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正扭曲的凈土信仰
將本文念一次:中間說:然於濁世障深,慣習難斷,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須期生彌陀凈土,況復圓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儀斷惡即至誠心,攝善修智,即是深心,攝生利物,即迴向發願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無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無退屈。
我們從這一段來引申凈土法門,今天有發一份新的資料,這份資料就是在宣揚凈土法門的大德所說的易行品和難行品的根據,就是龍樹菩薩所著的《十住毗婆沙論》,我將《十住毗婆沙論》的易行品引出來,這個各位有空回去看。凈土大德的解釋,我把它引出來,說:難行道和易行道。但是《十住毗婆沙論》的難行道和易行道,並不是像凈土大德這樣解釋的。並不是!所以,我們在解釋時並不能把人家的名相引出來然後全憑自己的解釋,所以我先把它引出來,我們還不會講到這裡,但先引出來,大家回去先看,到時候講到這裡時,我們再來作參考。
我們翻回以前所發的資料第六張,我們剛剛把本文念完了。
接下來我們看這個來作解釋,釋迦牟尼佛開展彌陀凈土,本是非常殊勝的法門。但是《南山律》的論主以「五濁惡世,障礙深厚,慣習難斷,初心怯懦,容退菩提」用這樣的因,而鼓勵求生彌陀凈土,如此的說法依我個人來看並不恰當,用怯弱心而來求生凈土,對這一句話,我覺得不恰當,而且其中對於「慣習難斷」也就是惡習或者是輪迴的習氣難斷,當然是難斷,這一點我也承許,為什麼呢?以斷除習氣,需要長時累劫方有可能,譬如《俱舍論》當中所說的:利根的聲聞者,從入聲聞資糧道開始,最快要三生,才可以斷掉輪迴的習氣,而獲得聲聞阿羅漢果,獨覺則需百大劫斷掉輪迴的習氣,而獲得獨覺阿羅漢果。大乘經論更是說:從入菩薩資糧位開始,最快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可以斷掉習氣,方證佛果位。因此以這個角度來說:當然是很難。可是,然要斷習氣之前,須先轉化惡習氣,成為什麼?成為善習氣,這一定要的。那怎麼轉化呢?譬如首先應該先轉化耽著輪迴之樂,而生起厭離娑婆之出離心。這個心識要先轉過來。然後再以出離心為基礎,將其增盛、增長為菩提心,小乘是依著出離心,大乘是依著菩提心。再加上以無我空慧來斷掉輪迴生死根本而獲得涅盤、獲得究竟佛果位,這是修行的次第。就如同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觀寶鬘論》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中所謂的增上生就是由出離心、菩提心。如果小乘的話,就是郵出離心;如果大乘的話,就是由菩提心所攝持。去行十善業,這是增上生。決定勝就是無我空慧。所以,必須先轉化惡習氣,就是《寶鬘論》所說的先要出離心菩提心,然後行十善業或持守戒律等等。以後都有辦法以無我空慧斷掉輪迴的習氣,這是大家共許的修行的次第。同樣道理,提婆菩薩所著的《四百論》亦說:「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執)――人我執即煩惱障,後斷一切見――所知障,若(了)知(修行的次第,方)為善巧故說:若知為善巧」。《四百論》此論清楚的說明了修行的次第,所以《南山律》的論主說,故若欲轉化惡習氣,又覺其難行苦行,因此而生怯弱懈怠之心,依此怯弱懈怠之因,而欲求生彌陀凈土,這種說法實不符合經教所說。因為這樣,所以,有大德認為,僅持佛名號就可以求生凈土的說法,這種說法是不符合經教,所以無有是處。怎麼說呢?如《莊嚴經論》云:「善法聚中精進勝,由依此故彼隨得,以精進後住勝樂,世出世所攝成就,精進當得世受用,精進能具極清凈,精進超脫薩迦耶,精進成佛勝菩提」從彌勒菩薩所著的《莊嚴經論》說,善法的積聚一定要靠精進,是精進最殊勝的。由依此精進,故彼善法可以獲得。以精進後可以住勝樂,勝樂的解釋是就可以獲得解脫之前的止觀雙運。因此世間、出世間都可以獲得成就。世間是指可以獲得色界、無色界,出世間就獲得了聖果位,乃至獲得究竟的佛果位。精進當得世受用,單單是世間的福報的受用也會比較清凈,同樣的道理,精進能具極清凈,你下一世要獲得人身,你要獲得善道修行的人身,仍然要精進,所以到這個地方來說,單單是世間的福報,單單是獲得殊勝修行的人身,你都要很精進了,更何況要往生本文極樂世界。用怯弱之心、用懈怠之心,這樣的說法,不符合經論所說的。下面再繼續說,要斷輪迴生死的薩迦耶見,也要精進,所以,精進超脫薩迦耶見,而且最後要成佛的話,你也要精進,所以,精進成佛勝菩提。接下來,在《攝度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成悉皆無」,如果你有具足無厭的大精進,就如同剛才所說的,我們大家都知道,要斷輪迴的習氣很難,但是,你一定要去轉煩惱的習氣,這個習氣一定要轉,惡習氣你要去轉。如果沒有大精進,哪來的轉呢?所以要有無厭的大精進。有無厭的大精進,世間的善法,出世的善法,乃至成佛。如果不得成的話,這個都不存在了,也就是它能夠得成就。同樣的道理,《海慧問經》云:「具懈怠者,於菩提極遠而甚遠,諸具懈怠者,從無布施,乃至無慧」這一種具懈怠者,沒有布施,乃至沒有慧,這個就如同《阿彌陀經》所說的。《佛說阿彌陀經》說:不得少善根。。。等等。在《佛說阿彌陀經》還說:你不可以少善根。因此,若以懈怠來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與經論是相違背的。所以,下面又說:「諸具懈怠者,無能利他」。接下來,又《念住經》亦云:「唯一煩惱本,何有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是無諸法」《念住經》也這樣說:只有一個煩惱,即「唯一煩惱本」。「 何有如懈怠」有什麼的懈怠。。。有什麼煩惱比懈怠還要更強呢?所以這個懈怠是最根本,所以,只有一個懈怠,你想要獲得任何的善法,都不可能。所以任何一個補特伽羅有情,只要一懈怠,想要獲得任何善法,乃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不可能的!由上諸論更能了知怯弱、懈怠之心,並不符合往生彌陀凈土的心要。那往生彌陀凈土的心要是什麼呢?是願離娑婆,嚮往彌陀凈土,嚮往西方極樂世界。「願離娑婆」一詞,乃指什麼呢?乃指出離心。什麼是娑婆呢?娑婆就是說:眾生。。。凡夫眾生被煩惱及業束縛住,然後不斷的於輪迴當中,取蘊體而投生。對這個起厭離,就是所謂的出離心。即是生起強烈對治並轉化煩惱習氣之心。這些都須要有精進,不能怯弱之心。然欲斷除輪迴生死的習氣,乃至成就佛果位,當然,並不是一生就能夠成辦的。這個如同我們上面所引的《俱舍論》中所說的。所以,你應該。。。實應精進,精勤造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凈業。由上面我們就可以了解,論主所說的怯弱之心,怎麼會生起、怎麼會雲造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凈業呢?
