,一個有偉大創造力的人絕不會隨波逐流。
具有創造力的人一般都有樂觀、開朗的性格。從不把任何事情看得過於嚴重,即使是很嚴肅的事情也是如此。
具有創造力的人崇尚冒險精神,特別熱衷於具有挑戰性的活動與工作,喜好探索周圍的世界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
具有創造力的人富有幽默感,喜歡在工作的時候開玩笑,因此他們一般都與同事朋友相處得較為快樂和諧。
具有創造力的人在對待事情的發展上喜歡順其自然,不需要事先勾畫草圖。他們從每天所乾的工作和所發生的事件當中尋找前進方向,他們偏愛對實際事件產生反應而不是按某個人所立下的標準幹活。
具有創造力的人具有獨立工作的能力,有時也好獨自相處,他們往往與大多數人的意見不一致,而且往往對自己的信念充滿信心,並堅持著繼續下去。
具有創造力的人熱情高漲、富有理想並且責任心強,他們相信高漲的熱情可以使一切成為可能。
具有創造力的人具有雄心壯志,他們願意同充滿信心、洞察力強、頑強執著的人一道工作。他們區別於一般人,能夠迅速意識到某一件工作的實質和重要性,他們不受自身想法的約束,願意檢驗自己的想法,願意看到別人的挑戰。
具有創造力的人擅長於從一個獨特的視角來評價和判斷事物。他們具有特殊的綜合能力,往往別出心裁,當別人說2+2=4時,他們也許會說2+2=22。
具有創造力的人,絕不會僅僅是個空想者。一個人如果僅有創造力的思想不算具有創造力的人,必須付諸行動、產生結果,坐在那裡苦思冥想固然是產生激情的第一步,電話、寫信、畫草圖、提建議等等都是創造力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即使是錯誤,也能對人們最後走上正確的道路有所幫助。
具有創造力的人不畏艱難險阻,在他們的眼裡每一個困難都是一次成功的機會,就好像登山者面臨著等待攀登的高山,艱難困苦過後會使人心曠神怡。
具有創造力的人不滿足於淺顯的、世俗的、平庸的或陳腐的東西。他們絕不會只給那些有價值的問題一個答案。在不斷的追求和探索中他們感到其樂無窮。
推薦閱讀:
※21世紀的重大發現——以自然科學理論還原創造「八卦」體系的本源原理
※金錢的靈性法則,就是宇宙能量創造豐盛的法則
※杜維明:儒家視閾之創造力
※我們都是幸福源泉的挖掘者和發現者,更是擁有者和創造者。
※傳承、創造、做學問~書法大家王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