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義連載 No. 156(卷十三;第九講)

《瑜伽師地論》第十三卷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一

這本地分一共是十七地,那麽現在到了第十地,我們講很多了。在大的段落上看,前九地是屬於境,這以下六地是行,境行果屬於行,但是聞思修這三地是通行,後邊的三地是別行。

丙七、聞所成地(分二科)

丁一、結前生後

已說有心無心地。云何聞所成地?

這個在地上看是十地,但是分科段是第七科。這個聞所成地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是「已說有心」地「無心地」,這是結束前面的文。「云何聞所成地?」這是生起後邊的文。底下第二科,標釋一切。分二科,第一科略標五明。這個聞所成地這一大段裡邊究竟是說的什麽呢?

丁二、標釋一切(分二科)

戊一、略標五明

謂若略說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

「謂若略說」簡要的說,「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簡要的說,這一大段文裡邊就是說的五明。就是對這五種事情有這五種知識、有這五種智慧的意思。當然這五種事情是由聞而來的,由學習而來的。

「於五明」的地方,「名句文身無量差別」這個五明裡邊,當然也還是要假借名句文身來表達他裡邊的義的。這裡邊有很多很多的差別、不同的相貌。

「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這底下解釋五明這個「明」也就是智慧。但是一開始「覺慧為先」,這個覺悟的智慧是什麽智慧呢?就是生得慧。不是學習來的,就是生來就有這種智慧。這個智慧每人不一樣,有的人高、有的人低。「覺慧為先,聽聞領受」,就是在學習這種知識的時候,他先是有這樣的智慧。這個智慧其實也很明顯,小孩子讀書的時候,都是開始讀書,他就有聰明、有不聰明,那就叫做生得慧。「聽聞領受」,聽聞就指音聲說的,語言。這個領受呢,就是文句。這個「聽聞」是開始的時候,「領受」就是開始以後,以後在內心裡面領受了那樣的文、那樣的義,在心裡面。或者說聽聞指音聲說,領受指文句說。

「讀誦憶念」,這個「讀誦」呢,就是還要繼續的溫習,把這五明的文義不斷的去讀、誦,要溫習它裡邊的文義的,然後而能夠達到憶念,能夠不忘。我心裡面若想要知道它是什麽,就能夠憶念出來。這也是不容易,能達到這個程度還是不容易。看這段文,《披尋記》講的很微細。

《披尋記》四六三頁:

名句文身無量差別等者:共知增語,是謂名身,能令種種共所了知故。名字圓滿,是謂句身,攝受諸名究竟顯了不現見義故。名句所依,是謂文身,亦名字身,隨顯名句名為文故。由是三種,有多差別。攝釋分中別釋其相。(陵本八十一卷一頁)堪能解了諸所說義,名有覺慧。由此為先,屬耳而聽,了知音韻差別,是名聽聞,又復領解文句差別,是名領受。於此文句諷誦溫習,具名讀誦。思惟修習,明記不忘,是名憶念。

「名句文身無量差別等者:共知增語,是謂名身」,這個增語就是名字。名字…比如這是房,這是燈,這是桌子,這是茶,這是杯,各式各樣的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說這是燈、都說這是房,不是你特別的,那不算在內。這個增語我們以前也是講過的,什麽叫做增語,就是名字就叫做增語,因為有名你才能說話;當然這裡面包括第六識在內。前五識不會說話,要第六識才會說話,這個增語就是指第六意識說,當然也指名說。我們心會分別,心能了別,但是也要有種種的名,你認識了很多的名,然後你才能說話;所以這個名,叫做增語。這個增呢,應該說是對前五識說。前五識不會說話,第六識會說話,所以叫做增。就是「共知增語,是謂名身」,這就叫做名字,身者體也,它是有體相的,所以叫做名身。

「能令種種共所了知故。」這個名……有了名的時候能令種種的事情大家都明白、都知道。看見這個,這是車、這是水、這是火、這是風,大家都知道,所以這個名還是很重要的。「名字圓滿,是謂句身」這個名字,一個名字一個名字連接起來,這個義就表達的圓滿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個義就說圓滿了。如果只說諸行,諸行怎麽地呢?你不懂,不明白,這道理說的不圓滿。所以這個名字與名字連接起來,達到了圓滿的程度的時候就叫做句。

「攝受諸名究竟顯了不現見義故。」這是解釋這個句身這個句。怎麽叫做名字圓滿是謂句身呢?「攝受諸名」,這個攝受就是安排,連繫起來,很多的名字把它安排,按照次第把它排列出來。當然這就是……比如寫文章都是一個字一個字,一句一句排起來的,但是那個人他長於這件事,他就是安排的好。所以「攝受諸名究竟顯了不現見義」,這個不現見義是所顯了的;這個諸名呢,是能顯了的,顯了的很究竟。「顯了不現見義」就是這個義是不能現見的,是需要用這個名去表達,我們才能夠看見,所以它是「不現見義」。