接下來,我們說:何謂凈業?我們就引《凈土經》來說明。第一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此中所說的第一個及第二個,必定要由第三個發菩提心來攝持的一切善行。這樣子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凈土。但是,經論中也有說:一念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此。。。這樣說的話,這一類的經仍然為不了義,不可以認為。。。不可認許為如實語之經,為什麼呢?因為,不了義經必須再引其它的經來作解釋,故此類經須另引余經作為解釋。因為,你如果要依文解義的話,譬如佛於《未生怨王經》說:「父母應殺」。如果你依文解義的話,那是不是父母應該殺呢?不能這樣解釋。所以這,這個經是不了義。此經所說,必須再引其餘之經論來作引申、解釋方可。同樣的道理,假若如上面經論所說的:一念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我們再引《藥師經》來說,然於《藥師經》中又云:「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余凈信善男子、善女子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八關齋戒),受持後經一年,或三個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有沒有看到!不一定喔!常年受八關齋戒,然後念佛號,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並不一定會去。《藥師經》是這麼說。「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於天上,或雖生於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所以這個地方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沒有去的話。八大菩薩會來接你到天上去。好!接下來「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轉輪聖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藥師經》中有說:「而未定者」可見受持八關齋戒及持守戒律的學處,雖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聽聞正法,不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引經論來說明。更何況印光大師在他的《疏鈔》當中有說:凈土法門本為萬修萬人去,然去者無一二。這是印光大師說的,原因何在呢?此由《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由此經來作參考,怎麼說呢?「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此經中明顯的說出:下品下生尚且鬚髮菩提心,就是發無上道心,更何況是上品中生及上品上生,而且經又於第十六觀時,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有沒有看到?他還是要發菩提心,這個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此中說:下品下生亦應發菩提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接下來,又《無量壽經》亦云:「願生彼國,凡有三輩,不論上輩、中輩、下輩皆當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所以,在《無量壽經》也一樣要發菩提心,又《佛說阿彌陀經》前段有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但是《阿彌陀經》經文後段又云:說什麼呢?「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念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又是說要發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要發成佛之心)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此經前段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雖未在文字上直接說明以何種善根,前面說不得少善根,什麼善根呢?雖然沒有講,但是從後段經文來看,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不退轉發菩提心,故由同一部經的前、後段所言,相互對比可以了知:前段所說之善根應指發菩提心。當然於所引之《佛說阿彌陀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的經文中有片段說:念一句佛號消無量劫的惡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不可以依這些片段的經文便如言執義,若如言執義,則會有如同前面所引的《未生怨王經》所說的:「父母應殺」的過失。所以,有很多大德在解釋,凈土法門時,會取經文的片段,這是不對的。下面說:雖然《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經文當中,沒有很明顯發菩提心的字句,但是,從《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名稱當中的大勢至菩薩及經文中有說: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們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等就可以了知這一部是針對著菩薩,既然是菩薩就必須要具有菩提心,如果沒有菩薩心就不名為菩薩,同樣的道理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及<凈行品>都是屬於大乘法,《華嚴經》一定是大乘法<普賢行願品>也是大乘法既然是大乘法的話,那一定是針對於具有菩提心的菩薩。故從凈土五經俱已說明: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皆須具有菩提心,總之,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定須具有菩提心,而且《南山律在家備覽》論主對此觀點亦同許,譬如,我們剛才所說的譬如《南山律在家備覽》的《論》中云:「況復圓宗三聚即是(往生凈土)上品三心」所以圓教宗的三聚就是要具有菩薩戒的戒體。要具有菩薩戒的戒體最基本一定要生起菩提心。接下來我們說:菩提心又應如何生起呢?這個我們等一下再說。
有一些大德說:說什麼呢?凈土法門二乘尚不見聞。有這種說法,此種說法亦為不了義之說。為什麼呢?以《佛說無量壽經》云:「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你們看!在《佛說無量壽經》中有沒有聲聞?有!有沒有緣覺?有!所以怎麼可以說凈土法門二乘尚不見聞呢?所以這一種說法是不了義的,接下來,再引什麼呢?《佛說無量壽佛經》云:「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28:14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菩薩授手迎接」所以,裡面也有聲聞大眾啊!所以,此二部經中皆提及西方極樂世界可成就聲聞緣覺果及聲聞眾亦在接引行者的行列當中,故可了知聲聞、緣覺二乘之行者,當然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前面有說過:然小乘之聲聞、獨覺行者必須具足出離心,假若你沒有出離心,即不名為小乘行者,由此便可了知,已生起出離心之小乘行者,當然也可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符合往生彌陀凈土的前提―――願離娑婆、嚮往彌陀凈土的心要。由此當知,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少要生起真實的出離心,同樣道理,出離心要怎麼生起呢?這又是一個問題,此種說法亦符合凈土法門所說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是,所有在解釋凈土法門者,對於三根都沒有講出來,只要念佛就是三根其中。由上面來說此中三根即是指聲聞、獨覺、菩薩,並不是念佛就是屬於三根了。好!這個地方我們說而這當中的聲聞、獨覺、如上所說當然必須具有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一直念佛也不是三根普被,其中小乘又分利、鈍二者。《俱舍論釋》說:依根之利、鈍分為隨言行、墮法行。同樣的大乘亦分為:利、鈍二者。如《中觀莊嚴論》云:「(隨法行)―――先求真理智,勝解勝義已,緣惡見世間,遍發大悲心,精勤利眾生,增長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悲慧所莊嚴」至這裡是說利根者。利根者要先通達空性,他先比量證空性,由比量證空性再遍緣世間惡見、煩惱,然後發大悲心,精勤利眾生,再增長菩提心,再受菩薩戒,悲慧所莊嚴,這是利根者。鈍根者―――「諸隨信行者,發大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次勤求真智」鈍根者,先發大菩提心,再受菩薩戒,然後比量證空性。這個地方是在說明小乘利根者和鈍根者,大乘的利根者和鈍根者,小乘不論利根者和鈍根者都要生起出離心,大乘不論利根者和鈍根,一定要生菩提心,沒有例外。
