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素食主義

2010-06-20 23:30:26,來自:互聯網

「Vegetarian」(素食)這個詞來源於拉丁文的Vegetus,意思是「完整、新鮮、生氣蓬勃」。如果遇到一個素食主義者,通常情況下,他會信手拈來一串人名,達·芬奇、愛因斯坦、肖伯納、達斯釘霍夫曼、卡爾·劉易斯,這些名人都在其列,因為他們都吃素。 說起人類的素食史,可以追溯到畢達哥拉斯。公元前六世紀,這位著名的勾股定理的創立者,因為相信「靈魂可以輪迴」,主張吃素和和平主義。之後漫長的古羅馬統治時期,基督教各宗派的信仰者、猶太人,都認為肉食是一種殘暴行為而禁戒肉食。儘管當今大部分的基督教徒已不再信奉素食主義,但仍然有一些宗派恪守教義,禁食魚、肉和蛋。 中國最早主張素食並非源於宗教。根據王子輝先生在1996年撰寫的《素食說略》,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但佛教傳入之後,漢族僧侶「持齋吃素」,寺院素食烹飪才得以發展起來,也相應推動了民間的素食風俗。伴隨著佛教的傳播,佛教學說中的「六道輪迴」,也被用來闡釋「齋戒」。 正是因為大多數宗教徒都是素食主義,這也難怪人們但凡遇到素食者,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對方信奉某種宗教。事實上,素食的原因,並不完全需要宗教傳統的支持。十八世紀以來的素食運動,就打出了另一面「動物保護」的旗幟。 當時美國有位學者福克斯,曾經大張旗鼓地為動物實驗吶喊助威,他撰寫的《動物實驗的理由》一書讓製藥公司歡呼雀躍。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事隔不久,福克斯卻峰迴路轉地成為了一個素食主義者。他花了五年的時間研究素食的歷史與哲學背景,進行了完全的自我批判,寫出了觀點截然相反的《深層素食主義》,從動物保護、環境生態、世界饑荒、女性主義、醫療保健等各種角度,面面俱到地證明「素食有理」,乃至下了結論——「人們必須斷絕肉食」。初版於1975年,由PeterSigner撰寫的《動物解放》(AnimalLiberation)一書,展現了人們對待動物的可怕過程,更成為西方素食者的宣言和「動物保護運動的聖經」。很多人走上素食之路,很可能就是受到一本書的影響。 素食與健康 在西方,你很容易看到,無葷食物包裝上印著「素食者可食」的綠葉標誌,或者「素食協會通過」的樹苗標誌;普通餐館的廣告也寫著「具有大量素食選擇」,菜單上的「V」字表示這是道素菜。 據了解,大約有一半的美國人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每周都需要用藥物來緩解病痛;而超過一億的美國人膽固醇水平過高。在中國,永遠不會缺少吃的驚喜和發現,但也帶來「文明脖日漸年輕化的趨勢,不少人正是一面吃著烤肉、雞蛋,一面吃降膽固醇的藥物。 康奈爾大學的坎貝爾教授,曾主管了被《紐約時報》稱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關於飲食與得病風險關係的研究」。這是1983到1989年間,由康奈爾大學、牛津大學以及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聯合開展的一項調研項目,在中國的24個盛市、自治區的69個縣開展了三次關於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坎貝爾由此撰寫了一本科普型讀物《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新近譯為中文出版。其中一個明確觀點就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如肥胖、冠心並腫瘤、骨質疏鬆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玻最直接的說法,也就是「少吃動物性食物、多吃植物性食物」。 中國人講求的是中庸之道,坎貝爾教授的研究結論,也正迎合了這一點,回應了一些人因為「嚴格素食」可能帶來的「矯枉過正」,而繼續為「素食=健康」畫上大大的問號。實際上,事實往往並非走向另一個極端。雖然不一定人人身體力行素食生活,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在接受「素食或者以素食為主更健康」的觀念。與此相呼應的是,不少人吃素也並非完全禁葷,而是逐步加大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畢竟所有人追求的都是「均衡飲食」。素食讓人心理沒有負擔 正午時分,「天廚妙香」門前,食客絡繹不絕地進出,等待的人前後顧盼。稍微了解行情的人都知道,就在幾年前,素菜都還是一樁不好做的生意,因為客源不足倒閉的不在少數。後來的人都說,非典是個轉折點。「天廚妙香」正是那會兒建立的。當時開在朝陽區育慧西里小區,往來的食客多集中於佛教徒。搬到清華這邊來以後,一南有意淡化了宗教色彩,書架上取閱的書也多與飲食健康相關,「素食漸漸成為一種文化,不僅僅源於宗教。我們定位的是所有喜歡素食和素食文化的人。」 在國內,恰恰是高校學生這個群體成了現代素食推廣的先鋒。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北大素食協會前任會長張麗萍,算得上是這兩年國內素食文化蓬勃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2000年5月,北大素食協會正式成立的時候,全北京只有三家素食館。張麗萍發起建立了北大食堂第一個全素窗口,聯絡素食者到京城各大素食館品嘗素食,約請同為素食者的學者和社會人士到高校分享心得,還穿針引線地促成了復旦大學素食協會和中山大學素食協會的建立,成了京城素食圈裡小有名氣的人物。 「素食是讓人心裡沒有負擔的飲食。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不是因為宗教,而是喜歡素食,覺得這是很好的生活飲食方式。」張麗萍說。 往往是我們生活的文化氛圍決定了我們的飲食偏好和習慣。以白領為代表的中產階層,由於受到西方新潮生活方式的浸染,吃素也漸漸被貼上了「時尚」標籤。雖說中國的麥當勞還沒有素食漢堡賣,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在接受素食理念,嘗試素食餐廳。「北京大學素食文化協會」的成立,素食餐廳的湧現,網上的「中國素食者之家」等網站和個人博客,都在成為推動國內素食文化發展的積極力量。

推薦閱讀:

5糖醋藕
素食健身者營養攝入要注意的一些點(上)
吃素就會瘦?想太太太多了...
飽受痛經之苦?試試做個素食主義者吧!
打算做個素食者了,為了自己,也為了那些動物們。

TAG:歷史 | 素食 | 素食主義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