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館藏古錢幣欣賞

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它最晚在西周就已經出現,發展於東周,統一於秦皇,此後歷經漢唐宋元明清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演進出了系統完整、內容豐富、脈絡清晰、內涵博大的中國古代錢幣文化。中國古代錢幣不僅承載和反映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民俗等方面的歷史,其精美的文字書法和鑄造技藝所呈現出的獨特藝術性也為一直為人稱道。  中國古代錢幣收藏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重要收藏門類之一,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中國古代錢幣》專題陳列是該館的常設展覽。精選館藏中國古代錢幣共1700餘枚,從原始的貝幣,到早期的刀布幣、圜錢,再到持續兩千年之久的方孔圓錢,直至清末的機制銅、銀元,不僅脈絡傳承明晰,而且品類繁盛,珍品雲集。部分藏品為老一代收藏家羅伯昭先生、沈子槎先生、戴葆庭先生捐贈,彌足珍貴。原始空首布 商周時期 西周晚期   通高15.5厘米、長12厘米、足寬8.6厘米、肩殘寬7.6厘米。

無字平肩橋足空首布 春秋   長15.5厘米、肩寬6.7厘米、足寬7.8厘米,重49.7克。  1959沈子槎先生捐贈。   此空首布為春秋早期出現於周、晉等地的金屬鑄幣之一。形質輕薄,平底弧足。銎較短,空首不延伸到幣中央,銎的下端縮到銎與幣身的相接處。四周有郭,面、背無文,中線隆起。這類早期空首大布是由原始布直接演化而來,傳世甚罕。

齊刀幣 戰國 齊 由左至右:

齊建邦囗缶(寶)化(貨)

  長18.2厘米,寬2.95厘米。

  為戰國時期齊貨幣。它是齊刀中面文字數最多者,鑄造規矩整齊,形體美觀,但數量較少。

齊缶(寶)化(貨)

  長18.7厘米,寬3厘米。

  齊國刀幣形體較大,幣面文字多為鑄幣地名加「缶(寶)化(貨)」二字。齊缶(寶)化(貨)背部常有三條橫線和釘紋,另外還有一個字。這枚缶(寶)化(貨)的背文是「日」。

安陽之缶(寶)化(貨)

  長18.5厘米,寬2.9厘米。

  「安陽之缶(寶)化(貨)」即安陽鑄造的缶(寶)化(貨)。「安陽」在今山東省莒縣附近。「安陽之缶(寶)化(貨)」刀背部往往有三橫,其下有背文。這枚刀的背文是「化」。刀幣形同實用的小刀,弧刃弧背,長柄,環首。

「賹六刀」圓錢 戰國 齊(前475~前221年)   傳世品  錢徑3.5厘米,重11克。

「三晉」布幣 戰國   在戰國時期,布幣主要流行於韓、趙、魏「三晉」地區,這些樣式不同的布幣統稱為「三晉」布幣。由左至右:

離石圓足布

  這枚戰國趙的貨幣為平首,圓肩,圓足,高7.2厘米,肩寬3.1厘米,足寬3.8厘米。「離石」為鑄幣地名,在今山西省離石縣。

晉陽尖足布

  這枚戰國·趙的貨幣為平首,聳肩,尖足,高8.2厘米,肩寬3.8厘米,足寬4.5厘米。該布是戰國早期趙國的貨幣。「晉陽」是鑄幣地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梁充釿五十當鋝

  這枚戰國·魏的貨幣為圓肩,橋襠,方足,高6厘米,肩寬3.6厘米,足寬3.8厘米。面文「梁」即大梁。這種面文以「梁」字記地的平首布是魏遷都大梁後所鑄。本幣「充」通「重」,「釿」是重量單位。「五十當』是說50枚這樣的貨幣相當於黃金一「鋝」。「鋝」是黃金的重量單位,其具體重量不詳。

圜錢(離石)戰國 趙   直徑3.6厘米,重5.7克。  這件圜錢面文「離石」。離石為戰國趙地,在今山西離石。也有學者認為這種錢是公元前317年秦國佔領離石以後鑄。

