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佛國——普陀勝境
唐代以來,華夏大地民眾廣為敬愛和崇拜的觀世音菩薩,為了救度一切眾生,示現各種形象,以不可思議的佛法,安樂眾生。在華夏民眾的心目中,觀世音菩薩是最親切也是最慈悲的。觀世音菩薩的廟閣堂庵,遍布各地。而觀世音菩薩的中心道場則在浙江省定海縣的舟山群島的普陀落迦山上,簡稱「普陀山」。
二0一一年五月七日,晨曦微露,扎紮上師和慈母、多吉師帶著有緣民眾從合肥出發,車載十餘人一路順暢地經過杭州灣跨海大橋、舟山連島大橋:西堠門大橋、桃夭門大橋,象一條巨龍橫亘在海面上,蔚為壯觀。抵達朱家尖後,坐輪船渡海前往普陀山,只見海面上微波蕩漾,狀似千萬朵白蓮花隨風舞動,令人遐想聯翩。慈母不由地感嘆說:「真是無法想像!」
不知不覺間已到達普陀山,在百步閣賓館安頓好後,我們並徑直前往著名景區千步沙,因其長度千餘步而得名,千步金沙寬坦鬆軟,似一塊金毯橫鋪海岸。據佛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說法的道場是金砂鋪地,菩薩走過的時候,一步一蓮花。海風中,夕陽下,人行沙上,不濡不陷。清風習習,濤聲陣陣,我們邊觀景邊留影,上師讓我們看天空美麗的彩霞。不知何時,天空中出現半邊的雲霞,漸漸幻化成彩色的霞光,彷彿一朵巨大的紅蓮鑲嵌在天邊。置身蓮下,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一剎那便是永恆。
五月八日清晨,我們首先來到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濟禪寺,又稱前寺,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唐代咸通年間,日本高僧慧鍔在五台山請得一尊觀音菩薩像,在歸國途中,遇風浪所阻。傳說海上先颳起大風,接著布滿了迷霧,漂浮出無數鐵蓮花,擋住了大船的去路。慧鍔無奈,只好把觀音菩薩像留在普陀山,民眾稱之為「不肯去觀音院」。普濟寺與法雨寺、慧濟寺構成了普陀山的三大主寺。宏偉巍峨的琳宮梵宇和寺前的海印池、永壽橋、八角亭、多寶塔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絢麗美妙的圖畫。全寺主殿「圓通寶殿」供奉的毗盧觀音聖像,高8.8米,妙相莊嚴。據《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早在過去無量劫以前,觀世音菩薩已成正覺,號「正法明如來」。但為使眾生離諸苦惱,成熟善根,觀世音菩薩又決然倒駕慈航,又現菩薩身,行菩提道,普渡眾生。觀世音菩薩既有博大的「愛護心」,又有非凡的「憐憫心」,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觀世音菩薩的每一次法相示現,都是對塵世間的一種感化,一種悲憫,這些都緣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心腸。普濟寺琉璃黃瓦,莊嚴輝煌,正如山門外的對聯所說: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
扎紮上師讓我們在主殿供起了酥油燈,並帶我們在大殿內念誦《觀音菩薩發願偈》、《普賢行願品》……《華嚴經》里說:慧燈破諸暗,是彼之境界。
祈願菩薩拂彈楊柳枝,清凈眾生障垢與煩惱;
祈願六字真言恆縈繞,洗去眾生罪業與苦難;
祈願上師那大慈悲心,攝受我們斷滅輪迴苦;
祈願點起的智慧之燈,除去愚痴增慧真明了;
祈願燃起的希望之光,遣除無量無邊的黑暗;
祈願佛前的酥油供燈,滿願眾生善妙恆吉祥。
