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秋腹痛、腹瀉伴發燒的治療思路
今日妹妹來信說:最近我這裡出現不少十來歲到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腹痛拉稀,輕微感冒癥狀,並伴有點熱痢癥狀。是不是和天氣有關係?你有空可以寫篇關於這個的文章嗎?最近天氣挺涼爽的,北風起。
時逢中秋,黃河流域金氣涼降,已然成秋。此時金氣肅斂,暑氣消散,長夏之時為脾土主令,脾土被暑濕包裹,最易受病。且暑夏天熱,人體陽氣外散,而中陽不足。此時中氣虛弱,運化不足,非常不奈邪侵,往往稍受寒涼則易瀉下。至秋燥金一降,暑濕俱散,天氣始涼,脾土舒暢,人亦感覺清爽舒適。
但金旺傷木,右降旺盛,致左升不及。厥陰風木受金氣之斂而升發不達,下郁則生風,橫克中土。且長夏以來脾受暑濕圍困,得秋金之助而開爽,但中土陽氣未能迅速復原。當此之時,秋風初起,燥氣橫行,最易致木郁克土,脾胃受病。且年輕人木氣偏旺,最受不得金氣之突然斂降,犯之則更易致木氣橫逆。脾胃病則胃土不降為嘔吐,脾土不升為腹瀉,風木撞擊為腹痛。或再感涼風,營衛失司,則成太陽病,出現傷寒發熱。因此,病情見發熱,脈緊,腹痛,腹瀉,嘔吐諸症。按仲景之意,當用黃芩湯。
其方:黃芩30,炙甘草20,白芍20,大棗12枚。水煎服,日一劑。加減法:若見嘔吐加法半夏60,生薑30。此方用棗草以養中氣,安虛弱之脾土,以為治病之本。黃芩與白芍同用,苦寒瀉火,平風木之橫逆。白芍與甘草配伍,酸甘化陰,可益脾陰,以防燥金傷脾,導致脾陰虛之土燥。若胃氣上逆為吐,則用半夏生薑湯,降胃逆以止嘔吐。此方主要主治胃腸消化道疾病,包括痢疾、急慢性腸炎、各種胃炎、結腸炎、膽囊炎、闌尾炎等。另外,婦科的一些炎症,如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等病證亦可出現類似癥狀,都可用此方加味治療。
若是出現以上各種癥狀,但以胃腸部劇烈疼痛為主,則可能是燥金突來,風木不暢,郁而橫行,傷損脾胃。此類病症多見於平素體瘦而木火偏旺之人。素來木火易升之體,若突然被燥金橫遏,木火無處宣洩,則往往易橫克脾土。此時可先用小建中湯來安中土,斂木火。其方中重用白芍以斂木火之橫逆,桂枝以舒暢木氣,麥芽糖甘以緩急止痛。如此土木調和,則升降復原,疼痛自失。
若痛止而仍腹瀉不止者,此是中土虛弱,脾陽不升之象。雖然木火已斂,但脾陽仍未恢復而下陷,故腹瀉不止。此時可據證用方,若偏於陽虛,證見面色青白且肢冷畏寒,則用理中丸;偏於氣虛,症見面色萎黃且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可用四君子湯。若久瀉不止,漸見萎軟,面色青黃,則是久瀉傷損脾陰,當用張錫純之滋陰清燥湯。若兼有濕邪困脾,症見倦怠納差,且舌苔厚膩,則可用錢乙之七味白朮散。若腹瀉日久,損傷脾氣、脾陰和脾陽。則可用上法合方治之。建議可用此方:党參10,白朮10,茯苓12,葛根10,藿香10,木香6,生甘草10,生山藥60,滑石30,白芍30,乾薑6,桔梗10,仙鶴草30。水煎服,日一劑。服時可加白糖。此理中、七味白朮散、滋陰清燥湯與仙桔湯合方。另外,久瀉愈後,當健脾,可以用參苓白朮散加白糖常服之。
燥之為患,乃天氣致病。其總不離乎金旺而克木,木郁而克土。亦包括金氣斂降失司而自病。簡單來說,初秋患病,若傷於燥,則多屬溫燥。深秋患病,若傷於燥,則多屬涼燥。溫燥有桑杏湯,涼燥有杏蘇散,總可學其意而據其法,隨證加減用方。
推薦閱讀:
※你快走時也會「側腹痛」嗎?專家教你一個動作 立馬不痛!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鍛煉?
※腹痛、月經亂、不孕,息肉能惹這多禍?
※我嚇壞了,孩子腹痛流鼻血,媽媽們千萬別忽視啊
※兒童腹痛和腸系膜淋巴結炎到底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