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外語學習法
牛之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學外語
說到英語學習方法,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已經不新鮮了。事實也的確如此。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流行過許多種學習方法或教學方法。很多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有很多人運用這些方法學會了外語。但是,和其他任何科學一樣,新的東西總會不斷出現。總會有人不斷總結和完善以前的東西,使之更加科學,更加系統和更加完整。筆者是在幾乎完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完全憑自己的興趣和毅力,經過30多年的努力,不但學會了外語,而且還總結出一套比較完整系統的學習方法,並願意將自己的方法公之於眾。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少走彎路,儘快走上通往成功的道路。
以前也有很多學習方法,但那些方法只講方法不講原理。而且很多方法要有頑強的毅力支持。所以有很多人堅持不下來。今天我將全面介紹學習方法並分析其原理。讓我們以一種清晰的思路學習外語。
一、失敗原因分析
在介紹方法之前,我想首先分析一下我們沒有成功的原因。我們很多人學習外語沒有成功,既有方法不正確的問題,也有心態不正確的問題。學習外語首先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心態。要想學好外語,首先就應該對學外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遺憾的是我們很多人一開始就走入了誤區,以至於盲目地學習。結果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想以一種清晰的思路學習外語,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在哪方面我們走入的誤區。
(一)只是苦學,沒有考慮智力差異
其實我們在學習外語時總是忽略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我們已有的智力水平和我們所面對的學習材料對我們智力水平的要求之間的差異。請不要理解反了。我不是說我們的智力低於我們所接觸語言材料對我們智力的要求。從理解的角度說我們的智力大大高於語言材料對我們的智力要求。我們幾乎是在能夠用母語讀懂小說的時候,才開始學習「Excuse me. Is this your handbag?」這樣的簡單句子的。我們一開始學外語時所接觸的語言都是比較直觀的語言。就其所描述的內容而言都是比較簡單的,所以,理解不是問題。從記憶的角度說我們的智力又顯得差了很多。理解那些內容容易,但要記住表述那些簡單的內容的語言卻很不容易。我們在背數學公式或哲學概念時,也覺得很吃力,因為它們很抽象。但至少表述這些公式或概念的語言對我們來說還是很熟悉的。就算暫時不理解,我們還可以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把它們記住。而陌生的語言遠比概念抽象還要難記。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長時記憶的編碼主要是語意編碼。我們在記憶抽象概念時,用的是本族語。我們的大腦中已經有了完整系統的本族語編碼體系,所以,無論多麼抽象的東西我們都能夠進行編碼。而我們頭腦中並沒有外語的編碼體系,我們不知道該怎麼編碼。編碼出了問題,哪還談得上記憶呢。所以,一開始學外語時,記不住東西是正常的。懂得這一差異後,我們就應該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不要要求自己學什麼就記住什麼。記不住東西時,也不要認為自己笨。不要指望速成,速成是不可能的。要有耐心,要打持久戰。我們既要根據我們正常的智力,像學習其它學科那樣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還要象嬰兒那樣,使自己處於一種無知無欲的狀態,默默地接受著一切輸入我們大腦里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老子讓我們「復歸於嬰兒」。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外語學習。尊重學習規律,恪守自然之道,學會外語只是個時間問題。
(二)只重理解,不重記憶
你可能認為這話說得不對。你可能會說:我每天都在背單詞,難道背單詞不是記憶嗎?首先我要告訴你:我說的不重記憶,不是說不記單詞或語法規則,而是不記語言材料。背單詞,背語法規則不等於學語言。它們只是語言學習的一個方面,不是全部。即使你能背熟一部外語詞典里的全部單詞,也不等於你把語言學好了(這和背本族語的詞典不同)。很多人認為學會語法,記住單詞就能夠自如使用外語。這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記住大量的語言材料,即:大量的慣用法和表達方式。而這些東西要想做到脫口而出,你就得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聽來獲取並記住它們。語法是骨架,單詞是磚瓦。沒見過房子的人就是有了一堆磚瓦也不能造出房子來。要想會蓋房子就要看一看別人的房子是什麼樣,然後才能造自己的房子。學外語也是這個道理。
(三)只管閱讀,不管聽力
很多人學外語都不願意進行聽力訓練,都認為閱讀時理解得更好。聽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索性就不聽了。但這樣做的結果是你永遠不能真正學會語言。據語言學家統計,70%的交流是通過口語進行的,書面語只佔30%。口語就是進行聽和說。聽不懂如何能說得出?