佛頂山是普陀山的主峰,拔海而起,常年雲霧繚繞。我們出了依山取勢、氣象超凡的法雨寺,走過1088級古風悠悠的香雲路,到達佛頂山天燈台下的平坡,片時,見有座金光閃爍、宏偉莊嚴的殿宇,這便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的慧濟寺,俗稱佛頂山寺,是全山唯一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寺院,殿內明燈蓮台,香火不滅。寺院深藏在高崗林屏之中,梵音裊裊,清幽絕俗,人行其間,彷彿置身於縹緲仙境。近瞰梵宇琳宮,掩映在翠綠叢中,更有奇石點綴其間,美不勝收。遠眺碧波峰巒,錯落在千島叢中,金沙布地綿亘無垠,盡收眼底。正如旃檀閣外的聯語:
普陀山在水中央,梵音潮音渲揚甚深微妙法;
慧濟寺居封頂上,香客遊客恆不忘失菩提心。
上師領著我們在佛頂山路的兩邊掛上了五彩的經幡,隨風飄舞的五色經幡,將美好的願望和祝福送往山海之間的每個角落。
我們從古樹成蔭的佛頂山路沿階而下,石階兩旁古樹林屏、奇石秀峰、清流淙淙、翠鳥鳴啼,不時見到百年以上樹齡的名樹,普陀鵝耳櫪、佛光樹、普陀樟三種樹為普陀山所特有。行走間,忽有一美麗的鳥兒停在我們面前,像在給我們引路,鳥兒清脆的鳴音,脫俗的羽毛,精緻的形體,讓我們見之倍覺樂受。時有催耕的布穀,獨鳴的翠鳥棲在古樹枝頭。看來,普陀山的鳥兒也是潛心向佛的,或許它們是佛的信使,緣的化身……
行走在佛國勝境里,置身於鳥語佛香中,帶給你的是一種淡泊寧靜,這幽深絕俗的境界,讓人去浮增慧,心神滌盪。古詩曰:「入山忘凡想,雲水自幽靜。孤嶂有餘好,回巒互掩映。上是大士堂,下是芳草徑。樹澡揚奇彩,洞古發清馨。疑非人間世,客心與禪定。」站在山坡上眺望大海,在南海觀音像處,雲氣在山海間聚集而出,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彷彿進入了銀色世界。海面上,群山間白雲飄忽,浩瀚無際。雲海瞬息萬變,時而平鋪如綿,時而波濤漫卷,時而簇擁如山。漸漸地茫茫雲海中現出雄偉巍峨的雪山,綿延不絕,蔚為壯觀。我們感嘆著,彷彿身在雪域高原。佛法西來,觀世音菩薩還在西藏建有另一個道場,即和普陀山同處北緯30度線的拉薩布達拉宮,布達拉是梵語普陀的譯音,意為光明山、海島山和小白花樹山,原指觀音菩薩居所。佛經記載,有一次佛祖因雪域眾生陷溺苦海而面現悲色,觀世音於是化身一朵紅蓮降臨雪域,成了西藏的保護神,布達拉宮也因此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個道場。
此刻,透過浩瀚的雲海,折射出彩色的光環,山海草木,都染上了艷麗的色彩。在雲海佛光中,我們來到了33米高的南海觀音像前,只覺金光閃耀,令人肅然起敬。佛像頂現彌陀,左手托法輪,右手施無畏印,莊嚴、慈祥,體現了觀音大士「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博大胸懷,令瞻者獲福。前來朝拜者有的五體投地,三步一叩;有的上香許願,祈求保佑;也有的發大願,求得解脫。扎紮上師帶著我們在觀音像前發願、迴向後,站在平台上眺望普陀山水天一色的風光,碧海之中的峰巒疊翠起伏,在雲海中忽隱忽現;蓮花洋上波濤微聳,像在禮拜觀音菩薩;紫竹林里潮音頻傳,雲水流光環佛地。身入此境,如臨極樂國土,久久不願離去。
普陀山不僅兼山海之勝,林壑之美,融古剎、奇石、碧海、金沙、潮音、幻景之神韻於一身,則唯有普陀。因普陀的山海風光,經佛光澤被,法雨滋潤,山便是靈山,海乃是覺海,普陀山的一山一石,一水一木,天上的白雲霞光,林間的鳥語花香,山中的流泉凈水無不與佛心相通。
「竹影搖風此日瞻禮不肯去,濤聲震耳他年有緣請重來。」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的這一幅楹聯,道出了我們對海天佛國的留戀之情:他年有緣請重來!
分享到: 來自我的搜狐 在博客中查看 分類:暫無分類
推薦閱讀:
※海天神龍的居家風水
※海天佛國普陀山(一)
※海天神龍的文件夾【癌瘤預防與調理】
※煙雨彌殤,滌盪心夢海天
※海天神龍的男女話題4
TAG:海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