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先生講維摩詰經-14b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正文)為什麼?菩薩最要緊的就是菩薩的功德,眾生,還有眾生的功德,這三樣是菩薩行啊。你菩薩不積功德,就沒有眾生可度,那麼眾生也不能得度,三個缺一個都不成。所以你自己要先有菩薩的功德,然後還得有眾生,所以我們要四攝,怎麼把人攝來不是利用人啊。是怎麼樣呢?是我知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這種心。我自己要站起來,所以讓別人也站起來,我自己通達,也要別人通達。你能夠這樣的話,把這三個都做到了,三因具足了,於是你就可以得到凈土了,菩薩覺行圓滿,於是你就成佛了,得了凈土了。
國土既然是純凈的,來到你國土的眾生也是純凈的,既不為名,也不為利,什麼都不為,大家都是乾乾淨淨地,就是一心求覺悟,我怎麼能夠覺悟。這時候不再說其他的教,這時候完全,所以他說的都是清凈的法,言法清凈。
受法要具備下面的三個凈。能夠具備這三個凈,你這個教化我們的人就同德了,於是說法的人凈,聽法的人凈,然後修行的法也凈,一切都凈了。上一章廣說凈國行,沒有說明行的階見,這一章完全說明最深的最廣的這些東西,你必須從直心一直到凈土,不可以超越,沒有直心不可能深心,沒有深心,你就不可能意不調伏,意不調伏,就不能說得跟做得一樣,不能如說行,就沒有方便,沒有方便就不能成就眾生,眾生都成就了,當然這個佛土就清凈了。當你佛土清凈的時候,說法就凈了,這就是行的階段。
所以這個了解了以後,這就是行的階段。我不能一下子就悟了,說悟的人得研究了很久,修行了很久很久。一個公案,我上一次跟你們說的公案,就是問這一句話就參了八年啊。六祖十六年啊,你別看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已經悟了,但是十六年在獵人堆中都在修行啊。我們了解這個以後,真正有階段,有逐漸,這樣的話,我們不可能一下頓超,循之有途,履之有序。你要行有路走啊,告訴路怎麼走,一步一步的次序怎麼辦。故說發跡之始,始於直心。你開始怎麼樣走菩薩行,這條路怎麼走,開始是直心。終成之美,最後終於成了最美的東西,一切心,我們現在的心多臟,多亂,多少煩惱,這個境風一吹,波浪就生出來了。這波浪一生出來,煩惱都來了,這個心能沉靜么?八風吹不動,怎麼吹啊,不用吹,沾沾邊就動心了。怎麼能夠開始,所以不能頓超,一步一步來,先誠實心,再深心,這樣一點兒一點兒來。最後終成之美,一切凈,我凈我心也凈,國土凈,。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凈土,則凈其心,隨其心凈則國土凈。所以釋迦牟尼說寶積啊,菩薩要得個凈土啊,我們現在都在修菩薩行,你要先凈你的心啊。你的心根本是髒的話,你怎麼度眾生。必須你的心先凈了以後,你才能影響別人。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頭一個要怎麼樣?正心誠意,是不是?格物致之,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佛法也是一樣的,先有直心,誠實的心,這個心沒有的話,一切都是假的,所做的也不幹凈。所以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個心凈國土就乾淨了。
所以僧肇說,皆誠凈土的意,怎麼能夠得凈土,菩薩應該怎麼行,凈土是什麼啊?是心的影響啊。這個凈土是心的影響,我們知道,所以有一個偈子:賦相各由心,隱顯無欺詐。原無造化功,群生自造化。
我們常說你有造化,這是很有深意的,很文明的一句話。他說所有的形象各由心,如影之隨形,如響之隨聲,所以我們說影響,什麼叫影響,影響都是假的,但是形不正影子就是歪的。所以影響無欺詐,不會騙人的,你怎麼影響人是看你自己立身如何正不正,騙不了人的。原無造化功,不是有個上帝,有個造物主給我們造化,讓我們有生死有禍福。我們自己群生自造自化,我們自己造什麼,我們就自己化成什麼。這樣的話,我們一切唯心造,知道了響一定隨著聲音。
