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與茶具
標籤:文化 |
飲茶能提神,醒腦、治病;佛教僧人在坐禪飲茶中,融合「清靜、空靈」的思想,在飲茶中使身心得到解脫,即茶中有道;因此,「茶道」、「茶禪一味」首先由禪僧提出,並把飲茶從技藝提高到精神高度。佛教使茶文化興盛,並傳到世界各地,在日本稱茶道、南韓稱茶禮、中國稱茶藝、茶技。佛教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茶文化的發展推動著佛教的傳播。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檯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名剎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剎多位於名山,名山多在深山雲霧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樹,也宜於一般茶樹的種植,如武夷岩茶就極負盛名。許多寺院都自種自飲,還可用來招待香客,為之解除疲乏。廬山東林寺名僧慧遠,就曾以自種之茶招待陶淵明,吟詩飲茶,敘事談經,終日不倦。
大慈寺從魏晉間的寶掌禪師朝峨眉、禮普賢,歸大慈,到唐代無相禪師駐錫大慈寺,無相禪師在坐禪飲茶的長期
實踐過程中,開創了「無相禪茶之法」。
禪茶的基本特徵:是在茶藝中融入了禪機,或以茶藝來昭示佛理。在禪茶的每一道程序都融匯一個佛理或昭示一種禪機。
一、茶具:
炭爐 水壺 杯盞 茶洗茶道組
茶巾 茶筒 茶海 茶杯 蓋碗
二、基本程序:
1 、靜心:在梵唄佛樂(「贊佛曲」、「心經」、「戒定真香」「三皈依」等)悠雅莊嚴平和的佛樂聲中,像一隻溫柔的手把我們的心牽引到一種虛無縹緲的境界,從而放下世俗的煩惱,拋卻功得之心,以平和、虛靜之心領略「禪茶一味」的真諦。
2 、步入禪堂(演台):在平和優雅的佛樂聲中,幾位僧人身著袍子,緩步入禪堂(演台)。
3 、焚香祈願:先點三支豎香:僧眾分兩班站好,主法師三拈香、三頂禮,同時唱誦「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後念「大悲咒」一遍,同時加持水,用柳枝洒水,台上繞三圈,問訊歸位。
焚香祈願意義:祈求國泰民安、世界和平、身心安寧、吉祥如意,恭敬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法、僧、寶護佑。
4 、聖水洗凡塵(滌具):水喻指佛法,面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洗杯時眼前轉是杯子,心中動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潔凈無塵,坐禪飲茶目的是使心中潔凈無塵。
5 、佛祖拈花(觀茶):佛祖拈花微笑典出於《五燈會元》卷一,據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我們藉助「佛祖拈花」這道程序向客人展示茶葉。
6 、菩薩入獄(投茶):地藏王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據佛典記載為了救度眾生,地藏王菩薩表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空成佛」。投茶入壺,喻菩薩入獄,赴湯蹈火,免眾生渴惱,不惜犧牲自己,而救度眾生。
7 、漫天法雨(泡茶):佛法無邊,潤澤眾生,泡茶沖水如漫天法雨普降,使人如「文醍醐灌頂」由迷達悟,壺中升起的熱氣如慈雲氤氳,使人如淋春風,心萌善念。
8 、菩薩點化(分茶):禪茶講究,壺中儘是三千功德,水分茶細聽偃溪流水聲、斟茶之聲亦如偃溪水聲,可啟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
9 、普渡眾生(敬茶):菩薩是上求大覺大悟——成佛,下求有情——普渡眾生,敬茶意在以茶為媒體,與眾生結緣並去除自己煩惱,故稱為「普渡眾生」(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第三、第四杯敬師、敬來賓)。
10 、禪茶一味(聞香觀色):聞香觀色時,做深呼吸,盡量多吸入茶的香氣,並使茶香直達顱門,反覆數次,這樣有益於健康,在聞香同時,觀賞茶湯色澤,暗喻要從深層次去看達到「物、我雙忘」。「明心見性」
11 、即心即佛(品茶):品茶也是應隨緣接物,隨波逐浪去自由自在地體悟茶中百味,對苦澀不厭僧,對甘爽不偏愛,只有這樣品茶才能心性閑適,曠達洒脫,才能從飲茶中品悟出禪機佛理。
12 、暢敘禪機:茶要常飲、身心常寂、禪要常參。飲茶者應是「精行儉德」之人,而佛教則規定「五戒」「六度」這種推崇精神修養和簡樸生活貫穿在茶文化和佛教文化中。
推薦閱讀:
※紫砂壺磕破?摔破?如此這般,紫砂破鏡重圓不是夢!
※。【茶趣】茶席上的茶具文化
※大家泡茶的時候喜歡用什麼壺承?
※景泰藍是什麼?
※教你一招,挑出一套好茶具!
TAG: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