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批儒家思想之五:儒學與經濟的關係;六;七
06-20
歪批儒家思想之五:儒學與經濟的關係儒學不是經濟學,儒家沒有什麼經濟思想,如果因此而認為儒學與經濟沒有什麼關係,那就錯了。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論語》與利益有關的言論不多,也就「見利思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小人懷惠」、「富而好禮」、「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等幾句。儒家雖然沒有公開否定物質利益,但由於其過分地強調道德並形成了強大的道德壓力,久而久之使人們不敢公開地渴望財富、談論財富,不敢公開聲稱自己追求物質享受和物質利益;「程朱理學」盛行以後,「存天理、去人慾」等無稽之談,更是限制了人們的財富慾望,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問題實際上就是利益問題,對待利益的態度,有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之別,有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之分。現在一些崇尚儒學的人,仍然不停鼓吹讚賞集體主義和利他主義,貶低批判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這是經濟方面的誤區,也是道德方面的誤區。多少年來的實踐證明,集體主義不可能成為現實的東西,它常被個人或集團用作剝奪集體利益的工具。只有真正實現民有、民享、民治,才會有真正的公共利益、集體利益。只要權力被君主、固定的集團把持,沒有實質上的公權力性質,任何形式的集體制、公有制不過就是一架幫助統治者掠奪百姓的機器;這架機器說起來好聽,看起來好看,就是不幹好事。特權階層享受的各種特權和利益,官員們貪污揮霍的資金,不都是通過集體制、公有制聚斂起來的嗎?沒有那麼多的國有、公有、集體所有資產,官員們貪污什麼?揮霍什麼?集體制、公有制的本質是權力所有制。利他主義更是扯淡。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為對方考慮,其本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如果對方的利益得不到保證,自己的利益也將落空,現在比較時髦的詞叫雙贏,雙贏不是利他主義;如果一個人作生意時考慮的是他人的利益,不可能取得成功。個別聖人有可能大公無私,有可能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但不能將其作為普遍的道德標準和要求;過分地強調利他主義,過分地強調奉獻精神,只能使人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變得陰暗和虛偽。個人主義一直遭到我們的批判,以為個人主義就是極端的自私自利,這完全是誤解。個人主義與自私自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個人主義主張個人的權力和價值高於一切,每個人都應該堅決維護個人的合法權力,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個人主義主張個人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國家或集體不可隨意剝奪個人財產;當每個人的權力都有了保障,當每個人都通過努力奮鬥去實現人生價值,社會就進步了。利己主義符合人的自私本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絕不是什麼旁門左道之言,事實上就是如此。人們遇到利益問題,首先維護的是自己,是自己的父母兒女,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如果人們真的能夠「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那麼親情何在?連親情都沒有了,離「天誅地滅」也就不遠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段話所描述的社會,其實就是共產共妻、共父共母、共兄共弟、共子共女,沒有親情、沒有親疏遠近的社會,這種社會別說實現不了,就是實現了,又有什麼意思呢?反對集體主義、利他主義,並不是說它們不好,而是因為它們不可能、不實際,而是因為有人假借集體、利他的名義謀取個人、集團的利益。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是客觀現實的東西,不宜宣揚提倡,更不宜批判否定,而應該認同和尊重;宣傳提倡無益於社會的文明進步,否定批判無益於激發人們的才能,認同和尊重,就是讓人們在法律的約束下,在沒有任何道德壓力的情況下,自發地、自由地、盡情地去追求財富,個人富裕了,國家就富裕了,個人的才能、潛能發揮出來了,國民的整體素質就提高了,國家也就強大了。橫向而言,中國歷史上有過富裕時期,如大漢、盛唐等,關於盛世與儒家的關係,在「歪批儒家思想之三」已經說過了,不再說了。總之,儒家思想無益於富民、富國,無益於經濟的繁榮昌盛。-作者:悠閑人 提交日期:2007-01-30 11:20」歪批「就是不按照崇儒者的「正解」評析,有些理可能歪了點,但閑人不是故意要講歪理作者:悠閑人 提交日期:2007-01-30 17:33歪批儒家思想之六:儒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儒家思想沒有涉及自然科學的言論,儒家經典沒有自然科學方面的著作,儒學與自然科學無關就是儒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近現代的科學技術與中國基本無緣,公認的世界級科學家我們幾乎一個沒有。