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與孫權的古怪關係——閻讀《三國》之二十九
在《三國演義》中,張昭幾乎可說是個反面人物。這不是說他人有多壞,而是指他使人感覺名不副實:孫策臨死給弟弟孫權留下遺囑,說是「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似乎此公與周郎一內一外,並駕齊驅。但在小說中,張昭每次出現,基本都代表錯誤見解,成為「正確路線」的反襯:
第一次是第四十三至四十四回。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大軍壓境之時,張昭代表投降派,執行的是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從而襯托出以周瑜和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魄力、決心的非同流俗。
第二次是第七十七回。東吳殺了關羽後害怕劉備報復,張昭給孫權獻計,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以嫁禍於曹;但曹操沒有上當,劉備也未動搖伐吳決心。
第三次是第八十二回。孫權派諸葛瑾出使西蜀,張昭判斷諸葛瑾必是一去不回,對孫權說出他的擔心,而孫權堅信諸葛瑾不會叛逃。正說話間,諸葛瑾回來了,張昭「滿面羞愧而退」。
第四次是第八十三回。闞澤舉薦陸遜任三軍統帥,張昭認為陸遜是一介書生,不可重用。結果,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蜀軍。
如果說張昭還做了點什麼有「正能量」的事,那就是孫策剛死的時候他勸孫權:「這不是哭的時候啊,你該一邊辦喪事,一邊管理軍國大事。」但這話鄰居老太太也會勸啊,僅憑這個,主公就把國內大事都託付給你?
然而,這只是小說中的張昭。《三國志》中的子布先生卻有另外一副面孔。
大家可能想不到,張昭早年和被諸葛亮「罵死」的那個王朗,以及琅琊人趙昱是鐵哥們。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對他們很讚賞。張昭二十來歲時就顯示了其為人清高、特立獨行的特點:官府選他為孝廉,他不接受,而這本是許多人弄虛作假、想方設法要得到的;徐州刺史陶謙推薦他為茂才,他不答應。陶謙認為他這是瞧不起自己,氣得派人把他抓了起來,是趙昱把他救出來的。
在孫策時期,張昭就受到了重用。孫策任命他做長史,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或國務院秘書長。孫權繼位後,他繼續擔任此職。有些奇怪的是,雖然孫策臨死把孫權託付給他,讓弟弟「內事不決問張昭」,孫權卻一直沒有提拔他。當孫權首次選拔任命丞相時,大家都以為這一職位非張昭莫屬。孫權明白大家的心思,提前向大家解釋說:「官大責任重,讓他當這個並不是優待他。」首任丞相孫邵死後,大家又推舉張昭接任此職,孫權再次回復:「對張子布我還有什麼捨不得的嗎?但當丞相事太多,而這位先生性子太直、太剛烈。他的話別人要是不聽,他就會埋怨、責罵,這對他、對別人都沒好處。」結果孫權選了顧雍為相。
孫權這樣看待張昭是有原因的。孫權對張昭可以說是又愛又恨、又離不開又不敢太重用。
話還得從孫權繼位之初說起。那時孫權年少氣盛,身上沸騰著好冒險、尋刺激的血液,與父兄剛猛的性格一脈相承,還帶有些孩子氣。他喜歡打獵,常常騎馬射虎,全忘了哥哥是怎麼死的。有一次,老虎都衝到跟前,把前爪攀上孫權的馬鞍了,非常危險。張昭見狀,變臉失色,把孫權訓斥一通,說:
「你怎麼能這樣呢?做主公的需要的是駕馭英雄、驅使群臣,而不是駕馭車馬、驅使走獸,跟畜生們較勁。如果有個好歹,不讓天下人笑話嗎?」
