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數學家丘成桐:憶瑤姊

數學家丘成桐:憶瑤姊
作者:丘成桐 來源:文匯報 發布時間:2007-12-8 16:8:3 小號字 中號字 大號字

憶瑤姊

丘成桐 九月十七日清晨,三姊成瑤於香港沙田醫院逝世。這一天是美國東部的禮拜日,早上十時許我接到老朋友鄭紹遠的電話,說三姊病況急轉直下,有生命危險。我大吃一驚,因為十多個鐘頭前,我剛從香港探病回美,還在考慮如何紓緩三姊的病情。接到電話後,我立即向沙田醫院查詢。護士說三姊呼吸由急速轉為緩慢,已經沒有能力吸收氧氣了。夜已深了,紹遠還是及時趕到醫院,他用手機和我聯絡。三姊已經不能說話,我在電話中感激她多年來對弟妹們的照顧。紹遠說她聽了以後,動了一下就與世長辭了。對我來說,這真是極為震撼的事情,為什麼我要等到她離開前一分鐘才說這話呢?母親臨終時,我告訴她我會照顧三姊和弟妹。不知道我盡了我的責任沒有?想到這裡,我的淚水不覺滾滾地流下來了。 瑤姊在一九四五年五月生於家鄉蕉嶺,丘氏移根在此已二十三世了。歷代務農讀書,代有人才。族中祖輩丘逢甲和先父丘鎮英詩文風骨清奇,帶山河氣概,都是由於家鄉水清山秀,日久浸淫所至。然而家鄉山路崎嶇,終究不能成為富鄉大邑,所以族人大多外出創業,先君也不例外。 瑤姊排行第三,出生不久後,舉家遷往汕頭。父親任職於粵東汕頭的聯合國救濟總署,家境可謂小康。四九年我在汕頭出世,舉家再遷往香港元朗,住在一個叫屏山的小鎮。父親在這裡經營農場,一年後生意失敗。再遷到元朗另外一個叫紅棗田李屋的地方。那裡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洗澡和洗衣服都在河裡,家境至為艱苦。在元朗的日子,往往在飢餓的邊緣度日。父親每天要乘車到香港島教書,薪水不足糊口,琪妹和棟弟又在這時誕生。一家九口,除了父親的薪水外,還得靠母親和幾個姊姊在家中努力織棉和穿塑膠花來幫補家計。這種工作並不容易,往往通宵達旦才能交貨。而工頭又不見得判工作給我們,沒有工作就很難說晚上有飯吃了。那時能夠吃到麵條或從教會裡拿到麵粉是很高興的事。瑤姊雖年少,總在旁邊幫忙。 在元朗的平原上,有不少農田。瑤姊和我弟兄在莊稼收成的時候,會到處尋找農人收割後剩下來的農作物,也會去捕捉青蛙來餵養雞隻。家境雖貧,卻是樂也融融。五四年春,我在一間叫永安小學的鄉村小學受頑童和教師所威嚇,患病達半年之久,瑤姊常到床邊來安慰我。由於年齡的關係,在兄弟姊妹中我與大哥成煜及三姊最為親近。瑤姊很有天份,間中會編一些童話,還加上動作來渲染,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嚷著要她一個一個地講下去。 一九五四年秋,父親到香港沙田崇基書院任教,舉家從元朗遷到沙田,在一間佛堂紫霞院中租賃房子居住。我們走路到沙田大圍的沙田小學讀書,由於地方偏遠,小孩子都覺得辛苦,瑤姊卻鼓勵我們說:「要吃得苦,方為人上人。」珂妹在此時誕生,家中十口矣。父親負擔更重,而大哥又得重病。彼地林木陰森,不宜久住,遂遷居沙田下禾輋龍鳳台。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二年間,是我們家中比較歡樂的日子。家境確是略有改進。但一九五七年時父親的年薪才二千元,我們家兩房一廳月租卻需要一百元。在學校念書的小孩有七個,學費雖然不算高,加起來卻不少,都由父母承擔,我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瑤姊和我們小孩卻著實的享受了山居的環境。我家靠山面海,小孩有時在海中游泳、挖貝殼、拾海星。有時到山上攀爬巨石,在林木遮掩下的小溪捉魚。春天則到山上采杜鵑花和吊鐘花。過年時父親總叫瑤姊和我去採集這些花朵來供瓶養。現在還記得滿山遍野的鮮花,瑤姊和我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喜歡在山嶺間徘徊玩耍,也喜歡看武俠小說,瑤姊尤其喜歡梁羽生著的七劍下天山,在山上玩耍時,我們往往將兄弟姊妹比擬為天山上的劍客。瑤姊又擅長勞作和繪畫,我在小學時的勞作有不少是出於瑤姊的創作。 我在培正念初一時功課不大好,在二姊和三姊的關心督促下,漸有好轉。初三時父親去世,這確是晴天霹靂的大事。當時大姊在英國念護士,二姊亦已去世,家庭重擔都落在媽媽和三姊身上。三姊完成中學課程後,不能不放棄進修的機會,幫忙母親維持家計。由沙田下禾□遷白田再遷火炭拔子窩,都是父親去世兩年間的事情。三姊在黃大仙徙置區的天台教小學,一個月才得一百五十元,晚上又要到其他地方替小孩補習來幫補家計。我也在這個徙置區的天台學校寄住了一段日子,三姊每天補習回家後身心俱疲,但仍念念不忘的關心我們的學業,鼓勵我們兄弟努力讀書,光耀門楣。回想往事,感慨萬千,中國婦女為維繫家庭而作出的努力和犧牲,實在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可惜三姊竟為家庭犧牲了學業前程,也誤了婚姻。 我到美國讀書工作以後,家中環境漸漸好轉。三姊在中文大學圖書館任職。媽媽來美參加我的婚禮時,瑤姊留在香港照顧大哥,直到八零年我接大哥來美就醫二年後,三姊才陪同珂妹一家來美。以後和母親同住,到加州的學院讀書,信奉佛教。母親大病時,又是由三姊照顧,服侍飲食,直到母親去世後,三姊回港定居,才沒有再為家事操勞。這些年來,她替佛教團體做義工,在中文大學教授繩結藝術,又計劃將母親刺繡的技術寫成小冊。可惜時不我予,遽罹惡疾,齎志以歿,六十年手足情誼就此終結,撫今惜往,前事歷歷在目,令人無限悲痛。 三姊愛家愛國,憐惜眾生,十多年來茹素,我們弟兄姊妹都受過她的照顧,我們永遠懷念她。 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一日 撰寫本文當日,還嘗賦成一詩,抄錄於下: 少時尚義氣 原野任戲嬉 登高懷書劍 攜手笑揚眉 焉知二三載 好景奄忽移 父死兄疾篤 艱辛誰能持 慈母負重軛 世情安可知 三姊何仁愛 憐我弟妹痴 復念我前程 崢嶸自有時 孰料晚罹疾 天意終難窺 萬里歸來日 天涯涕淚垂 人無金石固 龜鶴亦有期 哀哉此疾惡 斷我手足誼 (本文作者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推薦閱讀:

從「比較GPA」談起
微積分創立權之爭
事物的各組成部分隨時間分步更新,最終全部更新,那麼該事物還是原來的事物嗎?
基礎群論(五): Sylow理論 下
幾種常見的軟體規模度量方法的對比

TAG:數學 | 數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