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法國陸軍一敗塗地,但強大的法國海軍跑哪兒去了,為什麼不加入盟軍?
作者:冷墨瀟染 | 編輯:Q先森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面對德國的閃電戰,法蘭西軍隊毫無招架之力,僅僅一個多月便全境淪陷。在戰爭中,強大的法國海軍還沒有施展拳腳就接到了一紙停戰協定。德軍攻陷法國後,這支強大的艦隊去哪兒了?它為什麼又與昔日盟友英國皇家海軍兵戎相見?
▍「世界第四」的艦隊
在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一戰的戰勝國列強簽訂了多個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主力艦噸位比為5:5:3:1.75:1.75,這一條約奠定了列強的海上地位格局,法國會成為世界第四海軍強國。
然而一戰結束後的二十年里,法國沒有財力興建大型戰艦,港口中停泊的儘是些過時的老舊戰艦。三十年代法國的對手德國和義大利,開始大力擴充海軍,一點點地突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試探著英國與法國的底線。
法國艦隊司令達爾朗將軍預見到了德意兩國的野心。誰會是地中海的老大,已經打上了大大的問號,加上遠東的日本日益擴大海軍規模,這對法國的亞洲殖民地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海軍擴張和現代化改造被達爾朗提上日程。
法國艦隊司令達爾朗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稱其為「法奸」,但也有人認為他保住了法國。達爾朗有野心、有魄力,但最終他和艦隊一起消失。
達爾朗有高度的熱情與談判技巧,很快就得到了法國政府的資金撥款。海軍復興計劃心中最為耀眼的就是黎塞留級戰列艦,它以德意兩國主力艦為假想敵,進行了大量現代化設計,是當時最優良的戰艦。
經過達爾朗十餘年的努力,現代化的法國艦隊擁有238艘艦艇,包括1艘航母,11艘戰列艦,數十艘巡洋艦和一百多艘潛艇,在這其中包括黎塞留級戰列艦和當時世界最大的潛艇「蘇爾古夫」號。由此,法國艦隊在實力上僅次於美國、英國、日本,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四海軍。
遺憾的是二戰中法國兵敗如山倒,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西線發起進攻,法軍很快全面崩潰。6月16日,貝當元帥組建的新政府取代了總理雷諾,迫不及待地準備與德意兩國簽署了停戰協定,也正是因為戰爭進展如此迅速,法國艦隊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但這支艦隊顛沛流離的命運才剛剛開始。
▍艦隊成為談判籌碼
法國拋棄了與英國的同盟關係,單方面與德國求和,這件事震驚了丘吉爾。在整個法國戰役中,英軍拋下了所有陸軍輜重,從敦刻爾克撤回本土,德軍的威脅只會來自空中和海上,而處於弱勢地位的德國海軍如果「繼承」了完整的法國艦隊,那他們的實力無疑翻了一倍,英倫三島的處境更加危險。
丘吉爾多次去電時任法國總理雷諾,要求法國停戰談判的任何條款都要與英國商量,同時法國艦隊開進英國港口,這令雷諾大為不滿。
貝當政府組建後,滿腦子都是停戰的事,根本沒有把丘吉爾的話放在心上。丘吉爾不死心,希望法國艦隊開往中立國保障安全,但在貝當和魏剛將軍眼裡,法國艦隊是目前停戰談判桌上最大的籌碼。如果失了它,德國也許會惱羞成怒,對法屬非洲殖民地發起進攻,利用好這個籌碼,能為法國爭取較為優厚的停戰條件。而且貝當深信不疑——元氣大傷的英國很快也會投降,艦隊歸屬問題是沒必要談的。
希特勒會見維希政府首腦貝當。貝當是一戰英雄,但在二戰中選擇了成為傀儡。
艦隊成為停戰談判的主要問題,貝當無意讓艦隊開往英國,而達爾朗也面臨多方壓力。達爾朗畢生致力於重建法國海軍,是他重塑了法國海軍的輝煌,海軍官兵個個效忠於他,艦隊的去留也許就在達爾朗隻言片語間。
美國政府得知法國要準備投降,威脅達爾朗:如果法國艦隊落入德國人手裡,那就是美法兩國友誼的終結。達爾朗保證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希特勒也密切關注達爾朗的動向,如果法國艦隊駛往英國,皇家海軍就是當之無愧的歐洲第一海軍,征服英國也難上加難,不如留在法國手中,靜觀其變。
