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婦產科醫師的故事

一位婦產科醫師的故事

——記昌吉州政協委員木壘縣醫院婦產科主任李琦

李琦口述李玉廣整理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琦。

她是木壘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昌吉州政協委員。

她三十多年如一日,堅守在臨床醫師的崗位上,堅持不懈地以救死扶傷為天職,以解除患者痛苦為己任,以滿腔熱情的工作態度、精湛的醫療技術為各族母嬰竭誠服務、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戴和普遍讚譽。

她曾經獲得過很多榮譽稱號:

昌吉州吳登雲式醫務工作者;

昌吉州衛生系統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

昌吉州優秀專業技術工作者;

昌吉州「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自治區「巾幗建功」標兵;

自治區先進工作者。

承載這些榮譽的,是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

用真情呵護母嬰健康

2000年6月1日清晨。蓬勃欲出的朝陽給蔚藍的天幕塗上了一抹鮮艷的橘紅色。街道上,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流,沒有嘈雜的喧囂聲,木壘縣城的黎明靜悄悄的。

突然,一串串急促的「嘀嘟—嘀嘟,嘀嘟—嘀嘟」聲劃破了晨光微曦中的寧靜,一輛救護車,風馳電掣般的在馬路上疾馳著,由遠而近,停在了木壘縣人民醫院住院部門前。

從救護車上抬下的是一位妊娠晚期出血的病人。患者巴扎爾古麗,是一位來自大石頭鄉的哈薩克族婦女。

正在醫院值班的婦產科主任李琦當即對患者做了檢查。

李琦:檢查發現:巴扎爾古麗是因為前置胎盤導致妊娠晚期出血,病人出血較多,必須儘快實施剖腹產手術,否則會危及母嬰的生命。

巴扎爾古麗被推進了手術室,實施了剖腹產手術。孩子被順利地取了出來,是一個健康的女嬰。可產婦卻因為子宮收縮不好,出現了大出血,情況十分危急。為了避免發生意外,我立即開始給病人按摩子宮,並應用宮縮素等各種保守治療措施以緩解病情。可是子宮收縮的癥狀並不見好轉。血不停地從手術台上流到台下,30分鐘後病人血壓迅速下降,出現口唇及肢端發紫,神志不清,雙眼上翻,口吐白沫,嘆息樣呼吸等一系列重度休克癥狀。

巴扎爾古麗生命危在旦夕。

為了挽救巴扎爾古麗的生命,我決定立即給病人實施子宮切除手術。

可是一道難題卻擺在了面前。沒有血源,手術就沒有保證。情況緊急,救人要緊,我號召本科室的醫護人員帶頭為病人獻血。

在婦產科醫護人員的感召下,全院職工也紛紛伸出援手踴躍為巴扎爾古麗獻血。經過化驗,有8位漢族醫護人員為患者義務獻血。參加獻血的人有院領導,也有普通職工;有婦產科剛參加工作的年輕醫生張歡,也有即將退休的護士長劉淑蘭。流淌著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精神和民族團結情誼的1600毫升鮮血,緩緩的注入了巴扎爾古麗的體內。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手術成功了,巴扎爾古麗得救了。當醫護人員推著巴扎爾古麗走出手術室時,過道兩旁等候的病人親屬和朋友,一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

巴扎爾古麗的丈夫走到李琦主任面前,握住她的手,泣不成聲。

巴扎爾古麗要出院了,她抱著孩子來到李琦面前,執意要讓這位給她帶來第二次生命的恩人給孩子起個名字,卻被李琦婉言謝絕了。

不承想,2010年木壘縣電視台在拍攝電視專題片《用真情點亮生命之光》時,李琦再次見了到巴扎爾古麗母女。與恩人久別重逢,巴扎爾古麗顯得格外激動。她緊緊地擁抱著李琦,久久不願鬆開。隨後,她又高興得把女兒叫到李琦面前,滿含深情地說:「為了讓孩子記住你的恩情,我還給孩子取了個漢族名字:「六一李」。孩子是六月一日生的,是你李醫生救了我們母女的命,所以嘛,就叫「六一李」。聽了巴扎爾古麗一番發自內心的表白,看著眼前這位已經十歲,健康活潑,像花朵一樣漂亮的姑娘——「六一李」,李琦的眼睛也濕了。

