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乘空宗的簡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無得亦無至,不斷也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磐。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龍樹「空」是佛教根本教義之一。佛祖十大弟子之一,號稱「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對空解的透徹,悟得圓滿,因此「悟空」也常常被當作進入涅磐解脫的一種途徑。究竟何為空?何為四大皆空?緣何色即是空?我也一樣想知道……無奈智顗(智者)大師講「一念三千」,一念心起就變現三千世界,進入了一個純粹思辨的世界:何為空?你若說的出來,便不會是空。任何概念的詮釋只是其本體的外現,若層層而追,則無窮無盡。印度大乘空宗可以說是後世大乘教法的開端,中國佛教更是受空宗的影響居多,龍樹便是空宗的創始人。龍樹出身名門,屬婆羅門種姓,自幼學習外道,據說擅長「隱身」。曾約兩位好友一起潛入皇宮戲弄宮女,導致國王震怒。雖然看不見他們,但國王命令士兵並排亂砍,結果兩位好友都被砍死,龍樹躲在桌子下面,許願如能免過此次劫難,就一定皈依佛門,於是苦苦念佛,僥倖逃脫。此後龍樹履行誓言,出家為僧。^_^!……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終於完成HO的作業了……^_^,其實早已完成,只是昨晚才知道批改的分數,呵呵,第一次寫英文的東西,還真是有點難度,所幸分數quiteok,早上來完成自己對空宗的點點理解。說到哪兒了?哦,以上是著名的龍樹「八不」。keke……經龍樹、慧文、慧思之後,傳到了中國的智顗法師,創建了中國佛家最早的宗派-天台宗。以上四位加上後來的灌頂,被譽為天台「五祖」,^_^不知道能不能打得過少林五祖的說?歷史不再多說。天台宗奉的經典是《法華經》,教義來源於龍樹的《大智度論》,而另一方面,智顗法師雖出身南方義學體系,但受北方禪法的影響,最終形成止觀並重的解脫論,並以三諦圓融、一念三千等作為止觀修行的理論證明。性具實像佛教認為世界可以分為兩個基本範疇「名」&「色」,這也是五蘊:「色、受、想、形、識」的另一種說法。「色」便是色,有形之物,大致十四類:四大、五根、五塵;「名」則為受、想、形、識,存在但無形可尋。運用般若智慧觀察世間,色是空,名是空,五蘊皆空。四大組成的人身有眼、耳、鼻、舌、身五種器官,分別產生色、聲、香、味、觸「五塵」,這樣根與塵的相互作用形成識。因此,識可以說是根塵相對所產生的,轉瞬即逝,無法依賴。五識進一步的發展為第六識「意」,便可以辨別出「法」,也就是高級的思維方式。有點混亂……keke,大致的邏輯可以說,名色皆為因緣和合而成,不可能獨立長存,只是短暫的現象的集合體,單一自身沒有存在的理由,現象背後沒有根本不變的本質。既然色即是空,當然色也是空,這裡空不是無,而是虛妄。至此名色的分析將一切都看作因緣變化無常的產物,否定存在的實在性。那麼,解脫的最高本體又是什麼樣的狀態呢?誰能說清?誰能感覺?如果能言有形,那麼一定還是存在與名色之中,但離開名色,又如何來詮釋解脫?智顗的論述十分巧妙:實相之相,無相不相。無常生滅,那是現象界的事情,諸法本原是不可以用任何方法圓滿表達的。這裡用「心」或假名「性」來代表諸法實相,至此世間一切都是實相之相,沒有一種相不是實相的相,真如自性和現象世界不一不二,渾然一體,並無時間的先後,也沒有空間的表裡、遠近。從性具實像出發,所謂「一心三觀」「三諦圓融」自然而然的延展出來。三諦圓融這是天台宗認識論的重點。所謂三諦,「空」「假」「中」。「空」諦「假」諦,顧名思義,因萬有皆賴因緣有,則無自性;所謂「中」諦,本體非空非有,脫離兩邊相對。智顗看來,對於三諦的區分就象對心體的種種異名一樣,也只是個名稱不同而已,其實三諦也是一而三三而一的東西,也就是「三諦圓融」。從三念到一念,現存的一切都與心體拉到了一起,心體具足十法界,萬法只在一念間,時空也在一念間,一念間三千世界。佛教講無明惑、全沙惑、見思惑在修行過程中掩蓋了眾生智慧,使我們理解不到中、假、空三諦。其實誰又能理解?看的越多,或許就會越迷惑,說空說有,說虛空,說如來藏,實際上都是本體的某一種相,某一種作用,我們所看的文字,所理解的概念,其實也都是諸相之一……因此,不要過分執著於空有,隨便一個門徑進入就好了(智顗,晚年)。止觀修行佛教講「止」,是一種禪定的修行方式,心念關注於一處,止息散心,從而心靈清明,神氣爽潔;「觀」就是觀想,包括對於客觀世界、心理狀態的推究,最好在止的境界里進行。智顗那個時代,南北兩方的佛教對於修行偏重不一,南方重義理偏觀,而北方重禪定偏止。而智顗對於止觀的說法不拘一格,貫通南北。「止」就是明白心體清凈、諸法平等的狀態。之後,心中不再有偏見疑惑,清凈無染,便是「觀」。由染入凈,由凈還染,度化眾生……天台宗大成於智顗,之後漸漸衰落,而到了湛然的時候,他提出「無情有性」以及「性惡」等理論,彌補了智顗學說的遺留問題,告訴信徒,自性具足一切,修道正是在自性的矛盾中一步步前進的。於是,天台宗在湛然的努力下,在中唐時期再次出現了生機。
推薦閱讀: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61-80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大正藏1627部)
大乘四法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第五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05
從人而佛的修證之道--大乘菩薩行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