三孔布(下博) 戰國 趙   高7.5厘米,足寬3.7 厘米,重16.9克。   這件布幣圓首,圓肩,圓足。一面鑄銘文「兩」,另一面鑄「下尃」。「下尃」即下博。《漢書·地理志》載信都國有下博,其地在河北深縣,戰國時屬趙。此類幣上文字所示地望。基本上在太行山以東。且多集中在今河北石家莊附近。

三孔布(宋子) 戰國 趙  山西省平朔縣出土 長5.4厘米、寬2.8厘米。  三孔布為圓足,布首和二足上各鑄一圓孔,面上有「宋子」二字,系鑄幣的地名,背文「十二朱(銖)」,系該幣的重量。三孔布出土數量不多,「宋子」布更為僅見,故為錢幣專家所寶。

「文雁鄉」三孔布 戰國 (前275 ~前221年)

  傳世品

  長7厘米、足寬4厘米,重15.5克。

橋足布(陰晉半釿) 戰國 魏   高4.3厘米,足寬3厘米,重8.1克。  這件布幣平首,平肩,圓襠。面文「陰晉半釿」。「陰晉」見《史記·趙世家》:「趙肅侯二年(公元前348年)與魏惠王遇於陰晉。」張守節《正義》云:「魏之陰晉。」地在今陝西華陰。後為秦國兼并。

郢爰印戳 戰國 楚 (前475~前221年)

  傳安徽省壽縣出土。

  長1.7厘米、寬1.7厘米。

郢爯和盧金 戰國 楚  1979年安徽省壽縣東津鄉花園村出土。  郢爯長7厘米、寬7.3厘米,盧金長9.3厘米、寬7厘米。   這些由純黃金製作的楚國貨幣,呈版狀,上用印鑿打鈐印文。郢爯面上所打鈐的「爯」字是稱量的意思,「爯」前一字為地名。類似的貨幣楚還有「陳爯」、「鄟爯」 等。盧金上鈐有圓形印戳「盧金」,其中的「盧」字也是地名。郢爯和盧金都是中國最早的黃金鑄幣,支付時切割成小塊,稱量使用。

「四」平首平肩連足布 戰國  長8.7厘米、足寬2.1厘米,重15.4克。   1957年羅伯昭先生捐贈。  此為戰國中晚期楚國鑄幣。小方足,布面銘「四#」,背文「當忻」。其意指此布四枚當一忻。一正一倒,兩枚之雙足相連,構成形制奇特的布幣,稱連足布。兩枚連足布充一忻,此布未及鏨開便流入市場。連足布行用時間暫短,即告廢止,傳世極少。

銅貝幣 戰國 楚  安徽省壽縣出土。  左長1.7厘米、寬1.2厘米,右長1.9厘米、寬1.1厘米。  這兩件青銅貝幣形同海貝,是仿照磨去背面的海貝鑄成的,俗稱「鬼臉錢」或「蟻鼻錢」,是楚國特有的一種青銅鑄幣,也是楚流通貨幣中的主要種類。  商和西周時期已經有青銅貝幣,均為無文青銅貝幣。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繼續鑄造無文青銅貝幣,河南輝縣、山西侯馬、山東臨淄等地出土無文青銅貝幣幾千枚,其中有包金青貝幣幾十枚。有文青銅貝幣是楚國特有的品種,目前發現的幣文近10種,有「陶」、「金」、「行」、「君」等,以左圖所示為最多。

「行」銅貝 戰國 楚  長2厘米、寬1.3厘米,重4克。

半兩 秦  直徑4.7厘米、重33.1克。

  此枚秦半兩為青銅質地,圓形方孔,錢文有「半兩」二字,背平素。圓形方孔即象徵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也有觀點認為,此造型是在不斷生產加工過程中形成較為科學的樣式,以便於攜帶、流通、貯藏。幣上「半兩」二字,表示每枚重量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錢文突起而狹長,字體為小篆,是在戰國秦國大篆基礎上簡化,進行「書同文」,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的書寫形式。

