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理學入門書,蘊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義
《近思錄》:理學入門書,蘊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義《近思錄》,語錄體理學著作,南宋朱熹、呂祖謙合編。全書十四卷,共摘錄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的語錄622條。全書以道體為核心,以窮理為精髓,以居敬、明誠為存養工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實質,以成聖成賢為目的,基本上包容了理學的內涵,被後世譽之為「聖學之階梯」、「性理諸書之祖」。簡介朱熹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夏,呂祖謙從浙江東陽風塵僕僕來到福建建陽,在群山環翠的寒泉塢與廬墓守孝的朱熹會晤,切磋論學。兩人在寒泉精舍相與讀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等人的著作,感其「廣大閎博,若無津涯」,初學者不易把握其要義,於是用十二天時間從各書中精選出622條語錄,輯成《近思錄》,分為"道體"、「為學」、「致知」、「存養」等14卷。「近思」二字取自《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朱熹取此書名的用意在於,把《近思錄》當作學習四子(即《四書》)的階梯,四子又為學習《六經》的階梯,以正「厭卑近而騖高遠」之失。《近思錄》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成熟的理論形態,代表著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水平;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四子的讀經方法,對我們今天讀經很有啟發借鑒意義;科學的治學次序、方法;治學當行與不當為之事,對當今的教育者、讀經者均有指導意義、借鑒價值;讀經當然不應捨棄之。
編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又號晦翁,別稱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於南劍州尤溪,僑寓建陽(今均屬福建)。他是近古時代最大的哲學家與思想家,「吸收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及當時自然科學思想,並解構了佛、道二教,而合為理學」(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為中國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學」的集大成者。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與朱熹、張栻齊名,時稱「東南三賢」。終年四十五歲,謚「成」,後人稱為呂成公。因曾祖呂好問被封為東萊郡侯,學者又稱東萊先生。內容 《近思錄》是依朱、呂二人的理學思想體系編排的,從宇宙生成的世界本體到孔顏樂處的聖人氣象,循著格物窮理,存養而意誠,正心而遷善,修身而復禮,齊家而正倫理,以至治國平天下及古聖王的禮法制度,然後批異端而明聖賢道統。全面闡述了理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故此書實可謂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呂一派學術的主體。全書分為十四卷,共六百二十二條。目錄如下:《近思錄》序(朱熹)《近思錄》跋(呂祖謙)卷一·道體(凡五十一條)卷二·為學(凡百十一條)卷三·致知(凡七十八條)卷四·存養(凡七十條)卷五·克治(凡四十一條)卷六·家道(凡二十二條)卷七·出處(凡三十九條)卷八·治體(凡二十五條)卷九·治法(凡二十七條)卷十·政事(凡六十四條)卷十一·教學(凡二十一條)卷十二·警戒(凡三十三條)卷十三·辨別異端(凡十四條)卷十四·總論聖賢(凡二十六條)
評價 《近思錄》一書,在理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為確立儒家道統,傳播理學思想起過重要作用。清代學者江永(1681-1762)稱:「凡義理根源,聖學體用,皆在此編」,「蓋自孔曾思孟而後,僅見此書」(《近思錄集注序》)。 國學大師錢穆(1895—1990)說:「後人治宋代理學,無不首讀《近思錄》。」(《宋代理學三書隨劄》)作者簡介 編者:(宋代)朱熹 (宋代)呂祖謙 合著者:嚴佐之 程水龍 葉采序言 編輯 所謂智慧,就是人的思想力、創造力。智慧為人類所獨有,是人類文明發展動力源泉中最能動的元素。儘管人類文明有著不同的源頭,但都閃爍著熠熠光輝。歷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國度出現的思想巨人,都是人類智者的典型代表。中國的孔子、孟軻、荀況、諸葛亮、朱熹等,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勒留、蒙田、培根等,不勝枚舉。