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雲飛:唐詩里的清明
一、寒食與清明的起源
冬至之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節,按照中國古代的風俗,寒食節要禁火,家家戶戶都吃冷飯。之所會有這樣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晉國的忠臣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內亂而出奔到國外,經過了狄、齊、楚、秦等國,備嘗艱難險阻,最後終於在秦國軍隊的幫助下回國當上了君主,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公子重耳在國外流亡的時候,有幾個忠臣一直跟隨著。其中有一位介子推,傳說,在重耳沒有飯吃的時候,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烤肉給他吃,救了公子重耳的命。
重耳回國後,大舉封賞追隨自己的忠臣,但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恥於主動邀賞,就跑到介山裡面去了,後來晉文公想起了他,就請他出山,介子推堅決不出,晉文公就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結果介子推因為過於耿介,就抱著樹被燒死了。晉文公非常悲痛,就下令今後每年這個時候都不準生火。人們不能生火做飯,就吃前一天留下來的冷飯,這就是關於寒食節的傳說。
(介子推焚死介山)
其實,這樣解釋「寒食」的起源是不對的,因為中國古代「禁火」和「寒食」的風俗,出現得非常早,比春秋時期的介子推還早。但正是因為其起源太早,後來人們都忘了「禁火」和「寒食」是怎麼一回事,就編出介子推焚死介山的故事,把它附會到寒食節上面。就像人們忘了端午節是怎麼起源的,就把屈原投江的故事附會上去,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都是民間創作出來的。其實,關於「寒食」的起源,很多學者都研究過,比如李宗侗先生、裘錫圭先生等,他們已經給我們揭示出了寒食節的真相。
在古代,中國以及世界上許多的民族,都有「改火」的風俗。古人鑽木取火,或者用燧石取火,想要得到火種並不容易,所以一般家家戶戶都要保留著火種,使它一直不熄滅。但是古人認為,如果火種燃燒得太久的話,就會給人帶來疾病,所以火種每燃燒一年,就要熄滅一次,然後再重新獲取新的火種。
要獲取新的火種,也有很多講究。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鑽木取火,用燧石、金屬取火是不行的。春天獲取新火的時候,一般要用榆樹或者柳樹的木塊,所以春天的新火也往往稱為「榆火」。第二種方法,就是用一個銅製的凹面鏡對著太陽取火。古人認為,從太陽獲得的火種是最潔凈的。在《周禮》這部書中,設想了一個專門的官職「司烜氏」,就是專門掌管改火、取火的官。
熄滅舊火,獲取新火,這個過程就稱作「改火」。因為一般一年改火一次,所以古人也用「改火」來紀年。比如《論語》裡面說「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就是說,陳的糧食已經吃完了,新的糧食已經收穫了,熄滅了舊火,燃起了新火,就是過了一年的意思。蘇軾有一首很有名的《臨江仙》,說「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所謂「三改火」,就是改了三次火,過去了三年。古人每年都燃起新的火種,播種新一茬的莊稼,然後吃到新收穫的糧食,都有辭舊迎新的意思。
改火的過程中,熄滅舊火與燃起新火的中間階段,是沒有火可以用的。不能生火做飯,就只能提前準備好冷飯,所以稱作「寒食」。但因為老弱的人吃了冷飯容易生病,所以古代曾經多次被禁止過,但一直到南宋末年,這個禁火的習俗還是頑強地存在著。
