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朝開國功臣後裔,卻以兇殘方式,親手滅亡唐朝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景旭

一:「兇手」竟是忠良之後

中國歷代王朝的謝幕里,大唐王朝的滅亡,最能讓人生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感嘆:這個承載著中華文明驕傲的強大王朝,擁有秒殺突厥的強大武力與遠播歐亞的文化影響。近三個世紀的時段里,都是東亞大陸巨人般的存在。卻在公元907年,被窮出身的後梁節度使軍閥朱溫,拿著刀槍趕下了皇位。狼狽到凄慘的景象,引得後世多少文人哀嘆。

而親手幫助當時的後梁軍閥,接下來的後梁開國皇帝朱溫導演這一切的,更有他麾下一位手腕心機堪稱當時頂級的強大謀士,有著「鴟梟」稱號的李振。以宋代以後諸多學者的狠踩怒罵說:比起親手做惡人的後梁軍閥朱溫,這位李振先生才是親手滅亡唐朝,甚至開啟五代戰亂時代的「幕後兇手」。

不過,最叫許多後人唏噓不已的是,比起與唐王朝苦大仇深的窮草根朱溫,一直鞍前馬後為朱溫出壞主意,活活把唐朝往死里坑的李振,卻是根正苗紅的大唐開國功臣後裔。倘要論起家族功業來,唐末好些名門重臣,恐怕都要乖乖靠邊站。

李振,字興緒。原本姓安,祖上是大唐開國功臣「涼國公」安興貴。自唐高祖李淵起,安氏家族就忠良輩出。震驚天下的「安史之亂」里,李振的曾祖父安抱真不但慷慨赴國難,更因恥於和叛賊安祿山同姓,憤然請求改名,然後被感動的淚嘩嘩的唐朝賜名「李抱真」。這以後更多次率兵為大唐掃除叛逆。接著從李振的祖父到父親,也都是浴血奮戰的好漢。忠勇護國的家風,一直傳承到李振這一代。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家風熏陶長大的李振,怎麼會瞪圓了眼要毀唐朝?其實,在滿懷理想的青春歲月里,青年李振也曾有顆報效大唐的雄心。更兼一身不凡的天賦,典籍韜略全都無師自通。接著信心滿滿參加科考,滿以為可以大展宏圖,卻接連被潑了滿頭涼水:報效大唐?你有錢嗎?

此時的唐王朝,已經腐敗到不可救藥,就連素來號稱「凈土」的科考,也是常年金錢開路。滿以為能用才華征服考官的李振,連續好幾次落了榜。唐朝的腐敗被他看了個透,大好年華也被白白耽擱。但即使這樣,當時李振還是沒放棄,又一跺腳從了軍。好不容易屢建戰功升任台州刺史,還沒到任就趕上董昌在台州叛亂。「刺史」當然也就黃了。可憐赴任的李振正走到鄆、汴之地,半生立志報國,此時卻走投無路。

也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個人笑眯眯的站在李振面前:兄弟,報效唐朝你是沒指望了,不如就來報效我吧。

這個改變李振命運的人,就是此時野心勃勃的晚唐軍閥,未來大唐王朝的「終結者」:朱溫。

二:吃飯睡覺坑大唐

李振與朱溫的相識,被後世史學家加了很多形容詞,諸如「臭氣相投」「狼狽為奸」「沆瀣一氣」的惡詞一堆。但有一條卻是事實:李振得遇朱溫,確實如魚得水。

自從做了朱溫的幕僚,深受朱溫信任的李振,從此也徹底放輕鬆。當年的雄心壯志全成了浮雲,反而一心一意,為朱溫的擴張大業努力。在朱溫兼任鄆州節度使的時候,李振就做了節度副使,成為朱溫控制區域下當之無愧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憋屈大半輩子的他,此時人生算是翻了手。而他一如既往精準的戰略目光,更死死盯住一個新目標:大唐都城長安。

身為名門後人,李振常叫朱溫及其麾下眾將嘆服的,就是他不凡的口才氣度。無論多麼兇險的場面,他常是一派淡定,甚至面對敵方相加,他也能輕鬆高談闊論。好幾次朱溫生死一線的惡戰,全是李振輕鬆踏入敵營,一番縱論天下,就說得敵方跪倒一片。乖乖跟著李振跑來投降。類似神奇場面見多了,朱溫也就堅定了信心:有李振做我使者,改朝換代這事,那是相當靠譜。