秦半兩錢及錢範 秦   貨幣 直徑3~3.6厘米。  此錢呈圓形,中有方孔,無廓,錢面鑄篆書陽文「半兩」二字。錢範則僅存兩個完整和一個半殘的「半兩」錢範形。  兼并六國後,秦始皇統一了貨幣,規定貨幣分為二等,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即重24兩;以圓形方孔的青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即重12銖。根據考古發現,秦朝「半兩」錢與戰國「半兩」錢形狀一樣,重量不一。戰國「半兩」錢一般重6銖以上,以重8銖左右的居多。秦朝「半兩」錢的重量有所減輕,平均重4~5銖左右。

半兩莢錢  直徑1.5厘米,重0.75克。  青銅質地,體小肉薄,圓形方孔,穿孔較大,無內外郭,製作粗陋,邊沿不規整。面文「半兩」二字篆書,字文狹長,順讀。背平素。   莢錢是榆莢錢的簡稱,因錢小輕薄且形似榆莢而得名,又稱榆莢半兩。半兩莢錢雖然面文「半兩」,但一般重僅三銖,是秦半兩錢重量的四分之一。

五銖錢銅範 漢 西漢 鑄造范型   山東省壽光縣出土。   長24.1厘米、寬9.5厘米。  西漢前期,官府鑄錢幾經變更,私鑄錢盛行,錢法混亂。漢武帝時期,為彌補連年用兵的巨大開支,從財政方面加強中央集權,於公元前113年實行貨幣專鑄的政策,把中央鑄造的五銖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國,同時銷廢各種舊幣,禁止郡國和私人鑄錢。

五銖 西漢 (前206~ 8年)  傳世品  錢徑2.5厘米,重3.6克。

金五銖 西漢 (前206~8年)   1980年陝西省咸陽市出土。  錢徑2.6厘米、穿徑1.1厘米。

「國寶金匱直萬」青銅錢 漢 新朝   1921年陝西省西安市城西北隅漢未央宮故址出土。   長6.2厘米、重41.7克、圓部直徑3.1厘米。   此錢上半部為方孔圓形,鑄出「國寶金匱」四字,下半部為一正方體,鑄出「直萬」二字,文字近王莽錢文風格。錢緣流銅參差不齊,顯然出型後尚未經過打磨加工,可能未正式流通,所以僅在今天的陝西西安漢城一帶出土過數枚。   漢代黃金每斤值萬錢,所以此錢可代表黃金一斤,即與一枚金餅等值。王莽時期金禁甚嚴,自列侯至庶人均不得攜帶黃金,鑄此錢的目的也可能是用以代替金 餅。關於其用途,有不同說法,一種認為是王莽的貨幣,古泉家多持此觀點;一種認為是「以副符傳」的「符節」,「金匱」就是「金匱石室」的「金匱」,經史家多持這種觀點。

「大泉五十」陶范 新朝   鑄錢範型。  1958年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新莽錢範窯址出土。  「大泉五十」初鑄於居攝二年(公元7年),這是王莽第一次貨幣改革的新鑄幣之一,天鳳元年(公元14年)王莽進行第四次貨幣改革後,尚繼續流行,但已迅速貶 值,至地皇元年(公元20年)被禁用。它是王莽統治時期流行時間較長的一種幣型,「大泉五十」陶范正是這一史實的見證。

「大布黃千」銅母範 新朝 鑄錢範型   長9.1厘米、寬7.4厘米。   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王莽進行第三次貨幣改革,實行包含二十八品的寶貨制。所謂二十八品,包括泉貨六品、貝貨五品、龜寶四品和布貨十品等,「大布黃千」屬於布貨十品。這次幣制改革極端混亂,激起人民的強烈抵制,私下用五銖錢進行貿易。現存的「大布黃千」銅母範,為漢代貨幣製造方法提供了材料,也是曇花一現的王莽第三次幣制改革的歷史遺物。