這個很多年前了,學這個《法華文句記》,這好像是在青島湛山寺的時候,那上說「事有顯理之功,理無獨立之能。」「理無獨立之能」,唉呀!很久不明白這句話,這理不能獨立,這句話怎麽講呢?想了很久都是不明白。現在這裡就看出來,這個理就是不現見的,它自己不能顯示出來,你一定要用……假借,假借一些符號,假借這個名句文去顯示我們才明白,哦,是這樣子。「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你沒有這句話,我們不明白。「諸行無常」是無我的、是空的,若不這麽說,怎麽知道呢,不明白。所以這個義是不現見的,需要有種種的名,把它善巧的安排好了,才能夠顯了不現見的義,這就叫做句。這句是這樣意思。

「名句所依,是謂文身」這底下解釋這個文。什麽叫做文呢?是名句所依,名它也要依靠這個文,這個句也要依靠這個文。什麽是文,文者字也,就是一個字一個字,這個字叫做文。名也好、句也好,都要依靠這個文,它所依賴的這個就叫做文。這是字,每個字,它都有相貌,有它的體相的,所以叫做身。「亦名字身」說文身也可以,也可以說是字身。「隨顯名句,名為文故。」隨你的智慧。隨你怎麽樣運用,就用它來顯示名、顯示句,這個字有這種作用,那麽就叫做文,「文故」。

「由是三種,有多差別。」這個名句文有無量無邊的差別,太多了。「攝釋分中別釋其相。」這個《瑜伽師地論》一共是五分,〈攝釋分〉那一分裡面是特別地解釋名句文身的相貌的。在(陵本八十一卷一頁)。

「堪能解了諸所說義,名有覺慧。」這個解釋名句文身解釋完了,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解釋完了,現在解釋這個覺慧。這個覺慧是怎麽講法呢?是「堪能解了」,堪者可也,它可以也就是它能,它能夠明瞭所說的道理。能說的就是名句文,用名句文去表達這個義。表達這個義的時候,表達是表達了,你還是得要有點智慧的,你沒有智慧還是不能明白的。你能夠解了諸所說義那就叫做覺慧。

「由此為先,屬耳而聽,」由這個智慧,你先要有智慧,但是智慧還不能直接就明白的,還要用你的耳根,你的耳根「屬」,於那個音聲去連繫,耳根和音聲相連繫叫做屬,就是注意,這個注意也就是作意心所,去聽這個音聲的時候,「了知音韻差別,是名聽聞」。「又復領解文句的差別,是名領受。」這樣解釋。「於此文句諷誦溫習,是名讀誦。」這樣解釋。「思惟修習,明記不忘,是名憶念。」我們希望《瑜伽師地論》每一段都能這樣解釋就好了,我們不用太辛苦就明白了,但是可惜不是。

又於依止名身句身文身義中,無倒解了,如是名為聞所成地。

這是結束這段文。又我們依止名身、句身、文身義中,依止是依靠也是假藉的意思,我們假藉名句文身,我們才能夠明白那個義。但是對這件事裡邊呢,要「無倒解了」,你不要搞錯了,不要顛倒的去明白,那才可以。若是搞錯了,那就不是聞所成地了。你譬如說,我們頭幾天……上一次講,講無常常倒的意思,無常常倒,當然這個話呢,《中觀論》上解釋……我那天解釋無常常倒是《中觀論》上的意思。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都是剎那生、剎那滅的,那麽這一切法就不是常住不變的了。我們若能明白這意思,就是沒有常倒。但是事實上,我們又不是,事實上我們就是有常倒。我們有常倒就是說,這個人毀辱你,毀辱你,你就是對他不高興了,要反擊。但是在這個常倒上看,一剎那間就不是了,你還去恨他呢,這就是常倒。毀辱你那個人一剎那間就不是了,這個後來的人不是毀辱的人了,你還在恨他,你還認為還是那個人,這就是常倒。但是現在說無倒解了,你若明白這個道理,說這個無常的道理是來增長自己佛法中的智慧,是消滅自己的煩惱的,增長自己的德行的,令你轉凡成聖的,是這樣子的,這就叫做無倒解了。如果你說,那這樣的話,我就來罵你,說你若不高興我,你不對,你錯了,我罵你那個人了,早已經沒有了,你還說我不對,這是你搞錯了。那你若這樣說呢,你就是顛倒的解了,這種道理是減少煩惱的,不是保護你的煩惱的,不是保護你的罪過的。你有罪的時候就是無明嘛,糊塗,現在用這個開智慧使令自己不要有煩惱,能夠斷惑證真,能夠轉凡成聖的,這佛法是這樣意思。但是這個顛狂的人,用佛法來保護自己,我沒有罪,你說我有罪說錯了,這樣子呢,這叫做顛倒解了。顛倒解了的結果是什麽呢?到了地獄去的時候,我們前面講過那個獄卒那個鐵叉,叉這個罪人,放到油鍋裡頭。說是你搞錯了,我沒有罪。那麽獄卒說,受罪者不可得,一剎那就過去了,但是你還是受罪嘛,你受罪不受罪?這是聖人的境界啊,你可知道!造罪者不可得,受罪者也不可得,這是聖人的境界,你可知道!我們若用這種佛法保護自己,你不能說我不對,你說我不對,你說錯了。那你是顛倒解了,那是等於譭謗了佛法了,你不是佛教徒了。

