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兵:對我國跨文化傳播的思考與展望
【內容摘要】跨文化傳播的前提之一是正確選擇授方,克服單向度,堅持多元化。在全球化時代,以新聞傳播學為代表,西學東漸達到新的高潮。同時,東學西漸的新態勢已經出現,這種新的跨文化傳播潮流,具有更強、更有活力的文化勢能。中華文化復興的關鍵是吐故納新,吸收他國的先進文化,揚棄自己文化的落後東西。
【關鍵詞】單向度 西學東漸 東學西漸 吐故納新
全球化發展的態勢之一是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由經濟領域、政治領域向更深層次的文化領域的延伸。20多年來,文化帝國主義正被文化的全球融合日漸取代,跨文化傳播成為當今全世界普遍的文化景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互融、合作,有力地提升著各國、各民族、各文化族群的文化自覺,共享著人類創造的現代文明成果。在同一時期,中國經濟藉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和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有了長足發展,中國的文化建設無論是本土文化傳播還是跨文化傳播,同樣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其中,不乏成功的經驗和體會,也有不少教訓和鑒戒。
一、授方選擇:跨文化傳播切忌一邊倒
跨文化傳播的功利取向是毋庸置疑的。跨文化傳播的前提之一,是正確選擇授方,即確定向哪個國家或地區請教、學習,借鑒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哪些文化為我所用,然後從政策上開"綠燈",從物質上提供方便條件,確保該國或地區的文化能夠順利地進入、傳播和推廣。眾所周知,我們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這方面是有深刻教訓的。當時,我們實行單向度的文化交流政策,"一邊倒"倒向蘇聯,而對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文化傳播則採取抵制、批判甚至完全排斥的立場。現在看來,"一邊倒",全方位倒向蘇聯的這種單向度的跨文化傳播,起初是迫不得已,且獲得一定的好處:向蘇聯學習,使年輕的中國新聞工作者有機會系統了解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特別是列寧的新聞觀和蘇聯的新聞制度,了解和繼承無產階級新聞工作傳統。但是這種單向度的跨文化傳播,確實給中國新聞界帶來很多危害。首先是不看具體條件,不分中國外國,只要是蘇聯的經驗,只要是《真理報》和塔斯社的經驗,都機械地照抄照搬。其次是絕對化、教條化,一切唯蘇聯是從,唯《真理報》和塔斯社是從,對蘇聯新聞界的經驗不作歷史的、批判的分析,結果是對一些錯誤的指導思想,不適合中國特點的機制和方法也盲目崇拜、照單全收。這種情況,到1956年已明顯表現出不妥和有害,直到毛澤東指出,對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經驗,要有批判地接受,不能無條件地接受。劉少奇對此也有分析和批評。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對於跨文化傳播中授方國選擇出現的這種"一邊倒"現象,有深刻的歷史的和政治的原因。"一邊倒"倒向蘇聯,實行單向度的跨文化傳播方針,首先由新中國的外交路線所規定。毛澤東強調,"一邊倒,是孫中山的四十年經驗和共產黨的二十八年經驗教給我們的,深知欲達到勝利和鞏固勝利,必須一邊倒。積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①其次是美國等西方大國,不歡迎也不支持中國倒向他們。美國的軍艦在台灣海峽游弋,又發動了朝鮮戰爭,怎麼可能進行有規模的中美或中英之間的跨文化傳播?