(四)盲目練習,沒有標準
很多人也在練習口語,但練得很盲目。他們通過朗讀課文來練習口語。這樣做沒有錯。但是,你在朗讀課文之前,是否是在認真聽熟了課文錄音之後才開始朗讀的呢?如果不是,那你怎麼保證你的語音是正確的呢?你可能說:我根據音標來讀,不會有錯的。那我就告訴你一個事實:即人的正確語音不完全來自音標或語音理論,還來自聽力。要想練出地道的口語必須多聽,多感覺,認真體會錄音帶的讀音,並以此為標準去認真模仿。盲目朗讀實際上是養成不良發音習慣的重要原因。
(五)雖重記憶,但不重方法
更多的人知道學外語要進行記憶。但是卻不講究方法。我們記單詞時,經常犯兩個錯誤。一是一遍一遍的寫單詞,把一個詞寫上十幾遍,甚至幾十遍。似乎不動筆就不能記單詞。二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拼單詞。老師在檢查我們是否記住單詞時,總是讓我們把整個單詞逐個字母地拼出來。很多人把單詞寫了很多遍之後還是記不住。也有人能把單詞拼出來卻不會讀。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我們是用腦子記單詞而不是用手記單詞。能不能寫出單詞不取決於我們的手是否好使,而取決與我們腦子裡是否有那個詞。腦子裡沒有,即使你能用手在鋼琴上彈奏出「藍色狂想曲」來,你照樣不會寫單詞。當然,記單詞更不是為了訓練手的靈活程度。 拼單詞更是錯的不能再錯。一個單詞就算有一個音節,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根據詞形讀單詞,我們發一個音就可以。如果一個單詞有四個字母,比如book,我們要按字母拼出來,就得讀四個音節,B,O,O,K。我們花了四倍的時間來記一個本來一個音節就能解決的單詞。結果是,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背單詞,最終還是沒記多少。最後得出結論:英語太難了,我學不會,不學了。所以,學外語方法非常重要。具體方法將在下文中逐項說明。這裡只想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記憶,一定要講究方法。好的方法省時省力,讓人感覺輕鬆愜意,而且效果好。不好的方法讓人感覺吃力,緊張,效果不好。效果越不好,我們就越緊張,越緊張越記不好,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六)為什麼中國人認為學英語難?
自從1978年全國恢復英語教學到現在已有40多年了。學英語難已經成了國人心中的思維定式。學英語真的那麼難嗎?為什麼國人有這樣的思維定式?
首先我說學英語不難。這不是好了傷疤完了疼,更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英語本身不難,學習方法錯了,學起來就難了。錯在哪兒呢?錯就錯在我們很多人沒有按照學習外語的規律來學外語,而是按照學習漢語的方法學習外語。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東西方語言的差異。看看漢語和西方語言到底是如何不同的。我們就以「這是一本書」這個句子為例:
英語 This is a book.
法語 C』est un livre.
德語 Das ist ein Buch.
俄語 Это книга.
日語 これは本です。
漢語 這是一本書。
從上述這幾個句子可以看出,漢字的讀音與漢字的書寫是沒有任何聯繫的。換句話說,漢字的每一個筆畫並不代表這個漢字讀音中的任何一個聲母或韻母。在「書」這個字中,沒有任何一筆代表聲母sh,也沒有任何一筆代表韻母u。漢語的字形和讀音是人為地捏在一起的,是約定俗成的。字形和讀音是沒有關係的。而西方語言的詞形和讀音是緊密相聯的。上述英語單詞book中,字母b代表輔音音素/ b /,兩個母音字母oo代表母音音素/ u /,字母k代表輔音音素/ k /。日語中的漢字也和漢語一樣,而其它西方語言的文字也都和英語相同。所以,你可以根據西方語言文字的書寫形式,把它準確地讀出來。或是聽到一個詞,你可以根據它的讀音把它寫出來。而漢語和日語是做不到這一點的。這樣,英語的語音和文字關係就比漢語簡單得多。所以只要我們按照外語本身特有的規律來進行學習,學外語就不難了。
而我們很多老師在一開始教英語時就讓學生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背單詞。就像我們在上小學時老師教我們寫漢字一樣。比方說,我們學習 『田』 字。老師會一邊在黑板上寫這個字,一邊把它的筆畫說出來,即:一豎,一橫折,再來一橫,再來一豎,再一橫。學生也照樣做。一邊寫著,一邊說出這個字的筆畫。然後一個字寫十遍。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我們只能以這種方式學習。我們用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不過,儘管漢語有5萬多個字,常用的只有3千多。只要記住這3千多個字,我們就能具備很好的讀寫能力。而使用英語的人要想到達同樣的讀寫能力就要有兩三萬個單詞。這麼多單詞都要逐個字母地背,能不難嗎?所以,用這種方法學英語是行不通的。
二、學習方法介紹
知道了上述差異後,我就談一談英語的學習方法。我將從語音、單詞,語法和課文的學習以及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訓練來談。
(一)語音的學習 『心』中有『音』方為「意」