但是我們前邊學習緣起那一段,你們各位記住了沒有?緣起那一段有一段話,「因緣過去而不捨離」有這麽一句話,這句話怎麽講?因緣過去而不捨離。就是我們的身口意,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的過去了,但是沒有捨離,這話怎麽講?我以前讀這個《大智度論》有一句話也不是太明白,「非常非無常」,《大智度論》有這句話。非常,一切法有生滅變化,是非常。非無常怎麽講呢?這個《大智度論》也多少說了一句話,但是現在學習了《瑜伽師地論》那句話就更明白,就是這句話,這個因緣剎那的過去了,而不捨離,不捨離什麽意思?你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身口意就在剎那剎那變異中,你造罪了,或者做功德了,你這果報的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過去了,但是你造的業,沒有過去。這個業種子在你阿賴耶識裡面存在,還和你在一起沒有捨離,沒有滅,就是它還是存在的。「非常非無常」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人造業,已經……前多少年,幾百年,幾千年造的罪,以後呢,要到地獄去受苦,幾千年幾百年前做的功德,以後又跑到天上去享福去了,已經剎那剎那過去了嘛!為什麽又得果報呢?因緣過去而不捨離,這個業它不滅。所以我們說一切法是無常,但是還是有因還有果,有因還有果,業力是不滅的。所以我們……「無倒解了」,你不要搞錯了,搞錯了就把自己跑到地獄去了。「無倒解了,如是名為聞所成地」,如是名為聞所成地,這個意思是說你有生得慧,你還要去學習而且要無倒解了,這個時候叫做聞所成地。如果這生得慧不懂,它沒有明白,那就不能算是聞所成慧。說我明白,搞錯了,也不是聞所成慧。現在說聞所成慧要無倒解了,應該這樣意思的。

戊二、廣釋其相(分三科)

己一、徵

何等名五明處?

前面是略標五明,這底下第二科廣釋其相。廣博的解釋五明的相貌。那麽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何等名為五明處」,什麽道理?什麽名句文叫做五明處呢?五明處是什麽?這是個問。第二科是列出來。

己二、列

謂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

謂內明處、第二是醫方明處、第三因明處、第四聲明處、第五工業明處,這是列出來。底下第三科是解釋,解釋這個五明。解釋五明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釋這個內明處。內明處分五科,第一科是徵。

己三、釋(分五科)

庚一、內明處(分五科)

辛一、徵

云何內明處?

什麽叫做內明?內明究竟是什麽?大約的說,內明就是佛法。我們佛教這樣講,就是我們本身重要的事情,是內明處。這裡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標。

辛二、標

當知略說有四種。

有四種相來說明這個內明處,這是標,底下第三科是列,那四種相呢?

辛三、列

一、由事施設建立相,二、由想差別施設建立相,三、由攝聖教義相,四、由佛教所應知處相。

從四個方面來介紹佛法。那麽這是第三科列,這底下第四科就解釋了。解釋呢,分四科,第一科就解釋這個事施設建立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辛四、釋(分四科)

壬一、事施設建立相(分四科)

癸一、徵

云何事施設建立相?

這個什麽叫做事施設建立相?這個事應該就是一種道理,剛才說了理無獨立之能,這個事是不現見的,這個義也是不現見的,那怎麽樣才能見呢?要依止事,從事上看出來。花開花落這是一個事,但是從這裡看出來,這是無常的。說鳥鳴花笑,各式各樣的事情,那麽就在這樣事情上有道理,就是能顯示義的依止處叫做事,那麽這麽講也是可以。

這個施設建立相,這個施設,後面有解釋,施設就是用這個名句文來施設,把它安排,安排它。建立呢?就是為眾生講說,講說出來,叫做建立,建立相。怎麽叫做事施設建立相呢?這是問,底下標。

癸二、標

謂三種事總攝一切諸佛言教。

這是標出來。有三樣事情它能夠包攝了全面的佛法都在內了。是那三種?這底下就列出來。

癸三、列

一、素怛纜事。二、毗奈耶事。三、摩怛理迦事。

「一、素怛纜事。」就是舊的翻譯叫修多羅,素怛纜翻個契經。第二毗奈耶事,翻個調伏。三是摩怛理迦事,那麽通常說就是經、律、論,這是叫做摩怛理迦事。摩怛理迦事翻個本母,本母,這個窺基大師的解釋呢,它是集聚很多經論的道理來加以解釋,加以解釋,用很多經論說的道理,把它引到這裡來加以解釋就會……或者說是發展,或者說是……就是另外的、增長了一種智慧,明白了以前所不明白的道理,會有這種事情。那就叫做本母。所以這個本母呢,就是以理為本,能生出來智慧,所以叫做本母。或者說是以理為本,能引發出來很多的言教。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雖然是說觀察眾生的根性,但是也是根據所覺悟的真理,依據這個真理才發出來種種的名句文。那麽這是由教,有了教以後就能生出來智慧,所以叫做摩怛理迦事,這就是論了。

