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機營的各種裝備算得上世界水平

鳥銃(讀音:chòng )中國明朝後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清朝多稱為鳥槍。與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銃相比,鳥銃身管較長,口徑較小,發射同於口徑的圓鉛彈,射程較遠,侵徹力較強;增設了準星和照門,變手點發火為槍機發火,槍柄由插在火銃尾銎內的直形木把改為托住銃管的曲形木托,持槍射擊時由兩手後握改為一手前托槍身、一手後握槍柄,可穩定持槍進行瞄準,射擊精度較高。「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戚繼光 撰《練兵實紀雜集》)。又因其槍機形似鳥嘴,故又名鳥嘴銃。它的基本結構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槍,是近代步槍的雛形。

鳥銃  我國發明的火藥及火器,在14世紀初經阿拉伯傳入歐洲以後,經過火器研製者們的仿造和改進,製成了在構造和性能上都比明代前期火銃優越的新型槍炮。火繩槍即是其中一種。所謂火繩槍,就是火繩點火的早期金屬身管射擊武器。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又在繳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視仿製火繩槍,製成了鳥銃。

鳥銃是歐洲發明的,明嘉靖年間經日本傳到中國。據《籌海圖編》 記載,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收復日人、葡人佔據的雙嶼(今浙江省鄞縣東南海中),獲鳥銃及善制鳥銃者,明廷遂命仿製。約在同時,又有魯迷(今譯魯姆,位於今土耳其)鳥銃傳入中國。最初仿製的鳥銃為前裝、 滑膛、火繩槍機。口徑約為9~13毫米,槍管長1~1.5米,全槍長1.3~2米,槍重2~4千克,彈重3~11克,射程150~300米。 每名鳥銃手配備藥罐1個,鉛彈300發。每發射一次,要經過裝發射葯、用搠杖搗實葯、裝鉛子、搗實鉛子、開火門、下點火藥、閉火門等一系列繁雜的動作,發射速度較慢。作戰時多成五排橫隊,輪流裝填和舉放,以保持火力不中斷。由於前裝彈藥的限制,發射時一般取立姿和跪姿。

鳥銃傳入後,中國許多火器專家即潛心研製,以求革新。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趙士楨搜尋到「魯迷鳥銃」,遂加以改進,把槍機置於槍托內,「撥之則前, 火燃自回」,簡化了發射動作。他為了提高鳥銃的射速,還參酌佛郎機銃製成裝有子銃的「掣電銃」,參酌三眼銃製成有5支槍管的「迅雷銃」,可輪流發射。

   明崇禎八年(1635),畢懋康著《軍器圖說》,載有「自生火銃」,改火繩槍機為燧發槍機,提高了鳥銃點火機構的防風雨能力。清康熙年間,戴梓製成「連珠銃」,可交替扣動兩個扳機,連續發射28發彈丸,提高了鳥銃的射速。康熙以後,鳥槍種類漸多,乾隆時官修的《清文獻通考》中列舉了17種裝備軍隊的鳥槍。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許多清朝鳥槍,多數仍為火繩槍,少數為燧發槍,燧發槍的槍機已有撞擊式、輪式、彈簧式等多種形式。其中有一桿康熙時期的「御制自來火二號槍」,全長1.35米,槍筒長0.90米,口徑11毫米,鑄鐵槍筒,燧發槍機,有鎏金圖飾。

鳥銃  鳥銃與火銃不同,鳥銃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構成瞄準裝置;其次是設計了彎形銃托,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托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為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 葯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用火繩作為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據《大明會典·火器》記載,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製了第一批鳥銃1萬支,裝備明軍使用。 

  當時的鳥銃銃管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准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葯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  

  完整的銃管製成之後,安於緻密堅硬的銃床上。銃床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經過兵器局和兵仗局的仿製和改制,火繩槍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明軍裝備的主要單兵射擊武器。萬曆年間,火繩槍的研製又有許多進展。當時的火器研製家趙士楨就曾仿製成攻嚕密銃(土耳其火繩槍),先後研製成各有特色的  火繩槍10多種,其他火器及戰車10多種,並以多種文體撰寫《神器譜》等研製火器的論著多部。  

  明朝鳥銃的射擊過程,現在看來,是夠麻煩了。據趙士楨的傳授,可分為以下步驟:倒葯(將火 葯從藥罐中倒入葯管中,每管葯發射1發彈),裝葯(將火 葯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 葯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 葯中,裝門葯(將發藥罐中的火 葯倒入葯室的火門內,把葯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 葯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濕),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這時即以準備完畢,射手處於聽命待髮狀態。射擊時,需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姿或立姿瞄準扣動扳機發射。緊急時也可直接向火門點火不瞄準發射。  