漢語的意字是上面是個音字,下面是個心字,意思是說心中有音才能有意。所以,語音的學習是外語學習的第一步。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看懂口腔示意圖。搞清楚每個發音器官的位置和活動方式。在學習具體音素時,要先去感受老師(或錄音帶)的發音。然後在根據發音要領說明認真體會並進行模仿。注意:練習單個音素時,一定要按照發音要領把音發到位。該圓唇的一定要圓唇,該滑動的一定要滑動,不該滑動的一定要保持口型不變。單音練好了就可以練單詞的拼讀。這一階段要以聽為主。不要認為自己會拼讀單詞就可以不聽了。作為初學者,你拼讀出來的單詞幾乎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你要經常通過聽錄音來矯正你的發音。拼讀單詞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每個音素的發音要領去讀,要把每個音都發到位,要慢讀。一開始不要求快,而要求准。朗讀句子時也是如此。進入課文學習階段更要把聽放在首位。英語是一個口語和書面語有很大差異的語言。文字不可能把口語中的東西全部體現出來,有很多語音現象,如連讀,聲音,同化,弱化等等,在文字中是體現不出來的。要想學會這些語音現象,不聽是絕對不可能的。要學習語音理論,因為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的,但它本身不是實踐。它不能解決你的發音問題。而且,語音理論也不只是教你如何發音,它也教你如何聽音。語音學的一個分支就是聽覺語音學。所以,要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聽力訓練,而且要貫穿整個外語學習過程。
語音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外語學習中最難過的一關就是語音關。我指的不是練習發音。說語音關難過,一是因為語音轉瞬即逝:人對通過語音獲取知識的記憶遠不如對通過文字獲取知識的記憶。簡言之,人的聽覺記憶不如人的視覺記憶。二是因為把語音和語義建立起聯繫要比把文字和語義建立起聯繫要難。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即:看到文章能讀懂,同一篇的文章卻聽不懂。其實這也是視覺記憶和聽覺記憶的差異造成的。三是實際的發音與文字所體現的發音有出入。很多人錯誤的認為,只要學會音標就能學會英語。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因為無論你語音理論掌握的多麼好,無論你單個單詞讀音多麼準確,這些都不是你聽到的確確實實的聲音。當真正現實的聲音被我們聽到時,我們可能還是不知道聽到的是什麼,尤其是在聽到一連串的發音時。這樣看來,發音可能好練,但現實的讀音卻很難分辨,也很難記。我們在學母語時,認字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很多字的讀音。等到我們學習認字的時候,只要把我們已知的讀音與代表其形式的漢字對上號就行了。我們不用擔心會忘掉這個字的讀音,因為我們早就把漢字的讀音和它所代表的意思建立起了聯繫。可以說我們是先把音和義聯繫起來,後把形和義聯繫起來的。我們只要記住漢字的書寫形式就可以。但是,我們在學習外語時就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一切都是陌生的,讀音和文字形式不熟悉,唯一不難的就是意思,因為外語辭彙所表達的概念是我們已經知道的,只是以不同的讀音和書寫形式出現。書寫形式還算是好記的。所以,學習外語功夫主要應該下在讀音的識別和記憶上,也就是功夫應多下在聽上。首先通過聽來獲取地道的發音。我說的是地道,不是正確。學會音標絕不等於學會語音。音標只是語音符號。當我們看到這些單獨的符號時,我們很容易把他們讀出來。把他們組成單詞時我們也能讀出來。但卻不能保證我們讀的很地道。比方說,argument,音標是 /"ɑ:ɡju:m?nt /。而美國人從來不這樣讀。他們只說/"ɑ:ɡi:m?nt/。至於把sudden讀成/"s?d?n /,把little讀成 / "lit?l/ 或/ "lit?? / 不但不地道,而且不正確。我們只要地道就可以了。其實在外國人心目中基本不存在正確與否的問題。只是可不可接受的問題。所謂地道就是被母語使用者所接受。所以真正地道的發音絕不是看音標拼出來的,而是聽出來的。你要確保你所學單詞的讀音都是通過聽錄音學來的。
如果你有一位好老師能夠經常糾正你的發音,那是最好。如果沒有,你就應該經常把自己讀的課文錄下來,然後和原錄音進行對照,找出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逐步改善。另外,語音練習不只是把單詞和句子的發音讀正確,你還要注意節奏,語速,音長,連讀,弱讀,省音,同化等一系列語音現象。只有把這些都注意到了才可以說語音過關了。
(二)單詞的學習
第一、單詞讀音的學習
單詞讀音的學習主要有兩步驟;第一步是通過掌握讀音規則和音標,也就是說要熟練掌握每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所代表的音素和各個音素的發音要領。這樣,每當我們遇到一個生詞,就可以通過單詞的書寫形式判斷出單詞的讀音,或是通過單詞的音標把它讀出來。第二步就是通過聽來獲取正確的讀音。在掌握了讀音規則和音標之後,學習單詞讀音就應該從聽力入手。換言之,每個單詞的讀音最好是通過聽課文錄音來學習。
第二、單詞詞形的記憶
前面已經談到讀音規則。研究讀音規則就是研究詞形與讀音的關係。英語單詞的詞形具有提醒讀音的作用,而讀音也具有幫助記憶詞形的功能。也就是說我們不用擔心忘記了那個單詞的讀音,只要我們看到它就能把它讀出來。也不用擔心那個單詞不會寫,只要聽到讀音或者記住讀音就能寫出來。
所以,對於一個初學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詞形與讀音的關係。認真分析每一個詞中的每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所分別代表的音素。這些字母或字母組合所代表的音素相對來說是比較固定的。比如說字母igh在重讀音節讀作雙母音/ ai /,那麼,它無論出現在哪個詞里,只要它處在重讀音節,它都讀作/ ai /,比如單詞high, right, sight, delight等。弄清讀音規則,記單詞就沒有問題了。你會覺得學英語是件快樂的事。
第三、單詞詞義的掌握
掌握詞義要分三個步驟進行。第一步是在學習課文之前把單詞表中的單詞讀音、書寫形式和意思記憶一遍。這一步是為了掃除閱讀時的辭彙障礙。第二步是反覆閱讀課文,認真體會單詞在課文中的真正含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具體要求我將在下面的課文學習中詳細講解。第三步是在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把單詞表中的和自己查出來的單詞每隔一段時間複習一遍。如果你對讀音規則掌握的較好,複習時你就不用把每個詞都寫若干遍,只要用手把每個單詞的漢語意思蓋住,看著英文單詞去想一想它對應的漢語意思,或是把英語單詞蓋住,去想一想該漢語意思是哪個英語單詞就可以了。這樣記憶單詞不但能記住詞義,還能掌握其用法,而且記得很長久,節省時間。