1940年6月22日,法國將軍亨茨格垂頭喪氣地走出貢比涅森林停戰車廂,一眾德國將領在車廂里彈冠相慶。亨茨格代表貝當簽署了《德法停戰專約》,法國割讓包括巴黎在內的三分之一領土,法國每天支付德國佔領軍軍費,法國政府必須在各方面與德國保持一致。
貝當帶著他的法國傀儡政府班子遷到小城維希,達爾朗成為政權的二號人物。貝當和達爾朗都很高興,因為《專約》第八條規定,德國無意利用法國艦隊,達爾朗也就沒有必要將艦隊交予德國人了。
深綠色是維希法國及其殖民地,淺綠色為德國佔據的法國地區
條約簽下之後,英國人深感不安。看起來法國保住了軍艦,但是條約的興廢大權在德國人手中,英國也不相信德國人能放棄送到嘴邊的肉,英國深信一旦戰局不利,德軍會立刻奪取軍艦。既然法國單方面停戰,那英國也不顧及昔日的袍澤情誼了,一項大膽而危險的計劃正在進行中。
▍「弩炮行動」致使英法反目
《德法停戰專約》墨跡未乾,英國就準備了制裁法國艦隊的「弩炮行動」,對於維希政權控制下的法國艦隊,皇家海軍予以奪取、控制,必要時可以擊毀。
7月3日,「弩炮行動」正式開始,當時一支法國艦隊在英國朴次茅斯避難,英國人以奇襲的方式迅速控制了它們,以「洛林」號戰列艦和「蘇爾古夫」號潛艇為首的200多艘大小艦船落入英國人手中,同樣,在英屬埃及的亞歷山大港,1艘法國戰列艦和4艘巡洋艦經過談判被英國人解除了武裝,但是在法屬阿爾及利亞的奧蘭港和米爾斯克比爾,英法爆發了直接衝突。
7月3日,在米爾斯克比爾海面的英國艦隊給港內法軍送去最後通牒,如果這支法國艦隊既不加入英國,也不把艦隊交給美國代管的話,6小時內自行鑿沉,否則將訴諸武力。法國艦隊司令讓·蘇爾根據達爾朗的指示拒絕了英國的最後通牒,談判破裂。
皇家海軍在驅逐艦煙霧的掩護下,利用「胡德」號、「英勇」號、「堅決」號三艘戰列艦上的巨炮對港內法軍進行炮擊,從航母「皇家方舟」號起飛的戰機向港內法國軍艦投擲炸彈。戰鬥僅僅一刻鐘便宣告結束。法軍「布列塔尼」號戰列艦被擊毀,「敦刻爾克」號擱淺,「普羅旺斯」號被衝上淺灘,僅有「斯特拉斯堡」號穿越英軍火力封鎖,逃回土倫。法國海軍陣亡1300名水兵,損失了3艘主力艦,而英軍毫髮無傷。
法國海軍素來有對抗英國的傳統,米爾斯克比爾一戰,使得法國海軍仇英情緒達到頂峰,並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消息傳回法國,達爾朗勃然大怒,他命令維希法國空軍報復性空襲直布羅陀,貝當政府斷絕了與英國的外交關係。由於米爾斯克比爾的戰鬥,維希法國與英國反目成仇,又失去了強有力的海外艦隊,法國的殖民地不再有保障,這為日本索取法屬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筆。
同樣,夏爾·戴高樂的自由法國因為這次行動也里外不是人。貝當政府向德國投降,不少法國人支持抵抗的戴高樂將軍,但他們把戴高樂視為英國的傀儡,就像貝當之於德國。由於「弩炮行動」摧毀了法國艦隊的主力,維希政府藉機大做文章,戴高樂也被法國民眾視為賣國賊,對自由法國敬而遠之。
「弩炮行動」讓戴高樂和自由法國受到非議
9月,英軍與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隊進攻法屬西非首都達喀爾,他們的目標是法國艦隊最先進的「黎塞留」號戰列艦。戴高樂相信自己能說服維希法國軍隊投降,但卻慘遭打臉。「黎塞留」號的水兵們記得米爾斯克比爾戰役英國人捅了他們一刀,抵抗異常激烈,皇家海軍「決心」號、「巴勒姆」號戰列艦被「黎塞留」號擊中,不得不退出戰鬥,達喀爾戰役以維希法國的勝利告終,戴高樂發現自己並沒有很高的威望,這次失利也使得他在盟軍當中的地位一再降低。
▍達爾朗縱橫捭闔
維希政府手中的牌是艦隊,而艦隊只聽達爾朗的。達爾朗是一位頗有野心的將軍,早在西班牙內戰時,他就希望法國出兵干預;法國投降前夕,他曾聲明,如果法國淪陷,他會帶著艦隊到非洲殖民地繼續抵抗。然而貝當允諾達爾朗將成為維希政府的二號人物後,達爾朗就「變節」了,這位將軍只會選擇有實力的一方。
「弩炮行動」後,達爾朗發現了盟軍內部的不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只有英國承認,羅斯福不信任戴高樂。因此,達爾朗儘力和美國搞好關係,同時對英國和戴高樂大加抨擊,演給德國人看,而且他和希特勒也不能太過疏遠,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達爾朗在英美德三國之間縱橫捭闔,如履薄冰。