寒食之後的第三天就是清明,但清明節的起源比寒食節要晚得多了。「清明」本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但二十四節氣的形成也比較晚。最初一年只有四個節氣,後來變成八個,到了西漢的時候,二十四節氣才基本定型,「清明」就是其中之一。但「清明」從一個節氣變成一個節日,還花了好幾百年的時間,一直到唐代,「清明」才能算是一個節日,很多唐詩里就提到了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所謂「清明」,就是「清潔明凈」的意思。春分之後的節氣就是清明,到了這個時候,冬日的寒氣才徹底消退,天氣溫暖,百花盛開,萬象更新,一片清明爽朗的氣象,所以稱為「清明」。《淮南子》里寫到各種風,其中一種就叫「清明風」,也是春天那種清潔明凈的風。
二、寒食與清明的風俗
禁火、賜火
說到這個時節的風俗,首先當然是寒食禁火,以及之後的賜火和新火。唐詩里有很多此類的詩句。王昌齡的《寒食即事》寫了晉陽這個地方的寒食風俗,晉陽就是介子推故事的發源地,此地的禁火習俗非常興盛。他說:「晉陽寒食地,風俗舊來傳。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寫得非常瑰奇美麗。所謂「龍蛇火」,是用了介子推的典故。介子推對晉文公說,你當上晉國的國君,就像龍飛到天上一樣;而我們這些臣子,就像蛇在泥土裡爬行。而春天鴻雁歸來,所以說是「鴻雁天」。
(日暮漢宮傳蠟燭)
同樣說禁火,盧綸《舟中寒食》說「鬥雞沙鳥異,禁火岸花燃」。所謂「鬥雞」,是唐宋時期寒食的一個風俗,我們接下來會談到。而國家禁止煙火,但水岸的花兒卻開得像要燃燒起來一樣。朝廷能禁止人生火,卻禁不了開花呀!寫得很是有趣。宋代的林逋就襲取其意,寫了兩首《山中寒食》,其中一句說:「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櫻發欲燃。」花兒開得旺盛,好像火要燒起來一樣,這是詩人很喜歡的一個比喻,杜甫就有一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林逋可能就是從杜甫和盧綸那裡受到了啟發,才寫出這個好句。「禁火」和「花燃」,在唐代詩人心裡應該是一個有趣的對比吧。
當然,說到禁火和賜火,最有名的還是韓翃那首《寒食即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的這首詩,就是寒食節從「禁火」到「新火」的忠實記錄。古代的富貴人家,不用自己生火,而是由皇宮裡生出新火後,用蠟燭分賜到各個貴族之家,稱為「賜火」。能被皇帝「賜火」的,那都是大富大貴的家族。
西漢末年的時候,王政君為太后,王家的很多人都執掌朝廷大權,非常有勢力。有一次,皇帝給王家賞賜,一天之內給他們家封了五個侯,稱為「五侯」。當時,五侯之家是長安城裡最受恩寵、最有權勢的家族。韓翃這首詩里說,日暮的時候,漢朝宮殿里用蠟燭把新火分賜給各個貴族,最先受賞賜新火的,就是這五侯之家了。雖然是說漢朝的事情,但韓翃實際上是在諷刺唐朝最權勢煊赫的外戚楊氏。
踏青、賞花
所謂「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寒食、清明時節,天氣溫暖,百花盛開,浪漫的唐人當然是要出門踏青了。既然要踏青,那自然要出城到郊外去,郊外自然是要賞花的,踏青賞花,與朋友歡宴一場,盡興而歸,是再正常不過了。賞花歡宴,當然也少不了飲酒。就這樣,出城郊遊,踏青賞花,歡宴飲酒,是唐詩寫寒食清明的常見場景。王維有一首《寒食城東即事》說: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含白芷。涇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共落東家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就是說,寒食那一天,詩人來到長安城的東郊春遊,涇水之上,人家寥落,桃李盛開。但見少年兒女競相蹴鞠、盪鞦韆,很有生機。長安的貴遊子弟、公子王孫不正是每天都這樣浪遊么?也不必在清明和上巳這兩個時候啊。寒食、清明是踏青的好日子,還有一個好日子,就是上巳,俗稱「三月三」,這一天要去水邊「祓禊」,王羲之《蘭亭集序》就是講這個事。