婦產科——這是一個聖潔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禁地」。每當面對著那些身肩兩條生命的孕婦以及女性特有的疾病,李琦的心靈深處始終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壓力:產婦的緊張、焦慮需要安慰和解釋,胎心的變化需要隨時監測、及時處理,更可怕的是:大出血、羊水栓塞等疾病隨時都有奪去孕婦生命的危險,必須時刻警惕危險信號的徵象,真正做到化險為夷。

2005年11月的一個傍晚,李琦連著做了兩台急診剖宮產手術,已經累得精疲力盡。當她拖著疲憊的身子正準備坐下來寫手術記錄時,醫生辦公室的門猛地被人推開了,一位中年婦女急匆匆地走了進來。來人是前一個做完手術的產婦李輝的母親。她慌慌張張地說:「李主任,我女兒流血挺多的,你快給看看吧。」

李琦:我急忙起身去了病房掀開被子,按住產婦子宮揉了一下。只聽嘩的一聲,從產道里流出幾塊凝血塊,大約有300毫升血。我不由得在心裡暗叫一聲:不好!多年的臨床經驗告訴我:這是因為產婦術後子宮收縮不好,出現了產後出血,必須緊急處理,不然就會危及產婦的生命。我一邊輕聲慢語地安慰李輝放鬆情緒不要過度緊張,一邊開始按摩子宮,同時吩咐護士馬上用藥。經過積極處理,產婦子宮收縮好轉,流血減少,癥狀開始緩解。

但是沒過多久,李輝的子宮又開始變軟,出血又開始增多。我一邊按摩子宮,一邊觀察病情,吩咐護士給李輝用藥、輸液、輸血。一直到凌晨2點,出血還在繼續,李輝的休克癥狀越來越重,再保守治療下去,將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失去最佳的手術時機。

但在是否接受手術的問題上,李輝和他的家人卻一直拿不定主意。眼看著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再這樣猶豫不決,就會失去最佳的手術時機。為了解除家屬的擔憂,我一遍又一遍地給李輝的他們解說病情,權衡利弊,希望他們能儘快同意手術。可得到的回答仍然是:「等等,再等等。」

這也難怪,李輝剛剛經歷了一次手術,身體還很虛弱,一家人還沒有來得及品嘗孩子降生所帶來的喜悅,接踵而至的意外,又讓他們再次陷入痛苦糾結之中,一個個愁容滿面,茫然不知所措,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正如李琦所料,嚴重的併發症出現了。李輝產道出血不凝,腹部切口也開始滲血,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發生了。如果再不手術,恐怕就沒有機會了。在李琦的反覆勸說下,已經沒有了退路的李輝家人終於同意了手術。待家屬簽字以後,李輝立即被推進了手術室,實施了次全子宮切除術。

李琦:當子宮體被切下後,我用止血鉗夾住患者的宮頸,血總算是止住了。可是還沒有等我緩上一口氣,病情突然又出現了反覆。只見大量的血液迅速從宮頸涌了上來。情況緊急,必須馬上找到出血點。一開始。我試圖用吸引器吸乾淨血液,找到出血的地方,可是還沒等看清楚,血液又涌了上來。反覆幾次都沒有找著出血點。這時,一個不祥之兆突然在我的腦子裡一閃:完了,今天這個病人可能沒救了。

一向臨陣不亂鎮定自若的李琦,這時卻陷入了極度的緊張之中。她心跳加快,手也有些顫抖,心裡更是亂糟糟的,真希望躺在手術台上的是她自己,而不是李輝。

好在李琦畢竟是一位臨床經驗十分豐富的婦產科專家。緊張無助的情緒在他腦海中轉瞬間一縱即逝。他暗暗告誡自己:一定得沉住氣,讓自己保持鎮靜。情緒一穩定,思路也就隨之打開。

