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圓覺經》(十三)丨你這樣做,是不會受佛陀待見的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諸位善信,就如同金子是由金礦冶煉而來,一旦成為金子之後,便不會再還原為礦石。即便經歷長久時間,金性也不會損壞。所以不應當說,本來沒有金性而是鍛煉成的。如來的圓滿覺悟也是這樣。
諸位菩薩,一切如來玄妙圓滿覺悟之心,本來就沒有菩提或者涅槃,也沒有成佛或者不成佛,更沒有由妄見引起的輪迴與不輪迴的種種說法。
諸位菩薩,阿羅漢證悟解脫,但終究不可能達到圓滿的涅槃狀態。因為阿羅漢只覺悟到了萬法的空性,這只是個小小的覺悟。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只在身心現前境界的範圍內覺悟解脫自在,但是現前境界之外的大千世界如何的因緣變化,他們就不再多想也無從知曉。菩薩要圓滿成佛,則必須覺悟到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圓滿覺性之中。
阿羅漢用遠離身心語言的方式覺悟的智慧,尚且無法知曉佛的圓覺境界,更何況眾生是用迷惑的思惟心去揣度佛的圓覺境界呢?這種情況就好像是用螢火蟲來燒毀須彌山,怎麼可能點得著呢?用有輪迴的心生起輪迴知見,再用這種知見去猜度佛陀的覺悟境界,甚至想深入到佛陀的智慧海洋之中,這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境地。因此,佛告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要先斷除無始的輪迴根本,然後才能覺悟到佛的圓滿本性。
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的思想皆是由於「六塵妄想緣氣」,並非實有心體,思想不是真正的心,就像眼病引起的虛空之花一樣,是假的,是幻的,是不能恆久的,是空的。用這種虛幻不實的思惟,自作聰明,自以為是,來測度分辨佛的境界,就好像用虛幻的空花,去期待結出虛幻的空果。以一個妄想來論證另一個妄想,妄想展轉反覆,越來越多,是根本錯誤的思惟。
基於上述道理,佛在末尾對金剛藏菩薩的提問方式給予了婉轉的批評。
浮心,是浮躁不實的心態;巧見,是缺乏智慧的小聰明。浮躁不實的心態,無論有著多少小聰明,都無法成就佛的圓覺方便法門。象金剛藏菩薩用這樣的分別心來提問,是不正確的問道方式。
佛在答金剛藏菩薩的偈頌中指出:
金剛藏菩薩啊,你應該知道:如來的寂滅清凈自性,不會有開始,也不會有結束,無始無終,無去無來,無邊無際。假如以一般凡夫眾生的妄想心、輪迴心,來臆測佛的境界,用妄想心來修道,永遠只能在妄想中打轉。如此學佛修道,只是在輪迴中打滾而已。不管你修多久,始終在輪迴中不得解脫,永遠達不到佛的境界。
眾生本來是佛,是否就可以不用修行呢?佛的回答是:「不行」。就好像我們挖到了金礦,金礦必須加以鍛煉銷熔,去掉雜質,煉成純金,才有價值。可是黃金並不是因為經過銷熔才產生出來的,而是原本就存於礦中,把其他雜質去掉後,留下來的就是我們看到的黃金。我們無始劫來的修行,最後成佛了,成什麼佛?成本來佛。圓覺清凈的佛性雖然沒有改變,原本就存在,但是不能不修。修行就是銷金,金礦不經過銷熔,不把雜質去掉,就沒有辦法鍛鍊出黃金來。一旦成為純金後,就不會再夾雜其他金屬了。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這些都是幻化假相。我們的思想同樣也是幻化不實的假相。何況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只有把這些妄想心真正去除了,才有可能覺悟清凈佛性,進入圓覺境界。
到這裡,我們領略了四位菩薩與佛陀的問答。第一文殊菩薩,第二普賢菩薩,第三普眼菩薩,第四金剛藏菩薩。這四位菩薩屬於同一組,所問的是無上大法,可以說是頓悟法門。接下來的四位菩薩,也就是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辨音菩薩,這四位菩薩代表著漸修法門,代表了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訴求。
精彩內容回顧:
解《圓覺經》(十二)丨妄念不生,離於起滅
解《圓覺經》(十一)丨佛性本具,無明何來
解《圓覺經》(十)丨如何使眾生普遍開悟?
解《圓覺經》(九)丨 正法既住,修行該有怎樣的程序呢?
解《圓覺經》(八):這樣做,才談得上對正法的住持
編輯 | 近思
插畫| 智渡
責編 | 慧弘
推薦閱讀:
※追隨佛陀求解脫
※《教言寶藏》第二十九課(十七)佛陀教法如日耀光芒,宿世修諸善法習氣力
※本聖法師:佛陀時代優婆夷優秀代表「勝鬘夫人」及她的「十大受」
※佛陀始起慈心因緣
※《圓覺經》唐·佛陀多羅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