寒食春遊,即使窮苦如杜甫,也不能例外。他說「佳辰邀賞遍,忽忽更何為」,佳辰游賞,自是賞心樂事,但對於有心事的人,可就未必了。貧窮如杜甫,只能二三好友一起賞花飲酒。但對於達官貴人,則郊遊的排場就闊很多了。杜甫的一首《清明》寫到:「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諸將各自軍中至。」則萬人空巷,出郊遊賞,軍中顯貴更是隨從喧囂,車馬爭道。好一派「滿城人人皆若狂」的盛景。
(長安水邊多麗人)
杜甫晚年漂泊江湖的時候,有一年寒食,在船上寫了一首《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同樣是佳辰飲酒,卻只能「強飲」。同樣是看花,但人已年老,好似霧裡看花。況值中國多難,長安飄搖,個裡情懷,非五陵年少所能解也。
掃墓
前面說踏青郊遊,當然是歡快的事情,但還有一種風俗卻很沉重了,就是掃墓。清明掃墓,古今所同,唐人也不例外。盧綸的《寒食》詩中說「鶯啼遠樹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寒食、清明的時候來掃墓哭墳,很是凄涼了,但荒墳上也開滿了野花,這種死亡與新生的對比,真是一種奇特的審美體驗。中國人會選這麼一個春光美妙的日子拜祭先祖,可能也是大有深意呢。
但是有個詩人熊孺登,好像是故意跟盧綸作對似的,寫了一首《寒食野望》:
拜掃無過骨肉親,一年惟此兩三辰。
冢頭莫種有花樹,春色不關泉下人。
兩相對比,就讓人覺得奇怪了:盧綸覺得墳頭有花,給凄涼中添了一些暖色;而熊孺登卻讓人別在墳頭種開花的樹,人間的春色,與去世的先輩有何關係呢?其實細想之下,也很合理:盧綸是看別人家掃墓,所以要有花;熊孺登則是掃自家的墓,當然孺慕之情更勝過賞花之心了。
三、寒食與清明的遊戲
鬥雞
鬥雞走狗,這是長安五陵年少、貴遊子弟最喜歡的娛樂。但到了寒食清明的時節,鬥雞之風更勝,杜淹的《詠寒食鬥雞秦王教》寫得最詳細:
寒食東郊道,揚韝競出籠。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風。顧敵心知勇,先鳴覺氣雄。長翹頻埽陣,利距屢通中。飛毛遍綠野,灑血散芳叢。雖然百戰勝,會自不論功。
剛出籠的鬥雞,器宇軒昂,羽毛鮮亮,想必是十分美麗威武的。鬥雞的爪子和喙上都披上金盔鐵甲,以增加殺傷力,則兩隻雞鬥起來的時候,也是相當血腥的。尤其「飛毛遍綠野,灑血散芳叢」這一句,雞毛雞血灑了一地,灑在花草之上,美艷而且殘酷,把優美和暴力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審美。最後說鬥雞即使斗贏了也不會邀功請賞,讓人想到晉文公的隨從之臣各邀賞賜的故事。則鬥雞與他們比起來,簡直像介子推一樣高尚了。
(宮中鬥雞圖)
另外,韋承慶有一首《寒食應制》,說「鶯啼正隱葉,雞斗始出籠」,說寒食時節,鬥雞都要出籠準備戰鬥了。無獨有偶,張說也寫過一首應制詩,叫《奉和寒食應制》,他說:「斗敵雞殊勝,爭球馬絕調。」前一句自然是說鬥雞,那後一句「爭球」是幹什麼呢?這就是寒食節的另一個遊戲:蹴鞠。
蹴鞠
唐人喜歡蹴鞠,是一種球類遊戲。不過唐人蹴鞠跟現在的足球不一樣,而是在馬上用球杆打,一群公子王孫,銀鞍白馬,喧呼馳逐,意氣風發,很能體現唐人昂揚進取的精神風貌。春和景明的時候,出來打球也是疏通血脈、鍛煉身體的不錯的運動。王維有一句詩:「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說蹴鞠飛得比鳥兒還高,鞦韆盪得超過了楊柳的樹梢,真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啊!