李琦:當時我突然想起一個辦法,為啥不用大沙墊吸血呢?事不宜遲,我當即讓護士拿來了大沙墊,迅速吸盡了流出的血液,找到了出血點。原來是在殘餘的宮頸上有一處芝麻大小的創面,因為病人大量出血後凝血功能障礙,所以導致小的創面出血迅猛。找到了癥結後,我便快速地在創面上做了8字縫扎,血終於被止住了,病人得救了,懸在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手術結束後,我靜靜的站在手術室里,淚水順著臉頰淌了下來。

用執著詮釋大愛人生

30年前,李琦從昌吉衛校婦幼醫師專業畢業,被分配到木壘縣人民醫院工作。此前,她從來沒有到過木壘。邊遠、閉塞、落後的木壘,對她來說,只不過是地圖上的一個小圓圈,除此而外,她是兩眼一抹黑——一無所知。

這個初出茅廬稚氣未脫的黃毛丫頭,就憑著一腔熱血,懷揣著救死扶傷的夢想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提著簡單的行李,搭上早班車,隻身一人來到了木壘。

當時的木壘縣城,就只有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下了車,她一邊走,一邊打聽,從最東頭的車站一直走到最西頭,總算是找到了坐落在西樑上的縣醫院。

李琦:所謂的縣醫院,只有一棟L型的平房,一副破舊凋敝的樣子,讓人看了心寒。走進醫院的過道,撲鼻而來的不是醫院特有的那股濃濃的藥味,而是瀰漫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怪怪的霉味。過道的地面也是坑坑窪窪的,鋪在地上的磚塊缺失了不少,走起路來高一腳低一腳的,不小心就會崴了腳。抬頭一看,過道頂棚上好多地方懸著一個個鼓鼓的大包,好像快要塌下來了。病房裡黑乎乎的,陰暗潮濕,空氣也不流通。這一切,,確實有一點出乎我的意料。

好在李琦從小在兵團長大,跟著大人也吃過不少苦。醫院的環境雖然差一點,但這對於李琦來說也還能夠適應。她暗暗下了決心:苦點兒累點兒都沒關係,只要能學到技術,儘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就行。

報到後,她被分到了婦產科。正式上班以後,她才慢慢發現,到婦產科住院的病人很少。來住院的大都是平產的孕婦和要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婦女。難產的孕婦幾乎都被轉到了奇台縣人民醫院和農六師奇台醫院。李琦的心裡不免犯了嘀咕:一天下來,看不了幾個病人,接觸疑難病症的機會更少,在這樣的環境里要想多學一點技術,快一點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真是太難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學習的機會總還會有吧?

隨老師實踐了一周後,她就被安排獨立值班了。

剛開始值班,自己心裡沒底,每根神經都綳得緊緊的,生怕晚上值班會碰上一些比較棘手的病例。有時候,眼巴巴的看著一些產程異常的孕婦,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痛苦後,本院卻束手無策,不得已又幾近周折轉入外地醫院就醫,她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是愧疚還是自責?一時也很難說得清楚。每當聽說那些在其它醫院工作的同學已經幹得風生水起得心應手,她心裡就覺得空落落的,真著急啊,她多麼渴望自己能像其他同學一樣能有一個有好一點的工作環境,和他們一樣能有一個去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的機會呀!她也曾不止一次的跟愛人說:「如果我現在能害上一場大病,就有機會住到條件好的大醫院,也好藉機會實地去看一看,學點東西回來充實自己。」

