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詩歌(教學設計)

一、舊知識複習:1、從題目入手讀懂詩; 2、看題目推斷表現手法;3、看題目推測情感流向;4、從注釋切入;5、從意象切入; 6、從「情語」切入; 7、從細節切入。二、課堂練習:1、你能從下面的題目中推斷出其主要表現手法嗎?陸遊的《卜運算元。詠梅》、于謙的《石灰吟》、杜甫的《孤雁》、王安石的《孤桐》2、趙師秀《約客》的哪句中能推測出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3、從下面的題目中推測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1)李白《獨坐敬亭山》 (2)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4、從下面的注釋中推測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1)《過香積寺》末句「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安禪』:佛家術語,即安靜地打坐,在這裡指佛家思想。『毒龍』: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慾望。」(2)2003年上海卷《赤壁》的作者杜庠,注釋:「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5、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齊安郡後池絕句 杜牧 菱透浮萍綠滿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1)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與 齊名,兩人素有「 」之稱。(2分)(2)這首絕句通篇寫景,寫景有什麼手法?(3分)(3)透過詩中情景我們看到了詩人此時怎樣的心境?(3分)6、閱讀下面韓愈〈湘中〉詩,回答問題。 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弦歌。注釋:①貞元末年,韓愈官監察御史,因為關中旱飢,上疏請免徭役賦稅,遭讒被貶為連州陽山令。作此詩。②《詩經·召南·采》寫祭祀情況,蘋、藻(水草)都是祭物。」「於以采藻」、「於以奠之」 ③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 (1)填空。「猿愁魚踴水翻波」一句既寫出了湘江 景象,也渲染出了韓愈被貶後的 心境,他到汨羅來欲借憑弔 予以宣洩。(3分) (2)從第三、四句看,韓愈的內心並未得到宣洩與慰藉。請作簡要賞析。(5分)7、閱讀下面司空曙《江村即事》詩,然後回答問題。 罷釣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1)這首詩歌的體裁是近體詩中的 ,詩的主體形象是一個 。 (2)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個詞語或句子,並簡要說說理由。(3)詩中所反映的是一種什麼生活態度或生活情調? 第二課時 古代詩歌分類一、按體裁可以作如下分類:1、古體詩:古體詩,指唐以前的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樂府詩等。「歌」、「歌行」、「引」、「曲」、「呤」等詩歌也屬古體詩。特點是不講究對仗,平仄和用韻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等。注意:①先秦時期產生較早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四言如《詩經》、五言如《古詩十九首》、六言如屈原《離騷》。②樂府詩,源於西漢。指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樂歌,也稱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如漢樂府《上邪》、《孔雀東南飛》等。標題中有的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稱。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就是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2、近體詩:也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在句數、字數、平仄、用韻上都有嚴格規定。①絕句,從形式上看是四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稱五絕、七絕。②律詩,從形式上說—般為八句。分四聯,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分五言、七言兩體,稱五律、七律。還有一種排律,每首至少五韻十句,也有多至百韻的。3、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其特點:調有定格(自己的句式),句有定數(字數有規定),字有定聲(用聲非常嚴格)。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詞以兩宋成就最高。4、曲:又稱「詞餘」,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主要指元雜劇和金、元時期大發展的北散曲,一般分為兩大類,即小令和套數。小令如[越調?天凈沙]秋思,套數如[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南方的稱南曲,作為一種劇曲產生,包括雜劇和傳奇中的曲子。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二、按照表達方式還可以這樣分類:(1)抒情詩:主要抒發詩人對客觀事物的思想感情。包括寫景詩、詠物詩、詠史詩等。(2)敘事詩:一方面是敘述故事,一方面飽含詩人對故事中人物的豐富感情。(3)哲理詩:將議論入詩,表達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充滿了哲思和理趣。如宋代朱烹《觀書有感》等。三、按照詩歌常見的內容主題分類1、贈友送別詩。在古代詩歌中是相當常見的,古代交通不便,分別則難以再見,何況送別時總有背井離鄉之感,仕途失意之悲,所以送別詩中多抒發離愁別緒、惜別之情。 2、羈旅行役詩。主要是漂泊在外的客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所以內容多為愁思的抒發,思念故鄉的情感的表達。3、托物言志詩。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採用象徵、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所詠之物可以是植物花卉,也可以是動物,比如多見於古代詩歌的梅、蘭、竹、菊、松、蓮,比如蟬、雁,比如石灰、蝴蝶等等。陸遊的《詠梅》即托物言志,表達自己遭遇坎坷仍然不改高潔的情操。4、山水田園詩。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5、邊塞征戰詩。以描寫邊塞大漠奇特風光、征戰生活和將士思鄉為主要內容。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高適、岑參等邊塞詩人的作品。邊塞詩中有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也有報國無門的悲傷,壯志難酬的悲嘆,更有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對故鄉親人的思念。6、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如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7、春怨宮怨詩。宮怨詩專寫古代帝王宮中宮女以及失寵後起的怨情;閨怨詩則主要抒寫古代民間棄婦和思婦(包括征婦、商婦、遊子婦等)的憂傷,或者少女懷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秋夕 杜牧 閨怨 王昌齡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8、閑適隱逸詩。某些詩人看慣了官場的勾心鬥角,世俗社會的渾濁不堪,退居田野鄉間,與鄉人為伍,與明月作伴,抒寫清閑安逸生活,吟詠情性。反映這些生活的詩歌,也有不少獨得之作。這些詩多有寧靜的氛圍,詩人在詩中的表現多為悠閑、詳和,往往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質樸清新。如《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9、談禪說理詩。一般借物或借事喻理,比如蘇軾的《題西林璧》,陸遊的《游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中哲理的感悟並不是抽象地說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現,其中的哲理,必須借理解詩句含義入手。