於是,滿懷著朱溫的期待,李振輕鬆踏入了這個曾給他無數屈辱的長安城。一到就被唐朝的宦官們熱情圍住:此時唐末宦官專權,執掌神策軍的宦官劉季述,正圖謀廢黜唐昭宗,因此也猴急著要爭取朱溫的支持。但萬沒想到,劉季述剛打開這話茬,接著就被李振罵了個狗血淋頭: 「以百歲之奴侍奉三歲主,此乃不義之舉。」

如此義正辭嚴的場面,叫李振儼然成了一副忠臣形象。甚至長安城裡好些心懷唐朝的官員們,說起這事也偷偷叫好。可他們哪裡想得到:李振恨這些禍國殃民的宦官不假,但他同樣恨的,更有這爛透了的大唐王朝。之所以發這句豪言壯語,就為給唐朝設計個「連環坑」。

果然,不出李振所料,被李振明確拒絕的劉季述狗急跳牆,反而提前發動了政變。先囚禁唐昭帝,立李裕為皇帝。而此時的宦官依舊不忘爭取朱溫,並表示願將唐朝政權讓與朱溫。幸福來的這麼突然,以至於朱溫和麾下將領們,一度也花了眼。差點就暈乎乎跟劉季述手拉手掌權。關鍵時刻,卻又是李振一聲怒吼:「行正道則大功勛可立!」

暈乎乎的朱溫總算猛醒了:對啊,長安經此內耗,已經毫無抵抗,大唐江山唾手可得。一旦和這幫宦官合作,那可就是吃相難看,沒準就成了全天下的討伐對象。於是在李振的活動下,朱溫拉攏了唐朝宰相崔胤,裡應外合殺進長安,先把劉季述等宦官們一勺燴,做了擁立唐昭宗複位的大功臣。然後李振又親自奔赴青州,一番巧舌如簧,騙的忠誠唐朝的節度使王師範向朱溫投降(後來王師範全家被朱溫殺害)。幾乎是手把手,把朱溫捧上權力巔峰。

也正是在李振這番賣力活動下,唐王朝的末日終於到來了:淪為傀儡的唐昭宗先被朱溫遷到洛陽,隨後又被殘忍殺害。而在朱溫廢唐自立的前夜,曾受夠唐朝窩囊氣的李振,積攢半生的憤怒也終於爆發:當朱溫為怎麼處置唐朝官員而糾結時,李振惡狠狠 「此等自謂清流,宜投諸河,永為濁流。」這種事因為絲毫沒有損害到朱溫的利益,便「許而笑之」。

這「一笑」的後果,就是唐朝高層三十多名官員,被朱溫在河南滑縣白馬驛殺害,然後全數投屍到黃河中。近三個世紀的唐朝歷史,就以這血腥的方式,划上了句號。

而李振,這位為唐朝「選擇死法」的謀士,也以這毒辣一幕,有了「鴟梟」的稱號。此時的李振可謂蕩平當年心中鬱結。

三:叛國身死

朱溫滅唐建立後梁之後,李振一度升至戶部尚書,任崇政院使,掌握了朝政大權。但後梁滅亡後,後唐雖赦免後梁舊官僚,但橫遭小人構陷,曾經叱吒的風雲人物為求生卻選擇屈膝認罪。但此舉並沒有為他贏得一線生機,第二日連帶族人全被處死。

說起李振的結局,北宋以來的好些士大夫們,也多次感慨「小人枉做小人」。李振反覆無常的一生,固然叫人唏噓。但這樣一位忠良之後,卻在腐敗的晚唐,活活淪為了唐朝的敵人。如此唐朝,不亡才叫難。

土木堡慘案是場意外?看過這些戰前奇葩事就明白

主張與匈奴和親的西漢大臣,卻又是漢朝吊打匈奴的功臣


推薦閱讀:

美國不同移民方式的條件解讀
?L1簽證|移民道路不是獨木橋,每種移民方式都有獨特優勢劣勢
多圖:風衣難駕馭?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鑒賞詩歌的表達方式之描寫
隔斷不用一面牆,這10種隔斷方式至少讓家擴大了20平!

TAG:方式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