王莽貨幣 新朝   西漢末年,王莽當政,企圖通過貨幣改革,擺脫當時嚴重的社會危機。公元7年攝政期間,王莽下令在當時流通的「五銖」錢以外,另外增發「大泉五十」、「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三種貨幣,這些貨幣的面值分別相當於五十、五百和五千枚「五銖」青銅錢,同時宣布禁止列侯以下攜帶黃金,黃金歸國所有。十餘年間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變動過速,給社會經濟生活和貨物的流通帶來了很大困難。當然,王莽的貨幣銅質絕好,鑄造精緻,文字工整,風格纖秀在古代貨幣的品相方面中堪稱精品。

五銖銅錢 三國 曹魏  直徑2.5厘米、重3.4~3.5克。  漢朝穀物的正常價格為每石或每斛(石、斛均合20公升左右)30枚至100多枚銅錢。到了漢朝末年,經濟崩潰,穀物最高價格為每石几萬枚至百餘萬枚銅錢。貨幣不再有意義,經濟活動改為實物交換。魏國統一中國北方以後,第一代皇帝曹丕於公元221年詔令恢復五銖錢的使用,半年後,因穀物價格仍然昂貴,停止使用貨幣,直到公元227年,第二代皇帝曹叡時,貨幣才重新使用,標誌了經濟生活走向正常。

直百五銖」銅錢 三國 蜀漢  直徑2.6~2.8厘米、重3~9.5克。  公元213年,劉備攻取成都,建為蜀國政治中心。但官庫空虛,遂發行一枚等於過去百枚五銖錢的「直百五銖」,其重量僅為過去流行的五銖錢標準重量的2倍多。同時抑制物價,開辦政府管理的交易市場。幾個月後,劉備集團庫府充實。

「大泉五千"方孔圓錢 三國 孫吳  直徑4厘米,重11克。   1959年沈子槎先生捐贈。  三國吳孫赤鳥元年至九年(238~246)所鑄大錢。圓形方孔,廣穿大樣。面文「大泉五千」旋讀,篆書。面、背有郭。大泉五千存世極罕,迄今唯見兩品。

「漢興」銅錢 晉 十六國   直徑1.67厘米,重1.1克。  此錢有外郭,錢文為「漢興」,是中國最早的年號錢。

「大夏真興」青銅錢 晉 十六國  直徑2.3厘米、重2.2克。   1959年沈子槎先生捐贈。   此錢有內外郭,錢文為隸書「大夏真興」,鑄於夏真興年間(公元419~424年)。夏是公元407年由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政權,都城是統萬(今陝西靖邊)。公元418年,赫連勃勃奪取長安城,由原來的大夏天王、大單于改稱皇帝。

「太清豐樂」銅錢、「涼造新泉」銅錢 晉 十六國   直徑分別為2.2厘米、2.05厘米。   前涼是西晉動亂後出現在西北地區的政權,由漢族張氏家族世代執政,名義上則仍歸屬晉朝。西晉後期,許多內地人躲避戰亂至西北地區,使這裡的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發展,並多次擊敗前趙、後趙國軍隊的進攻。原來這裡只用布匹做等價物進行交易,前涼則鑄造貨幣取代布匹。

五銖泥范 南朝 梁   1935年12月江蘇省南京市通濟門外出土。  縱橫各8.2厘米、厚0.5厘米。

「天興七年」金幣 北朝 北魏   傳1925年冬河南省洛陽市北邙山元魏陵寢出土。  直徑2.77厘米,重16.4克。

布泉錢、五行大布錢、永通萬國錢 北朝 北周   直徑2.6厘米、2.8厘米、3厘米,重4.3克、3克、6.1克。  這三種錢幣均為銅質。布泉錢(上)為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鑄造,有內外郭,一枚當西魏五銖錢五枚。五行大布錢(左)為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 鑄造,亦有內外郭,且輕重不一,小型的直徑為2.3厘米,重2.1克。一枚五行大布錢當布泉錢十枚。永通萬國錢(右)為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鑄造,面、背皆有內外郭,一枚當五行大布錢十枚。

五銖錢、太貨六銖錢 南朝 陳

  五銖:直徑2.45厘米,重3.35克。

  太貨六銖:2.5厘米,3克。

  這兩種錢幣均為銅質。五銖錢(左)為陳天嘉三年(公元562年)鑄造,故又稱「天嘉五銖」。其面、背有較寬的外郭,一枚當十枚鵝眼錢。太貨六銖錢(右)為陳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鑄造,面、背有內外郭,一枚當天嘉五銖錢十枚,後來減為一枚。