如果你認為單詞非寫不可,那也要講究方法。比方說今天我要記20個單詞。老師要求每個單詞寫十遍。那麼,怎樣寫效果才好呢?很多朋友寫單詞時,都願意把一個單詞寫十遍,再寫下一個,直至把全部單詞寫完。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因為當你寫完做後一個單詞的時候,第一個單詞可能已經忘了。我們換一種寫法。把20個單詞從頭至尾寫一遍,然後,再從頭至尾地重複十遍。我們寫得總遍數沒有變。但效果不一樣。用後一種方法,寫最後一遍時,所有的詞你還記得。
寫的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第一,不要一次只寫幾個或十幾個詞。一次寫一百多個或更多,這樣更具有挑戰性。第二,保證這些單詞都會讀,而且讀得准。不會讀或讀不準都不要寫。第三,把所要記的單詞漢語意思單獨寫在一個本子上,然後,按順序看著漢語意思把他們逐個寫出來。不會寫的單詞做個標記。全部寫完後,打開教科書,把不會寫的單詞看一遍,再把全部單詞寫一遍。然後再檢查不會寫的單詞,然後再從頭至尾地寫,然後再檢查。如此這般,即使你智力一般,一二百個詞,寫上五六遍基本就能記住了。
(二)語法的學習
由於受到我國現行英語教學和考試模式的影響,一談到語法,我們總能想到做語法題。其實,我們是沒有弄清楚學習語法的目的。我們不應該為了學語法而學語法,有些朋友把語法學習當成了英語學習的全部,認為學好了語法就等於學好了英語。這是極其錯誤的。其實語法只是有關語言規律的知識,學習語法就是為了掌握這種規律,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語言。所以,學習語法絕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能使語言學習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概念作者亞歷山大說:我們學語法是為了忘記語法。We learn grammar in order to forget it)
那麼,怎樣才能學好語法呢?
第一,我們要了解每項語法術語的定義,然後,根據定義去識別和理解課文中的語法現象,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比如名詞。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名詞。名詞的定義就是表示人或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稱的詞。說到人的名稱,我們就應該想到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說到事物的名稱,我們就應該想到我們周圍的事物也都有各自的名稱。比方說:我們說到小汽車,我們就會想到一個有四個輪子,裡面可以乘坐幾個人的交通工具。小汽車就是這個東西的名字,小汽車就是名詞。語法術語的定義需要我們理解。只要理解了,在以後的不斷使用中自然就會記住。
第二,掌握幾個詞類的詞形變化。說到詞形變化,英語要比俄語簡單得多,名詞只有單複數變化,動詞只有五種變化,形容詞和副詞也只有三種變化。掌握了這些變化對準確地理解文章有極大的幫助。比方說,He is studying English. 和He studies English every day. 這兩句話中的studying 和 studies分別表示正在學習和經常學習。學習各種詞型變化需要我們記住各種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
第三,掌握虛詞用法,英文的虛詞有介詞、連詞和冠詞。學習虛詞重在記憶,因為理解虛詞並不難。而且虛詞在任何語言中的數量都是有限的。但他們的用法卻比較多。所以,學習時應多加註意。學習虛詞的用法是要慢慢積累的,不要急於求成。
第四,學英語要掌握七種基本句型和各種句型中各個成分之間的關係。英語中無論多複雜的句子都不外乎是這七種基本句型的變化,同時培養句子分析的能力。可以說,是否具備句子分析的能力意味著是否有能力在沒有教師指導下繼續學習的問題。分析句子結構是學習任何外語的人必須做的事情,尤其是初學者,也是外語學習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否則,你的外語不可能學得快,學得好。
第五,掌握限定動詞的用法。限定動詞構成了各種時態,語態和語氣。句中的謂語都是由限定動詞構成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語法項目。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它進行研究。它既需要理解,又需要記憶。而且你必須記住各種時態、語態和語氣的結構。否則,你將來無論何時說話,寫作,還是閱讀都會遇到很大的麻煩。
第六,掌握主從複合句。要想掌握主從複合句,首先要有句子分析的能力。要弄清楚誰是主句,誰是從句,主句和從句之間是怎樣的一種修飾關係。還要記住一些主從複合句的連接詞。記住這些連接詞在各種句子中的語法作用。連接詞的數量也是很有限的,不是變化無窮的。
第七,掌握非限定動詞的用法。非限定動詞是英語動詞在不做謂語情況下的用法。這是英語中真正有一定難度的語法現象。難就難在它不像從句那樣用連接詞來表示從句和主句的關係。沒有連接詞,我們只能根據語義來分析它和主句之間的關係。但只要我們有了較好的句子分析能力,也就不會覺得非限定動詞難了。學習非限定動詞也是重在理解。理解了,記憶起來就容易。
(三)課文的學習
課文的學習是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談到學習課文,我們總是有一個錯誤的認識。我們總是期望老師把課文中最重要的東西講出來,然後為了考試就複習那些重點內容。這樣我們就希望老師講課的時候把課文濃縮成幾個段落,幾個短語或幾個詞。這是極不正常的。這是純粹為考試而學習。儘管為考試而學習也不能算錯,但是我們不應忘記:我們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使用這種語言。
那麼,怎樣才能把課文學好,學紮實呢?
