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化知識大全之四

科舉制度

明清

明清兩朝科舉的基本制度大體是一致的,進士科考試最為重要。進士科正式考試共分三級: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讀書人在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之前,要接受由本縣知縣主持的考試,俗稱縣試。縣試通過後,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及格的稱作「童生」。取得身份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童生的年齡有老少之分。院試是國家科舉考試的最初一級。主持考試的長官是學政。學政由皇帝任命進干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員到各省去任職。院試包括歲試和科試兩種考試。歲試成績優良的生員,方可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才准許參加更高一級的鄉試,叫做「錄試」。中中秀才就意味著脫離了平民階層,開始進入統治階級的圈子。鄉試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鄉試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說的翰林及進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鄉試有正規的考場,鄉試共考三場,以初九日為第一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明清的科舉考試採取彌封、糊名、謄錄等做法來防範舞弊。鄉試發榜在九月,正值桂花開放,所以稱鄉試榜為「桂榜」。鄉試取中的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會方式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會試發榜時,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稱為「杏榜」。會試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當,明末又多以翰林官充當。清朝稱主考官為大總裁,由內閣大學干或六部尚書充任。會試考場的各種規矩,與鄉試基本一致。殿試在名義上是由皇帝親自主持。出榜分為三甲:一甲為賜進士及第,只有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稱傳臚;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中了進干,功名就到了盡頭。殿試以後還要進一次考試,即朝考。根據貢乾的複試、殿試、朝考三次成績得出錄取等級,根據錄取等級確定授予的官職。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不再參加朝考。明清兩朝的統治者都規定,科舉考試中必須用八股文體作文章。八股文又叫「八經文」、「制藝」、「時藝」、「時文」等。由於文章題目主要出自四書,這種文化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規戒律。文章須有破題(點明題目要旨)、承題(承接破題的意義作進一步的說明)等部分,然後有提比、兩相比偶的文字,共計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同時封建統治者還規定,以朱熹的集注作為作八股文章的準繩。從形式到內容,都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使他們只能依照題意揣摩古人語氣去宣揚封建的倫理道德。封建統治者既然把八股文作為控制人民思想、窒息各種反抗精神的重要工具。清乾隆後,院試、鄉試、會議都必須考詩,稱為貼詩。這是一種形式古板的詩體。明清兩朝國家一級的學校是國子監。國子監的長官為國子祭酒,其下又有司業、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官。國子監的學生稱監生。明清時的監星主要有舉監,由舉人做監生的,叫舉監。貢監,由秀才做監生的,叫貢監,也叫貢生。蔭監,憑藉父輩做官而成監生的,叫蔭監。例監,以捐納錢粟得為監生的,叫例監。

宋朝

宋朝實行的科舉制度中,設立的考試科目很多,主要有進士科、制科、詞科等,有明經、三史、明法、童子、武舉以及「三舍法」取士等等。宋朝進士、明經等科考試一般分為州試、省試、殿試三級。州試時,由州之通判主持進干科考試,以州之錄事參軍主持其餘各科的考試。州試取中的考生於冬季集中到京城尚書省禮部,這些考生被稱為「舉子」、「貢生」省試後,皇帝要親自主持殿試。這使錄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宋太宗時,把殿試錄取的進士分為三甲,即賜進干及第、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三級等級,同時在瓊林苑賜宴,稱聞喜宴。除了進士科受人尊崇外,制科也很受人青睞。最初制科考試是應考人直接接受皇帝的考試。因此,有人把制舉考試稱為「閣試」,把閣試及格通過稱為「過閣」。在制科中,官員考取後可以陞官,百姓考取後可以得官,而且分階段產都免授邊遠偏僻地方的官職。宋代有詞科,詞科考試要求考生須博覽古今,熟悉各種文體格式,它注重文章四六對偶、堆砌典故,講求形式、技巧。與科舉制相配合,也曾實行過「三舍法」取士。國子監學生分為上捨生、中捨生、外捨生三個等級。如果考試成績優秀,外捨生升為內捨生,內捨生升上捨生。如果考至上舍上等,即可以直接授官;考至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參加科舉的殿試;考為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參加科舉的省試。

唐朝

科舉制度是指朝廷允許普遍士人和官員都可以自願向官府報名,經過分科考試,依照成績從中選取人才和授給官職的一種制度。唐代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大體有兩種:一是朝廷所設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以及各地的州、縣學館的學生,稱為生徒。他們在學校內考試合格之後,便可以參加朝廷於尚書省舉行的科舉考試,也稱為省試。二是不在學館的普通讀書人,可以向所有的州、縣官府報考。地方州、縣逐級對他們進行考試,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長安參加尚書省的省試。這樣的人叫作鄉貢。唐代科舉考試常的有進士、明經、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科。有制舉和武舉。唐朝所設各科,以應考進士、明經的人最多。其中又以進士科最難考。武舉始創於武則天時,唐代武舉只實行了一段時間便停止了,但是卻為後世開創了先例。制科是由皇帝特別召集一些官員和知名人士舉行的考試,其中又可分為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名目。制科是朝廷網羅非常人才的一種辦法,但是往往不被人們敬重,以為非正途出身。唐代確立的科舉制度馬選官權力集中到朝廷,加強了中央的統治權力。科舉制度為庶族中小地方、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識分子開闢了一條陞官的道路,因此受到中小地方和廣大知識分子的擁護,人而增強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科舉制度把讀書、應考、做官三件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致使天下讀書人懷著「朝為田舍郎,墓登天子堂」的幻想。

元朝

元朝統治者最終實行科舉取士,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籠絡漢族中小地方和知識分子,從而鞏固蒙古貴族的統治。元朝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行省考試)、會試(禮部考試)、御試(殿試)三級。在科舉考試中存在著民族歧視。元朝的最高統治者規定,科舉考試的試題都出自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考生答題時必須以程朱理學的觀點和封建說教作為指導思想。


推薦閱讀:

藥學專業知識:藥物的非胃腸道吸收
中國古建築知識
每日處警知識(第52期):當場處罰的要求有哪些?
風水知識:看鏡子風水擺放有何禁忌
鞋的知識

TAG:文化 | 知識 |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