癸四、指

如是三事攝事分中當廣分別。

這第四科是指。這三樣事情在攝事分裡邊,當廣分別,這裡就是立出名字來,不解釋了。是這樣意思。這個《披尋記》也解釋的好。

《披尋記》四六四頁:

事施設建立相等者:此中事言,謂各別說色等眼諸法體教。如下抉擇分說。(陵本六十四卷六頁)或復事為依處,方起言說,從所依事,彼能依言,亦得事名。此中事依處略有三種差別:一者、根本事依處,二者、得方便事依處,三者、悲愍他事依處。攝釋分中廣釋其相。(陵本八十一卷六頁)於彼彼事由語及欲次第編列名句文身,是名施設。次第編列已,略為他說,是名建立。梵素怛纜:此雲契經。梵毗奈耶,此雲調伏。梵摩怛理迦,此雲本母。如是三事,普攝一切所應說義,是故說言總攝一切諸佛言教。

「事施設建立相等者,此中事言謂各別說色等、眼等諸法體教。」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等,這一切法。這就叫做事。「如下抉擇分」就「說」了(陵本六十四卷六頁)。「或復事為依處」,叫做依處,「方起言說。從所依事,彼能依言,亦得事名。」這是這個意思。這個「或復事為依處」也就是五蘊、六處、十八界這一切法,這一切法是為依止處,才能夠生起種種的言說。從所依的事,生起種種言說,彼能依的是言,是名句文身,亦得事名。這個能依的言論呢,也就叫做事。所依的蘊界處,叫做事;能依的語言名句文也就叫做事了,這樣子講。這個事施設建立就是這樣意思,此名句文,名之為事。

「此中事依處略有三種差別:一者根本事依處,二者得方便事依處,三者悲愍他事依處,攝釋分中廣釋其相。」我是去查過,說的很多很多的。(陵本八十一卷六頁)

「於彼彼事由語及欲次第編列名句文身,是名施設」,由於這個語,也就是名句文身這個語;及欲,就是有這樣的希望、有這樣的願望,也包括你的智慧。那麽用這個智慧來安排名句文,有一定的次第把它編列出來,那就叫做施設。「次第編列已,略為他說,是名建立。」梵語就叫做素怛纜,此雲契經。梵語叫毗奈耶,此雲調伏。梵語叫做摩怛理迦,此雲叫本母。如是三事,普攝一切所應說義,是故說言,總攝一切諸佛言教。

壬二、想差別施設建立相(分二科)

癸一、徵

云何想差別施設建立相?

這是第二科,想差別施設建立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就是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初頌,後邊一共有四個頌,現在是第一個頌,就是嗢柁南曰。

癸二、釋(分四科)

子一、初頌攝(分二科)

丑一、標

嗢柁南曰:句、迷惑、戲論 住、真實、淨、妙 寂靜、性、道理 假施設、現觀。

「句、迷惑、戲論」,句是一個,迷惑是一個,戲論是一個,住是一個,真實是一個,清淨、淨是一個,妙、微妙是一個,寂靜是第八個,還有性、體性是第九,道理是第十,假施設是十一、現觀是十二、一共有十二句。這是用這個頌,這叫嗢陀南。嗢陀南把下面所說的,用這個頌把它很簡要的頌出來,包含很多的意思。

《披尋記》四六五頁:

想差別施設建立相等者:抉擇分說:想差別教者:謂廣宣說諸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諦等,名想差別;又復廣說諸念住等,名想差別;又復廣說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等,名想差別。如是無量諸佛世尊,廣說諸法想差別教。(陵本六十四卷六頁)此應准釋。下有四頌,一一別列,隨文可悉。

「想差別施設建立相等者:抉擇分說:想差別教者:謂廣宣說諸蘊、界、處、緣起、處非處」,蘊是五蘊,界是或者六界或者十八界,這個處就是十二處內六處、外六處,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這就是緣起。處非處呢,合道理叫處,不合道理就是非處了。就是你有罪過就會得惡報,你有功德就得善報,這是合道理;說有罪過得善報,有功德得惡報,那是不合道理的,沒有這回事,所以叫做處非處。根一共有二十二根,那是很多了。諦等就是四諦,苦集滅道四諦。「名想差別」這叫做想差別。因為這都是名句文,用名句文來安立這件事,而名句文是想的差別,因想而有名,因名而有想,所以說名就等於是說想,但是有各式各樣的名,也就是有各式各樣的想,叫名想差別。