但是,類似向蘇聯"一邊倒"這樣的單向度跨文化傳播的失誤,這些年來我們也時有重犯。改革開放以來,在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我們有時過多地偏向美國。在有些學科和文化層面,人們言必稱美國,以美國的學術標準為準則,以美國的是非好惡為依據。美國文化和美國的生活方式影響了不少人。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又一種新的單向度跨文化傳播,值得我們警覺。
全球化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與合作,為跨文化傳播克服單向度,堅持多元化提供了路徑和機遇。新興媒體--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路的普及與發展,使每個國家的政治力量和商業力量已無法強行推廣單向度的跨文化傳播,為跨文化傳播的多元化和去政治化開拓了巨大的空間。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能夠全面衡量利弊,正確地選擇授方,更加有效地推進現時代的跨文化傳播。我們應該珍惜和利用好時代給予我們的這個條件和機遇。
二、文化的東學西漸新態勢正在出現
大凡一種文化能夠從本國傳向他國,或者一種文化能夠從他國進入本國,最根本的動因是,這種文化於進入方有用,有價值,有意義。近代中國,最早的一批留學生由清廷派往美國,其中一位名為容閎的學生(1828-1912)是學成回國的第一人。他之後一生奔波於太平洋兩岸之間,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他心中的理想:"以西方之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②他的自傳出版時用了這樣一個書名:西學東漸記。
"西學東漸",成為當時西方文化向中國實行跨文化傳播的代名詞。報紙的傳入和西方新聞學走進中國大學的課堂,是這種跨文化傳播的重要亞文化之一。1807年9月,英國基督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受倫敦佈道會派遣,輾轉來到中國。他懷著"征服中國人的心"的使命來到東方這塊陌生的土地,利用報刊作媒介,將基督教思想秘密地滲透到中國的各階層人士中去。另一位傳教士郭士立談到他創辦《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的目的時說,"這份月刊是為保護廣州和澳門的全體外人的利益而創辦的,其目的在於使中國人了解我們的技藝、科學以及道義,從而打消他們高傲排外的觀念。……本刊編者更願意採用擺事實的方法,使中國人確信他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③
中國的西學東漸,就是在這樣的內外共同需要的情況下起步、延展、深化的。
新聞學最初也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1918年北京大學成立新聞學研究會,研究會聘有兩位主要的導師:徐寶璜和邵飄萍。徐寶璜1912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考取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新聞學和經濟學。1916年歸國,先任北京《晨報》編輯,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校長室秘書,在文法科系開授新聞學。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成立後,任副會長、新聞學導師,主編學會會刊《新聞周刊》,開我國新聞學正規教育之先河。所著講義整理出版《新聞學大意》一書(後改為《新聞學》),是國人自著第一部新聞學著作。蔡元培為這部書寫的序說:"新聞事業,在歐美各國,均已非常發展,而尤以北美合眾國為盛。自美國新聞家Joseph Pulitzer君創設新聞學校於哥倫比亞大學,而各大學之特設新聞科者,亦所在多有。新聞學之取資,以美為最便矣。伯軒先生(徐寶璜)遊學於北美時,對於茲學,至有興會,歸國以來,亦頗究心於本國之新聞事業。今根據往日所得之學理,而證以近今所見之事實,參稽互證,為此《新聞學》一篇,在我國新聞界實為"破天荒"之作。"④方漢奇教授也稱這部著作"多數觀點,淵源於西方"。⑤
自《新聞學》開始,國人通過自己的著述把歐美新聞學與傳播學學術觀點逐步介紹到中國來。西方新聞學與傳播學代表人物及代表性著作多數被我國譯介出版。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這種譯介、傳播以至推廣歐美新聞學與傳播學著作的出版活動不斷拓展。這裡僅以2005-2010六年間的譯作出版為例。2005年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當代世界學術名著·新聞與傳播學譯叢·大師經典系列》,新華出版社的《西方新聞傳播學經典文庫》,商務印書館的《文化與傳播譯叢》,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新聞與傳播系列教材·翻譯版》,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世界傳播學經典教材中文版》。2006年增加了華夏出版社的《傳播·文化·社會譯叢》,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的《國外傳媒經濟管理經典譯叢》。2007年,又推出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未名社科·媒介環境學譯叢》,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的《"我知道什麼"叢書·傳媒卷》、《媒介經濟大視野叢書》,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新世紀傳播研究譯叢》。