再如:觀書有感朱熹 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遊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鑒賞練習 寫出下列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鵲樓》)4、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朝發白帝城》)7、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李白《客中作》) 8、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9、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空山一路鳥空鳴。(李華《春行即興》)(宜陽,唐時名福昌,於洛陽西南,洛河中游,建有連昌宮(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境內風景優美,為一著名遊覽勝地。「安史之亂」中受到嚴重破壞。10、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賈至《春詩二首》)11、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12、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防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13、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候?(李賀《南園》(若個:哪個。) 15、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秋夕》)16、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原》)17、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鄭谷《淮上與友人別》)18、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蘇軾《贈劉景文》)19、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唐*溫庭筠《望江南》)第三課時 詩歌常見的意象及考查的形式一、明月1、以明月象徵對故鄉、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遠離家鄉、親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對月而頓生思家念遠之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2、寄託功名無成、歲月早逝的感傷。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3、明月是國家興衰的見證。李白的《蘇台覽古》:「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4、邊塞凄苦生活、相思生活的見證,往往與「樂」相配。邊塞詩除了較常見的雪山大漠、戈壁長河、戍樓烽火等意象外,運用最頻繁的意象主要集中在「月」與「樂」兩個方面。如高適的《塞上吹笛》:「雪盡胡天牧馬還,月鳴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二、樓「樓」的意象在古代詞曲中常以惆悵的抒情模式出現。辛棄疾在《鷓鴣天代人賦》中替一位內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抒發閨情。詞中道:「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樓是生愁的地方,亦是消愁的地方。樓何以會成為生愁或消愁之地?一字以蔽之,望。樓為制高點,登高便於極目遠望。遠望則可睹景懷人,睹景思鄉,睹景憂其國。從而引發相應的愁緒。 三、水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水」作為意象,主要有兩種暗示,一是暗示時間,二是暗示情緒愁思。暗示時間的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暗示時移世易、朝代更替的。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唯見長江天際流。」宋代王安石詞《桂枝香》:「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等等,都以水自然流逝來暗示時代變遷,給人頗多傷感。第二類是暗示歷史的不可逆轉性。如宋代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南宋辛棄疾詞中的《鷓鴣天》:「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等,表現了詩人們一方面歌頌古代英雄之業績,另一方面也慨嘆人生之短促,給後人以啟迪。第三類是暗示事物的盛衰變化。如柳永詞《八聲甘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杜牧《金谷園》詩:「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作為情趣愁思的意象。如唐代白居易詞《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溫庭筠的《夢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輝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五代馮延巳詞《謁金門》:「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李煜詞《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紅樓夢》中詩句:「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上述這些以水暗示愁思的詞句,有兩個特點:一是以水的流動暗示愁思的不斷湧現,源源不斷,比喻愁之多;二是以水的視覺感、觸覺感溝通心中那種不可捉摸的愁緒,從而以通感的修辭方式表示愁的深情。四、花花作為詩詞中的意象一般暗示出下列幾種意義:表現傷春、惜春的情緒;表現對離人的追憶、留戀;表現對自己個人身世的哀傷;表示世事的變化。如晏殊詞《浣溪沙》:「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另一首《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歐陽修的《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等等這些都是表現傷春、惜春的情緒。唐李商隱的《落花》詩:「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唐張泌的詩《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等等這些都是表現對離人的追憶、留戀的。紅樓夢》中的《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銷香斷有誰憐?」等等這些都是表現對個人自己身世的哀傷。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另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如此等等,都是表示世事的變化。看到春花秋月,如煙往事便頓現目前,思緒便回溯到過去,沉醉在時間的流程中。閨閣女子目睹春花凋零,便悲嘆韶華即逝,芳齡不再;多情詩人看到春華秋實,便聯想自己的境遇。這種以花表白、傳達對春天的惋惜、哀傷,對離人、戀人的思憶、眷戀,對離合和世事無常的感嘆常含有對人這一生命本體的關懷。五、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台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裡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裡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髮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巷口。六、梧桐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葉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可見秋雨打梧桐,別有一分愁滋味。七、杜鵑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鷓鴣,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杜鵑聲與「行不得也,哥哥」聲音非常相似,所以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繫在一起。