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吃驚了:真實的美國竟是這個樣子…組圖
| 這才是美國 |
用親歷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
文章來源:Quora,這才是美國編譯:仇國林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媒體關於美國的報道鋪天蓋地,好萊塢大片、美劇和美國音樂無所不在,研究美國的專著、讀物……亦是汗牛充棟。
但美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嗎?
對於留學生而言,當他們踏上美國國土,親身經歷美國,是否會有出乎意料的發現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近兩位曾在美國留學的中國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眼中的美國是什麼樣子的。
一上海姑娘Yucheng Tu從美國名校畢業後,曾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生活過三年,下面是美國讓她吃驚的地方。
肥胖問題
來美國前,我聽說過美國社會存在體重問題,但是真的來到這裡,還是被驚到了。我心目中的「體重大」只是長得圓一點,完全沒想到很多美國人體重會超過300磅(135公斤)。
美食天堂
很多菜的名字我記不住,但周末的時候可選擇的大餐種類太多了:泰國、法國、比利時、印度、中東、義大利、香港、韓國、日本和地中海美食應有盡有。有些餐廳的菜單別具一格。
環境美呆了
至少像麥迪遜這樣的小城市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我從沒想過自己能住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湖水邊,出門就能看見松鼠、鳥、鴨子和兔子。
生孩子好多
美國很多和我同齡的人都有2 - 4個兄弟姐妹。有的人有7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工作狂、社會保障欠佳
美國人平均每年有10天的帶薪休假,但有的人卻選擇不全部休完。他們每周上班40個小時。有的公司需要員工全天候待命。
軟體公司的員工一周上班超過60個小時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失業就意味著保險沒了。美國人要到62歲以後才能享受社保。
除了繳納稅負,要想使自己的錢不因通貨膨脹而損失,美國人還要拿出一部分收入參加401k養老金計劃。
即使如此,普通人的退休金還是掌握在華爾街銀行家的股掌之間。一旦發生金融危機,銀行家可能失去自己一兩年的收入,而普通美國人則會失去多年的養老金。
很多美國人收入並不高。很難想像一個年收入低於9萬美元的人能夠在退休後負擔得起東北或西海岸的普通房子、擁有可靠的醫保而不用擔心動輒數千美元的醫療費用,還能負擔每年兩周的假期。
我是一個軟體工程師,相對於我的年齡,我的收入算是相當可觀了,我也沒有任何負債。
但是即使我參加401K養老金計劃,哪怕不考慮矽谷高昂的生活成本並且不生孩子,我還是擔心自己能不能舒舒服服地退休。
二
而來自香港的靚仔Bruce Li(厲害了,竟然叫李小龍!)這麼說美國。
1美國人的數學非常差我說的還只是類似乘除法的簡單計算,比如計算折扣價。有好多次我在排隊付賬時看到收銀員被很簡單的計算難住。在香港,成績平平的8歲孩子幾秒鐘就算得出來。
在香港讀大學時因為數學差,我沒有選擇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在美國讀研時,我選修了一門統計學,我也再次領教了美國人的數學水平。
這門課只涉及一些簡單的公式和方程式,都是我在香港上初中時學過的。但是,教授竟然給學生一步一步地講,就這樣,有的同學還聽不懂。
我上的雖然不是哈佛或其他常春藤大學,但至少也是美國某個州最好的公立大學,他們的數學竟然這麼差,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2大熔爐?沒覺得
的確,在美國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各個族裔的人。
白人、黑人、拉美裔、亞裔、印度人,但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區域、社交圈和文化,並沒有特別多的交融,很少看到不同族裔的人在一起。
大多數時候各族裔的人各自為政。更有趣的是,即使在「華人」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小圈子。我上的大學在紐約以北地區,有70%的學生來自紐約市和長島。
學校里來自亞洲的同學很多。
在香港,90%的人講粵語,因此在學校看到各式各樣的華人群體,讓我大開眼界:
有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從大陸移民來的廣東人、移民來的香港人、從大陸北方移民或來留學的講普通話的人,還有台灣人。
不用說,韓國人和日本人也是待在自己的圈子裡。多元是真的,可是「熔爐」在哪兒?
3美國不同地區在友好程度、犯罪率、經濟發展水平方面差異巨大
對於外國人來說,了解美國的途徑往往是好萊塢電影、美劇和美國遊客。
因此人們很容易認為美國整體上就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或者美國遊客的樣子,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我住在一個小鎮,那兒的人是我見過最友好的人。相比之下,香港人通常比較粗魯,對陌生人並不友好。
有次旅遊我去了紐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紐約,陌生人之間的關係還有開車的禮儀和小鎮截然不同。
家住小城鎮的美國朋友告訴我,他們特別害怕在紐約開車,因為多數司機不會讓你變道,開在他們前面。
一個紐約的朋友告誡我在紐約停車時一定要把包和個人物品放進後備箱,我在小鎮時從來都不需要這麼做。
除了大城市外,我也去美國鄉村旅行過。有些小旅館的霓虹燈招牌上寫著「內有電視、空調」。這不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標配嗎?