李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實踐的機會,就只能從書本上學。一本《婦產科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以至於什麼問題在那個章節,甚至在書的某個位置她都記得清清楚楚。一些關鍵的章節和段落,更是記得滾瓜爛熟。為了更好的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我還訂閱了一些專科雜誌,利用業餘時間刻苦攻讀,並結合臨床實踐,對號入座,大膽探索。就是這樣,我逐漸掌握了頭位難產、胎位異常,產後出血,新生兒窒息等的診斷和處理技術,在臨床中遇到的一個個難題,也能夠獨立的處理了。

我工作不久後接生的第一個臀位產,是一位名叫王麗霞的產婦。

那天晚上,我剛剛接班不久,就來了一個孕婦,經檢查後發現:孕婦胎位不正,是臀位。如果在待產過程中處置不當,就有可能發生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缺氧,分娩時有可能發生產傷、後出頭困難、新生兒窒息等問題。

我一邊仔細地觀察著產程的進展,不時地安慰和鼓勵著孕婦,一邊在腦海里回憶臀位分娩可能發生問題的處理措施。

天快亮了,產婦的宮口終於開全了。她迅速做好了接生準備。伴隨著產婦一陣陣宮縮痛,胎兒的臀部及小腳丫暴露的越來越多,很快她就熟練地按照臀位分娩的機轉,娩出了胎兒的下肢、臀部,軀幹和上肢。就剩下出頭了。這是最關鍵的時刻。我雙手抓住孩子臀部往下牽了一下,暴露出孩子的頸部。這時,我發現臍帶在孩子的頸部繞了兩周,而且很緊。如果再往下拉,臍帶將會越拉越緊,孩子的缺氧就會越來越嚴重。眼看著孩子的皮膚越來越青紫,我突然想起雜誌上介紹的一種方法:用兩把止血鉗子夾住一周臍帶,然後從兩鉗中間剪斷,再迅速松解臍帶後,新生兒的胎頭就會順利娩出。我如法操作,果然有效。就這樣,孩子還是出現了重度窒息。新生兒全身皮膚蒼白,四肢軟癱,只有心跳,沒有呼吸。情急之下,我立即對孩子進行了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一下,兩下……五下,小傢伙的皮膚漸漸紅了,小胳膊小腿開始動了,孩子終於哭出聲了。

看到母子平安,我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那是1992年深秋的一天,李琦在值夜班時,來了一位來自博斯坦鄉的孕婦。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前三個孩子都是在家裡請人接生的,這是她第四次生產。原本也不打算來醫院,可是肚子痛了七八個小時還不見孩子出生,請來的接生員心裡也越來越沒底,這才催促他們來到了縣醫院。

接診的李琦大夫仔細地為孕婦進行了檢查。發現這位孕婦是因為尿儲留,影響了產程的進展。就迅速為孕婦作了導尿,加強宮縮等處理。大約一個小時後,一個體重4000克的大胖小子降生了。

孩子雖然平安降生,可是因為孩子大,產程長,產婦產後子宮收縮不好,一直在持續少量的流血。為了防止意外,李琦大夫就一直守在產床旁,一面不停地為產婦揉著子宮,一面在心中盤算:一旦發生意外,下一步該怎麼辦?因為當時縣醫院的醫療條件很差,很多常用藥都沒有,也沒有救護車,如果要轉病人,還得病人自己找車。萬般無奈的李琦心理焦急萬分。

李琦:就這樣熬到了大概凌晨3點時分,我突然想起家裡有老公從新疆醫學院帶回的幾支「立止血」,便立即給家裡打電話。可是不知咋地,一連打了幾遍電話就是沒人接。她急了。當即讓護士看著病人,自己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家跑。一到家門口,我就砰砰砰的敲了起來。睡眼朦朧的老公剛一開門,便遭到我一頓劈頭蓋臉地埋怨:「你怎麼睡得這麼死,打了好幾個電話都不接,病人很危險,我想讓你給我送葯去,快把那幾隻立止血拿來。」拿上這幾支救命葯後,我也顧不上和老公細細解釋,便一轉身消失在黑沉沉的夜色之中。