李白詩云:「楊花飄落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 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從今別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宋代范仲淹詩云:「夜入翠煙啼,晝尋芳樹飛,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八、柳樹以折柳表惜別。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由於「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說的是笛聲中《折楊柳》的曲子倒是傳播得很遠,而楊柳青青的春色卻從來不曾看見,以此來表達傷春嘆別的感情。「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九、鴻雁《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另一首詞云:「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大雁在這裡是傳書的信使。十、冰雪 蟬 梅花 松柏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以蟬品行高潔。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梅花是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 陸遊:「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在對梅花的描寫中寄託了一種高潔的品格。《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後世詩歌常用松柏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劉禹錫:「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另外,如菊花象徵高潔的品質,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詩歌鑒賞中意象考查的形式一、詩句展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南柯子 王炎春 (06全國卷)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闕中「數枝幽艷濕啼紅」一句展現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作者寫這句是為惜春傷嗎?為什麼?答:一幅幾枝鮮花的花瓣上沾著水珠楚楚堪憐的畫面。不是為惜春傷懷。從兩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作者緊接著「數枝」句說:「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二在烏雲密布、寒雨將至時,作者更關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2)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相感情。答: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情。二、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詩人用哪些意象來扣題的?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譚敬昭 (2006年廣東卷)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註: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⑴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個方面回答。(3分)晚:歸艘鐘聲 望:江、青山、遠帆、老鶴⑵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3分)「帶」採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老鶴」人的動作,不說鐘聲遠播,而說老鶴帶鐘聲到海幢,使畫面具有動感。三、詩中的意象有什麼寓意?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 (2006年湖北卷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暮春滻水送別 韓琮綠暗紅稀出鳳城①,暮雲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註:①鳳城:京城。(1) 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麼寓意?請作簡要說明。(4分)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徵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下一首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四、詩中的意象營造了一種什麼氛圍?詩人在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05遼寧卷)江寧夾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1)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藉此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4分)「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氛圍」「心緒」各2分。)(2)兩首詩的末句,一用「應有」,一用「猶有」,哪個更好?為什麼?請簡要賞析。(4分)(1) 可以有三種答案: ①「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含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複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悵惘,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心情」只要答出其中兩個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猶有」更好。「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還保存到現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出了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見上只答出哪一個更好而沒有具體分析的,不給分。)鑒賞練習1.閱讀下面一首《次北固山下》詩,完成(1)—(2)題。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1)從這首詩看,詩人處在怎樣的境況之中?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前人評價「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2.閱讀下面一首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完成(1)—(2)題。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及未休兵。(1)簡述這首詩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環境。(2)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雨晴 王 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1)本詩前兩句是扣住什麼來寫春景的?這樣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2)前人評價「卻疑春色在鄰家」為「神來之筆」,你認為這句詩「神」在何處?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1)—(2)題。西 樓 曾 鞏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1)這首描寫了什麼景象?前兩句是從什麼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的?(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表達的詩人的情感。