然而有大德說:「一句佛號或是廣作善事,即是發菩提心」這個是否合理?這個我們要好好探討。這個地方應當回答:假設一句佛號即是發菩提心的話,那麼上面所引的諸多經論,他就沒有必要再三講到:鬚髮無上道心鬚髮無上菩提心之必要,因為念一句佛號就是無上道心,就是無上菩提心。經文又何必說念佛還要再發菩提心!就沒有必要再講。又假如一名佛號即發菩提心的話,他一定要往生,就代表只要一名佛號,就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是這樣的話,若如此,印光大師又何必說:念佛者萬千,去之者一二呢?難道是印光大師錯誤嗎?這都值得探討的,這個地方我們捫心自問:當我們開始念佛,請問你只有念一句佛號而已嗎?一定是已經念了無數次了!那應該是具足大悲心者,如果是具足大悲心者,應該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絕對去了,不會像印光大師這麼說的。好!這是一個問題。接下來,廣作善事就一定叫菩提心嗎?我們就引《寶蘊經》來說明。《寶蘊經》中說:「較三千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須彌,於此諸塔,復經微塵沙數之劫,以一切種可供養事,承事供養,若一菩薩不離一切智心散一華,其福極多」經上的意思是說:比較三千界所有的有情,他們建佛塔,而且量高等須彌山,不僅如此還要在這個佛塔經微塵沙數之劫,用任何可以供養可以承事的。但是比較一位生起菩提心的菩薩,他只要供養一朵花,他的福報功德都大於前面所作的事。同樣的道理,如果如同前面所說的,若廣作善事即發菩提心的話,那麼相較於《寶蘊經》經文當中所說的:「各建佛塔,量等須彌,於此諸塔,復經微塵沙數之劫,以一切種可供養事,承事供養。」所累積的功德、福德難道會略少於廣作善事嗎?不會啊!但是經中說的:各建佛塔,承事供養等等,經中都未曾說其名為菩薩,而且和菩薩對比的話,菩薩只要稍微作一點事就大於他,因此這個地方說:菩薩的定義不能隨便亂定義。故名為菩薩應符合經論所說的定義才可以。進一步說,菩薩的定義是什麼呢?如《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乃為發菩提心的定義。那意謂什麼呢?發心為利他意謂:為利眾生心續之涅盤,而不是去作善事。是要為了眾生的涅盤,為眾生的涅盤,必先自求自利法身,由此心者,即為菩薩,但,若僅僅了知菩提心的定義,全然不知菩提心的修法,又如何生起菩提心呢?必須依著彌勒菩薩所傳的七支因果教授及文殊菩薩所傳自他相換之教授,精勤修習,方得生起菩提心。若僅僅緣著菩提心的定義作總相的修持,而不依七支因果與自他相換二教授而修的話,那是絕對無法生起真實菩提心的,因為在《現觀莊嚴論釋》中有云:「由至尊慈氏而聖無著傳承下來的宗規,以因果七教誡之上而發心及由至尊文殊而聖龍樹及寂天等傳承下來的宗規之因果次第,需由此二所說而生起,必須修這二者中之一而生起菩提心」前者成立了。。。前者是什麼呢?是由彌勒菩薩所傳下來的:於一切眾生修知母、念恩、報恩、可悅愛慈、大悲、增上心彼為六因,依彼而得發起殊勝菩提心果;後者為文殊菩薩所傳下來,即依著彼因自他相換的心思,而得發起殊勝菩提心果。若沒有聞思此二―――七支因果、自他相換教授,而說生起菩提心,這一種乃是未得謂得之增上慢。若又說:離開這二支,而另有生起菩提心的方式,此乃離佛所言,是自己所獨創的,這個是謗法。即使受了菩薩戒亦不得菩薩戒體。這道理在無著菩薩所著之菩薩地當中有說,怎麼說呢?你要去受戒時,戒師會說:「善男子了!或法友名某甲,汝是菩薩否?發菩提願否?」如果沒有生起菩提心的話,戒師會請你離開,因為受了也沒用。從《菩薩地》中所問當中,可知不是菩薩,即未生菩提心者。你沒有生起菩提心,則不堪受菩薩戒。
從凈土五經來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絕對要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也不是一般口頭上說說而已,也不是像現在一般的大德所謂:菩提心就是造作善業,叫做菩提心。也不是說一句佛號等同菩提心,也不是這樣。所以,生起菩提心的方式,我們又引了《現觀莊嚴論》。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及無著菩薩所造的《菩薩地》等來說明。都必須依著彌勒菩薩所留傳下來的七支因果教授,還有文殊菩薩所留下來的自他相換。當然,這二支都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來的,所以如果沒有依著這二支修學,而自認為生起菩提心,這個叫作增上慢,未得謂得。如果說自己是個菩薩的話,這個是大妄語。好!接下來,談到這個菩提心。此外有大德說:菩提心僅有勝義菩提心而沒有世俗菩提心可言。這位大德所說是否合理呢?這種說法違背了龍樹菩薩在《釋菩提心論》當中所說,如《論》云:「如經所云,如覺悟薄伽梵及諸大菩薩等發大菩提心,我今亦為諸眾生等:未離令遠離,未脫令解脫、未息得歇息、未涅盤證涅盤故,從今起乃至無上菩提前,定發菩提心」到這邊來說:龍樹菩薩所說的菩提心和《現觀莊嚴論》所說的菩提心是一樣的。
《現觀莊嚴論》說:為利有情希求佛果。是為利有情的什麼呢?是利益有情心續上的涅盤,有情未得涅盤要令其得涅盤。可是要令有情獲得涅盤之前,自己必須先獲得佛果位。接下來,我們再看,現行密咒六之眾菩薩由此世俗相故,發起世俗菩提願心者後,然後。。。修習勝義菩提心力令生起。因此,由龍樹菩薩所造的論著就可以破斥這位大德所說菩提心只有勝義菩提心。不僅如此,這位大德所說的仍然違背其餘經論所闡述,如《華嚴經》中說:善男子,若彼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已是稀少。這句話就是願菩提心。接下來,相較於此,行向無上正等菩提的有情更為稀少。這一分是行菩提心。接下來,又寂天菩薩所造之《集學論》也說:菩提心有二種行相,即願求菩提之心及行向菩提之心。所以,《入行論》亦說:應知菩提心略有二種中,應知世俗菩提心有二種:1、願菩提心;2、行菩提心;由以上所引之《釋菩提心論》當中有說:勝義菩提心及世俗菩提心。而《華嚴經》《集學論》《入行論》全部都提到世俗菩提心,所以,可見,菩提心分二:一者取名勝義菩提心。為什麼取名勝義菩提心?因為初地以上在現量通達空性時,同時發願利生,所謂同時發願利生,是:同時為世俗菩提心所攝持。這個地方,怎麼說呢?在未現量證空性之前,這位補特伽羅已發世俗菩提心,發了世俗菩提心以後,接下來在現量證空性這一刻,他是為世俗菩提心所攝持,因此取名為勝義菩提心。因為在現量證空性時,無世俗分的顯現,所以那個時候沒有所謂的菩提心(註:自利斷盡(證達空性)之時起,無造作菩提心策發,一切時處,任運所作,俱現吉祥。),所以,是取名。為什麼是取名?因為他未現量證空性之前,他已發起世俗菩提心。第二、世俗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只有指世俗菩提心,所以,叫真實菩提心,所以,只要談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所以,這位大德顯然誤會:以為住空性就是修真實菩提心,彼(這位大德)實在不了解菩提心唯有「世俗菩提心」也。勝義菩提心是取名為菩提心,而不是真實菩提心。
又,近代大德推展凈土法門宣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特別就第十八願。十八願怎麼說呢?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及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過,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等文。望文生義:就是看了十八願及十九願而望文生義的說,所謂望文生義,就是取片面的文字而說:第十八願「十念必往生」是為饒益中下根器而發的願;而第十九願「臨終接引」則是為了饒益上根器的人所發的。這位大德就這樣解釋,假若如其所說,依文解義,片面取文字的說:第十八願僅是「十念一定往生」而且是對中下根器者,如果十念就往生,請問印光大師說:「念佛者萬千,去之者一二」。如果這樣的話,同理,是否可依文解義而說:念佛者萬千,卻只有一二位十念而往生,念嗎?09:10照你這樣講而把它配合起來,所以,往生者只有十念,因為十念必往生之故!因為你這樣念啊!推之,其餘未去之人應只有九念而已或九念以下,捫心自問:難道所有修凈土法門念佛的行者,這一生念佛都只有九念而都沒超過十念嗎?所以,若依文解義,如果依文解義,仍然堅持說:「十念必往生」的話,那你豈不是叫那些持名念佛的眾生,他欲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變成龜毛兔角永遠都不可能了嗎?也就是說如果說十念必往生的話,捫心自問:難道你只念九念而已嗎?是不是這樣?如果超過十念而沒有往生的話,是不是要間接說明阿彌陀佛的第十八大願有問題呢?是不是這樣?好!可是他又會說:我所說的十念是臨命終,所以那是上根器者。好!假若有人說:「此十念是指臨命終時」然而,如同你這位大德所說,臨終接引是指第十九願為上根器所發之願,如果照這樣的話,若你這位大德所說屬實的話,那佛陀的第十八願不是變成虛願了嗎?是不是這樣?好!如果變成虛願的話,那阿彌陀佛根本不可能成佛,所以,在解釋第十八願時,不能僅片面的依文解義,只有說十念就取那幾個字,但是,對於經文裡面和十八願當中的「至心信樂」。。。等字句卻隻字不提。就只有取這幾個字而已,其它就不取了。甚至有大德解釋「至心」時,什麼叫至心呢?說:這是一種真實之心。而且又說:此真實之心即是不求名聞利養之心。好!如果至心如此簡單,僅是不求名聞利養就可以往生的話,則一般世間人修養到達無欲則剛、有容乃大的境界、就應該可往生了!是不是這樣?根本不須持名念佛了吧!甚至當今有大德有依四書。。。等世間善書的含義來解釋經文,這實是誤導眾生,甚至會造下染污法義的障礙。所以,進一步說:故欲解釋十八願當中所說的「至心信樂」的經文時,還要依此經的前後文作解釋,才不會誤解釋佛義。所以,「至心」依前後經文來看,仍然還是指菩提心,以前後經文來看,這位大德又說:臨終接引之第十九願之所對機是上根器,可是經文的第十九願當中,並未提及所對機是上根器,並沒有講啊!是他自己安立上的。接下來說:若要用上根器來作解釋的話,以《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所說:上品下生者,但發無上道心,而且還要觀想阿彌陀佛、諸大菩薩。。。等等,此名為第十四觀。所以,並不是如你所說臨終念佛,就可以往生了啊!又以《無量壽經》中所說的上輩、中輩、下輩均說要發菩提心,與第十九願亦說鬚髮菩提心,修諸功德。所以,從以上經文所說乃至十念或臨終最後一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必須具有菩提心的條件,但是大部分的大德對於菩提心的定義,生起菩提心的方法。。。等等,要不然就是寥寥數語帶過,有甚者對於定義、內涵解釋錯誤,根本不符合《現觀莊嚴論》所說發菩提心的定義,如果這樣的話,依此來念佛,真的就像印光大師所說:念佛者萬千,去之者一二。佛在經典中數數宣說在六道輪迴當中,能聽聞佛法的唯有人身,而獲得人身,而且能聽聞到佛法的卻少之又少,現今獲得了人身,又能聽聞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法門,那就應該自我隨喜,並充分的得勝有限的人身,好好的學習《現觀莊嚴論》所說的發菩提心的道次第,若不精勤的修習菩提心,僅以祛弱之心,如同南山律主所說的以怯弱之心而執持佛之名號,竟片面的依文解義,一念乃至十念,這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徒自空想而已。這個對於你獲得人身又聞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非常可惜。總之,沒有利用短暫人身廣作聽聞,生起菩提心的定義及思維菩提心,果真能肯定的說,自己會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二、二人嗎?顯然這是毫無把握的事!是沒有把握的事!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舉一個在印藏佛教史上有一公案,這位大德名字叫伽卡瓦相傳他修文殊菩薩所傳的自他相換之大悲心,且發願要入地獄代有情受苦,他這一生日日如是觀修自他相換,修菩提心,於臨命終時,十方佛凈土現前,但是這位大德強拂不去,所謂強拂不去是說:我不是要去凈土,我要到地獄去,所以,他就用手想要把凈土揮走,就告訴他的侍者:我心如是堅固,為何不如我願?他的侍者問其原因,他就回答:我平日發願往地獄代眾生受苦,現今乃現凈土相,怎麼能夠呼應我的願力呢?好!到這邊,由此公案我們可以了知,對於往生凈土若僅持佛的名號乃至十念等等,甚至只持五戒、八關齋戒等欲求生凈土,談何容易!此道理如《藥師經》所說: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你看。。。還不一定!這是藥師佛所說的。但是,若能依著經教所說的修出離心、菩提心的定義思維,而真實生出離心、大悲心、乃至菩提心,即使不願投生凈土亦將如前舉公案當中之伽卡瓦大師一樣,必定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反過來說,一直念佛,然不去修菩提心,反而會如同印光大師所說:念佛者萬千,去之者一二。但真實發起大悲心、菩提心,每一個人都去。因此在宣揚凈土法門時,不要依文解義,這樣會弄到千萬人念佛,一、二個人去而已。但是。。。如果依這位大德伽卡瓦大師所說每個人不僅念佛,還發菩提心,那一定是千萬人念,千萬人去!