30多個春夏秋冬,究竟搶救了多少個危重病人,經歷了多少個驚心動魄的日日夜夜,她已記不清了。

1997年,李琦擔任了木壘縣醫院婦產科主任,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如果說在這之前,她只要管好自己的病人就行了。而今,科室的每一個病人她都要掛在心上。每天下班之前,她都會習慣性地深入病房,把當天的手術病人和危重病人挨個查看一遍,並再三叮囑夜班工作人員要留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反覆交代應當注意的事項。多年來,她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晚上臨睡覺前,都要給科里打個電話,問一問有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發生。如果遇上有產程進展不好的孕婦,她總是放心不下,時不時的打電話過去,詢問產程進展的情況,直至孕婦順利分娩才會安心。

多年的醫療實踐使她深深的體會到:除了精湛的醫療技術,高度的職業責任感之外,愛心是她最常用的良藥。她希望每一個接受醫治的病人都能從她發自內心的甜甜微笑中,感受到撫慰和溫馨,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

大石頭鄉有一個名叫沙多哈西的牧民,身體很單薄。因產前子癇發生抽搐被送到醫院。經過積極搶救,病情穩定後,李琦為她實施了剖宮產手術。術後母子平安。但是由於嚴重的低蛋白血症,沙多哈西出現大量的腹水。腹水不斷的從腹部未癒合的切口處流出,浸透了輔料,浸透了輔料上墊的整包整包的衛生紙和產婦的衣褲。李琦看這位產婦整天穿著濕漉漉的衣服,那副難受樣,感到很心痛。她趕忙回家拿來幾件自己的衣服給沙多哈西換洗。科室的其他同事們看到後,也紛紛伸出援手,有的為她送飯,有的為她買來補品。在大家的熱情關懷下,沙多哈西很快康復,滿懷著感激之情出院了。

沙多哈西回家時,留下一面大大的錦旗,表達了他們全家對婦產科全體醫護人員深深地謝意。

憑執著實現夢想,用大愛詮釋人生——就是這位普普通通的基層醫務工作者畢生的追求。

夫妻合作解決手術難題

從事婦產科事業三十多年來,李琦究竟挽救了多少母親和嬰兒的生命,解除了多少婦女的病痛,不要說旁人,恐怕連她自己也說不清了。三十多年的辛勤勞動,她贏得的是木壘縣廣大患者及其家人的衷心擁戴和普遍讚譽。上級黨委政府也賦予她許許多多的榮譽和獎項。

對於這一切,李琦看得很淡。

在李琦的心中,這些榮譽的取得,除了組織的培養,同事的協作和自己的努力之外,有一個人同樣也功不可沒。那就是她當年的同學,現在的老公,原木壘縣人民醫院院長、外科副主任醫師——魏肖軍。

她和魏肖軍是昌吉衛校的同班同學,又是同一批分配來到木壘縣醫院工作的。結婚多年來,他們生活上互相照顧,相濡以沫;工作上互相幫助,相互扶持。由於工作需要,他們倆並肩作戰的時候也很多。每當站在領獎台上接受頒獎的時候,李琦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生活的伴侶,事業的幫手魏肖軍。每當她在手術上遇到難題,第一個站出來給她鼓勁加油幫忙的就是魏肖軍。她常常滿含深情地對老公說:「軍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的一半」。

這確實是李琦的肺腑之言。

李琦:那是2005年的一天,我正在上門診,一位老太太艱難地挪著腳步走了進來。只見她彎著腰,兩腿分開,緩慢走到了我面前。當我問她「哪裡不舒服」時,她看了看左右待診的人,一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似有難言之隱。於是我就把她領進對門的婦檢室。她這才告訴說:「我下身掉出來個東西,蹲下尿不出尿來。」一聽是這種癥狀,我立刻斷定這位婦女患的是子宮脫垂。為了進一步確診,我扶她上床做了檢查。果不其然,這位老年婦女患的是重度子宮脫垂,合併膀胱、直腸膨出。難怪她那麼難受。

