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新加坡經濟適用房(第一現場)

本報赴新加坡特派記者 暨佩娟《 人民日報 》( 2011年03月21日 21 版)

有頂長廊將兩側的公共汽車站緊密連接起來,居民上下班不帶傘也不怕被雨淋濕。本報記者 暨佩娟攝初到新加坡的人,一定會驚訝於街道兩側整齊佇立的一幢幢外形相似、色澤鮮明的居民住宅樓,這就是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建造的「經濟適用房」——組屋。記者近日探訪了位於新加坡中部的碧山組屋區。在一片綠草如茵中,坐落著許多幢風格相似的組屋。屋頂呈三角形,顏色以磚紅襯白居多,間或有淡藍襯白或淡黃襯白的樓群。從外表上看,除了沒有圍牆,整個小區和北京的普通居民區毫無區別。每一個組屋群都有一個頗具規模的商業中心,通常就設在這些樓房的一層。組屋之間的空地上,可以看到一些居民在健身器材旁休息、閑聊。組屋之間有長廊相連。朋友指著一個長廊,笑著對我說:「這個走廊可以一直通到門口的公共汽車站,而且順著天橋還可一直走到另一側的汽車站,頭頂上有遮雨棚。」記者參觀了一套室內使用面積約11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二衛的組屋。據介紹,這樣的一套組屋,根據樓層高低,建屋發展局的售價約為65萬到72萬新加坡元,約合325萬到36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一個中等收入家庭10年的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用公積金來購買,也可申請根據不同家庭收入提供的一些優惠貸款,按揭的償還期可延長至30年。組屋主人蔡小姐是自由職業者。她告訴我們說,兩年前他們向建屋發展局申請購買組屋,組屋建造完工後移交給政府,然後政府通知他們驗房。他們每個月只需交約2300新元的公積金或現金,30年時間就可以付清房款,房屋使用權為99年。付的房款是兩年前申購組屋時的房價,為72萬新加坡元,如今這套組屋的市場價為85萬新加坡元。蔡小姐說,只要我們努力工作,無論我們從事的是什麼職業,政府都能保證我們買得起房,沒有後顧之憂。年收入9.6萬新加坡元以下的夫妻有資格申請組屋(2010年新加坡平均國民收入為5.7萬美元)。沒有成為永久居民的外國人,就算在新加坡工作了幾十年,也不能買建屋發展局發放的有政府津貼的組屋,只能買市場上的組屋或公寓,價格通常會高出30%到70%以上。新加坡公民新購組屋5年內不許出售,住滿5年後可以按市場價格出售。政府規定新加坡公民有兩次機會向建屋發展局申購組屋,以方便家庭人口增加或收入增加時購買面積大一點的組屋,但是第二次購房者將沒有選購的優先權。同一戶人家不能同時擁有二套組屋,政府對單親家庭購買組屋的審查也相當嚴格。為了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新加坡政府於1960年成立了建屋發展局。建屋發展局不以營利為目的,經營虧損部分由政府補貼。組屋以小戶型、低標準的高層住宅為主,大部分是10至20層的建築群。(本報新加坡電)
推薦閱讀:

鬱金香泡沫——最初的經濟泡沫事件
經濟意識形態的必然改變
經濟地理學:一個世紀的發展、轉型與演化
論文經︱計量經濟學實證論文寫作全解析
4000億穩經濟,央行為何現在出手?

TAG:經濟 | 新加坡 | 現場 | 經濟適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