第四課時 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和修辭方式。表達方式(描寫、抒情、敘事、說明,常見考點為描寫和抒情)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誇張、通感、雙關、襯托、對比、反語、反覆等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個大命題,只要是詩歌為更好地表現主旨而採用的藝術手法,都可歸為這一範疇,包括象徵、對比、襯托、想像聯想等,也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映襯烘托、先聲奪人、以小見大、虛實相生、比興、直抒胸臆等表現技巧。一、表達方式:描寫和抒情(一)描寫1、虛實結合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像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藉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例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並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3)設想的未來之境或想像之景。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後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虛實結合好處: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或烘托,從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動靜結合。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化動為靜。再比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花落、月出、鳥鳴突出了春澗的幽靜。 3、點面結合。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繫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4、正側結合。在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這兩句主要是運用正面描寫,表現其高峻奇偉之勢;「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則是用側面描寫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偉。5、白描和細描白描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乾淨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乾淨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細節(動作)描寫如唐代張籍的《秋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6、描寫角度(1)形狀、色彩: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曲項向天歌」寫形狀,鵝潔白的羽毛浮於綠水之上,紅掌撥動,綠水泛波,紅、白、綠三色對比有寒有暖,鮮明而協調,在藍天、白雲之下,在綠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見底的池塘邊,「白毛」與「綠水」比美,「紅掌」與「清波」爭勝,多麼絢麗的畫面,多麼富於童趣和生活氣息。真可謂狀物如在眼前。(2)聲音:是為了營造某種氣氛或創設一種意境。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作者開頭寫寒蟬凄慘悲切的叫聲,目的是為下文的離別渲染一種凄涼、傷感的氣氛。課堂練習:1、下面的詩句是怎樣描寫的?有什麼作用?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2、閱讀下面白居易《夜雪》詩,試分析作者是如何通過描寫表現主題的。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訝yá:詫異)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鑒賞詩中是運用何種表達技巧來表現「雨之暴」這一主題的。有美堂瀑雨 蘇軾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灧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二)抒情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類型:直接抒情(通過議論)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可分為兩種四小類:第一種相輔相成,即正襯,就是選用跟主體心情相似的景物來陪襯。包括兩小類:①以樂景寫樂情;②以哀景寫哀情。第二種相反相成,即反襯,即選用跟主體心情相反或相對的景物來陪襯。也包括兩小種:①以樂景寫哀情,②以哀景寫樂情。課堂練習:分別指出下面四首詩中情與景的關係1、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杜甫《江漢》)。2、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3、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4、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悵長。(賈至《春思》)第五課時 修辭手法二、修辭手法 答題步驟:先製成用了什麼修辭,再結合詩句說明具體情況,最後說明表達效果。①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答:用了比喻修辭。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裡的青螺,形象地描繪出了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的情形。②借代: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答:借代。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③誇張: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答:誇張。愁生白髮,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白髮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寫出愁思的深重。④對偶: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答:對偶。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裡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⑤比擬: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答: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得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⑥設問: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答: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⑦ 反問 :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答: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課堂練習:分析下列詩句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及作用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王倫》) 2、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3、花間一壺灑,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李白《月下獨酌》)第六課時 表現手法三、表現手法1、象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2、托物言志:詩人借某一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志向、情操、愛好、願望、要求等。