這時孫權根基還未穩,對張昭確實懼怕三分,就向張昭道歉說:
「我年輕,考慮不周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但接下來呢,孫權還是該咋樣咋樣,並且變本加厲,乾脆讓人設計製作了一輛射虎的車子。再打獵時,常有掉隊離群的野獸撞到車前,這時孫權就用手擊打野獸取樂。
張昭再勸諫,孫權只是笑而不答。
有一次,孫權在武昌喝醉了,讓人往群臣身上洒水,要求大家一起一醉方休。張昭氣壞了,板起面孔,不再說什麼,自己躲到屋外的車裡。孫權讓人把張昭叫回來,對他說:「大家都一塊樂呵,你生哪門子氣?」張昭回答:「當年紂王就這麼玩兒的!」聽了這個,孫權沉默下來,臉上有點不好意思,叫人把酒宴散了。
有這番衝突後,雖然孫權還離不開張昭,但張昭當丞相是不可能了。
孫權稱帝後,張昭大概感到自己位置尷尬甚至危險,就託病辭職,回家著書立說了。當然,孫權給離退休老同志的待遇還是蠻高的。
過了段時間,孫權又有些想念張昭了——沒個人在身邊監督嘮叨,剛開始是覺得清靜自在,後來就覺得有些無聊了。於是派人來請見張昭。張昭得知後想躲開,孫權就跪著擋住他。張昭於是說出了自己的牢騷。孫權再次安慰並道歉。
這樣,朝廷有大事的時候,孫權還徵求張昭的意見。
但徵求是徵求,徵求來後採納不採納是另一回事。比如,遼東公孫淵鬧「遼獨」的時候,孫權想派倆人去接近討好公孫淵。張昭馬上勸止說:「不好,公孫淵這人反覆無常,如果他改了主意,與魏國又和好了,咱這倆使者恐怕就回不來了。那不讓天下人笑話嗎?」
孫權仍然堅持己見,張昭也仍然不改變主張。
孫權受不了了,按住腰刀,氣呼呼地說:
「你看咱吳國人,進了皇宮拜我,出了宮殿拜你。我對你的敬重夠可以了吧?登峰造極了吧?無以復加了吧?可你多次當著眾人的面傷我面子,我曾經怕自己一時控制不住憤怒!」
聽了這話,張昭盯著主公看了好久,說:「俺也知道俺的意見你不會採納,但為什麼俺還這麼愚忠呢?不就因為太后臨終時向俺託孤嗎?」說著說著,鼻涕眼淚一起下來了。
孫權見狀,立即把刀扔在地上,君臣二人臉對臉哭起來。
但是,哭歸哭,動感情歸動感情,革命友誼歸革命友誼,孫權還是派那兩人去了。你看孫權有多拗吧!
張昭氣得再次稱病不上朝。孫權也來了勁,讓人用土把張昭家大門給堵上了。張昭一見,心裡說:你以為我不會堵?他讓人從裡面把自己家門堵上了!
有消息傳來:孫權執意派去的那倆人,果然讓公孫淵給殺了。
孫權內疚,多次安慰張昭並向他道歉,張昭還是不肯上朝。
孫權放下架子,就像小孩找同學一起去上學那樣,到張昭家門口大喊:「張昭,張昭!昭~~~~~」
張昭說是病得厲害,起不來。孫權又讓人燒張昭家的門,想嚇唬他,張昭卻把門關得更緊。
孫權無奈,讓人把火滅了,在門口又呆了好久。
張昭終於扛不住了,讓幾個兒子攙著自己出來了。孫權馬上讓他上了自己的車,向張昭作了深刻的自我檢討。張昭於是又正常上班了。
這君臣關係真夠古怪的!
他們這種關係是咋回事呢?在下暗自思忖,對於孫權來說,張昭是一個符號,一種象徵,是孫權自己內心的一種象徵。他象徵的是理性,是嚴謹的生活和工作態度。
張昭的外貌也證明了這一點。《三國志》對張昭形象的描繪是「辭氣壯厲,義形於色」,「容貌矜嚴,有威風」。孫權雖為君,見了這樣個人也有些緊張。他常對人說:「我和張先生說話時,從不敢亂說。」主公怕他,全國人民都怕他。這種怕,不是因他武功高強、愛欺負人,而是因他的矜嚴代表著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種態度,一種堅守。
人若天天面對這種矜嚴,會感到太累;但倘失去它,人將一事無成!
推薦閱讀:
※【三國遺傳】張武傳
※《騰飛五千年》系列之騰飛說三國
※三國武將誰最慘?當屬關張趙馬黃!
※因為太正直,王允沒把握住復興漢室最後機會!
※新版三國和老版三國哪個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