2008年推出華夏出版社的傳媒理論和傳媒實務兩大系列譯叢,北京大學出版社繼續推出媒介與社會譯書系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推出《西方傳媒與西方文化叢書》,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推出西方新聞傳播學名著選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也有新的譯作出版。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未名社科·新聞媒體與信息社會譯叢》又有幾部重要著作出版,華夏出版社和復旦大學出版社也有幾部新聞傳播學代表性譯作出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則推出《歐洲新聞傳播學名著譯叢》,該社《傳媒經濟管理經典譯叢》也有新作問世。武漢大學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分別推出《新聞學與傳播學譯叢》、《新媒體經營與法律系列叢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則推出《全球化譯叢》。2010年各出版社的新聞學與傳播學譯作出版不減往年,中國傳媒大學的《歐洲新聞與傳播學名著譯叢》繼續推出多種新作,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新聞與傳播系列教材》推出一系列新作,如《清華傳播譯叢》和《媒介經營與管理前沿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華夏出版社的《新聞傳播學新視野譯叢》也有多種作品問世,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的《當代英美新聞傳播高級實務譯叢》推出新的譯作,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了《政府新聞學譯叢》。
上面列舉的六年間各出版社推出的新聞學與傳播學譯作,據不完全統計,當在600種以上。僅以新聞傳播學而言,作為全球化背景下的西學東漸,達到了一個新的熱潮。
現在需要調轉視角,看看東學西漸的新態勢。
最近五年,東學西漸的一個突出標誌,是三百多所孔子學院在海外的積極拓展。中國的傳統文化、東方文化、中國儒學,正在"潤物細無聲",通過漢語、漢字,進入海外學子的心田。實際上,中國文化引起西方注意,已有悠久的歷史。樂黛雲教授認為,18世紀以來,中國文化通過伏爾泰、萊布尼茲、榮格、白璧德、龐德、布萊希特、奧尼爾、米肖等主流文化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吸收,包括誤讀和改寫,才真正進入西方文化。中國文化在進入西方國家的過程中,有時還曾獲得很高的評價。1938年,林語堂用英文寫的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的《生活的藝術》一書出版,引起了轟動,位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且持續時間長達52個星期之久。後來,此書在美國重印了40餘次,並被譯為十多種不同的語言。⑥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提出過"軸心時代"的觀念。他說,"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創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並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軸心期潛力的蘇醒和對軸心期潛力的回憶,或曰復興,總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對這一開端的復歸是中國、印度和西方不斷發生的事情。"湯一介教授認為,中華文化當下正面臨著新的復興,"我們正在從傳統中找尋精神力量,以便創造新的中華文化,以"和諧"的觀念貢獻於人類社會。"⑦
這些分析足以說明,一種跨文化傳播的新態勢,東學西漸的新時代,正在出現。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預料,這種全球化背景下出現的新的跨文化傳播潮流,將具有更強的更具活力的文化勢能。
三、中華文化復興的關鍵:吐故納新
從傳播的角度看,所謂現代化至少有兩個特點,一是傳播領域的全球化,二是傳播手段的數字化。而數字化傳播又有兩個基本的特徵,一是被傳遞信息的海量化。現代傳媒單位時間內傳送的信息,比十年、二十年前同一單位時間內傳送的信息,不知要多幾十、幾百倍。其中新興媒體如互聯網所傳遞的信息,又比傳統媒體即報刊、廣播、電視要多出幾百、幾千倍。二是被傳遞的信息質量多元化、複雜化,可謂良莠不分、真偽混雜,精華與糟粕共生,鮮花和野草齊長。
基於這樣的分析,對於無論是西方文化還是中華文化,我們都應該堅持一分為二的立場,對具體的文化作品和具體的文化經驗,都應該實行具體分析對待的方法。學者單波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了解和借鑒西方國家的大眾傳媒時,這樣評價跨文化傳播的意義:"當人們在分析媒介全球化而使全球化成為一種觀念、一種意識、一種認識方法時,思想前所未有地向西方世界敞開:一是嘗試走進西方新聞媒體,仔細體會媒體碎裂化、分眾化、整合化、集團化、巨型化的趨勢以及經營全球化的理念,通過對話式交流,了解媒介運作和新聞報道的觀念;二是全方位分析西方新聞媒體的結構、所有制形式及運行模式、新聞專業主義在市場模式下的困境、媒體做大做強的路徑、媒體與民主政治的關係、媒體與公共領域等問題,更加全面地把握西方媒體的觀念體系;三是探討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媒體與西方媒體的關係,在比較中反思社會公器與利潤最大化的矛盾、市場選擇與政府規制的衝突、境外傳媒對中國媒介市場的衝擊、中外媒介運作方式的差異等問題,尋找中國媒體的應變之道。"⑧
