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影響親密關係
童年影響親密關係
愛的缺位
「因為從小的自閉生涯,我對於別人缺乏信任,總是充滿了過激的防備。婚後,我們經歷了最艱難的時光。只要丈夫有應酬,我就會整夜守著電話,不斷地呼他。一天晚上,丈夫把手機關了,我心裡窩著一團火,噼里啪啦從衣櫃里把他的衣服一件件翻出來,扔到地板上,猛踩一陣才稍稍解氣。折騰到午夜12點,我翻來覆去就是無法入睡:他現在是在喝酒、打牌還是跟哪位相好的在一起?」
這是廣西女子蘇菁在她的第一本書《一個問題女人的21次自救》中披露的故事。八歲以前她一直被寄養在鄉下外婆家。那時的她,父母缺席,舅舅冷漠,安全感缺失,「心裡除了怨恨,便是無邊無際的憂傷。天知道那時的我有多自卑多脆弱多孤僻。」「一個溫馨和睦的家,一個溫柔賢惠的母親和一個寬厚慈愛的父親,寄託著我童年時全部的對幸福的理解與渴盼。」直到她的婚姻遭遇了嚴重的問題,在尋求心理學的幫助過程中,蘇菁才明白:「童年的經歷對人的一生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小沒有充分享受母愛或父愛的人,他們會從一開始就有一種無助的恐懼和猜疑的痛苦。」
親密關係初體驗
在心理學家看來,在我們的幼年,特別是0~3歲,在依戀關係上經驗到的情感將決定著我們的愛與安全感。
人被評價為有思維的「早產動物」。BBC的紀錄片《本能》在開始的第5分鐘,拍攝了一隻小牛的降生。它自母體出來,柔軟而黏乎乎的身體趔趄著站立起來,兩小時後,它就鑽到媽媽的肚子下面吸奶了。鏡頭的下一秒,是一個嬰兒。直到第七個月,人類的孩子才有了開始學習走路的能力,一年半後他的語言能力才開始成熟。
人真是沒準備好,就裸生到這世上了,這就全然要依戀養護者。出於生存,嬰兒會竭盡本能吸引他的父母(最重要的養護者)照看。美國著名精神病學家沙利文發現,人類有兩類主要需要:一是人際的安全感,最初表現為溫柔體貼;一是心理上的需要,當安全感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引發焦慮。「焦慮是一種人際交往的功能。」沙利文認為,「嬰兒的焦慮唯獨來源於協助和保證嬰兒生存的重要養護者。如果養護者因為自己的焦慮或者缺席,不能回應這種溫柔,嬰兒就會感受到生命威脅的恐懼。」依戀理論創始人約翰·伯貝也指出,生命的第一年至18個月,是孩子與一個或幾個親近的人形成親密關係的開始。
更重要的是,在生命的第一年,我們的神經(大腦和它的組成部分)發育非常迅速,在兩歲前,它的發育就能達到成人的60%,生理(身體總體)發育只有20%。這也是為什麼,直到成年,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條件反射般地以幼年時的感覺作著反應。
親密的需要
親密關係,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關係。因為,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它最沒有距離。沒有距離的接觸,是我們生就的需要和渴望。有一個經典的絨猴實驗。心理學家在籠子里,給幼小喪母的猴子安排了兩隻假猴子。一隻用鐵絲做的,負責餵養幼猴母乳;一隻是用絨布做的。實驗者發現,除了吃母乳,幼猴在玩耍或受驚擾時,都喜歡呆在絨布猴子的身邊。這說明,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幼猴最需要的是溫柔的觸碰。
「一個人面對一件恐懼的事情,第一個反應就是找個安全的角落躲起來。當你不強大,安全的地方又離你很遠的時候,感覺是很絕望的。兩軍對壘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足夠逃離危險的距離,這就是為什麼人長大以後有距離感。」清華大學心理學家劉丹說。我們可以觀察一些剛剛學會爬的小孩子,他帶著強烈的好奇掙開媽媽的臂膀往前爬,爬到一定距離就回頭看看媽媽,如果媽媽還在那兒,他就會繼續向前爬。這些試探都是表明,孩子和媽媽分離,但還會感到強大的力量。劉丹認為:「有安全感的孩子,和母體很熟悉了,就要慢慢地離開,離開又有點擔心,回來一點,再離開,每次都是這樣反覆,這個思想就在他心裡了:不管在哪都有人愛我。」
事實上,觀察我們自己或周遭的戀愛故事,如果情感衝突由強烈的控制、懷疑、焦慮所主宰,那麼核心問題一定是沒有形成一個有安全依戀的關係。
母親的重要性
1999年,華東交通大學的心理學家王東華以極大的激憤寫作了《發現母親》一書。此書不斷翻印,並獲得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王東華甚至成立了母親教育研究所,投畢生之力做早期教育。是內心一份濃重的、揮之不去的情結驅使著他。1963年,出生不到半年,因母親患病,王東華就被寄養在外祖父家,直到十歲才回來。「由於生活習慣相距較大,我無法立即入家隨俗。更糟糕的是,我在外公外婆的寵愛乃至溺愛下,養成了類似當今獨生子女們所特有的那種『以自我為中心』,不僅不能看護下面的弟弟,而且還經常發生爭鬥。」父母的憤怒和陌生感也是巨大的,在一個十年未在一起的孩子面前,他們感到的是尊嚴的不斷被冒犯和不知如何親近、管教的無助。很多時候,當王東華和兩個弟弟起了衝突,他們只有選擇毆打。這使得王東華從小就對抗起這個家,「直至最終成為一個冷眼不語的『甘地主義者』!」
