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真正是一位摯愛自然的詩人
《太湖詩刊》第949期
弘揚太湖文化
讓世界 讀懂江南
美文欣賞
THEBEST
我們最懂你
蘇東坡真正是一位摯愛自然的詩人
宋熙寧六年(1073)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蘇東坡拒絕參加宴會,躲開了同僚,在破曉之前,獨自泛舟西湖,去尋訪湖中孤山的兩位僧人。晚上,又獨坐舟中,而他的同僚正在舉杯酣飲。此時,他寫了一首詩給同事周邠:
藹藹君詩似嶺雪,從來不許醉紅裙。
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見輕橈破浪紋。
頗憶呼廬袁彥道,難邀罵座灌將軍。
晚風落日原無主,不惜清涼與君分。
蘇東坡真正是一位摯愛自然的詩人,也許童年時代眉山的山水陶冶了他,蘇東坡一生都摯愛自然。似乎沒有第二個人能像他對自然愛得那麼深厚,那麼睿智,那麼曠達,那麼充滿哲理。只要一想到摯愛自然的蘇東坡,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筆下與自然相關聯的瑰麗詩文。
關於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似乎可以成為西湖千百年來最絕妙的廣告語。有了這句廣告語,西湖成為無數中外遊人格外嚮往的遊覽勝地。這是西湖有幸,杭州有幸。在我的記憶中,能與之媲美的似乎只有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是揚州有幸呀!
關於廬山:
元豐七年(1084),蘇東坡從黃州到廬山,數百名和尚都互相傳告:「蘇東坡來了!」蘇東坡只寫了三首廬山詩,其中一首成為千古傳誦的名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哲理詩,它使長江邊的廬山披上了神秘的紗巾。廬山,就更加聲名遠播了。
關於赤壁:
兩篇月下泛舟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和一首《赤壁懷古》的「念奴嬌」詞牌,單以能寫出這樣的絕世妙文佳詞,蘇東坡就因此而長存不朽了。
兩篇《赤壁賦》都編入《古文觀止》。描寫自然景物的名句,都深深地儲藏在讀者的腦海里: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東坡豪放詞的代表作。「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足令讀者嘆賞,為之深深陶醉。
讓我們熱愛「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吧!
關於月:
蘇東坡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譽為詠中秋月之絕唱,歷久傳誦不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起筆突兀奇崛,不同凡響。「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多麼富有哲理,情調昂揚開朗,體現了詩人熱愛人生和積極樂觀的精神。全詞以中秋明月為線索,處處寫月又處處寫人。筆調清逸,風格健朗。將奇特的想像、深邃的哲理、深沉的懷念、深刻的思索和明亮的月光、複雜的心情等巧妙地組合起來,創造出完美嶄新、廣闊高潔的藝術境界。
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的小品也是寫月色的傳世名作,因其即興偶感之美,頗為人所喜愛。文字極短,僅79字。「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柏松影也。何處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只有像蘇東坡那樣摯愛自然的人,才會寫出那種寧靜閑適的心境,情景交融,融為一體。
還有寫海棠:
「東風渺渺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詩人愛花之深,溢於言表。
寫芍藥:
「依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
詩人把芍藥比作佳人,以人喻花,別緻新穎。
寫紅梅: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志,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三、四兩句,歷來被認為是詠紅梅的絕唱,也是畫家畫紅梅的佳題。此詩與詠芍藥同一機杼,以人喻花。
蘇東坡不是「田園詩人」,也不是「山水詩人」,他是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詞是豪放派的代表,開一代詞風。《古文觀止》收錄宋朝文人的文章共52篇,蘇東坡就佔了17篇。中國有很多文人特別喜愛蘇東坡,因為蘇東坡有一種特殊的魅力。讀他的詩文,我們會感到他與我們最親近,最幽默,最能引起共鳴,最平民化。作家方方說過一段很難忘的話,她說如果生活在蘇東坡時代,只要蘇東坡喜歡,我就一定會嫁給他。寫這篇短文,彷彿與蘇東坡在一起,感到十分快樂,也感到人生特別有意義。我們要與自然和諧,就應當像蘇東坡那樣摯愛自然。這是寫此文的一個心愿。
作 者
宋子偉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玉祁街道老齡委、老年人體協
本期編輯:兔 漂
推薦閱讀:
※看破了肯定放下,想開了自然微笑
※醉美自然 世界奇景
※有哲理的話:人一走,茶就涼,是自然規律;人沒走,茶就涼,是世態炎涼。
※道德經的主題思想:道法自然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