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赫拉利:關於佛教的解讀

(作者現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青年怪才,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

我們目前為止討論到的所有宗教,都有一個共同的重要特徵:相信的都是神靈或是其他超自然對象。然而,世界宗教史並不只是神的歷史。在公元前1000年,亞非大陸開始出現全新甬票教及信仰類型。這些新型宗教信仰包括印度的耆那教( Jainism)和佛教,中國的道教和儒教,以及地中海的犬儒主義Cynicism)和享樂主義(Epicureanism),共同的特徵就是崇拜的並非神祗。

這些信仰也認為有某種超人類秩序控制著這個世界,但它們所崇拜的這個矢序是自然法則,而不是什麼神聖的意志。這些自然法則的宗教信仰雖然某些巳相信有神祗存在,但認為神祗就和人類、動物和植物一樣會受到自然法則的曼制。雖然神祗可以說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有其優勢(就算是大象或豪豬,也各有優勢),但他們也像大象一樣,並無法改變自然的法則。裡面典型的例子是佛曼,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古代自然法則宗教,而且到今天仍然興盛。

佛教的核心人物釋迦牟尼不是神而是人,俗名喬達摩·悉達多( SiddharthaGautama)。根據佛教經典,釋迦牟尼大約在公元前500年是個喜馬拉雅山區小國的王子,看到身邊的人深深陷於苦難之中,而心生不忍。他看到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僅時常受到戰爭和瘟疫等災難襲擊,還無法免於種種焦慮、詛喪和天滿的情緒,似乎這一切都是人生難以避免的事。人類追求財富和權力,獲得知識和財富,生兒育女,建起宮殿和房屋。但不論取得多少成就,卻仍然無法滿足。窮人夢想著要變富,有一百萬的想要兩百萬,有兩百萬的想要一千萬。而且就算真的有錢了、有名了,他們還是不滿意,還是有無盡的煩惱和憂慮,無法從生老病死中解脫。至死,一切如夢幻泡影消失,生命就像是毫無意義的追尋,然而,這個輪迴該怎樣才能跳出?

在29歲時,釋迦牟尼半夜離宮,拋下了財富和家人,流浪走遍印度北部,希望為這一切痛苦尋找出路。他前往各個修院修行,聆聽各個大師講道,但還是無法完全感到解脫,自什麼不滿依然縈繞。他並未絕望,決心反求諸己,直到找到徹底解決的方法為止。他入禪六年,思索各種人類苦痛的本質、原因和解決方式。最後他體會到,一切苦難並非來自噩運、社會不公或是神祗的任性,而是出於每個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釋迎牟尼認為,人遇到事情通常就會產生慾念,而慾念總足會造成不滿。遇到不喜歡的事,就想躲開;遇到喜歡的事,就想維持並增這份愉快。但正因如此,人心就永遠不滿、永遠不安。這點在碰上不悅的時候格外明顯,像是感覺疼痛的時候,只要疼痛持續,我們就一直感到不滿,用盡辦法想要解決。然而,就算是遇上歡樂的事,我們也從不會真正滿足,而是一直擔心這種歡樂終將結束或是無法再持續或增強。有些人多年來一直在尋我愛情,但等到真的找著了愛情,卻還是不滿足。有的開始整天擔心對方可能會離開;有的又覺得自己太過屈就,應該再找更好的人。(而且,我們也都認識某些人,又擔心別人離開,又覺得自己屈就)。

雖然上天可以賜雨,社會機制可以提供公平正義和衛生保健,有好的運氣就可以變成百萬富翁,但不論如何,我們的基本心態都不會改變。因此,就算是最偉大的國王也無法避免焦慮,得不斷進避著悲傷和痛苦,也總是想要追尋更多的快樂。

釋迦牟尼找到一種方法可以跳出這種惡性循環。在事物帶來快樂或痛苦的時候,重點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著重在它帶來的感受,於是就能不再為此所困。雖然感受悲傷,但不要希望悲傷結束,於是雖然仍有悲傷,也能不再為此而困。即使仍然悲傷,也是一種豐碩的經驗。雖然感受快樂,但不要希望快樂繼續,於是雖然仍有快樂,也能不失去心中的平靜。

但要怎樣才能讓心裡接受事物的本質,而放下種種欲求,知道苦即為苦、樂即為樂?釋迦牟尼制定一套冥想的技巧,能夠訓練心靈感受事物的本質而排除種種欲求。通過訓練,心靈專註在「我現在是什麼感受?」,而不是問:「為什麼是我?」這種境界很難達到,但並非不可能。

釋迦牟尼將冥想落實在各種道德規範上,好讓信眾更能專註在實際的感受,而不會落入各種欲求和幻想之中。他要求信眾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因為這些作為一定會讓慾望如野火燎原,而一心追求權力、感官享受或財富。等到這些火焰徹底撲滅,原本的欲求就換成了圓滿和寂靜,稱為涅槳(梵文的原義就是「熄滅」)。達到涅槧,也就是解脫了所有苦痛,能夠無比清晰地感受身邊的現實,沒有什麼幻想和幻象。雖然人們很有可能還是會遇到苦痛,但苦痛已經不再能影響他們。畢竟,無欲則無苦。