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中世紀的阿拉伯和歐洲的一些科學技術大都與近現代科學技術有一定的關聯,而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近現代科學技術產生關聯的並不多。看過一本460多頁的中國人寫的《世界科學技術史》,「古代中國科學技術」一章從遠古寫到清,只有15頁,其他篇章涉及到中國的不多。「古代中國科學技術」中,感覺值得炫耀和驕傲的還得算「四大發明」。關於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活字印刷術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說,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其中,造紙術東漢時代的宦官蔡倫所發明,也有說在更早時期就存在了,而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指南針前身為中國古代的司南,是一種用於指示方向的工具,可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領域;火藥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至宋代比較成熟;活字印刷術是北宋畢升發明的。四大發明沒有一個是出自儒者,中國歷史上一些比較有名氣的自然科學學者,如東漢發明渾天儀的張衡、南朝計算圓周率的祖沖之、宋朝寫《夢溪筆談》的沈括等,雖然也免不了要受儒家文化的教化,但大都不是迂腐純正的儒者。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在中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於整理、印刷了大量的「四書五經」、「三百千千」和「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之類的東西,以及今天黨政機關的各種選集、語錄之類的免費書籍。指南針是風水先生的必備工具,後來鄭和算是正式的用了一次,可惜轉了一大圈,除了顯擺顯擺天朝國威,一無所獲,無功而返。火藥的命運則更是可悲,火藥在宋朝時已用于軍事,只是儒者和民族英雄們奮力保護的朝廷太腐敗了,火藥也改變不了宋王朝註定滅亡的命運,倒是師學中國的西方用火藥炸開了中國的大門。明清以後中國的科學技術停滯不前,被西方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儒家文化教化出來的中國人,恭敬溫和、謙虛謹慎,加上聖人之言以及祖制、祖訓和師道尊嚴的約束,在學術上缺乏標新立異、追根究底的精神,不敢越雷池一步。對先賢、聖人之言推崇倍至,後輩學者就算是有所質疑,也不願意大張旗鼓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免得落個不敬不孝、刻薄無德的壞名聲。"父母在,不遠遊"、「敬鬼神而遠之」等觀念,扼殺了人們的探險精神,阻礙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種種幻想。西方現代大學的建立比中國要早近千年,牛津大學建立於1168年,劍橋大學建立於1209年,至14世紀末,歐洲已有65所大學。這些大學為近代科技在歐洲的誕生準備了條件。而中國的教育,一直沿襲孔子的思想和方法,教學內容從「三百千」啟蒙開始,到「四書五經」、「程朱理學」,幾乎千古不變,自然科學起步較晚,時興時廢,一直沒能形成規模和氣候。儒學官本位的文化體系,使中國的教育緊緊圍繞科舉考試進行。科舉考試的內容、范國和形式十分狹窄,很少涉及天文、地理、數理化、生物、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尤其到了明朝,中國開始實行八股取士的科舉制,考試的內容、範圍和形式更為縮小,只在《四書》、《五經》內命題,寫作必須是經過依次固定的八個步驟,十分死板,更進一步禁煙人的思維及實踐能力。閉關鎖國是中國近代科技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統治者之所以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與我們的政治文化有很大關係。開放文化就會使儒家思想受到衝擊,從而不利於皇權的穩定;開放商業就會活躍社會,人員的大範圍流動不利於社會的穩定;開放就要發展工業,而聚眾則可能鬧事,不利於家天下的安定。穩定壓倒一切是中國統治者歷來的基本國策,而多數的穩定都是在愚民狀態下的穩定。中國近代科技落後的原因還可以歸結為專制制度。人的解放,是發展科學技術的必備條件之一;只有思想和人身都獲得自由的人,才有可能在科學技術領域進行發明創造。科學需要民主,民主促進科學,科學與民主相輔相成,專制制度是科學發展的嚴重障礙,所以新文化運動才對專制制度深惡痛絕,發出了"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的吶喊。沒有學術民主和自由,科技事業難以發展。總之,雖然明清以後中國科學技術落後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還是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缺乏科學精神造成的。-作者:悠閑人 提交日期:2007-01-31 20:34歪批儒家思想之七:儒學與民族素質的關係民族與民族間素質上的差異,是影響民族強弱的根本性因素。承認民族間性格、智力、體力等方面的差異,或者說承認民族間在性格、智力、體力等方面有優劣之分,並不等於就是種族歧視。