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柳傳志想給聯想一顆「後悔葯」?

柳傳志坦承:聯想的確面臨著嚴峻、尖銳的挑戰。「從內部上講,聯想的工作有失誤。」

艾問 · 2018/02/28 11:34

文:水中玉 主編:高原

日前,柳傳志在聯想集團內部的講話中首度表達了反思之意。他坦承:聯想的確面臨著嚴峻、尖銳的挑戰。「從內部上講,聯想的工作有失誤。」

相映成趣的是,前諾基亞CEO奧利拉說過一句經典的反思之語:「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但我們輸了。」很坦誠,但令人遺憾:直到輸了,卻還沒有看清自身的失誤(而眾所周知的是,諾基亞錯失了智能手機引領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相比於諾基亞CEO的「執迷不悟」,柳傳志如今面對聯想的困局,已然五味雜陳,但認識是清醒的:「面對失誤,聯想一定要有一個非常虛心的態度,要直面現實,要認真的、反覆地復盤,去尋找自己的問題。」

一代IT巨頭聯想,在柳傳志的「運籌帷幄」中,憑藉早年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崛起,迅速壯大,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但在2000年之後進入「多事之秋」,一度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起伏伏。幸好,姜還是老的辣,聯想後來在柳傳志的「幕後操盤」中依然活著;不幸的是,在今天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興的科技公司群雄並起,馳騁江湖,而身為傳統PC的聯想,卻沒落了……

藉機崛起,聯想犯了什麼致命錯誤?

聯想取得的江湖地位,以及今天的衰落,均與柳傳志脫不了干係。

1984年,在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進入不惑之年的柳傳志,懷揣著20萬元,帶領十餘位科研人員,在北京創立了一家公司,這就是日後的聯想集團。「當時實在是不知道幹什麼好,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干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和很多「下海」的人一樣,柳傳志在創業時就面臨選擇的茫然。那時候,「投機主義」占多數。不過,後來由計算機專家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做成「聯想漢卡」以後,聯想算是找到了生存的法寶。

然而,到了1990年代初,面對IBM、Compad等這樣的外國龐然大物的湧入,聯想如一個「小舢板」,根本拼不過他們。「有高科技產品,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只有賣出去,才有錢。」當時的柳傳志,開始主張進行貿易營銷驅動策略,而倪光南堅持技術導向。聯想內部出現了重大分歧,這就是著名的「倪柳之爭」。其結果,當然是柳傳志說了算,主導聯想走上了「貿工技」道路。這個轉折點,也成為聯想備受爭議的「原罪」。業界經常有人拿華為和聯想作比較,一個「技工貿」,一個「貿工技」,成就了兩家戰略路徑不同的公司,也註定了聯想在後來與華為拉開巨大差距的命運。

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崛起的企業,在中國不在少數。可以說,包括聯想在內的很多中國企業,成功靠的是機會主義,很多企業的創始人,在企業成功以後的夢想,無不是「做大做強」。公開資料中,很多年前,還在長江商學院教書的阿里巴巴參謀長曾鳴問柳傳志:「未來聯想想做大還是做強?」柳傳志猶豫了一陣兒,回答:「還是做大吧。」

身為企業的領軍人,在給企業定調上,他的戰略決策往往決定著企業的未來。在聯想取得引以為豪的商業成功以後,柳傳志的選擇卻仍然彰顯著「投機主義」的痕迹。要知道,大而不強是中國企業的通病,而缺乏技術支撐的「龐大」體量無法比肩世界巨頭之林。

「窮途陌路」,聯想為什麼會走下坡路?

以柳傳志的創業初心,聯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早期的第一批高科技企業,理應扛起振興民族工業的大旗。如果發展方向對路,到今天完全可以成為中國的惠普,中國的松下,中國的大眾,甚至和華為並駕齊驅。但顯然不是。干不過巨頭怎麼辦?