到這個地方就有人問:既然你這樣說,那你有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教授呢?有!這當然有的!但,除非你對以上所說的已經相信,才來談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教授,如果不相信的話,問這些是多餘的。
接下來說,再者,由上的公案來說,有大德說:願力大於一切。未必!怎麼說呢?若僅有願力而不如法修行的話,所謂不如法修行是僅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不修出離心、菩提心。那不可能!則願力不一定大於一切。故很多大德宣揚凈土法門時暢亮宣說:發願並執持名號即可往生,這種說法是值得懷疑的。這些種種的說法,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都是因為對於十方諸佛,未成佛之前所發之大願,作了相似的解釋,又誤解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之意義,種種錯誤,而引申出來的易行道、難行道,自利、他利等問題。也就是誤解十方諸佛還沒有成佛之前所發之願力它的作用是放在哪裡?他不清楚!而誤解他並依文解義。
接下來怎麼說呢?對於這個我們就引《大般若經》當中所說的。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當中有云:「善現!善現,另外的名字叫須菩提。善現!諸菩薩對於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道全部皆應生起而了知一切道,也就是說行菩薩道對小乘聲聞、獨覺所要修行的道次第,包括所要成佛的道次第,在你的心識都要去聞、思、修。不僅如此,亦應圓滿彼等、亦應從事彼等之道業,要圓滿的生起,而且要從事彼等聲聞道、獨覺道、佛陀道。為什麼?因為你發願要度一切有情。你要度一切有情的話,聲聞道、獨覺道、你都不學的話,那來的度化一切有情呢?所以,而未圓滿願望、未完全成熟諸眾生、以及未完全凈治佛土,則莫以彼等現證真實邊」。這個地方來說明,這怎麼說呢?菩薩要依著聲聞道、獨覺道、佛陀道的道次第,然後圓滿的去修,修到如果還沒有圓滿本願或是沒有完全成熟諸有情或是還沒有完全的凈治佛土,簡單來講,你還沒有圓滿自利。你還沒有圓滿自利的話,不要取真實邊。所謂真實邊,即是滅諦的涅盤邊。「邊」。。。小乘會墮寂滅邊,也就是在還沒有完全成佛,還沒有圓滿自利的話,你不能趣入涅盤邊。因為一趣入涅盤邊,即墮入小乘,因此你才會發那麼大的願,菩薩不墮寂滅邊也不墮輪迴邊,他要修的是不墮寂滅邊也不墮輪迴邊,這個才是菩薩的智慧。因此,諸菩薩之(現觀)為道相智,小乘是基智。大乘是道相智,佛陀是一切種智或者一切相智。此段經文顯示諸大菩薩未成佛之前,會發無量無邊的大願,總攝為三大願,即圓滿大願、成熟有情、嚴凈佛土。總的來講,不論是哪一位佛,您發了好百個願或者發了二個願、或者發多少願,總攝就是這三個,亦即菩薩依著圓滿修學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在未圓滿此三大願時,不取真實邊(即涅盤邊),以若取真實邊,則有墮入小乘涅盤之疑。如八地菩薩滅盡一切煩惱障,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諸佛於彼作是雲。這個地方是說八地菩薩,從第七地到第八地把煩惱障滅除的時候,這一刻八地菩薩會安住在什麼?安住在寂靜邊,他會安住在寂靜當中,這個時候佛陀會勸他。怎麼勸呢?說:唯此空解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當觀我說,佛就跟他說:你獲得空解把煩惱障斷除,這個小乘獨覺、聲聞都有,因此八地菩薩你要看我(佛陀)的身、我的智慧、我的國土、無量功德,所以,當觀我身及智土等,此無量功德,我之十力、四無所畏等等,汝八地菩薩亦非有、你沒有。所以,你必須還要再精進,不要安住在寂滅里,進一步,你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就是說:這一些諸有情的煩惱,還沒有被滅除掉,仍被種種煩惱所逼惱,所以,亦復不應棄捨此忍。此忍,就是要更求佛陀的功德。所以,尚須修學菩薩諸行,得少三昧便生喜足,棄捨余德,誠為智者所輕笑處,假若得到三昧,而產生喜足、滿足的話,再棄捨成佛的其它功德,這個實在是為智者所輕笑之處。又如《十地經》中云:佛子!若有菩薩,安住菩薩此不動地(八地),安住法門之流,發宿願力,佛陀為了引發這一位八地菩薩,他往昔所發的願力,在這個時候,諸佛世尊,為令善修如來智慧,作是教言:善男子!善哉!善哉!當隨證悟一切佛法,就是當隨著佛證悟一切法,就是斷掉二障。所以,這個也是勝義法忍。然汝尚無我之十力及無畏等圓滿佛法,你還沒有。所以,為遍求此圓滿佛法故,當發精進,亦不應舍此法忍門,也就是說須更上希求佛果,善男子汝雖得此靜寂解脫,當思此諸異生凡夫未能靜寂,起種種惑,種種損惱,又善男子!當念宿願,你要憶念起往昔所發的宿願,饒益有情以及不可思議希求佛果的智慧之門,又善男子!此乃諸法法性,隨諸如來出不出世,然此法界恆常安住,說:八地菩薩你安住在空性當中,這個法性,佛出不出世,這個法性恆常安住,謂一切法空性,一切法不可得性,非以此(空性)故差別如來,一切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法性,並不是以空性而來差別聲聞、獨覺。為什麼?聲聞、獨覺也都有啊!所以,又善男子!當觀我身無有限量,無量智慧,無量佛土,無量成辦智,無量光明輪,無量清凈音聲,汝(八地菩薩)亦當如是(繼續起)修。這是在《十地經》所說。這個地方說:此說諸大菩薩未圓滿三大願時,不了真實邊,這就如同《現觀莊嚴論釋》在解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時有說到:以具備清凈智慧而教誡,善現!諸菩薩對於所有聲聞道證悟補特伽羅無我之智,所有獨覺道證悟能、所取異體空之智以及所有的佛道證悟一切法無我,所有的佛道證悟一切法無我之全部三道(聲聞道、獨覺道、佛陀道)。首先應於心續中生起,然後現前了知一切道,彼等三道亦應從斷、證方面而圓滿,這個一定是指空性,亦應從事彼等三道之道業(道的作用)此作用就是成熟眾生,這個是指大悲心,就是由菩提主所攝之悲心,因如是作為,故諸菩薩之現觀為道相智,菩薩聖者具備清凈智慧,因為於心續中精通圓滿生起三道之斷證理路之故,《大般若經》下半段經云:「亦應圓滿彼等。。。。。。則莫現證彼等之真實邊。」你應該要圓滿,如果未圓滿,不應該趣入真實邊。《現觀莊嚴論釋》這個地方解釋,此按照化身而言,如同無量光佛發願,就是如同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一樣。言:「於吾成佛之彼凈土,於不變成無不具神通為止,吾不取正覺」,這個是圓滿自己的能力,他可以利益一切眾生,這個乃是為了殊勝化身凈土之所化而發願,由於他還沒有成就化身凈土之前,他這個願力一定要發,所以才會有四十八願等等,依照報身而言,發願:直至產生眷屬全是大乘聖者之能力未圓滿為止,不取正覺。也就是說:他所有的眷屬還沒有成為大乘聖者之前,絕對不取正覺。這個地方又拉回來說,我們在引凈土五經時裡面說,有聲聞和緣覺。如果有聲聞和緣覺,難道聲聞、緣覺是聖者菩薩嗎?不是!所以,這是以願力來說明的。(菩薩)未作如是圓滿希冀之誓願,則莫現證真實邊,這個願力要注意,你還沒有完成自利的能力時,你不可以取涅盤邊,又,於一時,百千萬凈土有如許數莊嚴身亦將一一眷屬,無數眾生,安置於聖道之所有如許眾生,如同可以挑穿熟透之膿包一般,菩薩未完全成熟諸眾生,則莫現證真實邊。成熟眾生的能力還沒有完全成熟時,一樣不要取真實邊。下面說:尚未從成辦如同極樂世界具殊勝之報身凈土與化身凈土之因緣善根圓滿方面,完全凈治凈土,則菩薩莫以入定於寂滅境界,直至劫等為止之方式;現證真實邊,你也不要入真實邊。