中國學者在全球化背景下通過跨文化傳播學習和借鑒西方新聞傳媒經驗的同時,也實事求是地指出了後者的不足與缺陷,並作了不同程度的分析與批評。值得指出的是,其中的一些分析與批評,還是取自西方學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德國傳播學者Peter Hahne十分深刻地分析過西方一些學者對公共輿論的操縱手段。這位學者結合某些美國學者製造"中國威脅論"時使用的一些手段,作過這樣的分析:
第一,製造恐懼氣氛。斷言中國即將超過西方,中國非民主的制度攜帶經濟成功將威脅到西方制度的安全,有意忽視中國崛起可以為西方帶來的巨大機會和市場繁榮。
第二,擴散這種非理性的恐懼和敵視感覺,通過媒體的轟炸報道,在短時間內打造信息屏蔽長城,降低公眾的判斷力、分析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第三,掩蓋事實真相,或者只報道部分事實,扭曲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
第四,利用概念佔據熒屏和報刊。當民主、自由、人權等概念失去了內在基本含義而成為概念重複和概念"通貨膨脹"時,概念本身已不重要,而是西方能夠運用這種概念妖魔化中國。
第五,製造"一言堂",屏蔽不同的聲音,讓心理暗示的效果最大化,使人們的理智最小化和最弱化。
第六,實施頭條效應。長時間將醜化報道配合聳人聽聞的題目放在報刊頭條,加強宣傳效果。
第七,提供虛假信息。在信息戰中,關鍵是信息量的龐大和快捷,以及目的性和效果性,而真實性則完全退居其次。
第八,掩蓋真實意圖。談論的是"侵犯人權",真實意圖卻是顛覆別國,圖謀不軌。
這位德國傳播學者由這八條分析得出這樣結論:"在西方媒體長期壟斷世界新聞來源和新聞報道的情況下,西方媒體不僅可能實現對本國民眾的暗示和心理催眠,也可能對別國受眾進行暗示和催眠,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更有可能實現全球範圍的虛假信息構建和全球心理操縱。尤其是在西方媒體組成的國際媒體和國際信息來源中,西方世界儼然成為世界話語權的主宰,可以主導世界輿論。"⑨
這位德國學者的分析與結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通過跨文化傳播接觸形態各異的西方傳媒是必要的,了解西方媒體的運行模式和宣傳手段對於和平崛起的中國構築自身的話語體系、建立自身的國際道義形象、維護國家利益以及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份額和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跨文化傳播中,對於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必須持有一分為二的立場。將中華文化向海外推介,也應有這種一分為二的立場。我們要堅持向海外薦介的是中華文化的精品,而對糟粕和劣品則堅決"把關",決不讓它們走出國門。在我們中國,幾千年里誕生了許多"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和所創造的精神財富。但不可否認,其間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作品,甚至有荒謬絕倫、沉渣浮沫之類的糟粕。遠的不說,就說近一年來從央視到各地電視台播出的多種"抗日雷劇",什麼徒手撕鬼子、飛刀滅重炮、手榴彈炸飛機、美女色誘敵人等等粗製濫造、令人捧腹的"作品",怎麼能拿到境外去傳播呢?
由此可見,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大跨文化傳播的步伐和力度,爭取更好的傳播效果,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前提,是吸收他國先進文化,揚棄自己文化的落後東西,即《莊子·刻意》中所說的,"吹呴呼吸,吐故納新。"我們必須對幾千年的華夏文化,對新中國60餘年的社會主義文化,對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市場經濟下的新文化,來一番認真的清理,排除封建的、極"左"的、低俗的文化糟粕,汲取外國和本國各民族創造的有益的文化精華,才能使我們的華夏文化、新中國文化和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文化有新的面貌、新的水平,才能使當下中國的跨文化傳播,有新的進展、新的成就。
注釋:
①參見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72-1473頁。
②轉引自樊洪業、王揚宗:《西學東漸--科學在中國的傳播》,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1頁。
③參見《中國叢報》第四卷,1835年12月。
④參見徐寶璜:《新聞學》蔡元培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7頁。
⑤參見徐寶璜:《新聞學》方漢奇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3頁。
⑥參見樂黛云:《中國文化引起世界性的重視》,2013年3月28日《社會科學報》。
⑦參見湯一介:《迎接中華文化的復興》,2009年9月24日《社會科學報》。
⑧參見單波:《西方新聞傳播觀念的導入與中國新聞改革》,童兵主編:《技術、制度與媒介變遷:中國傳媒改革開放30年論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頁。單波文中引用了辜曉進等人分析這一議題的相關資料。
⑨參見劉濤:《頭等強國:中國的夢想、現實與戰略》,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59-260頁。
推薦閱讀:
※《朗讀者》·母親
※為什麼很多華夏人喜歡「唐人」這個稱呼?比如唐人街、唐裝等等
※DISCULPE 老闆娘又出鏡了……見笑了
※西班牙大學已經被中國人佔領?
※在國外留學或生活的人會有哪些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