買買買呀!眾所周知的是,被推上CEO位置的楊元慶,在2004年12月成功主導了聯想與IBM PC業務的合併,史稱「蛇吞象」式跨國併購。

在少帥楊元慶的操盤下,聯想買了「大象」,總算為民族品牌爭了一口氣。但是,在此後的幾年中,聯想對收入囊中的IBM PC業務的消化幾經曲折,文化不適,外資高管撤換,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聯想全球業務大幅虧損,以至於退居幕後的柳傳志不得不重新出山,重拳出擊,執掌下滑的聯想。好在2011年開始恢復元氣,柳傳志再度將聯想的未來交於楊元慶手中。此後幾年,穩健的楊元慶一直讓聯想集團保持著比較好的利潤增長,到了2013年,聯想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躍居全球PC第一。

也許是有了成功拿下IBM PC的壯舉,此時的楊元慶,志在必得,在聯想手機業務毫無起色之際,再度出手「買買買」策略。於是就有了2014年聯想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戰略性舉措——顯然,聯想迫不及待地要拓展移動業務。因為PC電腦已經江河日下,聯想面臨空前的利潤增長瓶頸。

但事實是,楊元慶失策了。移動互聯網早已浪潮翻滾,智能手機也已變成了競爭的紅海,刀刀見血。而收購一個沒落品牌——摩托羅拉都拯救不了的,你聯想還能指望藉助它攪動手機江湖嗎?

無論是創始人還是CEO,都是掌控企業方向的領導人,戰略眼光、遠見卓識無疑是決定企業未來走向的關鍵要素。收購IBM甩掉的PC(沒落產業),買下摩托羅拉不要的手機品牌(雞肋產品),先不說做得怎麼樣,就戰略決策而言也已經是敗筆。

被柳傳志委以重任的楊元慶,真的是合格的CEO嗎?質疑聲似乎一直存在。如今年事已高的柳傳志想必心有餘而力不足吧。設想一下,假如當年被選中的CEO不是楊元慶,而是郭為,今天聯想會怎樣?這個意味深長的「假如」也只能停留在猜測。

PC衰落,聯想還能東山再起嗎?

2018年2月1日,聯想發布2017/2018財年第三財季財報。數字顯示:聯想集團營收規模129.39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同比增長6%,較上一季度環比增長10%。財報終於好看了點,這個成績可以讓楊元慶透一口氣。

這是2014年以來,聯想收穫的一個較為理想的豐收季。但從外部環境來說,如柳傳志所意識到的:聯想仍然面臨挑戰,挑戰來自於這個時代是個多維不確定的時代,這是一個群雄崛起的時代。是啊,BAT座席都變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也要展翅高飛了,身為巨無霸的聯想卻落伍了,老柳當然不甘心!

事實的確是,這幾年,作為聯想目前最核心的業務,PC卻一路呈現頹勢,尤其在2017年上半年被惠普反超,聯想失去全球PC老大寶座。話說聯想幾經折騰(包括內部組織頻繁調整,高管離職動蕩),全球IT廠商曆經幾次洗牌,聯想始終沒能拿得出「新業務」來應對時代的更迭。這就是致命的挑戰。

「大象」垂垂老矣,聯想拿什麼東山再起?想想都難!

艾問每日人物(微信ID:iaskmedia)想說:

再次借用德國媒體在評價柯達倒下時的那句經典評論:「在科技面前,沒有人能一直高高在上,時代會拋棄一切落伍者。」為什麼落伍?

同樣身為企業的掌舵人,任正非一直高喊「奮鬥」,結果華為一騎絕塵,衝到了6000億元營收大關;張瑞敏不停地「折騰」海爾,自我變革讓海爾成為時代的企業。反觀聯想,做了些什麼? 而作為聯想集團創始人,且一直退而不休的老將,柳傳志帶領聯想過關斬將,一路走來究竟犯了多少錯?他本人又犯了多少錯?事實和數字可以驗證。

就像人一樣,每個企業都會犯錯。柳傳志說:「很正常,沒失誤才不正常。」站在新一年的關口,聯想是該一邊直面現實,一邊厲兵秣馬了。


推薦閱讀:

東莞技師妹含淚談「臨時夫妻」到了深夜才是最煎熬的!後悔走錯了路!!
一個離婚男人的後悔
留學生最值得申請的信用卡TOP 10 | 申卡鏈接 Cashback 難易程度獨家吐血整理,不看後悔
不看後悔:杜月笙識人秘笈
血糖高少吃點糖就好了?等這些病找上門再後悔就晚了!

TAG:後悔 | 後悔葯 | 柳傳志 | 聯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