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史林漫步】當面頂撞皇帝的治黃總督靳輔

  靳輔敢於頂撞天威,是他以民為貴。像這樣敢于堅持己見頂撞上司的人,似越來越少了。

  數千年來,中華兒女為治理自己的母親河殫精竭慮、前赴後繼,令人感嘆。而敢於當面頂撞皇帝,始終堅持自己的治黃正確意見並成就了一代治黃偉業的大清河道總督靳輔,則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黃河下游泛濫,蘇北黃、淮、運河等決口百餘處,海口淤塞,運河斷航,南北漕運受阻。康熙帝下決心治河,於十六年諭旨靳輔任河道總督,實心河務,「辨其水勢,疏其故道」,拿出「一勞永逸」的方案。

  靳輔(1633—1692年),字紫垣,關東遼陽人,隸屬漢軍鑲黃旗。順治九年(1652年)由「官學生」考為國史館編修,康熙初年為內閣學士,因其能卓著,升任安徽巡撫。在「皖撫」任上,於治河、墾荒等皆著優績。

  靳輔接旨後,並未赴新總河行署(江輔,今清江市)任職,而是帶著一干人馬到河工現場馬不停蹄視察兩個多月。白天與工匠民夫一同泡在泥水裡,夜晚即住在沿河工棚里。經數月實地考察和認真研究,借鑒前人「束水攻沙」的經驗,總結歷代治黃的利弊得失,靳輔上奏了著名的治河方略《經理河工八疏》。《八疏》將黃、淮、運三河一氣貫通,提出了五項治理工程、六項保證措施。這些工程與措施包羅了全面治理河道、協調三河水系關係,保證運河水位,連治河大小官員的選派、錢糧來源、如何免除貪污浪費等都安排妥當。在我國治河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康熙對《八疏》甚為滿意,但因自己對河工並無真知,便交諸大臣議奏。經過半年的議論及靳輔對有關內容的反覆修改,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靳輔修改後的方案獲得御准,並撥庫銀250萬兩,限定三年完成計劃。

  接下去的三年便是靳輔不分白天黑夜實地治理黃河的日子。當時,黃、淮、運、洪澤湖各項工程一齊動工,人夫的徵調、材料的選運、工匠的配置、管理人員的安排,無處不是難題。而且,要經過三期大潮汛;三個冬季泥水結冰也不許停工。靳輔雖值壯年,精力旺盛,也因日夜操勞而心力交瘁,得了失眠、胃疼等病。好在三年過去,終於完成了自明代萬曆初年「河臣」潘季訓之後從未有過的六項帶有歷史意義的工程。其中包括堤、壩等諸大、小工程數百項之多:如清口改移工程,以挽湖束水、衛淮敵黃、屏障運河;清水潭東西二堤工程,以保下河七州縣不受黃、淮泄水之害;又在宿遷清河(江蘇淮陰)創開中河,確保漕運暢通。

  以上諸工程效益顯著,深為康熙及後來的乾隆等皇帝重視,許多工程都被他們下旨賜名,如歸仁堤、永安堤、永安河、安仁閘、利仁閘、大通口、安瀾堤、永慶堤等等,有的直至今日並無多大改動。

  實踐驗證了《八疏》,歷史成就了靳輔。然而,三年的治河工程結束並初見成效,千秋功勛本該獲得褒獎的治河功臣靳輔反而成了有罪之人、眾矢之的。

  交工之時,靳輔曾言:河工雖按方案作完,但仍不能叫黃河水停止決堤為害,還須嚴加防範,籌措永久性的治理大計。按理,此乃實事求是之言,並非是預先為以後尋找推責的借口。

  交工後的第四年(1682年),春風、楊家莊、肖家渡相繼決口,靳輔仍按《八疏》中的「保證」措施,及時搶堵,彌補了損失,並據實奏報了皇帝。

  或許是當時靳輔的名聲太重,竟早有一批人準備看他的「好戲」,甚至有人早已寫好了批判《八疏》的文章。其時,康熙派戶部尚書伊桑阿、左副都御史宋文運等前往河工視察。他們置康熙務必慎重的告誡於不顧,深懷對靳輔的敵意,以尋找失誤根據的眼光驗看了部分工程,便搬出候補布政使崔維雅所著的《河防芻議》《河防治略》二書嚴厲指責靳輔。靳輔當然不服,毫不退讓,同他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康熙

  康熙先看到全面痛駁《八疏》的《河防治略》《河防芻議》;現在又看到欽差及靳輔雙方針鋒相對的奏疏,心中開始懷疑靳輔的治黃方略。朝廷之上,大多數人建議將靳輔以下治河之官「盡行罷免」,並勒令他們在半年之內自費補修各項工程。康熙最後決定:罷免靳輔河臣之職,仍令其戴罪監修黃河。