根據佛教經典,釋迦牟尼本人就達到了涅槃,從痛苦中完全解脫。而在這之後他就被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接著,佛陀一生前往各地普傳佛法,希望讓所有人離苦得樂。佛陀的教誨一言以蔽之:痛苦來自慾望;要從痛苦中解脫,就要放下慾望;而要放下慾望,就必須訓練心智,體驗事物的本質。

對佛教徒來說,這條「佛法」就是舉世皆同的自然法則,「痛苦來自慾望,,這件事舉世皆同,就像在現代物理里E總是等於MC 2。所以,所謂的「佛教徒」,就是相信這條法則,將這條法則落實在一切日常活動中的人。另一方面,是不是信仰某個神靈,對他們來說就不是那麼重要。一神論宗教的最高原則是:唯一真神確實存在,那麼他想從我這裡要什麼呢?佛教的最高原則,則是:痛苦確實存在,我該如何逃離呢?

佛教並不否認有神祗存在,認為他們有強大的神通,能夠帶來降雨和勝利然而神祗對於「由欲得苦」這條法則並無能為力。如果能夠無欲無求,任何神祗都無法讓人感到痛苦。相對而言,如果人有了慾望,任何神祗也無法拯救他脫離痛苦。

但也如同一神論的宗教,佛教這種前現代的自然法則宗教還是無法擺脫神祗崇拜。佛教告訴信眾,他們應該不斷追求達到涅檠境界,不要為了名利停下腳步。然而,99%的佛教徒都無法達到這個境界,而且就算他們一心希望最後能達到這個目標,日常生活里多半都還是追求著世俗的成就。於是,佛教徒還是崇拜著各種神祗,像是在印度的佛教徒拜著印度的神,西藏的佛教徒拜著本教( Bon)的神,日本的佛教徒也拜著神道教的神。

此外,佛教的幾個教派也隨著時間發展出滿天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是入也非人,他們已經能夠達到涅巢、解脫痛苦,但為了解脫和幫助還在輪迴中的芸芸眾生,倒駕慈航重入世間。所以,佛教徒崇拜的並不是神祗,而是這些已經開悟而尚未成佛的人,除了希望他們協助達到涅粲的境界,也希望他們幫忙處理一些世俗的問題。於是,我們就看到整個東亞有許多佛菩薩得負責降雨、醫病,甚至還得保佑殺敵求勝,而信眾也虔心祈禱,為他們焚香,獻上各色鮮花、稻米和甜品。

其次,最看重快樂這個問題的,就是佛教。兩干五百多年來,佛教有系統地研究了快樂的本質和成因;正因如此,最近有越來越多科學團體開始研究佛教哲學和冥想。佛教認為,快樂既不是主觀感受到愉悅,也不是主觀覺得生命有意義,反而是在於放下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

根據佛教的觀點,大多數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以為快感就是快樂,不愉悅的感受就是受苦。於是,人類就渴望能有快感,並希望避免不愉悅的感受。然而,這是大大的誤解。事實是,人類的主觀感受沒有任何實質或意義。主觀感受就只是一種電光石火的波動,每個瞬間都在改變,就像海浪一樣。不論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覺得生命是否有著意義,這都只是一瞬間的波動而已。

如果我們太看重這些內部的波動,就會變得太過執迷,心靈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滿。每次碰上不快,就感覺受苦。而且就算已經得到快感,因為我們還希望快感能夠增強或是害怕快感將會減弱,所以心裡還是不能感到滿足。追求這些主觀感受十分耗費心神,而且終是徒勞,只是讓我們受制於追求本身。因此,苦的根源既不在於感到悲傷或疼痛,也不在於感覺一切沒有意義。苦真正的根源就在於「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麼,都會讓人陷入持續的緊張、困惑和不滴之中。

人想要離苦得樂,就必須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觀感受都只是一瞬間的波動,而且別再追求某種感受。如此一來,雖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慘;雖然愉悅,但不再干擾心靈的平靜。於是,心靈變得一片澄明、自在。這樣產生的心靈平靜力量強大,那些窮極一生瘋狂追求愉悅心情的人完全難以想像。這就像是有人已經在海灘上站了數十年,總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讓這些海浪永遠留下來,同時又想躲開某些「壞的海浪」,希望這些海浪永遠別靠近。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這個人站在海灘上徒勞無功,被自己累得幾近發瘋。最後終於氣力用盡,癱坐在海灘上,讓海浪就這樣自由來去。忽然發現,這樣多麼平靜啊!

文章來源:赫拉利《人類簡史》


推薦閱讀:

扒一扒駕校教練的奇葩教學法
〖居家風水教學系列〗6,正西,兌卦
盧卡華爾茲舞教學
《春江花月夜》教學參考
教學《遊園不值》的收穫(之二)

TAG:宗教 | 佛教 | 宗教學 | 教學 | 解讀 | 赫拉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