他們的智慧之火永不熄滅,永久地照亮人們的心房。他們的著作,作為其思想的記錄,博大精深,充滿智慧,富於哲理,蘊涵理性,是真正的智慧之書、思想之庫,讀後給人啟迪,給人力量,使人睿智,使人激昂,猶若人類文明前進航程中的燈塔,為人生航船乃至興邦之舸引航,堪稱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典。在這些經典著作中,有的以深邃理性思考著稱,有的以睿智的經世哲學聞名;有的為人誦讀了上千年甚至幾千年,有的為人研讀了數百年並且還將繼續為人誦讀至千年、幾千年。中國如孔子的《論語》、荀況的《荀子》、諸葛亮的《十六策》、朱熹的《近思錄》等,外國如古羅馬皇帝奧勒留的《沉思錄》、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的《思想錄》、義大利政治家馬基雅維利的《君王論》等,均是這些智慧經典的代表。它們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使讀者從這些經典智慧之書中獲得啟迪,汲取力量,我們約請部分著名學者、翻譯家,編輯出版《千年經典智慧書》。媒體推薦 前言《近思錄》是我國一部重要的思想資料選輯著作。現代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指出,中國古代有關人生修養的必讀書是《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慧能)、《近思錄》和《傳習錄》(王陽明)這七部書。這就幾乎把《近思錄》抬高到儒家經典的地位,於此可見《近思錄》對我國社會思想文化具有重要影響。一、作者及成書經過《近思錄》為朱熹與呂祖謙二人所共同編訂,但後來《近思錄》的註解者,卻大都不提呂祖謙之名。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講學家力爭門戶,務黜眾說而守一尊,遂沒祖謙之名。但云朱子《近思錄》,非其實也。」確切地說,在《近思錄》的編訂過程中,朱熹起著主要作用,呂祖謙僅起輔助作用。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死於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原籍江西婺源,因其父出仕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後長期在崇安、建陽講學,因此歷史上稱朱熹的學派為「閩學」,並與周敦頤的「濂學」、二程兄弟的「洛學」、張載的「關學」,共同構築了宋代道學的理論體系,而朱熹則更成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號東萊,學者稱之為東萊先生,浙江金華人。曾任著作郎兼國史編修官,與福建朱熹、湖南張拭(1133-1180,字敬夫,又字樂齋,號南軒)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南宋淳熙二年(1175)初夏,呂祖謙從浙江金華來到福建建陽,與朱熹會晤,並在朱熹居住講學的「寒泉精舍」,與朱熹共同研讀周敦頤、二程、張載的書,深感北宋四子思想學說「廣大閎博,若無津涯」。出於對初學者不知所人的考慮,二人於是決定掇錄四子論要,著手編撰《近思錄》一書。朱熹《近思錄前引》曾述編撰意圖說:「懼夫初學者不知所人也,因共掇取其關於大體而切於日用者,以為此編。總六百二十二條,分十四卷。蓋凡學者所以求端用力,處己治人,與夫所以辨異端、觀聖賢之大略,皆粗見其梗概。」此名取意於《論語·子張》子夏所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之言。近思,就是由切己 處省思、觀照聖人言教,由近而遠,由凡人聖。朱熹和呂祖謙共同編訂《近思錄》歷時三年之久,為此,朱、呂二人曾兩次會晤,並多次往來信札,彼此參詳,斟酌編排。因此,編訂《近思錄》雖策劃於淳熙二年,成書則當在淳熙五年(1178)以後。自此而後的七百餘年間,《近思錄》成為中國文人士大夫的一部必讀書。元明清二代儒士,大多熟讀《近思錄》,「莫不服膺是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山於社會需求量大,明清以來《近思錄》刊刻本之多,不可勝數。其中影響較著者有明正德十四年汪偉刊本、明稽古齋刊本、清正誼堂本、呂氏寶浩堂本等。即使在民國後,《近思錄》各種刊本也不下十種。可見《近思錄》極受明清文人的高度重視,具有類似於儒家經典的較高地位。二、主要內容朱熹與呂祖謙所共同輯錄的《近思錄》凡十四卷,起初只言其大綱,而無目錄。朱熹說:「《近思錄》逐篇綱目,一道體,二為學大綱,三格物窮理,四存養,五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六齊家之道,七出處進退辭受之義,八治國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處事之分,十一教學之道,十二改過及人心疵病,十三異端之學,十四聖賢氣象。」……
推薦閱讀:
※道教指南-道學入門-道家靜坐養生要旨
※易學入門知識詳解
※想接觸哲學嗎?這9本哲學入門書或許值得你一讀
※楊公入門斷民間秘術13
※跟煙花入門VBA之58:單元格對象Range(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