「又復廣說諸念住等,也叫名想差別」就是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等。「又復廣說,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這我們在前面都講過了。這個對,我們前面講過,但是我感覺到有一件事,也可以再說一下。當然這個對,就是障礙的意思,那這是一回事,另外有個意思呢,譬如說這個眼睛對一切的色相,這叫做對。眼識能見一切色相,那叫做對。但是對聲音來說就不是對了,這個眼識對聲音來說,不是對,你不能在那上發生作用,就是所緣有對,所緣無對,這個解釋也很有意思。譬如說耳識對聲音來說是有對,他這耳識在聲音上就停在那裡了,這個聲音是高、是低,有音階的,音聲裡面有階。那麽這是耳識它在那上能夠認識、活動。但是色相就不行了,這個耳識在青、黃、赤、白就不行,它沒有這個作用,就不認識了。這個樣子叫做對,叫做有對,叫做無對。這個解釋也是很妙,這也叫做名想差別。

「如是無量諸佛世尊廣說諸法想差別教」,這都是在名句文上來顯示諸法,想差別相「(陵本六十四卷六頁)此應淮釋」這裡也就應該這麽解釋。「下有四頌,一一別列,隨文可悉」,這四個頌現在是第一個頌。

丑二、釋(分十二科)

寅一、句(分二科)

卯一、列釋(分二科)

辰一、聲聞乘說(分十三科)

巳一、六處

云何句?

前面這個頌標出來了,這底下解釋這個頌,分十二科,第一科就是解釋這個句。句分兩科,第一科是列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聲聞乘說。分十三科,這是多起來了。十三科,第一科是六處。這個「句」指什麽說的呢?

謂內六處無量境界,無量方所,無量時分。

「謂內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內六處。「無量境界」這內六處所緣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的。色,聲,香,味,觸,法無量無邊。

「無量方所」這個內六處所居住的地方也是很多很多的,無量無邊的世界,都是居住的地方。「無量時分」,它相續不斷的、無量劫的相續下去,這就叫做無量時分。這是六處,這也是個句。底下第二、三界,分兩科,第一科初義。

巳二、三界(分二科)

午一、初義

復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這前面都也是講過了。欲界有六道的眾生都是有欲的,天也好、人也好、鬼也好、畜牲也好都是有欲的。色界就沒有欲了,但是還是有色的,有地水火風這個色。無色界呢,也沒有欲,也沒有色,只有受想行識的心法了。這可見這個定,學習定,越修越高,越高越深,就是沒有欲、沒有色,唯獨是精神的存在,這個定有這種作用。

午二、後義

又有三界。謂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這是第二義,就是後義,前面是初義,這是後義。後義又有三種界,「謂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這前面也是講過了。

巳三、四眾

復有四眾。謂在家眾,出家眾,鄔波索迦眾,非人眾。

這第一科是六處,第二科是三界,這底下第三科是四眾,就是四個團體。「謂在家眾、出家眾」,這個在家眾,在這裡看這意思就是一切的非佛教徒。「出家眾」當然就是……外道也有出家的,但是不算在內,就是單獨我們佛教徒裡面的出家眾。「鄔波索迦眾」就是在家的居士,這「鄔波索迦」我們通常說就是「優婆塞」,新的翻譯,翻個「鄔波索迦」。這「優婆塞」應該還說個「優婆夷」也就包括在裡面了。還有「非人眾」就是天龍八部這些。

巳四、三受

復有三受。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這是第四科,還有三種覺受「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前面也都是講過了。

巳五、三世

復有三世。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這是第五「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也都是講過了,這底下第六科。

巳六、三寶

復有三寶。謂佛寶、法寶、僧寶。

這個前面還沒有講。其實是也都講過。我們通常說……這後邊還有解釋,但是我現在簡單說一下。我們通常說,解釋「三寶」,多數解釋的不圓滿,你若看《瑜伽師地論》後面的解釋,那就是圓滿,解釋的好。當然,這在《阿毗達摩論》也都有解釋,但是《瑜伽師地論》是更圓滿,比那小乘《阿毗達摩論》更圓滿。

「佛寶」當然這後面有說,就是佛的那個大圓滿覺、無漏的功德,圓滿、大圓滿的境界。當然,我們可以說釋迦牟尼佛是悉達多王子,或說是太子,出家了,修行成佛了,這是「佛寶」,也可以這麽說。但是說他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佛寶,這樣說比較好一點。這個「法寶」我們通常解釋什麽呢?就是經、律、論,藏經樓上的經書是「法寶」,這個解釋也是對也不能說錯,但是不圓滿。「法寶」是什麽?「大般涅槃」是「法寶」,這是聖境,是佛菩薩都是已經入聖道,所見的第一義諦,名之為法寶。「深入經藏」你怎麽講?我把這個藏經上的白紙黑字或者是黑紙白字,或者怎麽的,這種語言文字的佛法,深入的學習,這叫「深入經藏」啊?