首先,我們要養成很好的預習習慣。預習的目的是在老師講解課文之前把課文中不認識的單詞或短語找出來。同時,也是最主要的,要把自己讀不懂的段落或句子找出來。這樣在老師講課文的時候,我們就有了很好的目的性。等老師講到自己不懂的句子或段落時我們就能更加認真地聽老師的解釋。這比不去預習盲目聽課的效果要好得多。那麼,是不是新課文聽懂了,學會了就萬事大吉了呢?當然不是。
我希望同學們能記住這兩個字:記憶。學習外語的人不要老是問自己學懂了多少,而要問自己記住多少。因為要學懂什麼東西並不難。簡單的知識自己就能看懂,稍難一點的知識經過老師指點也能很快理解。要理解一個新知識點多則幾分鐘,少則幾秒鐘。當然,個別的特別難理解,較抽象的內容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理解。不過,要想把幾分鐘甚至是幾秒鐘理解的內容長期的留在記憶中,你就得花幾小時,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到。因此,我們說,學習外語最難的不是理解,而是記憶。所以,你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用在記憶上。學懂了課文,並不等於記住課文。怎樣才能長久地記住課文呢?答案是複習。
我們很多人只是為了考試才進行複習的。其實,幾乎在任何學科取得卓越成績的人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自覺不自覺的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過大量的複習。俄羅斯的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認為,複習是學習之母。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早就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所以複習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那麼怎麼複習呢?
這要看我們處在哪個學習階段。
初級和中級階段要進行強化訓練式的複習。首先是聽,學課文之前要聽,學課文的時候要聽,學完課文後還要聽。要精聽泛聽結合。一直聽到無論你聽哪句話,哪個詞,馬上就能知道它屬於哪一課,上下文是什麼。不聽的同時還就閱讀。從頭至尾反覆讀。一直讀到你不需要查閱詞典,單詞表和參考書以及課後的注釋就能完全理解課文。不但知道明顯的故事細節,也能領會其中蘊涵的寓意,同時還能把握課文中疑難句子或段落的結構脈絡,以及課文中的辭彙與其它課文中辭彙的關係。這樣才算是真正把課文學會了。另外還要朗讀。在聽熟和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放開聲音的朗讀。學習課文的最高境界是在朗讀的同時也理解了意思。
高級階段,在你能確保自己的語音語調非常好並且穩定的時候,就可以以聽音和默讀為主,因為此時朗讀的速度沒有閱讀速度快,所以,反覆閱讀更能提高效率。 你的閱讀速度也會逐漸提高。
複習時不要在一天內把一篇課文看很多遍。通過閱讀複習時,把學過的課文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各複習一遍。然後,要每隔幾天把前面學過的所有課文複習一遍。通過聽複習時,不要在乎現在聽的是哪一課。只要有時間就聽。
反覆複習也是單詞學習的最佳途徑。我們總是希望老師在上課時把所有單詞的用法講給我們。認為這樣我們就能學會使用它們。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一個新單詞,把它的不同意思都告訴我們,並且給我們很多例句,然後讓我們按照例句造出自己的句子來。我們很多人都能做到。我們還以為我們這樣就學會單詞了。我們就高興的不得了。因為我們當時確實弄懂了。但是,十天以後我們還會嗎?兩個月以後我們還會嗎?單詞的記憶只有通過反覆複習,認真體會和比較每個詞在一篇課文中的用法和這個詞在不同課文中的相同用法和不同用法。複習的次數多了,你不但能夠掌握詞語的用法,還能對語言本身有一種感悟。這種感悟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它。說簡單一點,你會覺得它不再是外語,而像是母語。這就是所謂的「語感」。
三、如何進行自我訓練
(一)聽的訓練
一說到聽力,我們很多朋友就會想到聽力考試。認為聽力練習就是為了應付聽力考試。這種思想是不正確的。我們當然可以考試,但考試決不是聽力練習的主要目的,練習聽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那麼,是不是以交流為目的的聽力練習對於考試毫無益處呢?當然不是。我們可以這樣說,以考試為目的的聽力練習對於交流沒有太大的好處。而以交流為目的的聽力練習則可以比較輕鬆的應付聽力考試。這是因為,以考試為目的的聽力練習只要求我們聽懂一些關鍵詞,只要聽懂這些關鍵詞就可以做出正確答案。而以交流為目的的聽力練習則要求我們把每個細節都聽懂。設想一下,一個連細節都能聽的懂的人,在考試的時候還聽不出幾個關鍵詞嗎?
