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易患的3種常見病,寶媽早發現早治療,寶寶少受罪

小嬰兒的降臨,給新晉的爸媽們帶來了無限的幸福和喜悅,但是在護理新生兒這件事情上,確是一件極大的挑戰。尤其是當小寶寶生病時,往往這也讓許多新手爸媽不知所措……

朋友說「我很慶幸在冬天,這個時候坐月子,不管是我還是寶寶都不會太難受。但是,昨天給寶寶換尿了的尿布時,發現孩子的屁股上起了一些小疹子。可婆婆說這是照顧不周而造成的尿布疹,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嬰兒患尿布疹也是正常情況,但作為新手媽媽,我們應該多了解一些新生兒常見疾病的知識,這樣在寶寶患病時能從容應付。

常見一、尿布疹

由於寶寶臀部長時間浸泡在濕潤或被污染的尿片中,尿液含有尿酸鹽,糞便含有吲哚等多種刺激性物質,再加上過度摩擦,新生兒皮膚嬌嫩,就容易發生了紅屁屁,局部皮膚可出現紅色小丘疹,嚴重的話皮膚會糜爛破潰,脫皮流水,會讓寶寶疼的哇哇大哭。

媽媽可以這樣做:

在寶寶生「紅屁股」時不要使用爽身粉,因為爽身粉、汗水和疹子粘在一起更容易刺激寶寶的皮膚。

1、平時一定要勤換紙尿褲,建議每2-3小時就更換一次。

2、寶寶大便後,先用濕紙巾輕輕擦乾淨屁屁,記住不要用力太大,以免破壞皮膚角質層。然後再用溫水沖洗屁屁,干毛巾擦乾後塗上護臀霜,也可以塗茶油、橄欖油等,來保護皮膚,隔離刺激物。(一定要皮膚乾燥後再塗,如果小屁屁濕濕的就塗抹,就等於是把水包起來了,反而更容易得尿布疹。)

常見二、黃疸

黃疸是新生兒中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有60%的足月產寶寶在出生後1周內會出現黃疸,80%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寶寶在出生後2-3天會開始出現黃疸,4-5天後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即可自愈。

但如果黃疸持續的時間過長,或消退之後有再次複發,同時面部,連肚子、四肢都變黃了,而且還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嘔吐,發燒或體溫低等表現要儘快就醫。

媽媽可以這樣做:

1、喝白開水,促進新陳代謝。媽媽可給寶寶適量喝一點水,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體內黃疸的排出,減輕黃疸的癥狀。

2、曬太陽。在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多給孩子晒晒太陽,幫助去除黃疸。注意:要盡量多曬寶寶的皮膚,而不能曬到眼睛。

3、在醫生建議下停喂母乳。如果你家的寶寶是母乳性黃疸,那麼可在諮詢過醫生的意見後停喂母乳2-3天,給寶寶餵食配方奶粉,等黃疸好轉,黃疸指數下降,再繼續母乳餵養。

常見三、腸絞痛

新生兒夜間啼哭常令初為人父母者手足無措、心神不寧。由於小嬰兒不會講話,對於身體的不適,只會以啼哭做為主要的肢體語言。而小寶寶夜啼,除了肚子餓、尿布濕、對氣溫冷熱的不適應外,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絞痛」所引起。

主要表現為:寶寶白天像個小天使,吃得飽、活動力好,體重增加也正常。通常到了一天中的某個固定時間,大多在傍晚4~8點,以及半夜零點前後,就會突然煩躁不安、哭鬧不止,滿臉漲紅或泛白,各種方法都很難哄好。有些寶寶的雙手雙腳有時蜷曲、有時又僵直,四肢冰冷,兩手掌會握拳,同時腹部往往會有些鼓脹。

媽媽可以這樣做:

1、家長可以坐著,讓嬰兒趴在大人的手上或大腿上,輕輕壓迫按摩嬰兒的腹部和背部安撫。

2、讓寶寶喝些母乳,親密接觸也有助於安撫嬰兒,或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

3、做腹部按摩。用薄荷油或嬰兒油,輕輕塗抹寶寶腹部,做適度按摩,能夠幫助寶寶排除腸道內的氣體,緩解脹氣引起的不適。

推薦閱讀:

產後多喝這三道「下奶金湯」,寶媽乳汁多到寶寶都喝不完!
坐月子不讓洗頭,寶媽一氣之下直接理了光頭,老公哭笑不得
寶媽輔食:鱈魚帶領雞蝦菜與豌豆匯合面(10分鐘,寶寶給力吃!)
寶媽輔食:豬蝦菜與鱈魚匯合面(10分鐘,快、鮮、營養,寶寶愛)
女人當媽後,除了姓名,其他都變了!

TAG:寶寶 | 新生兒 | 常見病 | 治療 | 發現 | 新生 | 寶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