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五台山
東方佛都,五台聖境
提起五台山,有誰不知呢?關於它的故事,可謂不勝枚舉。這兒,蘊藏著博大精深的佛教歷史文化,璀璨奪目的佛教藝術遺產吸引了古今中外無數人前來虔誠拜謁;這兒,是中外佛教文化交流聖地,被人們譽為「東方佛都」。
一、獨特的地理環境,悠久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
世界上有「五大佛教聖地」,中國的五台山為其一,印度佔了三座,分別是鹿野苑、菩提伽耶和拘屍那迦,另一座則是尼泊爾的藍毗尼花園。而在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首當其衝,緊隨其後的則是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和四川峨眉山。
單說五台山。朝著山西省東北部走,在五台縣和繁峙縣之間,就能遇見五台山了。這座佛教名山,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為3058米,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台」,所以,人們就叫它「五台山」了。因為這五座山峰氣勢雄偉,所以又落得「華北屋脊」之稱。
五台山五峰環抱,方圓達250千米。在東台,東望明霞,如波似海,所以人稱東台為「望海峰」;南台細草雜花,燦若鋪錦,故稱「錦繡峰」;再看西台,當月墜峰巔,宛若懸系,於是,人稱「掛月峰」;北台雲浮山腰,巔摩斗杓,被稱為「葉斗峰」,這是五台山的最高峰;東、南、西、北台之中心的那座高峰,便是中台,石翠岩碧,碧靄浮空,人稱翠岩峰。
五台北部陰谷處有終年不化的「千年雪」「萬年冰」,尤其是北台,在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因此,五台山又被稱為清涼山,是避暑的好地兒。
除了東、南、中、西、北五個台頂外,五台山還有東、南、西、北四門。東門就是長城嶺以東十公里處的龍泉關,在同蒲、石太兩條鐵路尚未建成之前,多數遊人都是從此上山。南門呢?南門分作三層,依次為虎牢關、閣小嶺、廝陽嶺。再說西門,西門就是五台縣和代縣之間的峨峪嶺,同蒲鐵路尚未修成之前,蒙古族遊人多是從此處登山。如果夏季上五台山,最好從北門登峰,那就可以領略「屋脊風光」之美了;這北門就是繁峙與五台兩縣交界處的鴻門岩,夏天之外的季節,盡量莫從此處登山,因為這兒長年冷寒,烈風如嘶。
來五台山的,多是不為看風景,只為拜佛。五台山作為佛教聖地很早就名揚海內外,曾受到歷代皇帝、達官貴人的拜謁,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比如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台山。
因為五台山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所以受到西藏、內蒙、青海、甘肅、黑龍江等少數民族的無比尊崇。五台山的第一座大廟,是東漢時期修建的大孚寺,也就是今天顯通寺的前身。自大孚寺建立後,佛教在五台山不斷得到發展,到唐朝時達到鼎盛時期。元清時期,藏傳佛教傳入五台山,於是,五台山自此成為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至今,經過將近兩千年的發展,五台山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也奠立了其在佛教文化中的顯著地位。
二、多元的佛教人文資源和獨具魅力的佛教法會
多元的佛教人文資源,獨具魅力的佛教法會,構成了五台山的文化源流和文化根基,這種文化,彰顯著無窮魅力,發散著人間佛教的萬千氣象,氤氳在佛國的山水空氣中,是五台山的根基和血脈。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他們無比豐富奇特的想像創造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神話和傳說,後來,這成為各地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台山作為佛教聖地,自然少不了各種宗教傳說,那些傳說歷代相傳並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與景色秀麗的自然風光相互結合,構成一種獨特的氛圍。可以說,五台山上的每一座峰、每一道水、每一座寺廟、每一尊塑像都各自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如般若泉的傳說、文殊發塔的傳說、東海龍王削五峰的傳說,還有無舌獅的傳說,等等等等。