杜牧的《早雁》借描寫遭射四散驚飛孤單漂泊有家不能歸的大雁形象,表達了對朝廷無力無意拯救邊塞侵擾的不滿情緒,則是托物寓意。3、對比對照: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4、襯托 或烘托。有正襯和反襯兩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5、用典:鑒賞詩歌的用典主要明確兩點:一是典故的來源及其含義;二是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富於文采;在唐以後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6、渲染: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7、對寫法(對面落筆反客為主):在表現懷人主題的詩歌中,詩人為了更好地表達思念親人的情感,往往藉助於一種較為特殊的表現手法――「對寫法」。所謂「對寫法」,就是詩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對方,詩人卻不進行直接的描述,而是從對方著筆,將這種深摯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8、起興:「起」是開頭,「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這種手法是「借物托起,因物聯想,觸景生情,借題發揮」。但所「興」之事物,必須要與所詠之事情有必然的聯繫。如「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就是以孔雀的哀怨、纏綿喻焦劉夫妻感情的深厚,不忍分別。課堂練習:下面這首詩主要用了什麼表達技巧?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寶璐,(屈原《涉江》)3、《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4、讀下面王冕《白梅》詩,回答問題: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第七課時 風格與高考題型一、風格風格是由創作個性決定的作品在思想與藝術上總的特色。風格就大處而言,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之分。從詩詞曲的總體風格來講有詩庄、詞媚、曲諧(俗)之說,詞又有豪放和婉約之別。1、不同的風格有不同的特徵: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誇張手法,語言熱情奔放,想像瑰麗神奇。代表的詩人有屈原、李白、李賀、蘇軾、龔自珍等。現實主義:注重按照生活本來的樣了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與追求。代表的詩人有杜甫、辛棄疾、陸遊等2、許多詩人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蘇軾、辛棄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約;李煜、劉禹錫:雋永;謝朓、謝靈運:自然; 李白:清新飄逸;杜甫:沉鬱頓挫;屈原:雄渾悲壯;王安石:雄健高峻;陶淵明:淡遠閑靜王維:恬淡優美;王昌齡:雄壯豪邁;李賀:雄渾奇特;曹操:豪放磅礴。二、詩歌鑒賞題七種題型類型一:分析「詩眼」型提問方式:①對詩中某字某句,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③此詩某聯某句中的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哪個更好,為什麼?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設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古人錘鍊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答題要點: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或語境義;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示例: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浙江卷)菩薩蠻 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怨。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古典詩詞特別講究鍊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答:「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類型二:分析關鍵詞語型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解答提示: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感情基調及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要點:(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要點1)。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要點2)。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類型三:分析句意型提問方式:①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②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賞析。解答提示:解釋詩句的意思要注意兩層:語表義和語里義;並結合全詩,指出它的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思想觀點。答題要點: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②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旨趣。示例:談談對李白《聽蜀僧潛彈琴》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2004年天津卷)[答]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和詩人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②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類型四:分析意境型提問方式: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氛圍?提問變體: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題要點:(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體。示例:閱讀下面一首朱淑真《秋夜》宋詞,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福建卷)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答]「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要點1);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要點2):從而表達詩人心情(要點3)。類型五:分析主旨型提問方式:①關於這首詩(詞)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②這首詩(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的滄桑。就詩(詞)中有關句子,結合全詩(詞)加以賞析。答題要點: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麼:②抒發了什麼情感,暗寓了什麼。示例:歐陽炯《江城子》一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2004年全國卷)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答]「水無情」明寫落日餘暉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要點1);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還(要點2)。或:「空有姑蘇台上月」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掛了(要點1);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轍(要點2)。