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其:《內經》健康養生理念及中醫哲學智慧
《內經圖》又名《內景圖》,是人體內髒的解剖圖,是我國中醫的特色發明。
養生的實質是對生命的尊愛
在中華文明的早期,先民們對生命的本源,作了長期的艱苦的探索和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對生命本質和生命價值的追求和探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精神就是關於生命的精神。中醫學經典《內經》不僅吸取了古代哲學的理念,從哲學高度對生命的本源進行了解析,而且從醫學角度對生命的形成、生命的特徵、生命的過程作了較為詳細的演繹。
《內經》告訴我們:生命來源於自然。《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生命是天地陰陽二氣相合的結果,生命是天地演化的產物。人類的產生不是來自超自然的神,人類生命和其他萬物一樣,都來自自然界天地陰陽之氣交感和合而生成。這一觀點徹底擺脫上帝創造人類的說法,充分體現了唯物主義無神論的生命觀念。
人類是迄今為止宇宙間一切生命現象的最高存在形式。《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靈樞·玉版》:「人者,天地之鎮也。」
《內經》認為,精氣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靈樞·本藏》:「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氣」是構成自然界萬物(包括人體)的基本物質;「精」是「氣之精專者也」,是人體中精、血、津、液等精華物質的統稱;「神」是人體生命機能活動的總括。精、氣、神是生命的內涵和基本要素;精和氣是維護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神是生命活力的外在體現。精氣充盛則神旺,精氣衰憊則神衰。《內經》 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人體的陰陽和諧協調,「精」與「神」兩個方面都正常;如果陰陽失調,是疾病的標誌;陰陽分離,精氣衰亡神也就消失,預示著死亡。
中醫養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維護健康,延年益壽,其實質是對生命的尊愛。養生,古代又稱之為「衛生」「護生」「攝生」,即保護生命的意思。《內經》稱謂「寶命全形」,即珍惜生命,保全形體。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孝經·聖治》:「天地之性,人為貴。」中醫養生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尊愛生命的精神。這與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也是中醫藥文化基本的核心價值觀念。這種精神專註於生命的價值和對個體自由及尊嚴的尊重,並處處體現在醫療實踐活動中人性化的處理方式。
「治未病」思想體現了人類憂患意識,是醫學的最高境界
《內經》提出的「治未病」思想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憂患意識。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憂患意識的記載甚多。如《周易·繫辭傳》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人類對於自身的健康和疾病問題也充滿著憂患意識。如《周易·象傳》 記載:「君子以思患而豫(預)防之。」這是最早關於預防思想的出處,而這一預防思想建立在「思患」基礎之上。對於醫生來說,「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淮南子》)續上述思想之緒餘,《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治未病」思想充分體現了傳統文化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則安,居安思安則危;未病思防則健,未病不防則病。此也說明在中國古代治國、治病理無二致。
從文化和哲學角度來分析,憂患意識實際是一種「超前意識」、「風險意識」,是促進醫學發展的重要動力。
中醫「治未病」思想也是醫學最高境界。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七十二》中說:「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起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大凡人的生命狀態可分為「未病」、「欲起之病」、「已病」三種,即健康人、欲病之人(亞健康人)、患病人。醫生也可分為三等,「上醫」職能是做好養生,維護生命健康;「中醫」職能是早期干預以防發病;「下醫」職能是治療疾病。這裡把「治未病」的醫生作為上等的醫生。《證治心傳》說:「欲求最上之道,莫妙於治其未病。」「治未病」是「最上之道」,也就是醫學的最高境界。《內經》162篇把主張「治未病」的養生放在首要位置,是寓有深意的。元代醫家朱丹溪說:「今以順四時,調養神志,而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蓋保身長全者,所以聖人之道。」明張介賓《類經附翼·醫易義》說:「履霜堅冰至,貴在謹於微,此誠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也。」張氏認為「履霜堅冰至」強調「謹於微」,施之於醫,則為「治未病」,並把這一思想放到「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的高度。
健康是人體的和諧狀態:天人和、形神和、氣血和
博大精深的中國醫學早在萌生的初期就已經開始對人類生命的本源作了艱苦的探索。《內經》作為中醫學的經典就對「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特徵作了生動的記述。《靈樞·本藏》有一段記載說:
「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府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經文中「人之常平」,即健康無病之人,本節實際提出了中醫學關於健康的一個重要命題,即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內經》提出一個「和」字,即「血和」、「衛氣和」、「志意和」、「寒溫和」。此「血和」、「衛氣和」,可概括為血氣運行和暢;「志意和」,可理解為精神情志活動正常;「寒溫和」,意思是指機體能適應外界寒溫環境。從中可以領會《內經》關於健康的標準有三條:一是人體功能活動正常,以血氣運行和暢為標誌,具體表現在經脈運行正常,筋骨強健,關節活動靈活,皮膚汗孔腠緻密,外邪不容易侵犯;二是人的精神活動正常,即「志意和」,具體表現在精神活動正常,五藏六腑不會受到外邪侵犯;三是機體能適應外界的環境,即「寒溫和」,具體表現在臟腑活動功能正常,經脈通利,肢體活動正常。
概括起來說,健康的本質是「和」———氣血和(即人體內環境協調),心身和(即心理與生理和諧),天人和(即人體與自然和諧)。健康就是人體的內環境以及人體與自然社會環境的一種和諧狀態。