開元通寶 唐 貨幣   錢徑2.4厘米、重4克。  圓形方孔,輪廓深峻,錢文端莊勻稱,鑄造精良規範。  開元通寶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鑄造流行。《舊唐書·食貨志》稱:該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初,開元錢之文,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時稱其工。其字含八分隸體,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逥環讀之,其意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乾封泉寶、乾元重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會昌開元 唐   開元通寶是唐代近300年間長期通用的貨幣,此外,唐王朝也鑄造了其他七、八種錢。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鑄乾封泉寶,這是正式的年號錢,行用不到一年就廢棄了。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鑄造乾元重寶,代宗大曆四年(公元769年)鑄造大曆元寶,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鑄過建中通寶,比大曆元寶更小。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曾鑄造一種新的開元錢,背後有鑄錢的各州州名,史稱「會昌開元」。這些錢的鑄造雖有不同的政治經濟背景,但是都沒能取代開元通寶。

五代貨幣 五代十國 五代

  開平通寶,後梁,直徑3.5厘米;天成元寶,後唐,直徑2.35厘米;天福元寶,後晉,直徑2.2厘米;漢元通寶,後漢,直徑2.4厘米;周元通寶,後周,直徑2.45厘米。

  五代時,由於各朝長期混戰,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環,當時的幣制也極為紊亂,錢幣缺乏,盜鑄不絕,而且質量低劣,很多是鉛鐵小錢。貨幣紊亂說明當時經濟殘破,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商業的發展。

十國貨幣 十國

  大唐通寶,南唐,直徑2.3厘米;乾亨重寶,南漢,直徑2.4厘米;天漢元寶,前蜀,直徑2.3厘米;廣政通寶,後蜀,直徑2.2厘米;天策府寶,楚,直徑 4.4厘米;永隆通寶,閩,直徑3.5厘米。

  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各國戰亂較少,政局比較安定。各國注意興修水利,鼓勵墾荒,農業生產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桑、茶等經濟作物的種植越來越普遍。絲織、制瓷、制茶、造船等手工業日益發達,商業活動也很活躍,各種錢幣流通於市。

天策府寶鎏金銅錢 十國 楚乾化元年(911年)   直徑4.3厘米,重36.6克。   天策府寶是十國時期楚武穆王馬殷所鑄。馬殷曾受後梁太祖冊封為天策上將軍,建天策府,為紀念此事鑄天策府寶。天策府寶有銅、鐵兩種質地,邊廓堅挺,厚重,文字端莊秀麗,鑄量少,其中銅錢鎏金者極罕見。舊譜傳有鉛質大錢。

大唐鎮庫 十國 南唐   傳世品  直徑6厘米,重93.7克。

永安一十 十國

  直徑2.9厘米,重13.5克。

  這件永安一十錢青銅質,當十錢。面文「永安一十」,楷書,左右上下對讀。

  永安一十錢鑄於唐乾寧二年至五代後梁乾化三年(895~913年)劉仁恭、劉守光割據幽州時,有青銅、鐵兩種材質。

和同開珎 唐 日本古代銀幣   1970年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窯藏出土。  直徑2.4厘米。  這枚銀幣鑄造於日本奈良王朝元明天皇和同年間(公元708~714年)。由於日本很注意學習、吸收唐朝各方面的先進文化,故此銀幣形制和重量與唐開元通寶完 全相同,錢文中的「珎」即為「寶」字,「開珎」二字便是仿自「開元通寶」的簡稱。而且,兩種錢文上的「開」字也非常相似。此外,唐開元通寶中也偶見銀質的。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唐錢制對日本的影晌。


推薦閱讀:

這張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唐寅作品,專家緣何有不同看法
中國國家博物館 二 禁止出國的文物
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
[轉載]參觀國家博物館

TAG:國家 | 博物館 | 錢幣 | 國家博物館 | 古錢幣 | 古錢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