《水滸傳》中的魯智深,這位率性的大漢,面對五台山,酣暢地喊出了他對五台山的感受:好大座山,好大座寺。除了花和尚魯智深這個虛構的人物,還有一個真真實實的大人物對五台山情有獨鍾,那就是康熙皇帝,他曾多次前往拜謁,還留下了許多墨寶。相比於許多賜詩,人們更為普遍接受的是康熙賜給五台山的兩句話,「佛教聖地」和「清涼勝境」,這可以說是對五台山的自然和文化的雙重價值的肯定。
直到今天,五台山文化依然是人們取之不盡的寶貴資源,比如具有獨創意味的舞蹈《千手觀音》,就是從五台山文化中發掘出來的文化產品。還有北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服裝設計,作者是從五台山菩薩頂後院的雲磬獲取了靈感。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標誌性結構,則是源自佛光寺的斗拱。
多彩紛呈的佛教法會、廟會和民間文藝活動,可謂是五台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五台山吸引中外遊客的磁石。最重要最典型的佛事活動,有跳布扎、騾馬大會和五台山佛教文化節。
跳布紮起源於西藏,五台山黃教在每年農曆六月十五前後舉辦該活動,在活動的前一天,寺內喇嘛就開始念護法經,跳金剛舞,在菩薩頂「鎮鬼」。十五日,百餘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薩頂,最前面駕著彌勒菩薩像,其後大喇嘛坐轎,二喇嘛騎馬,其餘僧眾吹奏廟堂音樂,穿街繞巷,浩浩湯湯的往羅睺寺去「跳神」;十六日,又在菩薩頂「斬鬼」,大喇嘛和二喇嘛穿戴皇賜服飾,外列僧人頭戴面具裝扮二十八宿,就地畫圓,按圓行步,並輔以身形手勢。通過此活動,以驅除邪惡,迎來吉祥安泰。
騾馬大會每年農曆六月舉辦,朝會期間活動內容十分豐富,比如舉行大型佛事活動、民間文化活動和騾馬牲畜交易大會,其中最主要的一項是四方僧侶雲集台懷鎮做道場、誦經,使五台山充滿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終年香火繚繞、梵音不斷。農曆六月十四相傳為文殊菩薩的生日,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每年從六月初一到月底,各寺廟都要舉行一個月的佛事活動,規模宏大。這就是久負盛名的六月大法會了。此時的五台山,正是氣候宜人、風景秀麗之時,佛教信徒和旅遊者齊聚於此,參加廟會,進香,同時亦為避暑,五台山熱鬧非常。
到了8月21日—9月21日,年年此時,這裡又會舉辦盛大的旅行節慶——「五台山佛教文化節」。屆時,各方賓客和僧眾雲集,舉行大型佛事活動和民間文藝活動,盛況空前。
或許可以這麼說,五台山一年到頭佛事活動不斷,除了前述諸類,此下幾大盛事亦是備受關註:農曆正月初一的彌勒菩薩聖誕法會,農曆七月十五的盂蘭盆會,農曆七月二十四的龍樹菩薩聖誕法會,農曆七月三十的地藏菩薩聖誕法會,農曆八月二十二的燃燈佛聖誕法會,農曆九月十九的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農曆九月三十的藥師琉璃光佛聖誕法會,農曆十二月初八的釋迦牟尼佛成道法會,還有農曆十一月十七日的阿彌陀佛聖誕法會。
除了那些獨具特色的佛事活動,五台山還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宗教習俗,比如晨鐘暮鼓、講經說法和傳戒受戒等。
這就是凝聚多元佛教人文資源又擁有許多獨具魅力的佛教法會的五台山。
三、精美絕倫的建築藝術使五台山成為佛教文化藝術寶庫
作為佛教文化藝術主要精髓之一的五台山,它不但經歷了佛教中國化的全過程,而且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藝術元素,這兒文物薈萃、珍品彙集,可謂我國古代建築、雕塑、繪畫的藝術寶庫。這些佛教藝術,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文化影響力。
你來看吧,五台山現有各種寺廟五十餘座,其中被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座,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二十餘座。其中南禪寺大佛殿和佛光寺東大殿,均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