「深入經藏」是「深入第一義諦」呀!應該是這麽說。這樣子才是聖人,你到了第一義諦才是聖人。只是在文字上學習佛法,這還是凡夫境界。我們前面講過,文字的佛法是什麽?是相似的佛法,文字的佛法是相似的佛法。和佛的聖人的覺悟境界是相似而已。所以我們若是不靜坐,不學習四念處,我們就是停留在相似佛法的境界。停留在相似佛法的境界,我看多數還都不圓滿,就是聞慧嘛!少數人有一點思慧,聞慧還不具足,小小的知道一點而已,那怎麽能算是法寶呢?語言文字這怎麽能算是「法寶」呢?怎麽能稱之為寶呢?這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法寶,當然這語言文字的佛法,也算在法寶之內,因為你沒有語言文字的佛法,我們和第一義諦沒辦法聯繫,你一定要假藉……「媒介」這句話說的是對的,這語言文字是個媒介,由它作中間的聯繫,我們可以通達到第一義諦去的。所以它也是很重要,它中間那個橋樑也是很重要。但是這是方便的法寶,這就出來一個方便的法寶。一個真實的法寶,真實的法寶,就是涅槃了。說方便法寶也很重要,但是你若是去思惟,修行也好,為人介紹也好,你只是說語言文字的「法寶」,這個「寶」字不具足。

那個《法華經》的譬喻品,那火宅……這火宅很大,唯有一門,那麽這一個門是什麽?智者大師解釋,唯一門,當然就是佛教,就是佛法。佛法說是唯有一門,這個是火宅,是從火宅出去這個門。現在我們說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是「入」,是入於第一義諦的門,這語言文字的佛法是入,一個出,一個入,但是若入,也就是出了,你用語言文字的佛法入第一義諦,也就是從火宅裡出來了。你從火宅出來,也就是入第一義諦了。所以,智者大師那個地方講呢,火宅若是……這個房子被火燒了,這個門不被燒嗎?也是燒了。那麽這是什麽?這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是無常的。所以這經論,說現在我們能保存,或是怎麽……用一個小片就能保存,裝下來,可以保持住,都是無常的!那就是被火燒了。但是你若能從這個門出去,那就不只是語言文字了,就是到第一義諦去了!那就是不可以燒了!所以這些解釋,我讀到那些地方,感覺智者大師解釋的,感到生歡喜心,哎呀!解釋的是好,解釋的妙。還有些地方智者大師解釋的很妙。另外有一個人解釋《法華經》的,還入藏了吧,藏經裡有,我一看他解釋的,只是有點文學而已,佛法解釋的不對勁兒,但是能入藏,你看這個事情,我也感到奇怪,那個沒有資格入藏,解釋的不對勁兒。這是佛寶、法寶。

「僧寶」從前我也說過,你們可能沒有忘。僧寶說是,什麽是僧寶?說是剃髪、染衣、受了戒以後,這是僧。這也不能說不是僧,是僧。但是不能稱「寶」!稱「寶」的時候呢,這「寶」是特別尊貴的,什麽是尊貴的?就是無漏的聖道,才能稱之為寶!就是在我們的臭皮囊裡面,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了,是名為僧寶。如果你沒有這無漏的聖道,那怎麽能稱「寶」呢?我們還是貪瞋痴,雖然說是我出了家了,剃了頭髮了,受了戒了,其他的或者我們不說,我們還發心用功,但是沒得聖道的時候,還不能算是……不能稱之為寶!何況是放逸!所以這三寶,謂佛寶、法寶、僧寶。

巳七、三法

復有三法。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

這是解釋一切法,就是分類,這是善法,包括有漏的善法、無漏的善法、勝義的善法。還有不善法,就是惡法。還有無記法,也不是善,也不是惡,是無記。

這個《成唯識論》上有提到「無垢識」,說我們現在這個識是無記的,因為把煩惱單獨立一分,善心所清淨立一分,這兩種法,分開了,單獨這個心的本身,這識的本身是無記的了。那麽修行的時候呢,把這個善變成無漏的善,把這個惡法完全滅除了,把種子也滅了,然後這個識,就變成無垢識了。但是我看那個情形呢,還是無記嘛!但是我們在凡夫的時候稱之為無記,是有漏識。有漏識就是因為它與煩惱相應,它有煩惱種子,現在把煩惱調伏了,煩惱種子也消除了,這個時候這個識,它本身還是無記,但是它與無量功德相應,不與煩惱相應了,這是無漏識,就名之為無垢識。是這樣子。這是善法、不善法、無記法。

巳八、三雜染

復有三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

這前面我們也是講過了。

巳九、四滅諦

復有四聖諦。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

這是第九科。「四聖諦。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這下面〈聲聞地〉有解釋,在這裡不說了。

