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的解放
近來,關於女權的討論很熱烈。從此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到近來的天價彩禮,開放代孕,以及某些人呼籲要將結婚年齡降低至18周歲,這些都引起了女權主義著的抨擊。女權主義引入國門,著實上演了不少花絮。
說起來,中國婦女解放的聲音,在這一百多年來,其實喊得挺響亮的。最早的婦女解放運動,叫天足運動或者「不纏足運動」。纏的本來是女人的足,但是這個運動起初的時候卻是一幫男人在折騰。據說這群人是「先進中國人」,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女人不纏足了,就可以去做男人的工作,甚至替男人去打仗;再者,是使女子接受教育,增加所謂「母教」的成分,藉以提高國人的整體素質。如此就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國民素質,功利到赤裸裸的地步。而在男性精英構建的近代歷史敘述中,我們只看到了廢除纏足給女性帶來的好處,好像那是個「黃金時期」,卻忽略了女性放足過程中身心的巨大傷痛。大歷史的敘述下,個人歷史被掩蓋可謂常態,而這個過程中,女性的身體就像一個廉價的物件,是可以隨時撿起而又遺棄的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奈。打戊戌維新開始,浮上水面的婦女解放,其實是由男性倡導的,難免落入男性話語的窠臼。
百年來的婦女解放,其主旋律是否是女性越來越走向中心,其實是值得質疑的。
百多年過去了,女性受教育的人數明顯增多,受教育的程度其實也大大提高。出來工作的女性越來越多了,有房有車的女性白領也有不少。而在消費社會中,「男色消費」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熒屏上,無論是歐美的異域型男,還是日本的硬漢系列,抑或是韓國的「歐巴」、花美男,都令無數女性為之瘋狂。另外,選秀節目中出現了不少類似《絕對美男》之類的,男選手使出渾身解數來討好女性,男模、男色雜誌等也興起,似乎女性手裡握著更多的投票權。但是,那不過是媒介的模擬而已,這種「為您服務」其實是需要源源不斷的金錢來支撐的,本質上是一種幻覺。
於是媒體大呼,認為這是女權的崛起,甚至連女性自身也認為,這是真是的「女權中心」。殊不知,這其實是把女權異化了,給女性的不過是些真實感,而非真實。若長期沉浸於此,認為女權主義已經回到自己手裡,而忽略了對男權壓迫的批判,女權主義在真正意義上其實是瓦解了。近來討論得挺熱的「天價彩禮」,表面上是女性的地位提高了,似乎「值錢」,背後其實隱含了把女性物化、商品化的傲慢。種種現象,給人的無外乎是「女權崛起」的錯覺,甚至有人說「中國女權已經過高了」,要再來一次男尊女卑運動,這其實是個偽命題,響應者不過是想消滅男女平等的思想罷了。
恩格斯曾說,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業中去,而馬克思主義也認為,女性受壓迫是因為她們被排斥在公共勞動之外。然而,儘管女性也參與公共勞動,也會被邊緣化。同工不同酬、職場天花板、甚至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將女性排斥在外等,甚至有不少男性心懷警惕,認為女性投入社會生產會導致其「母職」的缺失,影響後代成長,其實也說明,徹底的女性解放,絕不是僅僅通過社會勞動便能真正實現的。
百年來的婦女解放,並不是說毫無價值。但是,我們也該看到,女性即便投入社會生產領域,仍要承擔著家務事;即便是經濟獨立了,也走不出家庭。五四時期,魯迅關於「娜拉出走以後」的憂慮,放到現在,其實也是有道理的。
為防止失聯,請加思劍客運營公眾號微信
推薦閱讀:
※政治模式的普遍與特殊 ——論中國的道路選擇
※「史上最牛徵兵橫幅」引發爭議 已被撤下(中國國防報 2009-11-19)
※一生必讀的中國帝王史(十九、朱棣)
※中國成美國最大新移民來源國
※原創 | 「納什遺產」對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