說到木構古建築,不得不說,五台山的那些則是歷史沿革性最強,又建築宏偉,細部精巧,樣式繁多,手法典型。從大唐之後,歷經宋、遼、金、元、明、清,直到民國年間,這兒均留下了典型的建築物。唐代的建築莊嚴樸實,宋代的柔和絢麗,遼、金兩朝的建築則大膽減柱,到了元代則是粗獷自然,而明代,明代的建築規矩謹嚴,清代的豪華精巧,民國時期的建築卻就變得細膩繁雜了。覽觀五台山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可謂是讀了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國古代建築史。
除去佛寺建築,五台山還有形制多樣的佛塔。從北魏時期到新中國,歷代所建佛塔,在五台山皆可找到實物。單從使用材料看,有磚塔、木塔、石塔、琉璃塔、鐵塔、銅塔、銀塔、玉塔、水晶塔;若從建築形制看,又有密檐式塔、樓閣式塔、亭閣式塔、金剛寶座式塔、組合式塔之分;從規模上看呢,大者高達75.3米,直插蒼穹,小者精巧玲瓏,僅有0.05米;從性質上看,可分為佛塔和墓塔,其中佛塔又可分為舍利塔、靈跡塔和一般供奉塔,而墓塔則分為高僧墓塔和一般性紀念塔。
在五台山佛教文物中,還有華嚴經字塔。這件字塔,是清朝康熙年間蘇州三寶弟子許德心,花費12年時間「沐浴焚香書成」。塔身由白綾和黃綾裱糊而成,寬2米,長6米,上寫華嚴經80卷,計字六十萬零四十三個,由字跡拼成一座七級浮屠圖案。遠看,飛檐懸鈴,儼然工筆畫就;近看,一筆一划全是由蠅頭小楷組成;多一字無放處,少一字不成塔,經畢塔成,渾然一體。
在五台山最大的寺廟顯通寺內,還有一座造型秀麗的銅塔;塔院寺中的藏式塔,其身潔白,雄偉挺拔,是五台山的象徵。
塔多,寺多,各寺廟又有數量眾多質量精美的壁畫雕刻,與寺廟建築相得益彰,大大豐富了五台山的佛教文化藝術。
美輪美奐的佛教建築,再加上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無數虔誠的善男信女前往五台山,進香拜佛。據統計,這裡每年接待國內外宗教人士、香客數萬人,而那些朝拜者大多於六月大法會時雲集五台山;再加上此時正是五台山避暑的時節,慕名而來的遊人熙熙攘攘絡繹不絕,他們和朝拜者一起掀起了五台山的旅遊高潮。
沒錯,五台山完全有資本成為旅遊勝地,因為這裡不但彙集了多種宗教、眾多的名勝古迹,而且自然環境優美,這些都是它成為旅遊勝地的基礎條件,當然,這也是它獨一無二的優勢。
四、諸宗並弘的多元佛教文化和雲集的歷代高僧大德
一花一世界。世界是個大舞台,五台山是小舞台,在這個小舞台上,演繹著中國佛教史的風雨興衰。自東晉十六國到現在的一千多年裡,五台山佛教名僧輩出,僧才濟濟,而各宗高僧都把五台山作為弘法傳宗的基地,使得五台山顯密諸宗並弘,漢藏佛教並存。
在這兒,有以唐代玄奘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別有為、無為之諸法,主張一切唯識之旨」的唯識宗,有主張「法界緣起」的華嚴宗,也有以阿彌陀佛因願果號為立教根本的凈土宗,此外,還有天台宗、律宗、密宗、禪宗及藏傳佛教。最具有鮮明特色和歷史貢獻的是五台山獨有的宗派——摩法宗,是隋唐時期依據東漢時印度僧摩騰、竺法蘭曾禮五台山的傳說而創立,現今尚有傳人。
各種佛教宗派在五台山和諧共存,五台山成就了它們,它們也成就了五台山的佛山聖水,而這佛山聖水孕育了一代代名僧。比如,在歷史上很有影響的東晉凈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北魏弘傳凈土教的曇鸞大師,隋末唐初的慧祥、澄觀、法照、圓仁等高僧,宋代的真寶、膽巴、弘教等大師,元、明、清又有月真、妙峰、德清、若比多吉等高僧,近當代有通願法師、夢參法師、妙江法師、慈音法師、寂度法師、能海法師等等。
五台山佛教流派的諸宗並存格局和歷代雲集的高僧,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發展和傳承的基礎,更是五台山佛教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一個亮點。
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這樣說,五台山佛教是中國佛教發展的一個縮影。
五、這裡有歷史久遠的對外交流活動,這裡是中國佛文化和世界佛教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樑
海納百川成其廣大,千年以來,五台山襟懷浩蕩,廣泛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僧人求道問法。
自佛教傳入五台山,五台山佛教極其迅速發展,高僧大德紛紛開闢道場,建立宗派。吸引了無數海內外的佛教僧眾,遠自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越南、緬甸、日本等國的僧人,都慕名而來巡禮求法,使得五台山佛教聞名遐邇,被及中外,文殊信仰成了東方各民族佛教徒的共同信仰。