王東華因此強烈反對當代職業女性「只生不養」的行為,他把她們尖刻地形容為「親生後母」。他認為,隔代撫養(包括保姆、親人代養的形式),阻斷了父母親與孩子之間最直接、最重要的情感聯接,他甚至呼籲女性回家。很多人被觸動了,因為,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他們大多也是由祖父母養大的。也許正是如此,在讀過《發現母親》之後,32歲的張繼虹,在懷孕時做了一個決定,辭去工作,專心養育孩子,直到他三歲。「我不想讓他再重複我小時候的經歷了。我覺得直到現在,我跟父母都很客氣,我也不能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愛人面前,內心已熱烈得不行了,外表卻還是那麼羞怯。」
對生命和愛的信任
事實上,王東華的要求也不免極端。對於很多女性來說,在孩子六個月大時回歸工作,讓祖父母代養是她們不得不做的現實選擇。事實上,「很多人不在父母身邊長大,但並不一定有情感問題。有問題的是沒有處理好的分離創傷。」劉丹說。嬰兒首先需要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養護關係。
《嬰兒心理學》的作者、北京大學心理學家孟昭蘭說過,一個好的養護者,最重要的素質是敏銳,對嬰兒表達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夠給予恰當、敏感的回應。「決定嬰兒依戀安全性的是做父母的質量,而不僅僅是數量。」這恰恰纔是真正的難度。研究顯示,嬰兒的哭聲,分貝之高,造成的噪音強度,超過一個轟鳴的電鑽。
在三歲以前,沒有語言的協助,幼兒很難準確解釋自己的要求,如果我們是一個粗心的成人,一個不懂辨別細微情感的成人,一個缺乏生活經驗的成人,或者一個被工作搞得筋疲力盡、焦躁的成人,是很容易不知所措的。而這正是情緒穩定、閱歷豐富的祖父母輩可以給予的。
「孩子在誰身邊生活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成人投射出的對生活的態度。」劉丹說。在她看來,年齡不是養護者好與壞的指標,有的人30歲,思想卻很老。比如說天很冷,小孩把手套摘下來就去玩,年輕的父母就說,會感冒的,可是有些老人就不在意,玩就玩吧。不介意,不緊張,就是對生命本身很相信,他反倒是年輕的。而把孩子看得弱不禁風,就是暗示孩子生命是脆弱的、不值得信任的。「一個人怎樣對待生命,對待世界,對待自己,就能看出從小受了什麼影響。如果你和一個你覺得很溫暖的人在一起,你就不覺得冷;和一個冷冰冰的人在一起,溫暖的天氣你也覺得寒冷。」愛也是一樣。
你是哪種依戀類型
以下的描述哪些最符合你的感受?
A、我感覺與別人接受相對容易,依賴他們以及讓他們依賴我都感覺自在。我不會常擔心遭人遺棄或別人與我太接近。
B、與別人接近會讓我感覺不自在;完全相信別人是很困難的,如果別人靠得太近,我會緊張。如果愛侶過於親昵,我會不自在。
C、我常擔心伴侶並不是真的愛我,或者不想和我在一起了。我想完全地與另外一人融為一體,而這一慾望常常會把別人嚇跑。
第一種情感類型是「安全型」,第二種是「迴避型」,第三種是「焦慮矛盾型」。
我們的依戀類型
有愛心的撫育者總是在孩子需要時出現,這會讓孩子很舒適地享受關心和愛護,覺得他人是安全和親切感的可靠源泉。這樣的孩子會發展出安全型的依戀方式:喜歡與人交往,容易有信任感;
而另一些孩子,獲得的關照是不可預期的,經常不一致,有時熱情備至,有時心不在焉,就會產生冷漠、複雜之感,因為不知道何時養護者會回來保護他們,就會變得緊張和過分依賴,表現出過分的需求,該依戀類型就是焦慮矛盾型;
一些孩子發現他們的養護人心不在焉,勉為其職,甚至有時會敵對、兇狠,他們就會意識到他人是靠不住的,在人際關係上退縮不前,盡量迴避相互依賴的親密關係,表現出迴避型的依戀方式,他們容易猜忌生疑。
大規模的調查發現,60%的人都是安全型的,25%是迴避型的,10%是焦慮矛盾型。安全型的人更容易擁有放鬆、舒適的親密關係。
依戀類型,一旦確定,就會相對穩定而持久。但童年的影響並非具有終生決定性。和父母的關係修復,遇到一段充滿包容的愛,都會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依戀類型。
資料來源:(美)莎倫·布雷姆所著《親密關係》
給工作媽媽們的建議
我們可以向孩子解釋,媽媽為什麼要去上班——即使他還不會說話,但在你柔和的語氣中,他會感到安慰。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我們要保證和他相對固定的親近;在孩子三歲前,不要魯莽而頻繁地更換他的看護者—即使你覺得爺爺奶奶太寵愛他了,他需要穩定的愛,如果是突如其來、不得不面對的分離,也請給他解釋,孩子的洞察力總是比你想像的要驚人。
不同於我們成長的歲月,今天,即使我們在外地,也可以充分利用通訊的便利,與我們的孩子保持情感聯繫。
推薦閱讀:
※承認吧!你就是想要有甜度的親密關係
※有多少親人聚會,實際上是煎熬?
※親密關係中,如何一鍵停止爭吵?
※原來薛之謙和李雨桐散夥早已註定
※日行萬步到底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