明確了聽的目的,現在我就談一談如何練聽力。
我們都有這樣經歷,即:閱讀起來很容易的東西,聽卻聽不懂。聽到某一個詞感覺很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意思。等想起來這個詞的意思,後面的幾句就什麼也聽不見了。其實這是聽力練習過程中極為正常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必經之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我們對英語的語音語調太不熟悉了。我們還沒有學會把單詞的語音和語義建立起聯繫。我們在記單詞時過分注重單詞的拼寫。儘管我們心裡知道單詞的讀音,但這畢竟不是外界給我們的現實聲音刺激。而且,我們根本無法判斷自己內心的讀音是否準確。當真正的外界聲音跑進我們的耳朵里時,由於這個聲音對我們來說很陌生,我們就想不起來這個聲音所代表的意義了。這就需要我們在聽懂內容之前先熟悉語音語調。讀音不陌生了,我們才能逐漸學會把聽到的讀音和這個讀音所代表的意義聯繫起來,而不是只把詞形和意義聯繫起來。所以,在練習聽力時要調整自己的心態,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也就是說,不要求自己聽什麼就懂什麼。其實,最初的聽力練習不是為了聽懂什麼,就是為了熟悉英語的語音語調。
那麼,怎樣聽比較合適呢?
在練習聽力的時候,如果有大塊的時間,你可以精聽,也就是一句一句地聽,儘可能聽懂每一句話。沒有大塊時間則可以泛聽,也就是隨機地聽。你可以在起床後就開始聽。邊洗漱邊聽,邊做家務邊聽。可以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是做一些不需要動腦筋的活計,你都可以聽。泛聽就是讓錄音機一直播放就可以了,不去管現在聽的是哪一段,也不要考慮是否聽得懂。也不要局限於某一段內容。聽到了已知的內容就算是複習了一遍,而聽到不懂的內容就算是預習了一遍。精聽有利也有弊。它的好處是可以讓你很快聽懂所聽內容。它的弊端是,你必須有大快的時間。另外,我們通常是犯這樣的毛病,當我們聽不懂的時候,我們不願去聽。而對於我們已經聽懂的東西我們可能還是不願去聽。這就是多數人的毛病,只求理解,不求記住。結果是,儘管我們當時聽懂了,但由於以後不再去複習,我們始終不能熟悉英語的語音語調。泛聽的利大於弊。因為泛聽時不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精神比較放鬆。泛聽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時間利用率高,而且也是熟悉語音語調的主要途徑。它的弊端就是有時候不能集中精力。可能有朋友會問:泛聽的時候,不能集中精力聽,這樣聽會有效果嗎?回答是肯定的。
因為人的記憶過程的第一步就是識記,而根據人識記時有無明確目的,識記又分為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有意識記就是有目的的去記憶某些知識,比如說,老師讓我們背課文,記數學公式,歷史事件等等,而無意識記則是指事前沒有識記目的,也不用任何識記方法的記憶。比方說,有人看完一部電影或讀完一本書就能把裡面的內容講述出來。沒有人讓我們記住特朗普是幹什麼的,但我們都知道他是美國總統。這些都是通過無意識記獲得的。儘管,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無意識記不如有意識記的記憶效果好,但無意識記也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有用途徑。我們的很多知識都是通過無意識記獲得的。利用零散時間進行聽力練習就是充分利用人的無意識記能力來獲取我們想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泛聽也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受到正確的語音語調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無論聽什麼內容,都應該精聽和泛聽相結合。先把全部內容泛聽幾遍,先大致了解一下基本內容,然後再通過精聽來聽懂細節。而精聽過的內容再繼續泛聽,這既是為了熟悉語音語調和培養語感,也是為了記住所聽的內容,這是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因此,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會產生更好的效果。一開始可能覺得聽懂的很少,但只要你長期堅持下去,你會覺得聽懂的越來越多。
另外,精聽時會遇到一些怎麼也聽不懂的詞或句子,這個時候不要硬聽。實在聽不懂就看一眼文字材料。因為我們對外語的語音畢竟不熟,有很多東西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東西,單憑聽是不行的,所以聽不懂時看看文字很有必要。
其實,聽是為說打基礎,通過聽音來獲取正確的語音語調。而語音語調的習得過程則是漫長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我們把某一特定的內容在一定的時期內反覆聽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使這些內容及語音語調在我們的大腦中固定下來。這樣,隨著聽的量不斷積累,我們才有可能在以後的口語交際中非常自然地運用正確的語音語調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聽也是讀和寫的基礎。這樣說朋友們可能感到奇怪。其實一點都不奇怪。記得以前看過的一部英文電影中有這樣兩句話,Every word is a part of a picture. Every sentence is a picture. 這就是說;閱讀的時候是在內心裡想像出畫面來。其實,我們閱讀漢語時何嘗不是如此呢?