  鳥銃存在點火時易受風、雨影響以及點燃火繩時要保留火種和燃著的火繩不能維持較長時間等缺點。薩爾滸之戰時,明軍西路軍在薩爾滸山上見努爾哈赤的八旗軍來攻,即令各隊結營列隊以待。當後金軍進至山下時,即刻下令開炮轟擊。戰幕方拉開,雨雪忽止,天降大霧,瀰漫山谷,視線不清,咫尺之外,難分敵我。明軍個個恐懼,人人心慌,便點燃松枝當火炬。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金軍面前。金軍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箭無虛發,每發必中。明軍雖有火光易於點燃火槍,但因在明處,難尋目標,非但未能傷敵,自己反吃大虧。加之黑色火 葯懼潮濕,雨雪中使用不便。薩爾滸之戰正好在雨後初晴,濕度最大時,不用火烤乾,便無法射擊。所以八旗軍愈戰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營,一舉奪取了薩爾滸山營寨。薩爾滸之戰中,鳥銃(火繩槍)的缺陷暴露無遺。  

  清承明制,清代鳥銃無較大發展,在鴉片戰爭前,出現一種抬槍,由二人用火繩點火發射,實際上是一種重型鳥銃。  

  長度:2.01米  

  射程:100米  

  射速:約1~2發一分鐘

鳥銃  鳥銃的出現引起了軍隊裝備的重大變化,很快就成為裝備明、清軍隊的主要輕型火器之一。《明會典》記載,嘉靖三十七年(1558)一年之中即造鳥嘴銃1萬支。戚繼光《練兵實紀》(1571年刊行)記載,戚家軍步營有2699人,裝備鳥銃1080 支,約佔40%。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內外火器營,其中內火器營3920人,有鳥槍護軍2512人,佔64%。雍正十年(1732),在駐吉林的八旗兵中設鳥槍營,領兵1000人。隨即在廣州、福州、寧夏等許多地方都設立鳥槍營,成為新的步兵兵種。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後,西方的後裝線膛擊針式步槍輸入中國,鳥銃遂被淘汰。

明初盛極一時的火器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卻變得落後了。原因有很多,例如明朝自永樂之後,黃河兩岸、大江南北等內陸地區已經不再存在長時間、大規模的戰爭的威脅,戰亂通常不過是發生於邊陲偏僻地帶,即使是正統年間的轟動一時的土木之變,那場危機持續的時間也不長,只是曇花一現。這自然使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減少了火器更新換代的迫切性。

大明火器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說得不錯。戰亂不斷的歐洲人崇尚武力,他們不停地研製新裝備,大約從十五世紀起,便開始引領火器發展的潮流。資本Z義萌芽的出現使火器淪為了商品,在市場中進行優勝劣汰的競賽。因此,歐洲火器新產品層出不窮,無論是品種還是質量都超過了那些由明朝政F拔款生產的火器。也就是說,歐洲取代了中國,成了世界軍事變革的中心。

處於封建割據的歐洲,國與國之間競爭非常激烈,而且階級矛盾日漸嚴重,新生的資產階級同守舊的封建貴族,正在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角逐。資產階級的槍能夠擊穿封建騎土的盔甲、炮能夠轟破封建領主的老舊的城堡。無論是誰,只要不順應歷史潮流而改用火器,就會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明軍槍手

歐洲在十六世紀傳入中國的著名西式火器有「火繩槍」與「佛朗機炮」。

這裡首先介紹一下火繩槍。火繩槍與火門槍有很大區別,前文已經提過射手發射火門槍(或手銃)時,需要用一隻手持槍,另一隻手點火,還不能瞄準,頗為不便。而火繩槍就不同,射手的眼睛可以通過槍管前端的準星、後部的照門,與目標成三點一線,從而提高了射擊準確度。

火繩槍的新穎之處還在於與眾不同發火裝置。這個發火裝置的主要構件是一條彎鉤形金屬桿。射手發射時,用食指向後扣動那個與現代槍械有點相似的板機,金屬桿便會繞軸轉動,這時燃燒在彎鉤形金屬桿前端的火繩,馬上應聲而落下,點燃槍管之內的火藥,射出彈丸。火繩是經過化學物品秘制而成的,燃燒速度極其緩慢,可以反覆使用,長時間不熄滅。

最早的火繩槍的發火裝置示意圖(《世界火器史》第135頁)