巳十、九次第等至

復有九次第等至。謂初靜慮等至,乃至滅想受等至。

「復有九次第等至。」就是九次第定,「謂初靜慮等至,」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四靜慮加四空定,那麽就是八個,後面有個滅想受等至,那麽是九個。這九個由初禪到二禪,由二禪到三禪到四禪,由四禪到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到識無邊處定,到無所有處定,到非非想處定,到滅受想定,這是一個次第,所以叫做九次第定。初成就這樣定的人,他就按照次第這樣入定。常常這樣子練習,常常這樣入定,這個時候叫做九次第定。等到熟了以後呢,就不按次第了,由初禪就入三禪,由三禪就跑到空無邊處定,超一個,等到最後到的時候,能達到什麽程度呢,由散心直接入滅盡定。他還可以倒過來,由滅盡定到非非想定,乃至到初禪,也可以倒過來。也可以順,也可以逆,這大菩薩境界。這初開始的時候,叫做九次第定。

巳十一、三十七菩提分法

復有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

這是第十一科,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這在聲聞地也說的很詳細,在這裡我們也不講了。

巳十二、四沙門果

復有四沙門果。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勝阿羅漢果。

這第十二科。這四沙門果是什麽呢?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勝阿羅漢果。

巳十三、眾多功德

復有眾多勝妙功德。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六神通等。

這第十三科,眾多的、勝妙的功德是什麽呢?「謂無量」就是四無量心,「解脫」就是八解脫,「勝處」就是八勝處,「遍處」就是十遍處,還有無諍三昧,還有願智三昧,還有無礙解,就是四無礙辯;還有六種神通等。這都是在聲聞地裡面有解釋,這裡不解釋。

辰二、唯大乘說(分十四科)

巳一、五事

復有方廣大乘五事。謂相、名、分別、真如、正智。

前面是約聲聞乘說的。聲聞乘說的一共說了十三科。現在這底下第二科唯大乘說,也分十四科,第一科是五事。「方廣」,這個方就是法的意思,方者法也,這個法是廣大無邊,是這樣意思。就是有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圓滿,所以叫「方廣」,也就是「大乘佛法」。這大乘佛法裡邊有五事。那五事呢?「謂相、名、分別、真如、正智。」這在菩薩地裡面有解釋。在菩薩地解釋的時候,那裡面解釋就是深了,要比聲聞地深,可是不一樣了。

巳二、二空性

復有二空性。謂補特伽羅空性、及法空性。

這是第二、二空性。「謂補特伽羅空性、及法空性。」二空性是一種理性。

巳三、二無我性

復有二無我性,謂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披尋記》四六七頁:

復有二空性等者:補特伽羅唯假安立,應觀為空,而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諸相可得,應觀不空;是名補特伽羅空性。又法自體,隨名假立,應觀為空,假有所依,其事非無,能觀不空;名法空性。二無我性,隨應准釋。聲聞地說: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陵本三十四卷十五頁)如是空無我性差別應知。

「復有二空性等者:補特伽羅唯假安立」這個補特伽羅的空性,怎麽講法呢?怎麽叫補特伽羅空性呢?這補特伽羅唯假安立,不是有個實體的、常恆住、不變異的「我」在生死裡邊無量劫來,在生死裡邊流轉,不是這麽回事,不是有這個體。只有個假名字,有假名字,說這個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只有假名字,沒有實體性的,所以叫假安立,假設、安立的,不是真的。這樣子「應觀為空」;它沒有實體性,所以你應該觀察它是空的,沒有實體性就叫做空。

「而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諸相可得」但是這個人從過去世,這補特伽羅從無始劫來過去世,到現在世,到未來世,這樣子流轉。「唯行」就是遷流變化,生滅變化,生滅而又相續,這樣子叫做「行」;有生滅變化,而又相續不斷叫做行。

「唯法」,法這個字解釋的非常多,但是現在這地方怎麽講呢,就是法無礙辯那個法,就是但有個名句文而已。但有個名句文表達這件事而已,只有這個名字。世間上一切法……藕益大師曾經解釋過,語言文字是個名字,山河大地都是名字,這句話解釋的好。就是一切法都是但有名字,就叫做法,這樣講,但有名字。所以《維摩經》說超越假名,這句話有意思了,就是你的心能超越這一切境界。這一切假名字,我們凡夫就執著都是真實的。我們說這是牆,我們認為牆是真實的,這是門,這個門關上了,這是真實的。但是佛法的意思都是假名字,你若都知道是假名字,就是超越這個假名字了,超越就是聖人了。這個義還是很妙、很好,超越假名。其實這都是《瑜伽師地論》的文。「唯行,唯法」一切法但有假名字而已,「唯法」就這個意思。

「唯事」假名字裡面說的這些蘊界處,這一切法,都是虛妄不真實的,叫做「事」。「唯行」,這個「行」在三世的時候叫做「行」。「法」是名句文,它所表達的就是「事」,這個「事」是虛妄不真實的,但有個名字,叫「唯事」。

