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文儀器的研製和革新

( 周易五行2009-06-09 03:19:07)

  據今所知,三國時期,蜀、魏都沒有製作天文儀器的記錄,而孫吳則在製作儀象方面很有成就,如王蕃依據張衡舊制製成一台小型渾象,葛衡也製造一台渾象,其特點為「使地居於中,以機動之,天轉而地止,以上應晷度」①。天文學家陸績還製造了一台卵形渾象。  西晉末年,中原匈奴族政權前趙製成測量用渾儀。此儀由史官丞南陽孔挺設計製作,成於劉曜光初六年(323)。這台儀器是很重要的,因為對於在此以前使用過的渾儀,僅有片言隻語的記載,而孔挺渾儀則是第一台留下詳細資料的儀器,通過它可以進一步了解漢代渾儀的基本結構。據《隋書·天文志》所載,孔挺渾儀系銅製、由內外兩重組成,外重由三個相交的大圓環構成渾儀的骨架,並由四柱支撐著外重骨架;內重是用軸固定在骨架上的可轉動的雙環,雙環直徑八尺,雙環之間夾置一具可以俯仰的望筒①,也長八尺。由於年重的轉動軸一為天北極,另一為天南極,所以這架儀器可以方便地測量天體的赤道坐標。在孔挺以前時間最近的同類儀器當屬東漢永元十五年(103)左中郎將賈逵的黃道銅議,由於該儀加有黃道,所以必為三重結構,比較繁雜,且不易使用②。孔挺顯然注意到這個問題,於是將自己的儀器改為兩重結構,去掉了黃道環。  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宋高祖劉裕於咸陽之戰後,得到孔挺所制渾儀,並在稱帝後,將其運至首都建康(今南京)。劉宋元嘉年間,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頗好曆數的宋太祖劉義隆認為這台渾儀雖然很好,但在儀器上著不到日月五星和恆星星象③,是個缺欠,因而詔令太史令錢樂之製作新儀。錢樂之於元嘉十三年(436)鑄成有別於渾儀的渾象。他的新渾象繼承和發展了東吳的渾象製作技術,特別是受到葛衡儀器的影響,其結構與張衡的儀器有所不同。新渾象將地平置於球內,地平面將大圓球一分為二,半覆地上,半沒地下。在球上綴以星象,在黃道上布以日月五星①,以水力推動,昏明中星與天相應。為了與地平放在球外的渾象區別,按宋代蘇頌等人的稱呼可稱之為渾天象②。元嘉十七年(440),錢樂之又製成一台小型的渾天象,直徑只有二尺二寸,便於搬動,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渾天象與渾象功能相同,本質上是一回事,但由於結構變化,工藝要求更高一些。球內地平表示人居住的大地,如果要在球外能看到球內的大地和大地上的裝飾,這就要求球必須有相當的透明度。其具體製作方法,現在已難於查考,可能在鑄好的骨架上蒙上細銅絲編成的銅網,做成透明網球;也可能蒙上紡成的細紗,再綴以星體。總之製作難度較大,這也反映了當時工藝水平的提高。

  渾天象在當時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因為天包著地,所以它比渾象更形象地演示出渾天說的精髓,更符合渾天說者的原話。據《隋書·天文志》載,劉宋天文學家何承天論渾天象體就說過「詳尋前說,因觀渾儀,研求其意,有悟天形正圓,而水居其半,地中高外卑,水周其下」。何承天觀察了儀器演示後對天體渾圓,有了新的領悟,但他仍相信蓋天說的觀點,把地說成中間高四周低的弧面。渾天象實際上並不是單純的演示儀器,它也是研究日月五星運動規律的有力工具。根據實際觀測得到的七曜相對於周圍恆星的位置,可以較準確地將其分別安置在黃道的不同部位,然後通過不斷觀測,可以了解它們相對於恆星的運動規律,從而測算出行星的會合周期。錢樂之的儀器還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據《宋書·天文志》說,那台小渾天象「安二十八宿中外官,以白黑珠及黃三色為三家星」;而大渾天象,則用朱、白、黑三種顏色分別表示甘、石、巫咸三家星。顯然,他將陳卓的星官體系固化到了儀器上,儘管後來陳卓的圖錄失佚,但錢樂之的儀器卻歷經宋、齊、梁、陳、隋五個朝代,為陳卓星官體系的保存和傳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劉宋以後梁代也製作過渾象,《隋書·天文志》載「梁秘府有,以木為之。其圓如丸,其大數圍。南北兩頭有軸,遍體布二十八宿、三家星、黃赤二道及天漢等。別為橫規環,以匡其外。」這是一台大型渾象。在大木球外匡以地平圓環,所以它與錢樂之的渾天象地平在內結構不同。這一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天文知識的進步。  在南朝熱衷於製造各種渾象的時候,與南朝對峙的北魏卻對製造渾儀極為熱心。北魏天興初年(398)太祖拓跋珪命太史令晁崇製作渾儀。儀器完成後晁崇升遷為中書侍郎令,可惜後來又為拓跋珪所殺害。永興四年(412)明元帝拓跋嗣又詔造太史候部鐵儀,由鮮卑族天文學家都匠斛蘭鑄成鐵渾儀,這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台欽制渾儀。《隋書·天文志》說它分內外兩重,「用合八尺之管,以窺星度」。永興鐵渾儀的基本結構與前趙孔挺渾儀大致相同,但又有新創造。如在底座上鑄有十字形水槽,以便注水校準水平,這是在儀器設備上利用水準器的開端。後魏鐵制渾儀是一台質量很高的儀器,北魏滅亡後,歷經北齊、後周、隋、唐幾個朝代一直使用了二百多年,直到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天文學家瞿曇悉達還奉敕修葺此儀,可見其使用壽命之長。

  除渾儀和渾象的研究和改進外,公元5世紀北魏道士李蘭還發明了秤漏,在改革計時裝置方面作出了新的貢獻。秤漏的原理是用渴烏(虹吸管)將漏壺中的水引入權器,然後稱量水的重量以確定時間,「漏水一升,秤重一斤,時經一刻」①。秤漏簡易、靈敏,可測量很短的時間間隔,並且可隨時開始和結束,測量任意的時間區間,因此在隋唐時曾風行一時。

  ① 見《隋書·天文志》。  ① 《隋書·天文志》:「其雙軸之間,則置衡長八尺,通中有孔,圓徑一寸,……衡既隨天象東西轉運,又自於雙軸得南北低仰。……其儀至梁尚存,華林重雲殿前所置銅儀是也。」  ② 《後漢書·律曆志》:「黃道與度數轉運,難以候,是以少循其事。」  ③ 《宋書·天文志》:「高祖平長安,得衡舊器,儀狀雖舉,不綴經星七曜。」  ① 《宋書·天文志》:「詔樂之更鑄渾儀……地在天內……規二十八宿……置日月五星於黃道之上,以水轉儀。」  ② 見蘇頌《進儀象狀》。  ① 見《初學記》。

推薦閱讀:

開元占經-卷5- 維基天文
志第十三天文一
最美天文圖片 宇宙圖片
朱天文牡丹攝影作品:《夢裡尋芳》
「元旦」一詞沿用四千多年 天文專家細述由來

TAG: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