另外,杜甫一首很有名的《清明》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皮日休說:「擊踘王孫如錦地,鬥雞公子似花衣。」都是說蹴鞠,只不過一個悲涼,一個歡快罷了。
鞦韆
讀了幾句蹴鞠的詩,不知道讀者朋友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唐代詩人寫寒食清明的時候,喜歡把蹴鞠和鞦韆放在一起說。上面的三句詩,有兩句都是上聯說蹴鞠,下聯說鞦韆,這是為什麼呢?清明時節,天氣回暖,長安少年可以到戶外去鬥雞,去蹴鞠,那女孩子在家裡做什麼呢?就是盪鞦韆。相比於鬥雞蹴鞠這樣競爭性的體力遊戲,女孩子似乎更喜歡在楊柳風中安靜地盪著鞦韆。
因為盪鞦韆是一種很溫和的遊戲,所以詩人寫了很多清秀的小詩,李商隱就有一首《走筆答評事翁家賜餳粥》: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鞦韆。
最後一句實乃名句,但我相信很多人被前面的「粥香餳白」吸引了,其中粥和餳都是古代清明節要吃的食物,我們等一下會說到。韓偓有一首《寒食夜》,也很清麗可喜:
惻惻輕寒剪剪風,小桃如雪杏花紅。
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這首詩婉轉流暢,但是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在下雨的夜晚盪鞦韆呢?可能詩人畢竟跟正常人的思路有些不同吧。韓偓還有一首《鞦韆》,非常地活潑可愛:
鞦韆打困解羅裙,指點醍醐索一樽。
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
這首詩說,有一個姑娘盪鞦韆盪得累了,就索性把羅裙解下來,指點著僕人拿一杯醍醐來喝。看到客人來了,就趕緊笑著躲起來,但是又想偷偷地看看客人長得什麼樣,就故意在中門裡搓著梅子。我想各位絕對已經想到了李清照的那個名句:「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女郎繚亂送鞦韆)
同樣是女孩子盪鞦韆,但韋莊的這一首就更活潑熱烈一些: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
清明時節,春意萌動,同樣萌動的還有年輕人的情緒,正如「女郎撩亂送鞦韆」這一句所說。蘇軾後來寫到:「牆裡鞦韆牆外的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不知是否受到了韋莊的啟發?
鬥雞子
清明的時候,男孩子出去鬥雞、打球,女孩子盪鞦韆,那小孩子玩什麼遊戲呢?就是「鬥雞子」。雞子,就是雞蛋。那「鬥雞子」就是「鬥雞蛋」了。所謂鬥雞蛋,就是每人拿著一個雞蛋,斗一斗,比比誰的雞蛋比較硬。元稹有一首《寒食夜》:
紅染桃花雪壓梨,玲瓏雞子斗贏時。
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鞦韆別有期。
這裡就寫到了「鬥雞子」的遊戲。有人說,「鬥雞子」是在雞蛋上雕刻花紋,比一比誰的更好看,我覺得這個不對。為什麼呢?在我的家鄉徐淮地區,至今仍有鬥雞蛋的習俗。我小的時候,每到清明節,家裡都會在書包里塞上幾顆煮雞蛋,拿到學校跟小夥伴們斗一斗,兩蛋相鬥,自然脆者先碎,碎蛋就歸贏家所有。其實鬥雞蛋並不是純粹比硬度,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要用小頭斗別人雞蛋的大頭或者中間,當然,這個大家都知道,所以拼的就是眼疾手快,迅速用自己雞蛋的小頭把對方雞蛋的大頭斗碎。清明鬥雞蛋,是我們家鄉人共同的童年回憶。
(鏤雞子)
除了「鬥雞子」,還有「鏤雞子」,這個才是在雞蛋上雕刻花紋。張說的一首《應制奉和》中說:「便幕那能鏤雞子,行宮巧善帖毛球。」上一句就是說鏤雞子,下一句就是蹴鞠了。
風箏
男孩鬥雞、蹴鞠,女孩盪鞦韆,小孩子的遊戲,除了鬥雞子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放風箏。但詩人們好像對比較熱烈歡快的鬥雞蹴鞠鞦韆最感興趣,對小孩兒玩的鬥雞子、放風箏則很吝惜筆墨,寫這些遊戲的詩就很少。在大詩人之中,只有羅隱有一首《寒食日早出城東》:
青門欲曙天,車蓋已喧填。禁柳風梳細,牆花拆露鮮。
向誰夸麗景,只此是流年。不得高飛便,回頭望紙鳶。