  靳輔遭此打擊,心寒意冷。但他心繫黃河,感謝康熙拔款讓他繼續治河,經半年努力,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修補工程次第告竣。康熙這次選派內閣學士席柱前往驗收。席柱回奏,稱「堤壩堅固」、「遭運暢通」,並稱靳輔「病顏可憫」,「人才難得」。康熙同時從多渠道聞所告情況屬實,遂恢復了靳輔河臣的官職,並下旨褒獎了他。

  誰料,風波剛過,另一場更大的風暴又向靳輔撲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藩」平靖,康熙把精力移向治河。從這年開始,他親理河工,抓住不放。從夏曆九月二十八日親自南巡,直奔蘇北河工。十月十八日一天之內,他在靳輔陪同下視察黃河眾興集、九里崗、肖家渡、七里溝、徐家壩等十餘處險要工程。以後每日車馬奔忙,由北向南。有時一日堅持步行百餘里,考察十分詳細。

  一路考察,康熙對靳輔所修的各項工程皆表示滿意,在山東郯城沙溝還寫了一首《閱河堤詩》,當著扈從諸臣欽賜靳輔,充分肯定了靳輔的幾年治河事業。萬萬想不到,康熙考察結束,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回到京師,卻又私下裡接受了于成龍(康熙一朝著名清官)等主張疏浚黃河下遊河口的建議,提出了自己的新的治河方略。其主要內容:認為靳輔的眼光不遠,重犯了大禹父親「堵而不疏」之錯,僅僅治標,而未治本。他認為黃河之所以決口,主要原因是下游入海地區河道偏高,解決問題根本辦法在於將入海下河道「掉底」。

  十二月九日,康熙拋出自己的方案,讓大學士、九卿廷臣討論。面對皇上得意「傑作」,靳輔奮起反駁,朝廷之上當面與康熙據理力爭。力陳于成龍是好官清官不假,但治黃建議聽上去美妙,實際上行不通;黃河入海口萬萬不可「掉底」,因為靳輔已經進行過多次實際測量,下河地區地勢已很低洼,不「掉底」比海平面尚低許多,一旦「掉底」,海水必然倒灌,反釀大害。正相反,靳輔提出下河沿海地區必須修築高一丈五尺的長堤,防止海潮侵襲。

  皇上、臣子,兩種方案,水火不容。康熙龍顏大怒,斥責靳輔迂執,滿朝驚惶。有趣的是隨著爭論的深入,過去反對靳輔的官員們,這一次除了沉默不語,發言的也只批評靳輔對皇上態度不恭而拒不對康熙黃河河口「掉底」之說表示支持。康熙反覆下旨再令廷議,結果是仍然沒有結果。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大學士明珠、余國杭等「結黨營私」案發,其中的一條罪狀即是阻撓康熙的「開峻下河工程」。案結,明珠等一大批官員被罷黜。靳輔也又一次被免去河道總督職務。康熙再次召集廷臣討論下河工程。廷臣們在明珠案後,不敢對康熙的黃河口「掉底」再說一個「不」字,眼看康熙的黃河口「掉底」大計即將獲得朝議通過。不料被康熙恩賜列於朝班的靳輔竟然再一次站了出來,痛陳黃河口掉底將要造成的危害,涕流聲嘶,跪地不起。康熙是何等果決的皇帝,但遇上靳輔這樣直言的諍臣倒也深感棘手。平心論事,康熙也頗敬重靳輔的為人,在「天威」之前,在百官緘口之後,仍能不考慮自己的戴罪之身,砥柱中流,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意見,聽憑雷霆萬鈞,毫不動搖,確實難能可貴。所幸康熙在自己駁不倒靳輔的情況下倒也沒有像歷代眾多的皇帝一樣獨斷專行。為把問題搞清,他還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二次南巡。經過反覆認真考察,核查論證,充分評估,豁達大度的康熙皇帝終於再發諭旨,全面肯定靳輔的治河方案及其功績,褒揚他「克著勤勞」,恢復他的河道級別,再命他編纂《治河方略》。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因河臣王新命貪污瀆職被查究,康熙命靳輔再次復任河道總督。靳輔接旨立即前往蘇北就任,然而就職未幾,便病倒在督運災糧的黃河船中,並於第二年(1692年)十一月不幸病逝。康熙聞之,甚為痛惜,降旨悼念,詔賜祭葬。而後,康熙又連續四次南巡,在靳輔的治河基礎上,完成了黃淮下游及洪澤湖等系列的配套工程。

  黃河不老,蒼天悠悠。中國歷史上大清治理黃河第一功臣靳輔的風骨及其功業,永遠與華夏江山同在。

文章來源:《文史天地》第165期


推薦閱讀:

皇帝有沒真愛?盤點歷史上五花八門的帝王之愛
【夜讀】順治皇帝到底是出家了?還是病死了……
崇禎:一個最能折騰的皇帝
他是史上最冤的人,只因為惹到一個字,竟然就被最賢明的皇帝殺掉

TAG: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