按照當時醫院的醫療條件,縣醫院無法進行這類手術。當李琦如實告訴她:「你這個病要做手術,要去烏魯木齊大醫院,我們這兒做不了」時,那位老年婦女苦苦哀求李琦大夫:「我沒那麼多錢,我去不了烏魯木齊,你行行好,給我做吧!」

李琦:我很清楚:要解除老太太的病痛,需要做陰氏子宮切除手術。手術難度大,術中容易損傷輸尿管。我在進修的時候見老師做過,但也只是下了手術,看了部分手術過程。對於整個手術如何實施,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做手術風險很大,絕不能冒失。在這個小縣城,一旦手術失誤,後果將不堪設想。沒有十足的把握,這個病人不能接收。

聽了李琦的一番解釋後,老太太失望的回去了。患者雖然打發走了,但作為醫生的責任感,卻使她陷入了一種深深地自責和愧疚之中。

回家後,她這把這件事說給了丈夫,並告訴他:「我們同學中已有人拿下了這個手術」。

「別人能做的事,咱們為什麼就不能做,我幫你,咱們一起努力。」一向自信而又好強的魏肖軍信心滿滿地說。

決心歸決心,做起來卻是一點兒也馬虎不得。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夫婦二人下班回家的主要任務就是查資料翻書本下氣力攻關。他們把書櫃里僅有的四五本手術學書籍逐一攤在地鋪上,互相交換著看,然後再相互提問手術步驟,手術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處理措施。在此基礎上,他們針對那位患者的病情,制定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手術方案。

準備工作就緒後。她託人給那位患者帶了口信。

接到口信後,那位老太太便迫不及待的讓家人送到了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由於術前準備充分,再加上作為外科醫生的丈夫魏肖軍的默契配合,他們夫妻聯手合作,成功的為老太太實施了陰氏子宮切除和膀胱、直腸修補術。

這對當時的木壘縣醫院婦產科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出院後,那位老太太逢人就誇他們手術做得好。自此以後,一些有這一類婦女病的患者都慕名到縣醫院來做手術。捨近求遠到外地求醫的病人也大為減少。

還有一件事,李琦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李琦:2009年1月26日,是我倆的銀婚紀念日。這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說什麼也得好好慶祝一下。那一天,我們邀請了幾個好朋友,準備一起吃個飯,熱鬧熱鬧。

下班後,我和老公提著酒和水果先來到了餐廳。不一會,朋友們也陸續到了。

在這之前,我們怕朋友們破費,就沒有告訴朋友今天是自己的結婚紀念日。

客人到齊後,正準備讓服務員上菜時,李琦的電話突然響了:「主任,剛才手術下來的病人出血很多,你和院長趕快來看看。」

他老公魏肖軍當時是縣醫院的院長。真是事不湊巧,今天正好是他們請客,朋友們也都到了,這可怎麼辦?

看到他們左右為難的樣子,朋友們說話了:「快去吧,病人要緊,我們等著。」看來也只好這樣了,他倆抱歉的說了一句:「那就不好意思了。」說完急急忙忙地向醫院趕去。

李琦:病人叫甄凡紅,因雙胎妊娠實施剖宮產術後子宮收縮乏力,發生了產後出血。只見病人表情淡漠,全身皮膚黏膜蒼白,出血還在繼續。進了病房後他們立即投入了搶救。

「做兩手準備,在搶救休克的同時做好手術準備。」我一邊搶救,一邊吩咐著。大約半小時過去了,保守治療仍然沒有取得較好的療效。病人再次被推進了手術室,她和老公聚精會神地做著手術,配合得非常默契。到了臨近手術尾聲時,我倆才突然想起:朋友們還等候在餐廳呢。