類型六:分析語言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解答提示: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語言的層面,考生應該從語言的風格或特點來解答。一般從以下這些詞語中選擇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詞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冼煉、沉鬱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答題要點:①總評語言風格(特色)②結合詩句內容加以分析。示例: 長干曲四首(其一) 崔顥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問:品評這首詩歌語言上的特色。 答:這首詩歌的語言樸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處住,在橫塘」,通過自問自答的對話形式,採用樸素的口頭語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個樸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類型七:分析表達技巧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採用了何種表現手法?提問變體: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解答提示: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該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答題要點:①指出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手法)(總述)②結合詩句具體內容闡釋為什麼或怎樣運用了這種技巧(手法)(分述)③明確此技巧(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示例:閱讀下面一首 梅堯臣《東溪》宋詩,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重慶卷)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情,老樹著花無丑枝。短短薄茸齊似剪,平平沙石凈於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感情。請指出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體現的。[答]詩句是「野鳧眠岸有閑情,老樹著花無丑枝」。此聯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要點1);野鳧本無所謂「閑」或「不閑」,有閑適之意的只能是作者,故兩句詩明寫自然,暗達人意(要點2);通過閑情」的「野鳧」和「無丑枝」的「老樹」表達出了作者的閑情逸趣和對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讚美之情(要點3)。課堂練習:1、下面《早行》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2、請分析《春怨》詩的語言特色。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3、古典詩詞特別講究鍊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菩薩蠻 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過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飲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內容上強調什麼?在上片的結構上起什麼作用?⑵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5.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回答問題。  墨梅 王冕 寒菊 鄭思肖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1)這兩首詩在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方面有什麼相似之處?(寫出兩點即可) (2)在《寒菊》一詩的「寧可枝頭抱香死」這句中,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為傳神?請簡述理由。 (3)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上有何不同?6.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回答問題。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1)《從軍行》和《漁家傲》在所寫內容上有什麼共同點?(2)《從軍行》和《漁家傲》在寫法上有何異同? (3)兩首詩詞在思想風格上有何不同之處?如何讀懂詩歌一、舊知識複習:1、從題目入手讀懂詩; 2、看題目推斷表現手法;3、看題目推測情感流向;4、從注釋切入;5、從意象切入; 6、從「情語」切入; 7、從細節切入。二、課堂練習:1、你能從下面的題目中推斷出其主要表現手法嗎?陸遊的《卜運算元。詠梅》、于謙的《石灰吟》、杜甫的《孤雁》、王安石的《孤桐》2、趙師秀《約客》的哪句中能推測出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3、從下面的題目中推測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1)李白《獨坐敬亭山》 (2)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4、從下面的注釋中推測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1)《過香積寺》末句「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安禪』:佛家術語,即安靜地打坐,在這裡指佛家思想。『毒龍』: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慾望。」(2)2003年上海卷《赤壁》的作者杜庠,注釋:「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5、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齊安郡後池絕句 杜牧 菱透浮萍綠滿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1)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與 齊名,兩人素有「 」之稱。(2分)(2)這首絕句通篇寫景,寫景有什麼手法?(3分)(3)透過詩中情景我們看到了詩人此時怎樣的心境?(3分)6、閱讀下面韓愈〈湘中〉詩,回答問題。 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弦歌。注釋:①貞元末年,韓愈官監察御史,因為關中旱飢,上疏請免徭役賦稅,遭讒被貶為連州陽山令。作此詩。②《詩經·召南·采》寫祭祀情況,蘋、藻(水草)都是祭物。」「於以采藻」、「於以奠之」 ③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 (1)填空。「猿愁魚踴水翻波」一句既寫出了湘江 景象,也渲染出了韓愈被貶後的 心境,他到汨羅來欲借憑弔 予以宣洩。(3分) (2)從第三、四句看,韓愈的內心並未得到宣洩與慰藉。請作簡要賞析。(5分)7、閱讀下面司空曙《江村即事》詩,然後回答問題。 罷釣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1)這首詩歌的體裁是近體詩中的 ,詩的主體形象是一個 。 (2)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個詞語或句子,並簡要說說理由。(3)詩中所反映的是一種什麼生活態度或生活情調? 第二課時 古代詩歌分類一、按體裁可以作如下分類:1、古體詩:古體詩,指唐以前的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樂府詩等。「歌」、「歌行」、「引」、「曲」、「呤」等詩歌也屬古體詩。特點是不講究對仗,平仄和用韻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等。注意:①先秦時期產生較早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四言如《詩經》、五言如《古詩十九首》、六言如屈原《離騷》。②樂府詩,源於西漢。指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樂歌,也稱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如漢樂府《上邪》、《孔雀東南飛》等。