我們了解這個影子一定隨著形,這就叫什麼?報應昭彰。能夠知道這個以後,一切惟心造,一切唯心,諸法唯識。為什麼會有這個果報?因為我們因地真,假設我們因地不真,不會有好果報的。所以知道這樣,如影響之隨形聲,我們就知道,凈土就是心事反應的影子,外境都是隨著你的情變的。當你隨著情變的時候,於是你情有短長,所以不但人間有凈土,六道都在人間。我們一念凈,我們就是佛。我們一念邪,貪嗔痴慢疑嫉妒邪見,這幾個根本煩惱,只要我們一起心動念,一個念頭來了,我們就在下三道。
所以六道在哪裡,就在人間。畜牲惡鬼和地獄隨時隨處在顯現,在報應。因為我們個人的業力不同,我們的這個心的乾淨跟污穢不同,所以國土所見也不同。我們心裡沒有渣滓,我們看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在行善。假設我們心裡先存了壞心,對我們好也認為人家別有所圖,都是沒安好心,對我這麼好。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在人間就是這樣的,你心裡乾淨到處都是快樂的,什麼人都好的,一切都可愛。真正這樣的話,佛土常凈。真正的佛土永遠乾淨,只是我們這些凡夫,還有二乘聲聞和緣覺的人,他們看到美惡生心,這一心一生就不能見到了。
我們了解了這個以後,不要責備外頭,先責備自己的心,我的心乾淨不幹凈。我們知道欲響順必和其聲,你要你這個音響順,你的聲音得先好聽啊。你聲音不好聽,怎麼樣讓你的響好呢。所以欲影端必正其形,影子要正,你怎麼樣,你的身體必須是端正的。身子不端正,怎麼能讓影子端正呢,此報應之定類也。
為什麼有報,為什麼有應?就是這一定的,就是這個緣故。我們常常不問自己的影子如何,而我們總是追著影子,追著這個響,問影響怎麼樣,問沒問自己的形身跟聲音如何。如想斯應,如影隨形,不要責備別人,這就叫報應。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凈,則佛土凈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凈,而是佛土不凈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凈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凈,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凈,而汝不見。』
這又是說舍利佛還要承佛的威神,好像舍利佛不會問這個問題似的,就問了,何必承佛威神呢,故作神秘了,我們都會想,既然心凈則佛土凈。既然做了好多回菩薩了,你的意不凈么?可是你成佛了,這一個佛土怎麼這麼臟啊?我們住的這個娑婆世界,就是堪忍的世界,我們真能忍啊,多臟我們都能忍。這個空氣,土地和河流染污了,心染污了,我們都能忍。我們病啊,痛啊不得了,還要活下去,真能忍耐,受得打擊大擊大極了,還是要活下去。
這個土之凈穢,故非二乘所能及也。如來將明佛土常凈,美惡生彼。他說如來為了說出來,這個佛土根本永遠是凈的,國土好壞美惡,從哪裡生出來?從我們的心生出來。所以威神承佛的意旨,讓舍利佛提出這個疑問來,這樣才生起這個話頭。怎麼能夠生起這個話頭來?所以承佛的威力。佛知道舍利佛的念頭,於是就說你的意思怎麼說?太陽跟月亮不幹凈么,可是盲者不見。不是的,是盲者咎,非日月過。是盲人自己的問題,太陽、月亮都沒有問題啊。釋迦牟尼已經成佛了,娑婆世界這麼臟,舍利佛啊,是因為眾生有罪,不是如來的問題,是你們心臟啊。因為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因為你們心不凈,所以你們看到世界都是髒的。日月豈不明,但是你看不見光,是由於你自己眼睛瞎了。那麼佛土根本是乾淨的,是因為我們這個心臟啊,我們心裡不幹凈,所以我們看不見佛土的莊嚴和清凈。舍利佛,我此土凈,而汝不見。我是佛,我是凈土,你們看到的都應該是凈土。我這個土很乾凈的,是你看不見而已。舍利佛就是因為這個土這麼臟,生疑問,所以釋迦牟尼告訴他這個土根本是非常乾淨的。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凈,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凈,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凈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凈,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凈。』