曾幾何時,中國人被稱作東亞病夫,被視為劣等民族,「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我們受的歧視侮辱太重了、太多了,所以我們已經受不得半點輕視和侮辱了。不同的民族,對於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輕視侮辱,有不同的態度。美國人寫過一本《醜陋的美國人》,據說總統看後下令發給每個外交官,人手一本,讓他們對照自己的言行,克服自己民族的劣根性。日本人也寫了本《醜陋的日本人》,遭到國人謾罵。中國人柏揚寫了本《醜陋的中國人》,進了大牢。當今世界,就民族整體而言,中國人的綜合素質雖然不是最低的,但最多也就能算得上中下等,再往好了說也就是中等,達不到中上等,絕不是最優秀的民族。種族歧視是不好的,自我歧視也是不好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民族與民族之間是有差異的,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性。有優秀的、有良好的、有及格的、也有不及格的。出於民族感情,任何民族都會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是優秀的民族;愛自己的民族,不一定非得認為自己的民族是優秀的。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你可以認為中華民族是優秀的民族,但是不能因此就指責那些認為中華民族並不優秀的人。事實上,早就有一些優秀的中國人認為中國人習慣窩裡斗,認為中華民族具有劣根性,主張改造國民普遍存在的不良品性。民族與民族之間有差異,一個民族內部也是良莠不齊。就整體而言,中華民族沒有太多的理由自信、自豪;不自重、不自愛、不文明、不禮貌等不良行為,我們中國人難道不比那些優秀的民族多嗎?現在的中國人有再多的自豪、自大、自愛都無助於民族的崛起,相反,如果我們能從民族性上多做一些反省、反思,多正視一些自己的不足,倒很有可能改變一些不好的國民性,有利於增強、提升民族的整體素質。決定民族素質的核心因素是民族文化,儒家文化對中華民族素質的作用至少佔七成。如果認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那麼儒家文化有功,反之,儒家文化就是民族素質不高的罪魁、元兇。宋之前的中國,儒家的教化作用還不突出,國民中還有不少質樸、彪悍、勇武的氣質,漢唐時期,多數情況下是以強勢、攻勢面對周邊各國。儒家教化的普及、深入是從「程朱理學」的興盛開始的,中國人的文弱、謙卑、禮讓、虛偽、奴性等不良品格,主要是宋以後這1000餘年教化出來的。中國的弱從宋開始。儒家教化的結果,使中國的國民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表現。在高壓強權政治的年代,表現為良民愚民。中國歷史上有過幾個相對穩定的年代,但是政治開明、社會自由寬鬆的時候不多,絕大多數都是高壓強權政治下的穩定。我們的高壓強權政治有自己的特色,大多不是極端的暴力,而是思想專制、文化專制,是用高尚的道德對人們實行壓制。思想文化專制的具體方法,就是樹立儒家或馬家的權威地位,隔絕中國與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在思想專制、文化專制和道德教化下,人們都很純樸,也很善良,說白了就是愚昧,其主要表現是相信統治者的德性,為統治者大唱讚歌、歌功頌德,具有十足的奴性。在外來勢力強大的年代,表現為弱民順民。如果素質只是識文斷字、知書達理,宋朝的國民素質要比欺壓直至滅亡宋朝的遼、金、元強許多,明王朝的國民素質比滿族也要強許多,這種強,實際上是弱。世界上野蠻吞噬文明的例子很多,不止宋、明兩國;在「適者生存、物競天擇」的自然社會,食肉的兇猛動物總是能戰勝各種弱小的食草動物,除非長的像大象一樣強壯,或像老鼠一樣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並擅長挖洞躲藏,虎豹豺狼絕對不會因為鹿和兔子可愛就放它們一條生路;早期的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並無多大差別,即便是現今的世界,也仍然是強者的天下。中國人過於文弱、過於溫順,這種性格不利於民族的生存。擁有如此廣闊疆土和人口的華夏民族,被「蒙、滿外族」統治近400年,對於那些強悍的民族來說簡直不可想像。華夏民族的抗爭精神不是一般的欠缺。在社會昏暗動亂的年代,表現為暴民刁民。能夠屈服於高壓強權政治、能夠屈服於強大的外來勢力,是華夏民族純樸愚昧、溫順柔弱的一面,還有另一面,那就是缺乏理性和憐憫之情。反右、大躍進和文革不只是那一個人的過錯,它充分展現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狂熱無知、人性冷漠,所有這些極端的野蠻、愚昧、無情恰恰都是儒家或馬家高尚道德教化的結果。事物總是物極必反,道德也是;適度的道德有益於社會的文明進步,而違反人性的高尚道德教化,其結果勢必是毫無人性。人性扭曲的民族、人格分裂的民族,雖然道德規範是高尚的,但是往往缺少基本的道德底線,這樣的民族,一旦外部條件成熟,是什麼惡事都能幹出來的。反右、文革中,道德的調子唱的很高,但那都是政治道德,而所有的政治道德其實都是不道德;如果我們但凡還有一點道德理念,如尊重人權、尊重生命、尊重人格等等,就不會對那些右派們做出那麼多慘無人道的暴行。我們的道德教化,造就了一個欺軟怕硬,既不強悍也不文明的民族,已經失敗了,已經徹底失敗了。本文由<貼庫網>整理,全文地址:http://www.tieku001.com/79358/49.html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馬星:回到靈魂的起點
※鬼魅世界光明心
※董仲舒思想對中國的深遠影響
※為什麼外國電影裡面都有害怕身邊出現特異功能或外星科技的思想呢?
※外國100位思想聖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