李琦夫婦在危難之際挽救了甄凡紅和她一對雙胞胎孩子的生命。這樣的大恩大德令甄凡紅一家十分感激。此後,每逢過年過節,總會打一個電話,向李琦一家致以節日的問候。

「兒子,委屈你了」

李琦是一位醫生,同時也是一位母親。從醫30多年,對病人她可以說問心無愧,可對自己的兒子卻覺得虧欠很多。

做醫生不像其它行業的人一樣有正常的節假日,醫生節假日要輪流值班,一年365天,每天都要查房,遇到急危重症病人搶救,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尤其是他們夫婦倆都是醫生,平時各忙各的工作,陪兒子一起玩的時候很少。碰上夫婦倆都上夜班時,就只好帶著兒子一起去。值班室只有一張單人鋼絲床,他們就把四張小辦公桌拼起來,一個人帶著孩子睡在上面。

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丈夫去外地進修了。李琦一個人帶著孩子。有時遇上搶救病人或急診手術,媽媽在前面跑,兒子跟在後面跑。情況緊急時,心裡一著急,就老是嫌兒子跑得慢,動不動還是一通埋怨。晚上,孩子睡著了,護士就將他放在護辦室的長椅子上。等手術做完,她再把孩子叫醒領回家去。

李琦:那是一個深秋的晚上,科室打來電話說有急診手術。我看兒子已經睡熟,怕叫醒後影響第二天上課,就索性將門反鎖上趕到醫院去了。

手術做完時,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了。我生怕孩子醒來後找不到媽媽著急,便大步流星地往家裡趕。快到家時,她忽然發現家裡的燈亮著。我心裡不由得咯噔了一下。走的時候明明把燈關掉的呀?發生什麼事了?是家裡進賊了嗎?兒子怎麼樣了?一連串的擔心讓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當我火急火燎地跑到家門前,用顫抖的手打開院門和家門時,才發現兒子已穿戴整齊,站在了窗戶邊上,窗下放著一個小板凳。看來兒子是準備翻窗戶出去,到醫院去找媽媽。一看見我進來,兒子拉著哭聲說:「媽媽,我一個人在家害怕。」這時,我滿眼含淚哽咽著連一句安慰兒子的話也說不出來了,只是緊緊地將兒子抱在懷裡,一串串淚珠潸然而下。

這時,在這位母親心裡,除了自責,還是自責。

她捫心自問:「如果我再晚一些回來,孩子一個人深夜跑出去,一旦發生什麼意外,我會內疚一輩子的」。「孩子,是爸爸、媽媽對不起你。我們是醫生,治病救人是我們的責任。為了救治病人,就只好讓你受委屈了」。

還有一件事,對李琦的印象很深,現在想起來心裡還熱乎乎的。

在她的《日誌》里,有這樣一段敘述:

「一天中午,兒子放學回家,看家裡鎖著門,就到科里來找我。一見到我,兒子就問:「媽媽,中午咱們吃什麼飯呀?」當時正好有一台急診手術等著我做。於是我就順手給了幾元錢,對兒子說:『媽媽現在有手術,沒有時間給你做飯,你去買速食麵,回家自己下著吃吧。千萬記著一定要把煤氣關好。』望著孩子漸漸遠去的背影,我還在大聲叮囑著。

一個多小時後,我走出手術室,看見兒子提著個紅包包站手術室門前。還沒等我開口,兒子說話了:『媽媽,我吃過了,這是給您的下的面。』我淚眼模糊的接過兒子手中熱乎乎的飯盒,用手摸摸孩子的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一段歌詞:

「也知道父母的疼愛最深,也知道情侶的肩膀最寬,也知道兒女的笑臉最甜,溫馨的生活是美麗家園,你卻堅毅地衝上第一線,救死扶傷又何懼困難與危險,讓我歌唱你啊,白衣天使,你使我們的生命安寧康健。」

這不正是唱給李琦他們的嗎?


推薦閱讀:

產科醫生:坐月子時不能做的「傻事」,否則會落一輩子病根
婦產科學
產科醫生的臨床感悟(之二)
婦產科考試重點總結
低位產鉗術,姚若進教授來講產科醫師必修課!

TAG:故事 | 產科 | 醫師 | 婦產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