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外道法的根本區別

究竟來說,只有唯一佛乘。謂:「一切眾生畢竟成佛」。因此,大乘佛菩提道是「不共二乘」的,因為專修二乘只能成為阿羅漢、辟支佛,不能成佛。所以,佛菩提(無上菩提)才是「佛法」,二乘是「阿羅漢法」、「辟支佛法」。其次,雖然只有大乘可以成佛,但是,三乘菩提都能解脫生死。因此,三乘菩提是「不共外道」之法。唯佛法中才有「大乘佛菩提道」、「二乘解脫道」。除此三乘菩提之外,都不算佛法。複次,人天善法雖不能令人解脫生死,但是,可以令人生於人中、天中;不至於墜入三惡道。又因生於善處,雖是暫時保住人身、天身,卻有機會聽聞佛法,種下解脫或者成佛的善根。因此佛也說人天善法。然而,人天善法是「共於外道」之法。再次,理上來講:「一切法皆是佛法」。何以故?一切法皆由此不生不滅之真心出生。因此,一切法與真心(佛法)非一非異。如上可知,區別佛法與外道的標準,在於能否解脫生死。

略說上述「五乘」:其一:人法

可保來世生於人中。即是「五戒十善」。

其二:天法

可令學人生於諸天。除了五戒十善之外,尚需修定成功。比如:修成欲界定,可生欲界天;修得第四禪,可生四禪天;修得非想非非想定,可生三界是最高處:非想非非想天。五戒十善與四禪八定,雖是廣義的佛法所教導,但是外道也能了知並實證。所以是「共於外道」。修至此處,皆是生死凡夫。與解脫生死無關故。《優婆塞解經》云:「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命無量劫,若不得解脫分法,應觀是人為地獄人!」。

請學佛人思量:外道的教主如某某、某某,及某某......,處於何處?若人提倡「宗教大同」者,是在和稀泥的同時,將佛教宗教化、世俗化。導致廣大「學佛人」求升官發財、健康平安、練氣修真、心靈港灣、靈魂安放、道德高尚.........就是不求解脫生死,遑論求成佛?如是行為,豈非毀壞佛法!

其三:聲聞法

了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法的內涵,並在生活中歷緣對境,深細觀行。實證蘊、處、界法的虛妄性。因此建立無我觀。從斷我見開始,隨之斷除疑見、戒禁取見(此「三縛結」,能系縛一切人、天不脫生死,一切人、天皆不能斷此三縛結。三縛結中,我見為首,是凡夫無始劫以來最根本的邪見)。則成初果人。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能解脫生死之系縛。若是繼續進修,斷五上分結、五下分結,即為四果:阿羅漢。舍壽能取無餘涅盤。

其四:緣覺法

聲聞人證初果、二果。舍壽生於天中。返回人間時,恰遇佛法滅盡。然因往昔所證故,智慧深利。可以「無師自通」:思維十二因緣緣起性空而證辟支佛果。舍壽可入無餘涅盤。故緣覺又名「獨覺」。

二乘人取涅盤時,必須滅盡一切法唯余真心獨存。外道涅盤則是留下一分覺知心企圖領受「寂滅之樂」,若留有一分覺知心不滅。必然還會受生。外道「入涅盤」,其實是生於天中,因壽命極為長久,乃至世界成住壞空無數次,此天人亦無壽命將盡之擔憂。因此自以為已在捏盤中。待到福報享盡,壽命終了之時,才知僅是入定而非涅盤。因此,若留下任何一法不滅,而自以為「入涅盤」者。名為「生度」,非是二乘正理之滅度。然而,二乘人若是以為無有「涅盤本際」(真心)永不生滅。則其「涅盤」同於斷見外道。亦非小乘正法。

其五:大乘法

皈依三寶,發無上菩提心:「願成佛道,願度眾生」;因此進入「菩薩52位階」之初信位;圓滿十信位已,直至第六住位名為「凡夫菩薩」。第七住位,開悟明心;即能永不轉退(之前完全可能因未證真心之故,在六道中長劫輪迴。或進或退。)同時得解脫初果之功德。實證法界實相心(真心)已。繼續進修,圓滿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而入初地,完成「三大阿僧祗劫」之第一大阿僧祗劫。成為通達般若的聖位菩薩。初地至八地,第二大阿僧祗劫;八地至妙覺位,第三大阿僧祗劫。此時住於兜率天內院,觀眾生因緣成熟而成佛出世。

菩薩所證之真心,即是佛法第一義諦,又名心、佛、法、如、真心、真如、如來、諸法、法身、實際、涅盤、唯心、唯識、佛性、自性、非心心、無住心、無念心、如來藏、無垢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庵摩羅識、諸法實相、涅盤本際、本來面目、拖死屍者、本地風光、自性彌陀、無位真人、父母未生前.........此心是一切有情各各本具,故說:「一切眾生畢竟成佛」。此一句,可謂總攬大乘佛法。然真心唯證乃知,一切凡夫及二乘人以未證之故,難解難信。故《法華經》欲宣說此義,即有5000比丘不堪承受而退席。學人自謂信佛,信什麼?信此心真實不壞,信一切眾生本具此心,皆是未成之佛。

由此堅信,方能發起無上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否則,窮經皓首,著作等身,也是個信根未具的凡夫,一旦知見有錯而難以變更,乃至廣宣邪說。即成謗法之人。縱是彌陀世尊,亦然無法攝受。

推薦閱讀:

護法菩薩是如何降伏外道的?
再談「火供是外道法嗎?」
附佛外道的嚴重危害性(01)
附醫外道與大醫精誠
外道神我梵我(四)——如來藏,非是外道神我、梵我

TAG:佛法 | 外道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