以上三條內容,聯繫近年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軀體無異常,心理活動正常,能適應外界環境。其實質與《內經》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一個「和」字,充分凸現了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積澱,而且其內涵更加深刻、豐富。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集中體現在一個「和」字上。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質,也是中國哲學和中華文化的最高價值標準。《周易》中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自然界中陰陽兩氣的交會融合可以孕育萬物;男女兩精和合,可以繁衍子孫。「和」是宇宙的根本狀態,是陰陽運化的最終歸宿。西方大哲羅素曾經說過:「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其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夠被世界所採納,地球上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和祥和」。
《內經》告訴我們,醫學的最終目的和意義就是維護人體健康,而健康必須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以及人體心身與氣血的和諧,這就是《靈樞·本藏》給我們的深刻啟迪。
長壽三要素:天壽過度、氣血常通、腎氣有餘
《素問·上古天真論》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的:「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人到了老年 (《內經》 認為男子64歲以上,女子49歲以上),一般人腎氣衰弱沒有生殖能力了,但為什麼有些人還能有生殖能力呢?原因有三:一是先天遺傳稟
賦超過常人,二是氣血能保持暢通,三是腎氣旺盛。這三條實際也是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健康長壽的人其生殖能力也往往超過一般人。說明二千餘年前的人們已經明白,健康長壽與先天遺傳因素有密切的關係,而後天的氣血暢通,腎氣旺盛是非常重要的條件。
千百年來渴求長壽者千方百計尋找「長生不老」的藥物,其實世界上哪裡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葯,人們往往一味服用補腎壯陽或滋腎填精之品,希望能夠延年益壽,但往往收效不大,原因是忽略了保持氣血的通暢這一點。中醫認為,氣血乃人生之本,《內經》 告訴我們人體衰老的原因除與腎氣虧虛有關外,氣血流通不暢形成氣血瘀滯,所謂「老人多瘀」。它是許多老年病的共同病機,也是導致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延緩衰老或治療老年病的法則,除補腎氣以外,更要調理氣血,維護其「氣脈常通」。
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環障礙。通過研究發現有血瘀證表現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微循環容積波的異常改變,據此動態觀察老年血瘀證患者微循環容積波變化,可以為某些老年病的預測、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另外,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變學改變。通過對高脂家兔的研究,發現其血脂和血液流變學有相關性變化,這些可能反映了中醫「痰濁證」與「血瘀證」相關的生物學基礎,對老年大鼠血液流變學參數的觀察證實,老年大鼠血液流變學參數與人類血瘀證一樣具有粘、濃、凝、聚等血液流變學的改變,而且血液流變學隨年齡增長而改變明顯,易形成血栓。
臨床研究證明,補腎活血法是補腎法與活血法有機結合,通過補腎促進活血,活血助於補腎,兩者相互協同,達到改善腎虛血瘀的病理變化,使機體陰陽平衡,邪祛扶正的一種治療方法。「腎虛血瘀論」的產生不僅成了中醫理論體系中一個基本的病理機制,並通過補腎活血法的臨床療效及理論研究得到反證。補腎活血法在臨床上很常用,在老年性痴呆、腦動脈硬化或腦栓塞、冠心病、高脂血症、退行性骨關節病、骨質疏鬆症等老年性疾病中有更多的應用,取得肯定的療效。
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把握中庸這個「度」
一是基於「天人合一」的順時養生。
怎樣進行養生? 在中醫學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倡順應自然。為什麼要順應自然?這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問題。從本質上講,人是人與自然、社會關係的總和。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天即人,人即天。人之此生得之於天,既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天地和人是不能分割的。中醫學稟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從「天」的研究到「人」,從「人」的探討到「天」,「善言天者,必質之於人;善言人者,亦本之於天」(《舊唐書·孫思邈傳》)。可以認為中醫學是以「天人合一」為理論核心,專門探討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及其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科學。《內經》是中醫學最早的經典文獻,其學術思想受先秦諸子百家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尤其與漢代道家黃老學派的思想一脈相承。《內經》沒有明確記載「天人合一」的字樣,但提出:「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蔘天地」。《內經》「人與天地相應(參)」的觀點貫穿於整個學術體系之中,並以當時的醫學成就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生命是自然賜予的,自然界為生命活動提供了合適的條件,人體要保持健康,必須順應自然規律,旨在維持人和自然環境的統一。《內經》說:「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如果違背了自然規律,即破壞了人和自然的統一性,則不免要致病。《內經》 提出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化規律來調節生活秩序以及精神活動,提倡「四氣調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具體來說就是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
二是基於道家「淡泊清靜」的精神養生。
目前,心理行為和健康的關係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臨床上威脅人們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糖尿病、惡性腫瘤等,主要與心理緊張和精神壓力有很大關係。世界衛生組織(WH0)認為在所有人類疾病中:三分之一是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三分之一是心理障礙引起的軀體疾病(心身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種疾病心血管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的發生髮展,都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長期的心理壓抑、情緒緊張、焦慮、心力交瘁是引發癌症的重要因素。
那麼,該如何維護心理健康呢?