「唯因、唯果」這是總說了,總說前面這個「行」、「法」、「事」。就是這個色、受、想、行、識也好,眼、耳、鼻、舌、身、意也好,總而言之是你現在的一念心,你心裡面一動,這就是「因」了,它就有能力去招感果報。「果」呢,還是你這一念心,由這一念心變成個種子,種子一現行又是分別心。有了虛妄分別心,它又會再動,又動、又變,又造成了一個因,都是虛妄分別。這樣說呢,我們依據名句文的「事」,就是虛妄分別,這裡面沒有真實性,都沒有真實性的。「諸相可得」就是那個虛妄的境界,你能得到什麽,就是這些虛妄的境界,這裡邊沒有真實的我可得。但是這虛妄的境界還是有,所以「應觀不空」,你要觀察這虛妄境界不能再空,空了,這因果不能安立了。「是名補特伽羅空性」這樣講。這都是《瑜伽師地論》的文,下面都有。這樣講。你可以在溫習的時候,把眼睛閉上,想一想這個道理。想一想這個道理,你常常想,離得無生法忍不遠了。這是「是名補特伽羅空性」。

「又法自體」,這底下解釋「法空性」。「法空性」怎麽講呢?「又法自體,隨名假立」其實和前面也是相同的,這個法的自體,就是「隨名假立」。前面說什麽叫做「法」?就是語言文字,就是一切法的名字,這都是假立的名字。一切法都是有個名字,只是個假立的名字,假立的名字沒有真實的體性,這是說我們內心……剛才我們說「因緣過去而不捨離」,我講這個道理的時候,你想一想,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和山河大地,世間上一切的法,都包括在內,這一切果報的法,都是剎那生、剎那滅,為什麽會這樣子呢?就是種子的力量,阿賴耶識裡面那個種子,一剎那就現出一切法了,這種子是剎那滅的,說一剎那一切法滅了,一剎那又生了,是阿賴耶識裡面種子的力量,頓生頓滅,就是這麽回事。這個種子是我們內心,心動的時候熏成的種子,種子是因,種子生現行就是果了。這果報,它不能離開種子,剎那生、剎那滅。而實在再明白一點說,說種子生現行,也就是你心的分別。你心分別的時候,而一切法的本身是空無所有的,所以你心若是不分別的時候,一切法都是不可得。就是分別的時候,而一切法本身也是空無所有的。說「又法自體,隨名假立」只有假名字就是,我說那裡有個牆,只是個假名字,並不是有真實的牆在那裡,就是這樣的意思。「隨名假立」的,你安立個名字,就是什麽,就是這個意思。

「應觀為空」,應觀它沒有真實性。「假有所依,其事非無」這個「假有所依」就是那個補特伽羅這個假名字,不是有真實「我」的體性。他為什麽要執著一個補特伽羅呢?執著有我呢?就是在一切法上執著的。那個假的補特伽羅是依據這個「事」,依據這個蘊界處,而有假立的補特伽羅,如果沒有這個蘊界處的這些虛妄分別的境界,這補特伽羅也沒辦法成立的。所以「假有所依」,「其事非無」他所依止的那個「事」雖然是虛妄,但是還是有,你不能說他是沒有。「應觀不空」是這樣意思,「應觀不空」。「名法空性」。這唯識上這麽講。「名法空性」。

「二無我性,隨應淮釋。」前面講的是補特伽羅空性、法空性。「二無我性」,也是隨著前面這兩個空性的解釋就明白了。它和二個空性的意義沒有差別,「隨應淮釋」。

「聲聞地說: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那麽這個空和無我的道理怎麽講呢?再引聲聞地來解釋,「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由無所得行」就是沒有,那就叫做空。這個空行這麽講。「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這個地方講,這個還是說,我們執著這薩迦耶見的我,我的體性是沒有的、是空的,那叫趣入空行。我們執著的這個薩迦耶見、這個我,這只是你的執著而已,沒有「我」的體性,叫無所得行。無所得行就入於空。其實這也是我空,所謂空也就是「我空」。「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剩下來的色受想行識,每一法也都是因緣所有,它不能獨自存在的,也叫做無我行。這樣講。如果你若說是「由不自在行」是講成是我空,前面「無所得行」講成是法空,你若那樣講,義理也是通,但是有點不順,因為在小乘佛法裡面,它不講一切法都是空的,不這麽講。但是這「無所得行」,我本身是無所有的,叫無所得行。這就是離開了色受想行識之外,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現在告訴你,那個「我」是沒有的,這叫做「無所得行趣入空性」。那麽現在還有一個色受想行識呢,色受想行識是不自在的,所以叫「無我行」。「自在」是「我」,色受想行識,色也不自在,受想行識都不自在,不自在故名「無我行」。(陵本三十四卷十五頁)「如是空無我性差別應知。」


推薦閱讀:

瑜伽套路——拜日式2
瑜伽流動喚醒你的性潛力
瑜伽入門——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什麼是瑜伽冥想?
瑜伽應該怎麼練 初學瑜伽不再迷茫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