我開車在蒙大拿州的荒野找加油站,最後找到的地方請看下圖。
這張圖片會讓你想到什麼?感覺這地方最近30到40年就沒發展過,有木有?
我還注意到,在大城市有相當多的流浪漢和乞丐。有的乞丐還會講中文,難以想像吧?
有一次我在曼哈頓一個車站等車,突然有個黑人小伙微笑著向我走過來,用幾乎完美的中文對我說,「你好嗎?」。
因為美國人經常對陌生人微笑,我起初完全沒看出來他是乞丐。
我用中文跟他打了招呼,然後他問我是不是中國人,有沒有零錢或硬幣可以給他。
我正遲疑該怎麼做,有兩個警察看到我們,走過來要那個黑人走開。
那一刻我忍不住想,「額滴神啊,在紐約生活真不容易。乞丐都得學外語。」
上面這些經歷讓我知道,美國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它幅員遼闊,千姿百態。
4槍支、暴力和犯罪問題不像國內媒體報道的那麼嚴重
美國的槍擊案舉世聞名,在美國也一直是熱議的話題。
我認識不少香港學生,他們從沒去過美國,但卻因為認為美國太危險而選擇不去美國留學,就更別說移民了。
他們不想生活在一個持槍合法的國家,認為如果人人都可以持槍,那你完全不知道哪天哪個瘋子會大開殺戒。
可真實情況完全沒有那麼誇張。沒有隻因不開心就拿槍亂掃別人的事情。
5籃球和NBA在美國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火
我很吃驚自己身邊很少有美國人追著看NBA的比賽。
相反,NBA在東亞特別受歡迎,尤其是在芝加哥公牛擁有邁克爾·喬丹那個年代。大多數高中生,包括我,當時都極度痴迷NBA。
我到了美國才知道,NBA在職業體育項目中,受美國人歡迎程度只排到第3還是第4。最受美國人熱捧的是NFL(美國橄欖球聯盟)和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6很多美國人沒有護照,因此從未出過國。
可能因為香港太小,沒太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但凡假期,機場總是擠滿了要飛台灣、日本、泰國等地度假的港人,去這些地方只需要3到5個小時。
後來我才意識到美國很大,非常多元化,在美國的不同地方旅遊,可以讓旅行者獲得很多不同的經歷和體驗。
7很多中國人以為西方人普遍外向開朗,不像中國人有很多禁忌,然而…
我曾經是持上述觀點的人。
一般來講,中國人,尤其是老年人,對於「死」和「鬼」非常避諱,很少談及。我們往往用其他詞來替代忌諱的詞。
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後,我才知道美國人也有禁忌。
首當其衝的就是種族,以及各種族之間的關係了。
美國人一般不談這個問題,或者只在沒有其他種族的人在場時才會講出自己的真實看法。
我曾在一家實驗室做過助理研究員,當時我是實驗室唯一的亞洲人,其他全是白人,所以才幸運地聽到他們的真實看法。
可能是因為我講話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聽他們說,然後他們忘記了我的存在才敢於「直抒胸臆」。
另一個禁忌是「胖」。
即使事實的確如此,但是對別人說「你胖了」或「你最近好像發福了」跟犯罪是一樣一樣的。
還好我自己從沒在「胖」字上犯過錯。美國人對他人體型的評價真的「太不真實」。
還有一個區別就是關於性了。
中國人通常不會公開談論這個話題,而美國人可以神態自若地討論關於性的問題。
剛到美國時,我發現身邊的美國人都太不一樣了。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我更多地了解他們以後,發現他們其實很像。
外表縱然千差萬別,但人的內心都是一樣的。畢竟我們都是渴望被愛與尊重的人。
8我知道李小龍很有名。但是到美國後我才知道他在美國是多麼有名!
每次我做自我介紹時,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我:我叫Bruce,來自香港。他/她:你不會姓Lee吧?我:是的,我姓Li。他/她:不可能!我還叫Janet Jackson呢(如果她是黑人)!要麼就是:Bruce Lee!?!你是Bruce Lee?我不信!
這個時候我只好把身份證件拿給他們看,證明我的確叫Bruce Li。
怎麼樣?上面兩位中國留學生眼中的美國有沒有讓你更了解美國呢?
推薦閱讀:
※美國阿斯本度假村:全家滑雪度假,這裡是北美 No.1
※不可低估的小國,蘇聯、美國都在這個小國上吃了大虧
※這樁轟動了整個美國的案件,又被搬上熒幕了
※益僑移民小課堂——首次登陸美國至少需要停留多久
※華盛頓觀察:中美衝突,四分之三華裔將支持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