養生不外乎養神和養形,而養神是養生的關鍵。《內經》強調「治神」,把養神放在養生的首位。「太上貴養神,其次才養形」(《雜病源流犀燭》)。按中醫理論「心主神明」,即中醫認為人的精神(心理)活動是由心所主宰的,因此養生必先養心。
節制慾望,使中國古代養生家智慧的結晶。《老子》主張「少私寡慾,清凈無為」,「清靜為天下正」,「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此為不死之葯」。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莊子》承《老子》之學,提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只有淡泊情慾,才能「歸心於虛,凝神於靜」,「抱神以靜,形神自正」。諸葛亮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內經》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主張「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其基本精神就是要節制人的慾望,保持內心淡泊寧靜的狀態,不受外界種種誘惑的干擾,使神氣內藏於五臟,心理和生理處於和諧狀態。
三是基於「謹和無味」的飲食養生。
人類要生存,必得有飲食物的供給,自然界的動植物,在性味上可以歸納為酸、苦、甘、辛、咸五種,因此五味又代指了所有的食物。而這些食物因為具有五味,分別與人體的五臟相對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飲食入口,五髒得養,生命得以維繫。所以《內經》說:「陰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人體生理活動必須的陰精,本源於飲食五味。雖然飲食五味是我們維持生命的重要保障,如果攝取不當,也會危害健康。《內經》提出了飲食養生的要領,就是「謹和五味」。「五味」代表飲食物中的各種營養元素,這些營養元素必須保持「和」的狀態,也就是要求營養要均衡,合理分配。這是飲食養生的關鍵。
四是基於「氣血以流通為貴」的運動養生。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生命在於運動」。但是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呢? 《呂氏春秋·達郁》有一句名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體同樣如此:「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內經》認為,人以氣血為本,氣血以流通為貴,氣血瘀滯是疾病的標誌,氣血衰竭是死亡的象徵。《內經》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正平,長有天命」。結論:生命在於氣血的流通。
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血氣狀態和調是維繫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當氣血由於某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和調時,機體「變化乃生」,疾病就會因此而生。
可見,氣血和調對於人體是何等的重要。要想避免疾病的發生,我們必須懂得調和血氣,使血氣相和,才能永葆健康、生機和活力。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脂肪攝入過多,脂肪類物質在動脈血管壁上沉澱下來,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血液的流通,依靠這些血管供應營養物質的器官自然便受到影響。由此引起心臟、大腦的供血不足,甚至心肌梗死、腦梗死。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通過運動保持氣血的流通,可以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
五是基於儒家「仁者壽」的道德養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生從來就不局限於研究機體本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而總是與道德品性修養,以及治國安邦之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極豐厚的文化內涵。《呂氏春秋·先己》 說:「昔者先聖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古人認為,治身與治國並不矛盾,必先修身養性,而後才能治國理天下。
中國傳統養生注重「以德立身」,「養生必先養性」,這裡的「性」是指品德、稟性。孔子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又說「仁者壽,智者樂」。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則天地之美以養其身。」荀子也認為仁義德行,為長安之術。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完善人格,是養生必先養心的重要內涵,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內經》有「德全而不危」的記載,意思是一個道德健全的人,就沒有遭遇疾病的危險。
養生貴在把握好中庸這個「度」。飲食之度就是如孫思邈所說的「飢中飽,飽中飢」;勞逸之度就是《內經》所說的「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運動之度要「動而中節」,「形勞而不倦」;房室之度做到「欲不可絕,亦不可縱」;悲歡之度,就是儒家所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等等。任何養生的方法,不能超越常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可見,中醫的健康養生理念充滿著哲學的智慧。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師承導師)
推薦閱讀:
※武當五行養生功之盤坐功
※哪家書院能讓你既學管理又學養生?就是這家!
※拉筋養生十法
※人體臟腑對應十二時辰的養生
※養生必知2 (7種食物的黃金搭檔 鴛鴦配營養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