你還沒有成就你的報身國土,你還沒有成就你的化身國土不要取真實邊。所以,由上所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十地經》、《現觀莊嚴論》等文句,已很明顯的說明、開顯,不僅阿彌陀佛成佛前,於因地廣發四十八大願,藥師佛也一樣發了十二大願,乃至十方已成佛者在未成佛之前,亦發無量無邊之大願,主要是為了要能夠圓滿利益有情,而來成熟這三大願。為了要圓滿利益有情,而來成熟這三願。圓滿利益有情是不是利他?好!那你要利他的話,圓滿大願、成熟有情、嚴凈佛土。你要能自利,你如果沒有圓滿自利,就無法圓滿利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說:佛陀發願力,主要是針對他還沒有圓滿這個能力時,他不要取寂靜邊,重點是放在這裡,如果我們依文解義,說:佛陀發四十八願,十方諸佛發了願力,我們只要靠他的願力,然後。。。。就可以斷障了,就可以往生了,所以這樣是易行道。這樣的解釋是錯解佛陀的大願。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地藏王菩薩不是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嗎?是不是這樣?但是,依理來講,地獄能空嗎?如果地獄不空的話,那是不是地藏王菩薩永遠無法成佛了?因此,會有一個有情,他不具有佛性。為什麼?因為他無法成佛!是不是這樣?反面來講,地藏王菩薩如果成佛的話,地獄真空了嗎?如果地獄空的話,釋迦牟尼佛說有六道,應該改成五道,如果說有五道,也應改成四道,是不是?因此,這個地方說:佛陀所發的大願願力來講,有的是針對自利而來談,地藏王菩薩發的大願是什麼呢?他是要圓滿自利,他沒有能力讓地獄空的時候,他絕對無法成佛。這個道理是講。。。。但是,反面來講,地藏王菩薩成佛的時候,有沒有能力讓地獄空?有!有能力!但不代表地獄空了。我們要作正確的解釋。有能力那就表示地獄的有情都要聽他的話,是不是這樣?所以,有能力,不代表它空,一樣!阿彌陀佛發願有能力接引你,絕對可以接引你的,他不接引你,他就成不了佛,但是,你要如法修才能被接引,一樣的道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沒有能力讓你有神通?讓你。。。。。?當然有啦!但你要依著佛陀的教誡去修,那有說只要往生神通自然就有,那是錯解什麼?依著《現觀莊嚴論》來解釋,那是錯解佛陀的所發的願力,依文解義。因此,這個地方我們說,故說此為圓滿自利,以簡別小乘羅漢雖亦有自利,但未圓滿自利也。況且由圓滿自利方能圓滿利他有情,已有諸多經論為證,絕非如同時下一般大德誤解,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時,逕自依文解義說:只要持名念佛,一念即可往生。。。。等!由於誤解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因此對於近代大德所論述:靠自利、靠他利,或易行道、難行道等言論,都應該善為抉擇,不可以含糊,接下來就引凈土大德所說的龍樹菩薩所著《十住毗婆沙論》有難行道和易行道,這個下個禮拜再說。
我們接下來還是一樣,對於凈土法門來作解釋,。。。就是依著《大般若經》及《現觀莊嚴論》在解釋《般若經》有提到,十方諸佛在未成佛之前,一尊佛都有發無邊的大願,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藥師佛十二大願等等。這些大願總合來講就是三個:圓滿大願、成熟有情、嚴凈佛土。這一些大願一般來講,就是放在要圓滿自利,因為,今天要來說明菩提心生起來的菩薩會有三個譬喻。這個經論上有說:一個是國王喻,一個是牧羊喻,一個是船夫喻。
以國王喻來講,這個是沒有錯亂的識體。所謂國王喻就是好像國王,他可以令百姓安樂,他有能力令百姓安樂,同樣的道理,要真正圓滿利他,必須要成佛才有辦法真正的圓滿利他,所以用國王喻來譬喻,(二)牧羊喻,所謂牧羊喻是眾生先成佛,我後再成佛。(三)船夫喻,所謂船夫喻是和眾生同時到達彼岸,和眾生同時成佛。但是第二個牧羊喻和第三個船夫喻是錯亂識。因為是不可能的。你沒有成佛絕對無法帶領眾生成佛,所以一般來講,牧羊喻和船夫喻是屬於錯亂的。可是錯亂有它的用意,為什麼?因為他要增強悲心的力量,他要增強悲心的力量,就如同經典在講修白骨觀,見一片大地都是白骨。但是一切大地都是白骨嗎?不可能。所以這個是錯亂識。可是它有沒有作用?有!可以降伏貪心。同樣道理,牧羊喻、船夫喻雖是錯亂識,可是有沒有用意?有!可以增強悲心。由這樣來說明,我們舉地藏王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種譬喻就如同第二種牧羊喻或船夫喻,它是放在哪裡?它是放在悲心的增長,所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用這樣來說明,諸佛未成佛之前所發的大願。他是放在他要增長他的大悲心,所以不能依文解義。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也不能依文解義。如果要依文解義的話,地藏王菩薩發了大願以後,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請問他永遠不成佛嗎?不可能!他一定會成佛,最後成佛是不是地獄要空呢?是不是這樣?所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依文解義的話。那同時我們也要解釋說什麼?說:地藏王菩薩他如果成佛的話,地獄就要空掉了,我們知道所有六道輪迴是地獄的惡業最重,地獄可以空的話,當然餓鬼道也可以空,一樣道理畜生道可不可以空?當然可以啊!地獄那麼重的惡業都可以空了,輕業不會空嗎?同樣道理人道、天道也可以空啊!如果這樣依此類推,地藏王菩薩成佛,六道輪迴都沒有了嗎?是不是這樣?因為你要依文解義啊!可是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地藏王成佛時,有沒有能力讓地獄空?可以!為什麼?為什麼可以呢?因為他已經圓滿他自己的大願,並且有能力可以成熟有情,他有這個能力了。可是這是站在他自己成佛的自利方面來講,一樣道理,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你如果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什麼都可以具足,他有這能力。倒回來講的話,佛陀絕對有這能力,但是,有情有沒有這個條件?就以地獄的有情來講的話,地藏王菩薩成佛的時候,他真要讓地獄有情空掉,是不是地獄有情要如法修行?不如法修行哪來的空掉?所以,一般在解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我到西方極樂世界,神通就自然有了,哪能這樣作解釋?而且龍樹菩薩在《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難道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神通自然生嗎?要斷障完全靠阿彌陀佛就可以幫我們斷了嗎?是不是這樣?因為如果依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你要這樣解釋的話,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煩惱障阿彌陀佛幫我們斷,所知障也阿彌陀佛幫我們斷,有這樣的解釋嗎?這是靠他利啊!說這是易行道,有這樣的解釋嗎?因為這種解釋是不符合經論。