這一個螺髻梵王,這就是初禪第四天的天方,大梵天王,也就是GOD,這是在欲界里。四天王天頂上就是梵王,告訴舍利佛,你不要這麼想,不要說這個佛土不凈,釋迦牟尼已經成佛了,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臟啊。為什麼呢?從梵王來看,他看見釋迦牟尼的佛土好乾凈,就跟他的自在天宮一樣的。因為他只能拿天宮來比。
所以什曰,階層不同,佛土的清凈高低不同,或如梵天,乃至不凈居,或過凈居天。為補處菩薩,四天王天就是欲界天,欲界這一個天東南西北四大天王分出來。大陸的廟裡一進去,頭一個就是四大天王,一個拿著傘,琵琶,這就代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像四天王天,到六天,或者像梵天,或如凈居天,初禪的第四天,或過凈居天,就只有補處菩薩了,阿彌陀經里說多有一生補處,就是說只這一生了,不再來了,下回就作佛了,所以就這一生。在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就有非常多的一生補處。就這一生,下一回就成佛了。補什麼啊?補作佛。就跟候補委員,出了缺就上來。補處菩薩生在這個國。
因為你看眾人的心,對於你什麼合適,於是你所現的國就不同。這個螺天王就是自在天王,看到佛土就跟自在天宮一樣的。舍利佛只看到這個土臟,沒有一個不染污,我們所見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幹凈。那麼這個螺梵王,就看到跟天宮一樣的。還沒有知道真正凈到什麼地步,釋迦牟尼以手按地,整個這個世界就變了。凈國即在此世界,極樂國土在哪裡,就在現前。如法華經的壽量品說,此凈穢同土而不相雜,有如一器中有兩種食應兩種眾生。所以我們這個叫凈穢同居土,我們看到的都是污穢的,染污的,這裡面真有高人。在這裡面所以有清凈的人,也有染污的人,凈穢同居土。包括西方極樂世界,裡面也有很多人需要好好地在那兒修啊,不過有一樣好,到那兒不退轉,因為不退轉,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阿彌陀佛不停的說法,所有的鳥樹一切東西都在那兒說法。為什麼生極樂國土,因為我們最容易退轉,在那裡很多的菩薩,甚至佛都要往生極樂,一方面他們自己在那兒,一方面也要度化我們。凈的穢的,凈的不會被我們染污,凈穢同處而不相雜,就好像一個碗里有兩種吃的就應付兩種眾生。
所以舍利佛我見此土,這就是我們見的,高山低坡,而且滿地的荊棘,沙礫十土石,而且這些山,穢惡充滿。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因為你心有高下,所以沒有依照佛的智慧,所以才看到佛土不凈啊。什麼是心有高下?好比說將來講壇經,六祖到了法性寺,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因為你心動了,於是你才會這樣。所以因為有分別心,有不平等的心,於是才有染污,才有山丘,佛心平等,沒有分別,對於一切沒有分別,這種智慧啊所以他看到眾生平等。
所以釋迦牟尼成佛以後頭一個看到眾生皆已成佛,沒有分別心和高下心,眾生跟佛土清凈圓滿的。好比說我們永遠存在著疑心,你就覺得世上沒有一個可以相信的人。我們看人看得都壞,人人都壞,當我們的心很乾凈的話,我們覺得人人都好。當你覺得人人都好,於是這個心乾淨了,於是你周圍左右的人也都乾淨了。於是你的環境也乾淨了,於是你整天非常的快樂。為什麼說君子你可以騙他啊,為什麼?因為他心正,不相信別人會壞他。別人使壞,他都覺得沒有壞。所以心有高下,才能見到地上有這些山丘,有這些東西。所以丘陵是生也。,
推薦閱讀:
※當代書壇的女中豪傑——周慧珺先生書法精品欣賞
※大山860的文件夾【南懷瑾先生】
※道先生講三元卦氣發,年命生人之法,昨天餘下的終結版
※喻繼高先生的工筆花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