但問題是我們在閱讀漢語時能夠想像出畫面來,閱讀英語時卻想像不出來畫面。因為我們在閱讀英語的時候總是想把它翻譯過來。而翻譯時又總是受到詞義和句法結構的干擾,顧不上文字所描述的景象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翻譯的東西別人看不懂。真正的閱讀應該是邊閱讀,邊在心裡想像出文字所描述的畫面,而不是翻譯。那麼,怎樣才能邊閱讀,邊在心裡想像出畫面呢?我認為功夫不在閱讀,而在聽力。因為,要想通過閱讀來培養出邊閱讀邊看畫能力,就必須把一定量的材料反覆閱讀好多遍,一直讀到不再受單詞和語法的干擾就能完全理解所讀內容。但我們很少有人把學過的課文反覆讀幾遍,很多人只求理解文章內容,或是只求知道文章中的語法要點和重點辭彙,而不求記住承載這些內容的語言。所以,很多人一旦讀懂文章就把它拋到一邊,不再理它了。因為,你認為你已經讀懂了。再讀新的材料時,還要走老路,還要把精力集中在排除辭彙和語法的障礙上。閱讀的時候你總是有時間去揣摩語法現象和查閱詞典。而在聽的時候,你是沒有時間去揣摩語法現象或查閱詞典的。每次聽的時候只能聽懂一部分,而這一部分,由於不受語法等因素的干擾,就可能在你的腦海里形成支離破碎的圖像。隨著聽的次數的增加,聽懂的內容越來越多,圖像就會變的越來越清晰,完整。
比如說,我們聽到這樣一句話:An old man is walking slowly in a busy street. 當你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你可能只聽出了man一個詞。在你的腦海里形成的圖像也只有一個人的形象,以後你可能又聽出一個street, 這時,你的圖像里的人就有了背景。而當你聽出walking這個詞的時候,你的圖像就變成了一幅動態畫面。當你把其它的詞都聽懂的時候,你就會想像出一幅清晰的動態畫面,即:一位老人在繁忙的大街上漫漫的走著。
這種在內心裡想像出圖像的能力一旦形成,它就會自然地移植到閱讀上去。也就是說,你在閱讀的時候也就邊讀邊想圖像了。這樣,你的閱讀速度會大幅度提高。你的英語思維就自然形成了。
聽懂了,讀懂了,又形成英語思維,寫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實,我們在聽的時候不是什麼都聽不懂,由於個人情況不同,每個人對新材料所能聽懂的量也不一樣,但絕沒有一點都聽不懂的。只要所聽的材料與自己的水平大致相當,每個人都可以聽懂一些內容的。你完全可以以那些能聽懂的內容為出發點,像下圍棋一樣,逐漸地把棋盤擺的滿滿的。只要持之以恆,你會成為博弈高手的。
實際上,聽就是為自己創造一個心理語言環境。所以,聽力訓練要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可以說,我們花多少時間聽外語都不為過。
(二)說的訓練
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說,這一點沒人懷疑。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去練習說,那當然好。但是,就我們現在的條件而言,讓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條件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只能通過其它途徑訓練說的能力。你可能認為同學之間互相對話就能練出說的能力。如果你是一名外語系的學生,你問問自己,每天在課堂上你有多少時間能和你的同桌進行對話練習。在外語課堂之外呢?非外語系的學生呢?自學者呢?所以,指望同學之間進行會話練習也不大靠得住。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訓練自己說的能力呢?要想會說,首先得保證聽得懂。然後要練朗讀。讀好了,讀得和外國人一樣,說的能力就自然形成了。
怎麼才能讀好呢?我們應從一開始就認真朗讀每篇課文。朗讀應在聽熟的基礎上進行。沒聽熟的東西最好不要讀。不然你會養成一個不良的發音習慣,很難改正。最初練習朗讀的時候一般都是較短的語言材料。所以,讀的時候要想著每個單詞中每個因素的發音要領,使每個音都發到位,使面部和口腔內各發音器官的肌肉都活動起來。一定要練到兩腮發酸,並且仍然堅持練。只有這樣才能練出效果。朗讀時還要放開聲音。現在正流行瘋狂英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大聲朗讀就可以了,不必瘋狂,因為瘋狂很難堅持。最好是在早晨讀。因為早晨起來人的面部肌肉比較僵硬,這時候練習效果較好。不過你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練習。每次練習的時間最好在半小時以上。不要盯著一篇課文反覆讀,而要把你學過的課文從頭至尾地讀。每次每篇課文讀一遍就可以。當然,個別比較難讀單詞或句子可以多練幾遍。隨著課文量的不斷增多,你可以把前面讀熟的課文甩掉,去讀新學的課文。這樣滾動著前進,你不但能夠練出標準的發音和流利的口齒,還能記住大量的語言材料,而所有這些正是口語所要的東西。當你讀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比如說,新概念四冊書全部讀熟,你的口語能力就自然形成了,即所謂量變產生質變。你大可不必為沒有夥伴練口語而發愁。
(三)讀的訓練
首先,我們要弄清閱讀的目的。用漢語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或了解故事內容。用英語閱讀則不然。前面講過,我們的智力水平和我們所接觸的語言材料之間是有差異的。作為初學者,我們讀的內容無論在語法和故事情節上都是比較簡單的。我們很容易讀懂。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閱讀的內容難度會逐漸加大。但是,要讀懂他們,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那麼,閱讀外語的目的是不是和閱讀漢語一樣呢?我只能說初級階段不是,高級階段是。我們先不談高級階段。因為我們誰也繞不過初級階段。那麼,初級階段的閱讀目的是什麼呢?記住:我們是通過故事學語言。其實,在初級階段我們所接觸的故事並不重要,但承載故事的語言卻是重要的。因為我們要學的不是故事,而是語言。要想了解故事內容,我們可以通過其它辦法獲得,比如看漢語版電視,讀漢語版小說等。故事好記,語言難記。要想記住故事,我們讀一遍就差不多了。要想記住語言,讀一遍是肯定不行的。所以,讀的訓練重點應該是重複。