好!因為對於十方諸佛要成佛之前所發的大願,特別是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有很多凈土的論著,包括大德在解釋,因為就產生了什麼呢?靠自利、靠他利或易行道、難行道等言論。這些言論是很善巧的抉擇,是不是符合經論?或者依文解義。所以應善為抉擇不可含糊。尤其有大德在論及易行道、難行道時,引龍樹菩薩所著《十住毗婆沙論》時說,說什麼呢?這個在凈土的大德,所著的論著他就這樣解釋:難行道――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於無量劫,捍勞忍苦,次第破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豎出三界,歷劫修證,這是難行道。那什麼是易行道呢?仰賴佛力,一心執持名號,得佛願力加持,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不退轉)疾速圓成菩提,是為易行道。這個地方如果這樣解釋,我就倒回來問你,請問:請問自己心續的煩惱障及所知障,誰來斷?你這樣解釋你要提出來:你一心執持佛號,得佛加持,然後到不退轉,然後圓滿佛道。請問煩惱障和所知障,誰來斷?如果你說是自己斷,而你又說:自己斷是難行道,是不是這樣?所以你倒不如說阿彌陀佛幫我斷,是不是這樣?哪有這樣在作解釋的!好!接下來。更何況龍樹菩薩所蓍的《十住毗婆沙論》根本沒有這樣講,怎麼說呢?我們把它引出來說:然而在龍樹菩薩所著之《十住毗婆沙論》所說之難行道、易行道的字句當中,並不如同其凈土大德所說的一樣,我們把它引出來如《十住毗婆沙論》第五《易行品》當中云: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這個地方說:假設諸佛有說易行道可以迅速到不退轉的話,請你告訴我,龍樹菩薩答曰:如汝所說是佇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你這個問是怯弱的人,不是大丈夫相,其實這裡是說:你不是真正的大丈夫,何以故?所以龍樹菩薩講為什麼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你發了菩提心,還沒有到不退轉時,這中間呢?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如助道中所說的,這個地方我就把它省略掉了,《十住毗婆沙論》的資料,大家自己看。此品是針對佇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你問這個話,你談易行道,你不是大丈夫。下面又云:「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這個不退轉要修行很久才可以獲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你如果這樣說,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說,不是的!這個地方如何解釋?你既然問到了,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這個地方我個人的解釋,我個人的解釋有引《法華經》作解釋,你既然問到了,表示你將退道心了,你已經走不下了所以才跟你說:有!有方便道。怎麼說呢?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民,這個叫難行道,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如偈說:這裡就念:東方佛、西方佛。。。。等等。好!今現在十方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到這個地方還是認為,你是一個怯弱者的菩薩。注意!!怯弱者還是個菩薩,難行道精進者是個菩薩,怯弱者也是個菩薩。好!所以,這個地方講說:從上文可知,念佛法門乃是對於怯弱之菩薩而說的,然即使是怯弱的菩薩,他仍然是個菩薩,好!是個菩薩,仍須是要依著《現觀莊嚴論》所說,修菩提心的道次第而生起具定義的菩薩行者,不是前面所說的,作個善事叫菩薩,念個佛號就是菩薩,不是那一種。那個不是真正的菩薩,那是沒有定義取名的菩薩,那個不是真正的菩薩。其中「阿惟越致地」即是指不退轉,不退轉的話,總要依經論來說明,所以,依著《現觀莊嚴論》所說的,不退轉有三種:有利根的、中根的、鈍根的。其中的定義是什麼呢?其中利根者是於加行位不退轉,修行有: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位。加行位的定義:由不共增上緣初禪根本定等所攝之比量證空性。這是利根加行位的菩薩。當然他一定要有菩提心。中根則於初地、見道位不退轉。初地的定義:由不共增上緣及初禪根本定等所攝之現量證空性,這是中根的。第三種是鈍根者,鈍根則於八地不退轉。八地菩薩:由不共增上緣根本定等所攝現量證空性,而且已斷煩惱障。如果照這樣說的話,怯弱菩薩應該是指第三種鈍根的。所以,怯弱之菩薩應系指鈍根之信行者,可是利、鈍之差別約於資糧位時始區分出來,怎麼說呢?如印度中觀靜命論師所著《中觀莊嚴論》云:(利根之隨法行者)先求真理智、勝解勝義已、緣惡見世間、遍發大悲心、精勤利眾生、增長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悲慧所莊嚴。怎麼說呢?他一定要先比量證空性。所以說:先求真理智、勝義已,然後,由於比量證空性,然後遍緣娑婆世界這一些惡眾生的見解,然後遍發大悲心,發願精勤利益眾生,增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所以,他先比量證空性,後生起菩提心,然後再受菩薩戒,所以受能仁禁戒,悲慧所莊嚴,這是利根的。(鈍根之)諸隨信行者,發大菩提心,受能仁禁戒,接下來,次勤求真智,所以,再證空性,由此可知:即使鈍根之信行者,仍需發大菩提心,而且要受菩薩戒,並修學空性的見解。其次,假若依《十住毗婆沙論》所言之怯弱者,應為鈍根之信行者。鈍根的信行者,其人除了發大菩提心外,還要受菩薩戒、還要修學空正見。如果依《現觀莊嚴論》所說還要獲得根本定,而且還要現量證空性,還要斷煩惱障,哪有說念一句佛號就可以走易行道了!不僅如此,還要念十方諸佛的名號,稱其名號,是以並非如前述大德所解釋,僅一心執持名號、即是靠佛力、即是易行道。並不是這樣說的,道理在哪裡呢?我們引《般若經》所說的。怎麼說呢?如來雖具大悲,但不能以水浣眾生罪,不能以手拔眾生苦,不能將其功德移置於眾生。在《大般若經》講十方諸佛雖然有大悲心,可是他沒有辦法用水洗我們的罪,沒有辦法拔眾生的苦,也沒有辦法將佛陀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還有菩提心的功德,移植到眾生的身上,所以,這個地方講:你完全都是靠阿彌陀佛的話,那《般若經》這麼說,你要怎麼作解釋呢?
好!那如來要怎麼幫助我們?如來宣說甚深空義,由此而令眾生得度。眾生罪苦,由如是斷,無明所執,由此棄捨。所以,眾生的苦,眾生的無明障要斷除的話,佛陀只有為你宣說空性的道理,你自己學習,靠你自己斷,因此下面說:足見即使易行道,仍需靠自己依佛陀的教誡,斷煩惱障、所知障,而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如同前面所引《十地經》文中要旨:即使證到第八不動地已斷輪迴生死之煩惱障的八地菩薩,仍然要依著佛陀的教誡,繼續依自力修習成就佛的報身、化身、剎土、十力、十八不共法等,無量之功德。
好!講到這邊,至此試問一下:你還是真要捨棄經所說的方法,而堅信只依著大德片面依文解義,所說的持念一句阿彌陀佛,即所謂的易行道,就能夠不退轉於無上菩提嗎?你要靠佛靠他力,迅速的斷煩惱障、所知障而成就佛道嗎?你要這樣子嗎?