羅隱的這首詩吧,雖然好不容易寫了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但還是免不了他一貫窮酸牢騷的性格。他說,寒食節的早上,公子王孫的車馬已經喧囂起來,紛紛出城去踏青郊遊了。皇宮裡的柳樹在風兒的梳理之下,枝條細細軟軟的;宮牆上露出的花兒沾著露珠,花瓣鮮鮮嫩嫩的。但是這麼好的景色,向誰去誇呀?只是流水一般地又過了一年罷了。我不能像那些貴人一樣高飛入青天,只能回頭看看小孩子放風箏了,風箏能飛到天上,好像比我沉淪下寮還好一些。其中所謂「紙鳶」,就是風箏了。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四、寒食與清明的飲食
餳
唐朝詩人們在寒食清明的時節,喜歡寫賞花飲酒,喜歡寫鬥雞蹴鞠,但卻不怎麼寫這個時節吃什麼東西,留存下來的相關詩歌比較少。這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寒食本來就禁火,只有冷飯可吃,也就沒什麼好寫的;第二,在詩里寫吃的,總顯得格調不高,所以還是不寫為好。如果一定要寫,寫酒寫茶都行,但像列菜單一樣列出一堆食物,總是要被人笑話的。但是,每個節日都有它的特色食物。如果在羈旅之中,漂泊之時,或者愁悶之處,那麼一兩種美食,總能給人莫大的安慰。
寒食清明的一種特色點心,就是「餳」,沈佺期的一首《驩州風景不作寒食》中說到:「海外無寒食,春來不見餳。洛陽新甲子,何日是清明。」可見,當清明寒食的時候,如果吃不到這個「餳」,就會分外想念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餳」呢?就是用麥芽熬成的糖,也就是所謂麥芽糖。麥芽糖有何特別呢?但對於古人,這可是很寶貴的東西,是極為難得的補充能量的食物。古代糖還是很稀罕的,一般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點,所以這個「餳」,不僅寒食清明的時候吃,過年的時候也要吃。
白居易也寫餳。他的《寒食洛下宴遊贈馮李二少尹》一詩中歌頌唐朝洛陽城的繁榮富饒,說:「米價賤如土,酒味濃於餳。此時不盡醉,但恐負平生。」說春酒的滋味,比麥芽糖還要甜。李群玉《湖寺清明夜遣懷》中說:「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逢何處邊。」唐人喜歡餳、酒並提,則此時吃糖喝酒,是一道節令特色。
杏粥
除了吃麥芽糖,還要喝粥。不過因為寒食禁火,這粥只能是冷粥了。前面提到李商隱那首詩,「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聽綺筵」。這個就是所謂「餳粥」,莫非是把麥芽糖拌在粥中?白居易說「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粥是冷粥,想必滋味也不甚好,但用麥芽糖拌著吃,倒也不錯。禁火之後,新火既出,就可以煮新茶來喝了。清明飲春酒新茶,喝粥吃餳,是此時的特色。
(粥香餳白杏花天)
不過這個粥是什麼粥,李商隱並未明說。曹松有一句「可憐時節足風情,杏子粥香如冷餳」,則是杏仁粥。不過唐人清明節所吃的粥品種很多,並不全是杏仁粥,還有其他材料的,只不過詩人於筆墨過於吝嗇,不肯寫出來罷了。
榆羹
除了杏粥,還有榆羹,就是榆錢羹。清明時節,正是吃榆錢的時候。韋應物有一首《清明日憶諸弟》:
冷食多方病,開襟一忻然。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惟恨乖親宴,坐度此芳年。
寒食禁火,食物都是冷的,這樣吃了容易生病,所以漢朝以來,朝廷和地方官員就多次下令廢除這種風俗。但民間相信,如果寒食的時候生火,就會引來天譴,下冰雹毀壞莊稼,所以這種習俗還是流傳了下來。其中也有因吃冷食而生病的詩人,韋應物就是其中一個。不過他這首詩倒是給我們列了一個簡單的菜譜,讓我們知道當時的寒食清明,是要吃杏仁粥和榆錢羹的。
(榆錢)
說到列菜譜,宋代歐陽修可就詳細多了。他有一首詩不厭其煩地把他清明節這一天吃的東西都列了出來:
三日不出門,堆灰類寒鴉。妻兒強我飲,飣餖果與瓜。
濁酒傾殘壺,枯魚雜干蝦。小婢立我前,赤腳兩髻丫。
清明節的時候,因為風雨不能出門,歐陽修在家裡喝了酒,而且是濁酒。吃了一些瑣碎點心,有瓜有果。吃了魚,不過是枯魚。還吃了蝦,也是干蝦。不過,歐陽修吃了這些東西,怎麼跟其他人吃的清明特色食品都不一樣呢?其實這只是他自己在家吃飯的一個特例而已,不能看出當時寒食清明的節令食物。放在這裡,一笑而已。(禮樂微言范雲飛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入黃溪聞猿》柳宗元唐詩鑒賞
※全唐詩(揚州詩局本) (精校)卷五百三十一
※唐詩評
※繹如學詩——孟浩然《春曉》
※收藏時間 ?唐詩佳句鑒賞——王勃《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