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眾快來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你有好多關係!(附綱要全文)
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是——
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之列。
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綱要》設立了10餘項健康中國建設主要指標。到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5.3億人;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重大慢病過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達到25%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健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16萬億元。
《綱要》從五大方面闡述了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任務——
普及健康生活要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養,引導群眾形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到2030年,基本建成縣鄉村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路,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低於2.3平方米,同時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
優化健康服務要強化覆蓋全民均等化的公共衛生服務,防治慢性病、傳染病等重大疾病,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不斷完善生育政策;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提供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服務。到2030年,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註冊護士數達到4.7人;加強婦幼、老年、殘疾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促進中醫藥發展。
完善健康保障要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推進醫保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推進特殊人群基本藥物保障。
建設健康環境要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加強影響健康的環境治理,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發展健康產業要優化多元辦醫格局,加快健康養老服務,支持發展健康醫療旅遊多樣化健康服務新業態,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促進醫藥產業發展。到2030年,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國產化率大幅提高,實現醫藥工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端邁進,跨入世界製藥強國行列。《綱要》提出,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建立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加強健康人力資源建設,改革醫學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適應行業特點的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醫學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全面推行聘用制,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根據《綱要》,各地區各部門要將健康中國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將健康中國建設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主要健康指標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指標,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做好相關任務的實施落實工作。讓健康中國從理想走進現實
本報評論員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出台了!今後15年,向健康中國邁進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已經繪製。當務之急,便是緊抓國民健康,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表達的是黨和國家對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視。此前,大家對健康中國的認識,更多停留在概念上,更多是展望和期待。這次,「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著力點,高屋建瓴地給出了戰略重點、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這些具體指標將成為各地黨委政府今後的工作抓手。
一直以來,各國都把發展健康事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子。當前,我國居民健康仍面臨嚴峻挑戰,衛生與健康相關社會問題仍比較突出。衛生資源不均衡,過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社區發展乏力,人才短缺,服務能力不強;醫療保障體系覆蓋面有限,保障水平低……不難發現,健康中國從理想走進現實,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而制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解決我國當前和長遠健康問題的必然要求。
有了國家規劃,還要有公民行動,需要全民共建共享。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們對就醫、健身、養老、環保等與健康相關的需求越來越多,其參與意識也不斷增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有沒有決心和毅力,能不能積極作為,大家拭目以待;老百姓的認同與支持也同樣重要,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國家從戰略高度把健康中國的架構搭起來了,如何立足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現實,立足各地民情民意進行豐富和補充,讓它有血有肉地豐滿起來,就是各職能部門以及地方政府應盡之責。當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後,就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問題導向,抓緊補齊短板。同時,豐富健康中國的內涵和外延,還需借鑒國內外相關經驗,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突破政府與社會各部門之間的藩籬。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公民的健康權益作為衛生計生等相關法治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可以說,「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囊括各行各業,無論領跑者還是追趕者,誰都有自己的園地。由於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衛生與健康事業也存在著城市與鄉村、東部與中西部的發展不平衡現象。有些指標在發達地區已經實現,中西部地區則還需奮力追趕。所以對於健康中國的實現路徑,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要讓老百姓心裡有預期,眼裡有目標,讓他們知曉、參與和監督。除了積極引導他們參與健康中國建設,醫療界、教育界、媒體界等還應創造條件提高其健康素養和能力,讓他們在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健康,不僅是一個個個體的幸福根基,還能以點帶面升華為國家實力。實現全民的健康福祉,除了體制機制創新,更重要是讓衛生、環境、信息和技術等諸多資源合理調度,實現物盡其用。這顯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15年內一層層規劃、一步步實現。這個過程就是健康中國從理想走進現實的過程。大家齊心發力,方能人人享有健康和幸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