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圖說鼓墩

故宮所藏的紫檀海棠形五開光坐墩,在明式坐具中獨樹一幟堪稱經典。其造型挺拔修長,一改明代坐墩普遍粗碩的風格,更加秀美俊俏。襄老在兩部專著都有論述,故宮出版社多部關於傢具的圖錄中,也都有其身影。

按說這等經典造型,應該廣為流傳才是。但是仔細查閱手中資料,在1989年4月18日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中,找到一件這種造型的坐墩(拍品512號),見下圖。

另外在台灣寒舍蔡辰洋先生的藏品集《紫檀》一書中,出現一件此類坐墩(見該書21頁)。此外不一一列舉啦。

儘管上述兩件藏品的真偽存在爭議,但也是目前公諸於世的僅有的兩件。足以說明此類坐墩的稀有性,是清宮造辦處專為皇室打造,地道的宮廷傢具。

坐墩是中國傢具史上最早出現的種類之一,是由席地而坐轉化為垂足而坐的過程中發展並逐漸定型。第一件坐墩,是北魏時期的龍門蓮花洞石窟中,雕刻的菩薩所坐的竹(或藤)編墩,呈腰鼓形。

其後坐墩的造型逐漸演變,並呈現多樣性,各種圓凳應運而生。古代繪畫中經常出現圓形及橢圓形坐具,比如唐代《宮樂圖》,宋代《秋庭嬰戲圖》等。

明清時期的坐墩形象更是屢見不鮮,著名的《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中,既有非常清晰的描繪。

而鼓墩造型在明代已經廣泛流傳,材質常見的有石質和瓷質,傳世實物很多。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仿皮鼓的鼓釘和弦紋。

至清早期逐漸變得瘦高,漸漸修長起來。但紋飾仍舊以鼓釘和弦紋為主,余皆光素。也有的略加淺浮雕,如同屬故宮舊藏的仰覆蓮紋紫檀墩(見《研究》甲36)。

清中期,一如其他傢具一樣,鼓墩變得複雜而繁縟,極盡奢華。

明式鼓墩看似簡潔,實則用料頗費。面邊及鼓壁均需用大材鋸出弧形,以楔釘榫逐段榫卯銜接,彎板之間還要以龍鳳榫拼接。坐墩的強度完全依賴榫卯的精嚴,以及鼓牆板料的厚實,才能承受重壓和持久。


推薦閱讀:

雙萬樓讀書記之八十九陳鑫和《陳式太極拳圖說》(
圖說:你真的會用洗衣機嗎?
圖說24小時(2012年3月4日)
刁璽醫師--圖說驗案之三 中醫治療二型糖尿病
沈氏玄空學——羅盤圖說

TAG: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