要知道這種說法和《十地經》《般若經》據說的皆相違背,而且誤解了龍樹菩薩所著《十住毗婆沙論》的意義,更何況如前所引靜命論師所著的《中觀莊嚴論》也說:即使鈍根怯弱的菩薩,仍然要修學大菩提心,受菩薩戒律,並修無我空慧,包括剛所引的《現觀莊嚴論》來說,他還要現量證空性,還要斷煩惱障,怎麼會反而說修學,無我空慧是屬於難行道,而持念阿彌陀佛的佛號是易行道呢?怎麼會這麼說呢?此外,在所有的經論中所說的完全靠自力斷障成就果位的,唯有二種而已。那一種?最後一生的獨覺。最後一生的獨覺,他是靠自力成就阿羅漢果,還有最後一生的十地菩薩,除此之外,所有的法門的修行,自力、他力是分不開的,不可能分開。故顯然並不是把自力、他力,一分為二而來判難行道,而且大德竟將易行道解釋成,能夠很快的成就佛道,反之,難行道則是久,是苦的,且有險、墮的問題。。。等等,這些說法從以上所引的經論來說,我個人是無法苟同。所以,不得不提出本人的看法,有不同於此大德的看法。接下來說:龍樹菩薩所說易行道,乃指方便說,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呢?因為怯弱的菩薩,會有退心的懷疑,故以方便說令其念佛求生凈土。怎麼說呢?如《法華經》當中之化城喻言說,乃以小乘根器者若不以斷煩惱障,求自利為主,則易退失道心。所以,如果是小乘根器者,佛絕對不會對他講說你要以修大乘行者為主。佛會說:你先修小乘,因為跟他講大乘,他會馬上退掉。所以,佛才跟他講。。。此於《法華經》<化城品>當中云: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大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所以,乃說二種涅槃。所謂二種涅槃,就是聲聞涅槃和獨覺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二地就是獨覺與聲聞阿羅漢,當獲得獨覺、聲聞阿羅漢時,如來而時即便為說。所以,前面是方便講,說:把煩惱障斷除就可以了,就究竟了,等你斷了煩惱障以後,佛說:我是方便說的,因此佛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安住地,近於佛慧。你所作未辦,你所安住的是近於佛慧,可是你還沒有真正達到佛慧,所以,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你所獲得的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為三,這是如來的方便力,所以,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你已獲得小乘羅漢,你已獲得涅槃,但那邊沒有圓滿寶,應繼續再修,所以,寶處不在近,此城非實,化城不是真實的。所以佛講:這個是我化作耳,依此來說,可見易行道所花的時間應更長久。
接下來,反觀,斷煩惱障、所知障,則全然必須依著佛陀的教誡,依著佛的教誡,這就是靠他力,然後以自力來斷,所以要靠自力。以他力、自力怎麼能分開呢?
我們前面所引的來講,所以靠自力者只有二類:一個是什麼?獨覺,最後一生的獨覺。還有最後一生的十地菩薩,他完全靠自己力的。其他者,他力自力不可能分開的。
好!如上所引《大般若經》所說,斷煩惱障及所知障一定要靠自力來斷,無法幫你斷。佛只告訴你怎麼斷,要斷,自己來。故以斷障而言,沒有所謂的難易之別。所以,凈土大德在解釋龍樹菩提的易行道、難行道根本是依文解義。真正的差別在哪裡?有的斷在凈土斷,有的斷在娑婆世界斷,差別只有在這裡,可是斷障都一樣,沒有所謂的難、易。進一步來說:又,就墮險坑,墮三惡道的問題來說,當然若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未來世即使投生六道輪迴的善道當中,亦不會墮惡趣,這也是我個人所承許的。更何況如果能夠依著凈土經論所說的,在西方極樂世界修到不退轉,當然是非常的殊勝,為什麼?因為在修行當中,最怕的是墮入三惡趣,不過,這個在佛所授記的無著菩薩所著的《集論》及世親菩薩所著的《俱舍論》都說,說什麼呢?修行能夠修到加行道忍位,加行忍位,即名為不墮惡趣涅槃。已經不可能再墮惡趣了,亦即如果能夠修行到此位,即不可能再墮三惡趣。如果修行到已獲得不墮惡趣的習氣時,不論投生何凈土,甚至六道任一處都無所謂了,因為不可能墮三惡道了!至哪裡還有什麼好怕的了。但是,未至加行忍位時,就會有墮惡趣之疑,因此,才持名佛號往生佛國的凈土。所以,以此種方式來解釋龍樹菩薩所著的《十住毗婆沙論》之<易行品>,在字義、內涵上才會符合教理。而且這樣的講法對於欲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非但不會有印光大師所說:念佛者萬千,去之者一二,毫無把握的過失,反而會有「念佛者萬千,去之者亦萬千」十足把握的勝利。為什麼?因為由以發菩提心,受持菩薩戒,又修學無我空慧的緣故。
所以,綜上,此大德說:修無我空慧是屬於難行道,凡夫俗子沒有必要學習,甚至菩提心也不要學,而來說:念佛法門則是易行道,鼓勵僅僅念佛便可,就靠他力了,甚至斷障完全靠佛了,此種說法有如毒藥般,應當捨棄,為什麼?以其不符合前引經教所說。甚至有人會說: 過去生已生菩提心,所以,我不用再學了,而念佛。這很奇怪,倒回來講的話,你今生有沒有念佛?有啊!你今生有念佛,你前生有沒有念?有啊!那你前生為什麼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為什麼不要這樣說呢?是不是這樣?你今生有念佛,表示你前生有念,你前生有念,為什麼你還在人道呢?你應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你沒有去啊!所以,倒回來講,你怎麼會有修菩提心呢?是不是這樣?發菩提心。。。你就抓這個,我過去世應該有發菩提心,所以,我這一世不用學了,咦!奇怪啊!你這一世有念佛,為什麼你前輩子,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你為什麼不這樣想呢?這是懶惰,受了易行道的影響,所以,像這一種就是毒藥。有關念佛是易行道的說法,前已破斥,不再多說,已經很清楚了。
接下來再來說修無我空慧的必要性,所以,從很多凈土大德說:空性不用學,只要念佛就好了,菩提心的次第也不用學了,一句佛號就是菩提心了!好!接下來我們說:若以修學無我空慧斷除煩惱障,獲得聲聞阿羅漢果而言,最利根也要三生,此須從資糧位開始算起,如《俱舍論釋》<分別賢聖品>回答說:順決擇分(加行道)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順解脫分(資糧道)諸有創殖,順解脫分(者)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開始生起)順解脫分(資糧位)第二生生起加行位,第二生起順決擇分(加行位),第三生入聖位乃至解脫。這是聲聞,關於獨覺修集資糧的方式,在《俱舍論釋》<分別世間品>亦說:獨覺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可是就大乘行者來說,成佛則要三大阿僧祇劫,故以修習空性斷煩惱障、所知障而言,當然是難行道,這一點我同意。這個我同意,但是修學無我空慧的資糧很大,不能說要斷很難,就不修了。學習空性的資糧是很大的,怎麼說呢?就引什麼呢?引《寶施童子經》云:曼殊室利,若諸菩薩無善巧方便,沒有通達無我空性慧,經百千劫修行六波羅蜜多。若復有人聞此正法,就是聽到空性,生起疑靜,這疑心就是一半認為有空性的存在,一半認為實有的存在,只要產生疑心,所得福德,尚多於你修布施、持戒。你的持戒很嚴格,布施得非常多,或修忍辱。。。等等,只要對空性有所疑,福德都大於這些,更何況無疑而正聽聞及以書寫、受持、講說、為他開示,那累積的福德是不是很大?所以,由這個角度來說的話,《阿彌陀佛經》不是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倒回來講,修習無我空慧,可不可以累積很大的福德因緣?可以!所以,我前面才會說,如果有凈土大德說:念佛是易行道,修無我空慧是難行道,間接講就是你不要學,你只要一句佛號就可以了,這種話是毒藥!好!接下來再引《般若經》。《般若經》中云:無論通達空性,即為人說一句空性或聽人說空性,其功德遠勝於以等同大海水滴之七寶持供十方如來諸佛,這是我們經常講的,你回到你家,把藏寶箱挖出來,看有沒有一公斤的黃金?很少人有,對不對?如果一百斤的話,大概沒有人有了吧,是不是這樣?但是,學習空性的道理,等同大海水滴之七寶,金、銀、琉璃、赤珠等供養十方諸佛,功德會不會很大?當然很大!這也符合《阿彌陀佛經》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好!我們把由《南山律》所引申的凈土的觀念再繼續作解釋。。。。學習、修習無我空慧的必要性,接著就從最後一行中間說《能斷金剛經》云: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恆河之中所有沙數,設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這個地方佛問須菩提,就是善現說:你認為如何呢?