從整個發射程序來看,火繩槍可以一邊瞄準、一邊射擊,比火門槍優越得多。

火繩槍傳到東亞是與歐洲的航海家們開闢東西方之間的新航路有關,當時,西班牙與葡萄牙這兩個西歐早期殖民帝國遠涉重洋,使用先進的火器不斷侵入非洲、亞洲及美洲。隨著殖民者海外擴張的進一步加劇,火繩槍也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沿海,時間大約在十六世紀中間的嘉靖年間。

1522年(嘉靖元年),明軍在廣東沿海的西草灣一帶繳獲了兩艘在沿海為非作歹的葡萄牙船,並得到了火繩槍,但沒有立即進行仿製。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明軍又在沿海的雙嶼島之戰中擊敗了一股海盜,同時繳獲了日本人與葡萄牙人制.造的火繩槍,發現日本人的槍械比葡萄牙人的更加精良。因此,明朝專門制.造兵器的有關部門便開始仿製日式火繩槍。

日本人的火器制.造技術也是源於外國。最早傳入日本的是中國火器,那是在公元十三世紀,入侵日本的元軍使用了會爆炸及燃燒的雛形火器,給了參戰的日軍以深刻的印象。明朝建立之後,一方面中日之間有商貿往來,另一方面,倭寇(日本海盜)在中國沿海經常進行擄掠。就這樣,明朝的火器不可避免地通過商業與戰爭等方式傳到了日本。但是明朝的火銃(相當於歐洲的「火門槍」)始終沒有在日本得到大規模的推廣,真正在日本廣泛傳播的是歐洲傳來的火繩槍。

1543年,日本種子島的居民從跨海而來的葡萄牙人手中購買了火繩槍,並加以改造,在槍管尾部創製了閉氣螺栓,這東西就象現在的螺絲釘一樣能夠旋轉著扭出扭入,扭出時可以清刷槍管內壁的火藥殘渣,扭入時則起到閉氣的作用,增加射擊威力。據說,原先產自葡萄牙的火繩槍連射五、六次之後,槍管會因過熱而有爆膛的危險,但是日本人仿製的火繩槍(改叫「鐵炮」)則克服了上述缺點,從而更加耐用。

明朝人步日本人的後塵,也仿製成功了火繩槍,這種槍打得比較准,甚至能將天上飛翔的小鳥打下來,故被稱之為「鳥銃」;又因其彎形的木製槍托好象鳥喙,所以也叫「鳥嘴銃」。

鳥銃的銃管又細又長,長度通常是口徑的五十至七十倍,能令到火藥在銃管之內充分燃燒,增加彈丸的初速,製作精良的產品,平射時射程為八十步,仰射為三四百步。

迅雷銃-多管轉膛炮

這個東西可不簡單啊,已經有了後來馬克沁機關槍的雛形了啊!單兵多管火器,明代趙士珍發明,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當時的歐洲火槍手,單兵作戰的裝備是12個裝好火藥小筒,也就是說,每次作戰,士兵能打出 12發子彈就已經很滿足了。再看看我們的「轉膛炮」,一下就18發,而且發射間隔比火槍短,發射完之後還可以當長槍使用,我不得不佩服明朝工程人員的智慧啊!

三眼銃

是明軍重要的單兵火藥武器,原因是它可以連續釋放,構成密集火力,有利於壓制行動迅速的騎兵。特別說明的是,這也是一種冷、熱兼用的火器。當時的明軍有專門裝備這種火器的騎兵,三眼銃發射完三次之後,不用再次裝葯,因為騎軍這時已沖入敵陣,銃換個拿法,就是一把 「狼牙棒」,又是一件很稱手的兵器,這種戰法在當時來說是很先進的。

總之,明朝雖然引進了先進的歐洲火器,但並沒有忽視國產火器。例如源於西方的鳥銃,它雖然適合南方的步兵使用,但北方的騎兵更加樂於使用國產的三眼銃。三眼銃雖然不能瞄準,準確度遠遜於鳥銃,然而用來對付北方游牧民族的目標龐大的騎兵,有時不用瞄準的應急射擊也一樣能打中。三眼銃在近戰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當作大棒砸向全身披著重鎧甲的騎兵,效果勝過刀劍。不過,可能是由於財政等各方面的限制,一直到明亡為止,明軍還照樣使用著手銃、碗口炮等本來應該淘汰的舊式火器。

大明趙老爺的專利!可以快速裝添。


推薦閱讀:

波切利:唱出一個斑斕世界
世界十大傑出的物理學家 史蒂芬·威廉·霍金排倒數?
德國現在的軍隊真的很菜雞了嗎?
新布倫瑞克世界上最長的廊橋哈特蘭廊橋
世界上最早的羊年生肖郵票

TAG:世界 | 裝備 | 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