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學會孤獨才不至於失去自我

學會孤獨才不至於失去自我

|把思考當空氣一樣自然

思考並不是罕見的奇珍異寶,有些人之所以對它缺少「怦然心動」的感覺,是因為他們長久地束縛了自己的思維。正如火勢需要風力相助一樣,思想的火苗也需要激發才能點燃,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其中以「人和」最為重要。即使我們不是極為罕見的天才,也沒有與生俱來的極高的思考天賦,但是不能因為生活的瑣碎讓自己變得越來越遲鈍。——《論獨思》

|學會孤獨,才不至於失去自我

我們生活的環境使我們不得不面對許多性格不同、天資迥異的人,這些人會對我們施加種種影響,破壞我們精神的寧靜。唯有獨自一人時,才是真正的自己;當一個人感到孤獨無依時,他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學會孤獨,不要讓自己成為社會的附屬品,給精神世界留點空白,才不會時常感到壓抑。因為孤獨,才不至於失去全部的自我,才能補償內心的缺失。——《論了解自我》

|不要時刻拿著書

如果不想耗費腦力,不想運轉大腦,只要時時刻刻手中拿一本書閱讀即可,但是,之後你會發現雖然自己變得博學多識卻反而更加遲鈍。對這個世界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從來不是那些模仿者,啟迪世界的永遠是創造者。「盡信書不如無書」,衝破前人無意中設置的羈絆、打碎書本中描繪的幻想,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思想國度。——《論獨思》

|苦思冥想的收穫往往更加珍貴

用大量的時間去思索一個未必能獨立得到答案的問題,或許有些人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但如果想出來了呢?可以說,一個自己想出來的答案,其價值百倍於從書本中得到的答案。或許我們無法形成一個完美無缺的思想體系,但是這份思考所得到的收穫是彌足珍貴的,並且是值得珍藏的。——《論獨思》

|重視自己的思想,比關注他人的意見更符合自然秩序

人的心思有時候很複雜,別人給予我們的東西就視為瑰寶,而自我給予的就視如糞土。我們常常對他人的想法給予高度重視,更為關注別人的意見,其實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為在很多時候,支配你處事的是自己,與其去關注別人在想什麼,不如多想想自己的內心缺少什麼,不要對自己的內心有所欺瞞,不要對自己漠不關心。——《論名譽》

|等待適當的心境自然而然地出現,才能解決逃避不了的問題

生活中,往往我們並不擅長的東西在很多情況下可以救我們於水火。逃避問題是人的本能,但無疑逃避對問題的解決並無益處。當問題出現時,不要採取逃避的態度,嘗試等待適當的心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這種等待中,我們的思考會不斷成熟,很多之前被忽略的東西會被重新考慮,從而帶著一種新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或許這就是自然而然的玄妙之處。——《論獨思》

|別人如何看自己其實真的不重要

如果一個人看不到自己,就會特別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許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弱點——太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其實別人的眼光真的沒那麼重要,可以說它造成的影響幾乎微不足道,它與我們是否幸福並沒有直接聯繫。只要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寧靜、只要可以感受到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就是最簡單的幸福。——《論名譽》

|對世俗唯唯諾諾就沒法做自己的帝王

每個人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在這個由獨立思考圍起的國度里,每個人都儼然是個帝王——站在毋庸置疑的最高位置,不受制於任何人。但這一切存在的前提是擁有獨立的思想。隨波逐流、循規蹈矩的後果就是接受權威理念、市井流言以及世俗偏見的擺布,不再有對自我內心的完全控制和最高權威。這一切都是由於對世俗唯唯諾諾導致的。——《論獨思》

【注】:

本部分節選自《叔本華心靈咒語:請優雅地擁抱這個苦難的世界》

譯者:於露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觀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響,持悲觀主義的觀點,主張忘我。叔本華出生於德國但澤 (今屬波蘭,更名為格但斯克)的一個銀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親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華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後因溺水去世。母親約翰娜·叔本華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與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親的關係一直不好,隔閡非常深,最後關係破裂。叔本華繼承了父親的財產,使他一生過著富裕的生活。

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他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才得以進入大學。

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並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裡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非常讚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他稱柏拉圖為神明般的,康德為奇蹟般的,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不贊同後來費希特,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為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麼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但憑這部作品他獲得了柏林大學編外教授的資格,在這裡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選擇與自己認為是沽名釣譽的詭辯家的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但黑格爾當時正處於他聲名的頂峰,叔本華自然沒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兩三個人,最後一個也不剩了,只能凄涼地離開柏林大學,這也正印證了自己的觀點——真正智慧的人得不到讚賞。

1833年在大學裡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克福,並在那兒度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

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坐著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時之後,當管家再次進來時,發現他已經依靠在沙發的一角,永遠的睡著了。

詩人選詩 選天下好詩

(微信號:shirenxuanshi)


推薦閱讀:

女人需要學會的四種氣質1
冬季進補要常喝這道湯,生津健脾、養陰潤燥,學會了,做給家人喝
洛桑陀美仁波切: 每天學會感恩
學會這些,明天去擺小吃攤
怎麼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

TAG:孤獨 | 自我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