恆河之中所有沙數,每一粒沙又是一個恆河沙,你這樣算,恆河沙多不多啊?善現(須菩提)回答:甚多世尊。那是非常多的。「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單單是恆河裡面的沙都無法數盡了更何況每一粒沙又是一個恆河。佛言善現,吾今告汝,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妙七寶,盛滿而恆河沙數等世界,奉施如來,是善男子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德寧為多不?佛又告訴善現(須菩提)說:現在用這樣來譬喻,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妙七寶:金、銀、琉璃、赤珠、瑪瑙等,而且這些七寶是盛滿整個恆河沙數等世界。用這樣來供佛,佛就問須菩提:這樣的福報多不多啊?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這個是非常多的,佛陀!世尊!善逝!但是,世尊告曰:若復有人於此(空性)法門,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廣為他說,所生福聚甚多於前,這個地方講說,假設有一位人,對於這個空性法門,就是《金剛經》所詮釋的空性法門,乃至於四句偈,他能夠去了解思惟空性的義理,不僅如此,而且廣為他有情宣說,所生的福比前面的福報還要更多。由這個《金剛經》來說,學習空性的道理所累積的福德,就不是一般所說的福報能夠比擬的,到這個地方是在累積福德資糧。接下來,我們在修學佛法時,難免會去造惡業,所以正面又引《如來藏經》。《如來藏經》怎麼說呢?說:假使眾生具足彼等,若能悟入諸法無我,信解諸法本來清凈,則彼眾生必不墮惡趣。假使有眾生他已經具有修學無我空慧的根器,一般來講具有修學無我空慧的根器者至少對業果都要很肯定,他去修學以後,而且內心能夠生起能夠悟入,這個地方講,譬如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乃至於修所成慧,他已經可以能悟入諸法無我空性,信解諸法本來自性清凈。自性清凈就是自性空,就是空性,如果他能夠這樣的話。則彼眾生必不墮惡趣,絕對不墮惡趣。同樣道理《如來藏經》<降魔品>亦云:若有比丘了知一切諸法最極調伏。當然,這個最極調伏一定是空性。了知眾罪前際性空(自性空)。所造的惡業都是自性空,如果能夠了解這樣的話,也就是能夠悟入空性的話,則能滅除犯戒、犯戒沒有懺悔就會憂悔令這個惡業不堅固,所以令犯戒的惡業不堅固。所謂不堅固,就是破壞它,不僅如此,於無間罪尚能超勝,況犯軌則屍羅微細邪行,五無間罪很重的,學習空性都能夠把它壓伏,更何況軌則屍羅不清凈呢?《未生怨王經》云:諸造無間罪者,若能聞此正法(空性)信解修行,我不說彼業,是真業障。《未生怨王經》也這樣說,假設你有造五無間罪,但是你能夠,去聽聞正法,而且能夠在你的心識產生決定解,依此而修行,佛說:我不認為這五無間罪能夠障礙你。凡此等說法,皆已顯示,若講、若說、或者聽、聞,或者是在其他的時間當中,思惟你所講的,思惟你所聽聞的空性,而且能夠信解,思惟甚深法義之勝利。勝利,就是以上所說的,不僅累積的福德是無量無邊,也可以把五無間罪遮除掉。因此,講這些修習無我空慧的道理也符合《佛說阿彌陀經》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以及凈土諸經中所說,發菩提心往生佛國的凈土,且發菩提心的定義,除前面所引的《現觀莊嚴論》之外,在《入中論》當中有說,大悲心、無二慧,還有。。。生起菩提心的前一刻就是相似菩提心,這些都是佛子因,「佛子」是指菩薩,就是生起菩薩的因,所以,生起菩薩的因是大悲心、無我空慧,就是無二慧,還有什麼?相似菩提心。還有什麼?相似菩提心!所以,由此來說,發菩提心之前,你也要聽聞、思惟空性的道理。
好!接下來,不僅如此,又於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當中有說:「設我得佛、唯除五逆、毀謗正法」也就是十八願當中接引有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除了五逆之罪,或者毀謗正法。但是上面所說的五逆之罪,如果學習無我空慧的道理,都可以壓伏,而且毀謗正法,這是極重的惡業都可以壓伏。這個等一下會說明。從這個毀謗正法,又引申有一些學習凈土法門的信徒乃至大德會說:我的菩提心跟你們的菩提心不一樣。這個就很奇怪了!菩提心只有一種,只有依著彌勒菩薩所說的,而生起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只有一種。如果你認為你不依著彌勒菩薩所修的而發起菩提心,而你說有另外一種菩提心的話,這個叫作非法謗法!這個叫毀謗正法,剛好符合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不能接引你!所以這個要非常注意!
好!接下來,其中五逆罪及毀謗正法都是極重的罪,然由上面所引的《未生怨王經》所說的:諸造無間罪者,若能聞此正法,信解修行,我不說彼業是真業障。所以,這個地方我就很質疑,為什麼凈土法門,為什麼有很多大德,就是不鼓勵學習無我空慧?為什麼?因為學習那個叫作難行道這是一個很奇怪,一個顛倒的見解,難道你要所有念佛的人都不要往生,然後嘴巴又鼓勵要往生,這個很奇怪!
好!接下來說,我們再說,又發菩提心,又發菩提心亦能盡除所有極端重罪,譬如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說大力及重惡,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所謂大力,就如同剛剛所說的,造了五無間罪,乃至於破了根本重戒,這個除了菩提心之外,除它僅僅只是持別解脫戒,甚至只有一句佛號,或者念咒語,僅僅是這些善業,怎麼能夠壓伏你所造的重業呢?這個地方為什麼只有講別解脫戒,不講菩薩戒呢?因為獲得菩薩戒,同時一定要有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就不提。凈土法門有說:一句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生死罪,好!這個等一下會作解釋,接下來《入菩薩行論》又說:此如劫未火一剎那定能燒毀諸重罪,用這個形容詞。我們說:是不是有成住壞空,末劫的時候,會把整個山河大地燒掉,用這樣來形容,菩提心可以燒掉所造的諸重罪,都可以把它燒掉。下面說:所以,雖然上引經論說:在凈土經有說:念佛一聲罪滅恆沙,或者說: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雖然這樣講,但不如同大德純就字面,依文解義的說:一念念佛可以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或者一句佛號就能滅罪恆沙。。。等等,所能成辦的,不是這樣子的。為什麼呢?除了以上所引的經論之外,因為所有的懺悔法門,如欲令其諸惡還出,必須具足四力,不論凈土懺、地藏懺、所有的懺悔,你要把根本重罪剷除掉或者剛剛所說的,滅八十億劫的生死之罪。。。等等,你必須具足四力,怎麼說呢?釋迦牟尼佛在《四法經》上有云:慈氏!若諸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則能映覆諸惡已作增長。釋迦牟尼佛就告訴彌勒菩薩說:假若有一位菩薩,他能夠成就四法,就是四力,就能夠壓伏已造的惡業。增長,也就是已作增長,這是定業。何等為四?謂:(1)能破壞現行(2)對治現行(3)遮止罪惡及(4)依止力,此中作已增長業者,為極重業是順定受、定業、重惡業,如果能夠壓伏它更何況不定業?所以若能映此,況諸不定業。因此,若不具足四力懺悔,則念佛、拜懺。。。等,雖可懺悔諸惡業然無法完全盡除,故經中及律上皆說:諸業縱百劫不亡,因緣會合時果報還自受等等,重點是在講說:沒有圓滿的修習四力對治,雖然你一直拜懺、雖然你一直拜懺,但是你沒有以四力去圓滿對治的話,重罪是無法凈除的。假若已圓滿四力對治,則極重順定受之惡業定皆可凈除。所以,凈土裡所說的:念一句佛號可以消除,什麼罪、什麼罪,你非得要具足四力。接下來,那四力呢?(1)破壞現行:破壞現行就是對於你思心所的造作,你要產生追悔,追悔就是見到罪過,所以你要思惟業果,造的惡業會墮三惡道等等的業果,然後令你思心所的造作這一分現起,產生追悔,一追悔,就不會現行,就會破壞它。(2)對治現行:對治現行又分六:1、讀誦《般若波羅蜜多》等契經,就是屬於佛陀宣說空性的契經。2、不僅要讀誦,而且要思惟勝解空性。3、依念誦者:依儀軌念誦諸殊勝陀羅尼,像往生咒、藥師咒等等。4、依行相:即造立佛行相。5、依供養者:於三寶前供養。6、依名號者:聽聞受持諸佛名號等。接下來,(3)遮止罪惡:就是思惟十業道,惡業把它遮擋掉,乃至所有應守的戒律,都要去思惟。(4)依止力:以上所作要依止三寶。所以,第1要修皈依,依止三寶還不夠,如果是重罪的話,你非得發菩提心,
推薦閱讀:
※愛是我一生的信仰
※粗線條地談宗教
※信仰與科學
※WSET三級考試心路:學習葡萄酒,堅持自己喜歡就好
※馬庭鈞。我的信仰里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