唐代,貞觀十年,新羅僧金慈藏及其弟子十餘人來五台山禮佛學法,長達兩年;儀鳳元年,北印度佛陀波利來五台山禮拜文殊;開元年間,南天竺僧菩提仙那相隨越南僧佛哲來五台山,後東渡日本,謁見聖武天皇,將五台山信仰傳到日本;永泰二年,中印度那爛陀寺僧純陀與不空弟子含光到五台山,設計建造了金閣寺,將印度的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繪畫藝術傳入五台山,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唐代時與五台山關係最為密切的當數日本。日本為了學習中國先進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多次派「遣唐使」來華通好,遣唐使中的「學問僧」和「請益僧」便是專門為學習中國佛教文化而來的僧侶。
最早到五台山的日本僧人,是日本奈良興福寺僧靈仙三藏。那是貞元二十年,靈仙隨遣唐使來華,在長安參與譯經。長慶二年,靈仙到五台山,先後住金閣寺、鐵勤寺、蘭若寺、七佛教戒院、靈境寺。寶曆元年,日本天皇賜百金,派靈仙弟子送至五台山。靈仙深受感動,將一萬粒舍利和新經二部、造敕五通,托弟子送給天皇。大和元年,靈仙圓寂於靈境寺。五台山僧人為紀念這位日本友好使者,在寺內建了靈仙墓塔。
還有一個叫惠萼的日本僧人,多次朝拜五台山。大中十三年,惠萼攜帶從五台山奉請的一尊觀音菩薩像由明州渡海回國,行至普陀山,因風浪阻遏,便就地結廬供奉,被稱為「不肯去觀音」,從此開創了普陀山觀音道場。
到了宋代,五台山同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亦很頻繁。
比如日本奈良東大寺僧奝然師徒一行曾到五台山巡禮,在大華嚴寺,與該寺高僧研討佛法,並得到寺主延一法師新著《廣清涼傳》等著述。3年後奝然回國,奏請天皇將愛宕山寺廟改名為五台山大清涼寺。次年,奝然又派弟子嘉因到五台山舉辦了供養文殊菩薩的法會,弟子成算則在日本京都嵯峨山仿照五台山清涼寺建成一座日本清涼寺。
另有一個叫成尋的日本僧,率眾弟子赴五台山,將日本天皇及皇太后親筆書寫的經卷置於文殊像前供養。成尋在華9年,寫成《參天台五台山記》,成為研究中國佛教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後來的許多年裡,來自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高僧也紛紛來華,前往五台山朝拜。直至清朝,因清政府實行閉關自守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一時冷落,但也出現了到印度取經學法的五台山僧人。咸豐年間,源修和尚取道西藏抵達印度取經,遇一位曾來過五台山的老僧,老僧指點源修到清涼山造石室安居。源修返國,徑直到五台山,與蜀僧石柱造石室5間,坐靜修禪,直至圓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五台山對外佛教文化交流逐漸發展起來。1961年,新加坡僧達賢禮五台山,參拜了各個寺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五台山逐步對外開放,東南亞國家及日本的佛教僧眾與善男信女,紛紛湧向五台山,參拜文殊道場,學習佛教文化。
最值得記憶的是1990年,首屆五台山國際旅遊月舉辦,此後,五台山的佛事旅遊便定為慣例,走向制度化,歷屆都有許多港、澳、台僧人前來參加佛事活動。港、澳、台同胞僧眾來五台山參觀禮佛,五台山僧人也陸續到港、澳、台等地進行佛事交流。
歷史久遠的對外交流活動,不僅傳播了五台山和中國佛教文化,向世界展現和打出了五台山璀璨輝煌的佛教文化名片,使世界了解五台山和中國佛教文化,而且使五台山佛教文化不斷吸取外來營養和元素,豐富和充實了五台山佛教文化,使五台山愈加具有鮮明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從而促進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傳播和旅遊效益。
推薦閱讀:
※坑爹這明顯-遇見搞笑怒氣都沒了
※流年裡的遇見,寂如煙花
※人為什麼要生病?我想,遇見你是最好的答案
※【一點資訊】為何要健身?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Yidianzixun.com)
※人群中遇見「白蛇傳」·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