雖然法國艦隊在「弩炮行動」中蒙受了巨大損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法國艦隊仍然是達爾朗和維希法國最大的牌。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的參戰打破了達爾朗預想的平衡,在他看來,美國的實力比德國強,他也更傾向於美國。
1942年11月8日,盟軍發動「火炬行動」,在西北非洲登陸,以此為跳板,藉機攻入義大利。在達喀爾停靠的「黎塞留」號選擇了中立,沒有加入軸心國抵抗盟軍,也沒有幫助盟軍反攻,最終在美國的斡旋下,「黎塞留」號加入美軍,前往太平洋對日作戰。
盟軍的火炬行動
在非洲其他地方,維希法國的軍隊可不像「黎塞留」號那麼通情達理。盟軍進攻奧蘭港時,法國海軍拚死作戰,這次戰鬥造成了500名盟軍陣亡,法國海軍也損失了數艘戰艦。
此時,達爾朗正在阿爾及利亞陪伴他生病的兒子,11月10日,他看到美軍的行動是具有決定性的,可以扭轉戰爭態勢的,因此終於下定決心倒向盟軍,這是他第三次選擇站隊,也是人生中的最後一次。達爾朗一聲令下,在非洲的維希法國軍隊停止了抵抗。
達爾朗倒向盟軍後,便向土倫港的拉博德將軍發電報,讓他帶著艦隊投奔盟軍,然而拉博德由於米爾斯克比爾事件,對英國極度仇恨,拒絕執行命令,反而指揮土倫港內僅存的法國海軍準備抵抗英軍的進攻。
▍艦隊自沉土倫港
達爾朗倒戈令希特勒氣急敗壞,11月11日,德國和義大利越過國境線,進佔了維希法國的自由區,法軍聽從貝當的命令沒有抵抗,僅有的抵抗也只是無線電中反覆播放的「德軍違反停戰協定」,希特勒終於決定對法國艦隊動手了。
11月27日黎明,德軍對土倫軍港的法軍發動突然襲擊,港口防衛司令在睡夢中被擒,法國海軍官兵沒有執行德軍要求投降的命令,他們依照貝當和達爾朗在1940年6月停戰時頒布的命令,將艦隊船隻鑿沉海底,包括「斯特拉斯堡號」在內的100多艘戰艦爆炸、燃燒、傾斜,最終沉入了地中海,被譽為「自大革命以來最強大」的法國海軍在幾小時里成為了廢鐵。
土倫自沉事件中,大部分法國戰艦自沉或自爆,僅有四條潛艇逃出生天。
「卡薩比昂卡」號、「馬思昂」號、「愛麗斯」號和「格羅西奧」號4艘潛艇沒有執行命令,穿過德軍的火力封鎖和土倫港外的水雷逃了出去,2艘前往中立國西班牙,另外2艘成功抵達解放的阿爾及利亞,加入盟軍作戰,「卡薩比昂卡」號還參加了之後解放科西嘉島的行動,成功打回祖國。
戴高樂第一時間表揚了海軍的鑿船行動,稱其為一次英勇的舉動,但實際上戴高樂對失去艦隊憤怒不已。在戰後,維希法國的高級海軍將領都遭到了嚴厲的審判。貝當被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戴高樂判處終身監禁,終老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
達爾朗將軍一生都在為法國艦隊的保全而煩惱,他和李鴻章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為了保全艦隊,把艦隊作為談判籌碼,但最終無論是戰艦還是自己的名譽,都沒能保全。達爾朗興于海軍,見證了世界第四海軍的興衰,當海軍艦隊在土倫自沉後,達爾朗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達爾朗
1942年12月,達爾朗在阿爾及利亞被刺客所殺,殺手被捕後經過草草審判,執行了死刑。
「黎塞留」號以法國歷史上著名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命名,是法國最先進的戰列艦。1943年1月,「黎塞留」號戰列艦穿過布魯克林大橋,駛入紐約港,接受美國改裝,不久後便投入太平洋戰場對日作戰。
「黎塞留」號參加了蘇門答臘島的對日作戰,1944年8月,法國解放,「黎塞留」號緩緩駛進土倫港參加復國慶典,幾年前這裡龐大的法國艦隊如今只有她一艘戰艦了。之後,「黎塞留」號開赴太平洋,繼續參加對日作戰,炮擊日本沿海城市,日本投降後,美國將這艘戰艦歸還法國。
「黎塞留」號戰功赫赫,成為二戰中法國海軍的遮羞布,如果達爾朗泉下有知,也會對自己下令建造的這艘戰艦的光榮戰史倍感欣慰吧。
推薦閱讀:
※二戰德軍統率序列
※二戰犧牲450人,俘虜德軍20000人,這個國家戰力遠超美國?
※二戰德國十字勳章調查
※"喋血105天",6千對5萬的二戰霍姆爾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