任何一篇文章,我們在閱讀第一遍時,都覺得比較吃力。但隨著重複次數的增多就不覺得難了。在精讀階段,讀第一遍時首先要解決單詞問題,有的單詞在課後的單詞表裡已經列出,有的卻沒有列出。這就需要查詞典。從詞典中查出的詞義不要寫在所查單詞的下面。在所查單詞的下面畫一條直線,在左上角,或右上角標上序號。然後按序號把詞義寫在書頁上方或下方的空白處。這樣做是符合心理學原理的,即反覆閱讀和試圖回憶相結合的學習效果最好。當你再次看到這個詞的時候,它的周圍沒有任何有關它意義的信息。這時你就可以回憶一下,看看能不能根據故事內容把它想起來。實在想不起來就看一看記錄在空白處的詞義。這樣,一篇文章讀上三四遍就能記得比較好。其次,在單詞問題解決後,我們就得解決語法問題。首先是識別語法現象,即:哪句話用的哪種時態,哪句話用的虛擬語氣,哪句話包含定語從句等。然後,遇到難句要仔細分析句子結構,搞清楚詞與詞,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係。學會把複合句拆成簡單句,然後把每個簡單句的意思弄清楚,最後根據各句之間的修飾關係把整個句子的意思組合起來。如此這般把整篇文章都讀懂,剩下的問題就是複習了。前面已經說過如何複習,此處不再贅述。其實,無論是聽還是讀,都是在我們的大腦中構建語言編碼體系的過程。一旦這種編碼體系組建成功,我們的外語思維就形成了。此時的閱讀就進入了高級階段,閱讀的目的就和漢語閱讀一樣了,是為了獲取信息或了解文化。
(四)寫和譯的訓練
寫和譯是外語學習的高級階段。由於筆者寫和譯的經驗有限,這裡不敢妄談。不過,我們中國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千真萬確的。寫的功夫一半在寫,另一半在讀。如果你有老師指導你練習寫作當然好。如果沒有老師,那就只好靠自己大量的聽和讀了。因為聽和讀是培養外語思維的過程。隨著量的不斷增加,外語思維終將形成。一旦思維形成,寫就成功了一半。寫的時候注意一些語法錯誤和表達錯誤。寫的時候不要先想漢語,再翻譯成外語。那樣只能寫出中式英語的句子。如果你不會用外語思考,那就是你還沒有形成外語思維。這時,你最好先不要練習寫作,還是先聽和讀吧。翻譯也是在兩種語言都有較好的駕馭時才能進行。另外,翻譯不能閉門造車。要想練習翻譯,首先應閱讀大量的範文。多讀一些大家的名篇,看一看人家是怎麼譯的。除此之外,還要多閱讀外文資料來了解外國文化。翻譯的最高境界是翻譯文化,而不是文字。
四、兩個小問題
(一)如何看待遺忘。
學外語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遺忘。所以,很多人主張學外語時一定要背課文。我不反對背課文。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你可以背課文。但我不主張背課文。背課文有利也有弊。它的利是能讓你很快記住課文。它的弊是你背過課文後總認為你記住了,所以,你就不願意再去複習了。結果是,儘管你背過課文,但由於你不及時複習,最終可能還是把大部分內容忘記了。
首先,我們不能害怕遺忘。遺忘是人的正常心理現象,並不可怕。意識到自己遺忘比意識到自己記住還重要。因為,只要你還知道自己把什麼東西忘了,你就會提醒自己去再記一次。從這個角度說,遺忘也是件好事。前面不止一次談到要反覆複習,而不是反覆背誦。這是根據19世紀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結合筆者的個人經驗而提出的。其原理很簡單。比方說,你與一個人見面,你們見面的全部時間為30分鐘。如果這30分鐘見面是在一天進行的,那麼,十年後或二十年後,你仍然認識他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你有周恩來那樣的記憶力。但是,如果你把這30分鐘分成十份,每年與他見面三分鐘,十年後,你不但仍然認識他,而且還可能對他有較全面的了解。這十年的每個三分鐘都是對這個人的所有已知信息的複習過程和新信息的了解過程。這樣學習的過程會很輕鬆,精神壓力也會很小。不背誦,你就能暗示自己:我還沒記住,我還得看一看。如果你背誦了,你可能就不會提醒自己了。
(二)如何查字典 很多年輕朋友不大會使用英文詞典。遇到生詞時就去查字典。看到這個詞的第一個意思就把它記到書上。也不管這個意思用在那句話中合不合適。結果是翻譯出來的東西別人看不懂。查字典的時候,一定要把該詞的所有意思都看一遍。然後選出一個該詞所在的句子中最合適的意思。不僅如此,還要把這個詞條下面所有的短語都看一遍。看一看有沒有相關的成語。如果有,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們要養成一個良好的查字典習慣。把一個單詞的所有信息都閱讀一遍。
五、結束語
以上就是筆者經過40多年的努力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筆者並不是一個聰明人,也沒有上過大學。這點經驗也只是愚者千慮,偶有一得。不過看到很多非常聰明的年輕人由於方法不正確而沒有學好外語,感到非常可惜。所以,願意把自己的方法貢獻出來供大家參考。如有人能因此而有所進步,則將倍感欣慰。
2009年,6月1號星期一
推薦閱讀:
※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大自然】震撼人心的航拍![組圖]
※六步練胯法,練會了兩胯旋轉虛實自然成
※【自然志】遍地槐花無人食
※淺談易經中的自然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