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高血壓別忘中醫非藥物療法

患高血壓別忘中醫非藥物療法 患高血壓別忘中醫非藥物療法

□河南省中醫院心血管病科主任 王振濤

高血壓病是我國目前非傳染性疾病中患病率最高、心腦血管併發症最嚴重的疾病。1999年10月我國發布的「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中指出,治療高血壓病的目的不僅在於降低血壓本身,還在於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多年來,中醫主要以肝腎陰陽模式治療本病,取得了一些成績,筆者在這裡主要想就中醫治療高血壓病的一些問題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有待「正名」的高血壓

目前中醫著作、教科書均將高血壓病歸屬於中醫學病名「眩暈」範疇,筆者認為,這種歸屬方法有待商榷。因為中醫的「眩暈」,不僅指單純的高血壓病,而包括以眩暈為主症的疾病如梅尼埃症、低血糖、腦動脈硬化症、腦血管供血不足、一些眼科疾病等,均可以眩暈為主要癥候表現。但是臨床上一些高血壓患者特別是原發性高血壓屬家族遺傳型者,臨床上可無任何不適癥狀,僅有血壓升高之體征,對這樣一些患者,筆者常見一些臨床住院醫生在撰寫中醫病案時,西醫診斷是高血壓病,而中醫診斷則為「眩暈」,但患者其實並無眩暈的癥狀,這與臨床實際是不符合的。

高血壓病屬西醫病名,是以血壓升高達到一定水平為標準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中醫也要不斷吸取當代相關學科特別是現代醫學知識為我所用,才能與時俱進,融於時代的潮流之中。既然中醫要治療研究高血壓病這個原本在自己理論體系中沒有的疾病,就應該把現代醫學中高血壓病這個通俗易懂、具有群眾基礎的病名作為中醫病名,其實臨床很多中醫大夫也是這樣做的。因為保持中醫特色的關鍵是研究中醫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和預後轉歸,建立高血壓病完整的病證症相結合的中醫診療體系,以指導中醫臨床高血壓病的診治。而並不是中醫採用了高血壓病這個病名,就離經叛道,不是中醫了。相反,中醫採用高血壓病這個病名,更有利於開展對其病因病機、診斷治療原則的研究及開發有效的中藥,提高臨床療效,同時也利於中西醫之間和國際之間的交流。

單服中藥降壓效果欠佳

由於原發性高血壓病為終身性疾病,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目前都還沒有根治的方法,因此需要終身服藥。中藥湯劑雖然療效好,但服用不方便,口感欠佳,患者難以堅持長期服用,而中藥片劑、丸劑、沖劑、口服液等在單純降壓方面似乎均難以與西藥的降壓藥一比高低。目前西藥在治療高血壓病方面,很多長效藥物已經問世,6大類降壓藥中均有服用1次使血壓24小時保持平穩的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之洛丁新(苯那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等,β-受體阻滯劑之卡維地絡,鈣離子拮抗劑之非洛地平,長效硝苯地平(緩釋劑),利尿劑之吲達帕胺。這些藥物服用方便,一般每天服用1次即可平穩降壓,而任何一種中藥製劑在長效、服用方便、24小時保持血壓穩定方面均難以匹敵。

中藥湯劑中的天麻鉤藤飲、鎮肝熄風湯等,臨床用於高血壓病患者,據文獻報道確有療效。從一些臨床報道和老中醫經驗來看,有些療效與西藥對照葯相當,甚至優於西藥。但是,這些研究多選取西藥降壓中的老葯如復方降壓片等,且西藥在降壓療效不理想時,往往合用兩種以上的降壓機理不同的藥物以達到理想療效,因此在對照葯選取方面不盡合理,而且缺乏遠期療效的長期隨訪,有些甚至是個案報道,有些可能摻雜著一些人為的因素而結果難以令人信服。因此單純依靠中藥來達到降壓的目的是不現實的,這也是市場上銷售的中成藥(純中藥製劑)品種很少的原因,我們應該正視這一現實。

不可忽視中醫非藥物療法

對於一些輕度高血壓病患者,年齡相對較輕,無明顯心腦腎合併症,現代醫學的治療措施並不主張馬上服用降壓西藥,而主張採用非藥物療法,其內容主要是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減少鹽的攝入、鬆弛-默想方法、控制體重、經常運動等內容。對於這類患者,如配合應用中醫傳統的一些非藥物療法,會取得更好的效果,這也為大量研究證實。概括起來,中醫非藥物療法有針灸及穴位療法、飲食療法、氣功療法、中醫心理療法等。

國內開展針灸治療高血壓病的研究已有40年的歷史,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體針治療痛苦較大,且佔用患者時間較多,患者不易接受;而耳穴貼壓及穴位貼敷較為簡便易行,患者容易接受,對輕型高血壓病可試用以上方法治療。另外亦可採用降壓藥枕(市場有售)、中藥浸腳等一些措施。

中醫自古就有「葯食同源」的說法,很多中藥既是食物,也是藥物,所以對於高血壓病特別是輕度高血壓病,可配合飲食療法。有益於高血壓病的蔬菜有芹菜、白菜、西紅柿、木耳、海帶、菠菜、薺菜等,可讓患者長期食用;亦可配合一些平肝潛陽、清熱的中藥代茶飲用,如菊花飲、雙枯飲、青葙飲、桑竹飲等。另外,筆者對一些患者用單味鬼針草適量長期泡水飲用,亦取得很好的降壓效果。

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是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特徵,同時也是產生高血壓病的一個原因。中醫學的特點之一是整體觀,對於疾病不僅看到局部病變部位,更重要的是看到發生在活體、有思維的人身上,故著眼於整體的調節,有時甚至將心理治療強調到第一位的意義。如《素·湯液醪醴論》曰:「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因此對於輕度高血壓病患者可配合中醫心理療法,如靜志安神、怡悅開懷、轉移注意、說理開導、導引行氣(氣功療法)、以情勝情等,這些方法對血壓下降是有所裨益的。

總之,中醫治療高血壓雖不像治療一些病毒性疾病、婦科病那樣有明顯的優勢,但仍有自己的特色和可為之處,有些治法也樂於為患者所接受,我們只有接受現實,與時俱進,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才能使祖國醫學發揚光大。

推薦閱讀:

降壓藥物的合理選擇與價效比分析
穩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推薦要點
抗菌藥物的那些事兒
【臨床】腎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 !
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TAG:藥物 | 中醫 | 高血壓 | 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