標題中有的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稱。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就是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2、近體詩:也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在句數、字數、平仄、用韻上都有嚴格規定。①絕句,從形式上看是四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稱五絕、七絕。②律詩,從形式上說—般為八句。分四聯,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分五言、七言兩體,稱五律、七律。還有一種排律,每首至少五韻十句,也有多至百韻的。3、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其特點:調有定格(自己的句式),句有定數(字數有規定),字有定聲(用聲非常嚴格)。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詞以兩宋成就最高。4、曲:又稱「詞餘」,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主要指元雜劇和金、元時期大發展的北散曲,一般分為兩大類,即小令和套數。小令如[越調?天凈沙]秋思,套數如[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南方的稱南曲,作為一種劇曲產生,包括雜劇和傳奇中的曲子。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二、按照表達方式還可以這樣分類:(1)抒情詩:主要抒發詩人對客觀事物的思想感情。包括寫景詩、詠物詩、詠史詩等。(2)敘事詩:一方面是敘述故事,一方面飽含詩人對故事中人物的豐富感情。(3)哲理詩:將議論入詩,表達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充滿了哲思和理趣。如宋代朱烹《觀書有感》等。三、按照詩歌常見的內容主題分類1、贈友送別詩。在古代詩歌中是相當常見的,古代交通不便,分別則難以再見,何況送別時總有背井離鄉之感,仕途失意之悲,所以送別詩中多抒發離愁別緒、惜別之情。 2、羈旅行役詩。主要是漂泊在外的客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所以內容多為愁思的抒發,思念故鄉的情感的表達。3、托物言志詩。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採用象徵、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於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所詠之物可以是植物花卉,也可以是動物,比如多見於古代詩歌的梅、蘭、竹、菊、松、蓮,比如蟬、雁,比如石灰、蝴蝶等等。陸遊的《詠梅》即托物言志,表達自己遭遇坎坷仍然不改高潔的情操。4、山水田園詩。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5、邊塞征戰詩。以描寫邊塞大漠奇特風光、征戰生活和將士思鄉為主要內容。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高適、岑參等邊塞詩人的作品。邊塞詩中有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也有報國無門的悲傷,壯志難酬的悲嘆,更有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滿,對故鄉親人的思念。6、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如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7、春怨宮怨詩。宮怨詩專寫古代帝王宮中宮女以及失寵後起的怨情;閨怨詩則主要抒寫古代民間棄婦和思婦(包括征婦、商婦、遊子婦等)的憂傷,或者少女懷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秋夕 杜牧 閨怨 王昌齡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8、閑適隱逸詩。某些詩人看慣了官場的勾心鬥角,世俗社會的渾濁不堪,退居田野鄉間,與鄉人為伍,與明月作伴,抒寫清閑安逸生活,吟詠情性。反映這些生活的詩歌,也有不少獨得之作。這些詩多有寧靜的氛圍,詩人在詩中的表現多為悠閑、詳和,往往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質樸清新。如《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9、談禪說理詩。一般借物或借事喻理,比如蘇軾的《題西林璧》,陸遊的《游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中哲理的感悟並不是抽象地說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現,其中的哲理,必須借理解詩句含義入手。再如:觀書有感朱熹 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遊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鑒賞練習 寫出下列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鵲樓》)4、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朝發白帝城》)7、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李白《客中作》) 8、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9、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空山一路鳥空鳴。(李華《春行即興》)(宜陽,唐時名福昌,於洛陽西南,洛河中游,建有連昌宮(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境內風景優美,為一著名遊覽勝地。「安史之亂」中受到嚴重破壞。10、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賈至《春詩二首》)11、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12、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防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13、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候?(李賀《南園》(若個:哪個。) 15、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秋夕》)16、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游原》)17、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鄭谷《淮上與友人別》)18、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蘇軾《贈劉景文》)19、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唐*溫庭筠《望江南》)第三課時 詩歌常見的意象及考查的形式一、明月1、以明月象徵對故鄉、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遠離家鄉、親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對月而頓生思家念遠之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2、寄託功名無成、歲月早逝的感傷。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3、明月是國家興衰的見證。李白的《蘇台覽古》:「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4、邊塞凄苦生活、相思生活的見證,往往與「樂」相配。邊塞詩除了較常見的雪山大漠、戈壁長河、戍樓烽火等意象外,運用最頻繁的意象主要集中在「月」與「樂」兩個方面。如高適的《塞上吹笛》:「雪盡胡天牧馬還,月鳴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二、樓「樓」的意象在古代詞曲中常以惆悵的抒情模式出現。辛棄疾在《鷓鴣天代人賦》中替一位內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抒發閨情。詞中道:「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樓是生愁的地方,亦是消愁的地方。樓何以會成為生愁或消愁之地?一字以蔽之,望。樓為制高點,登高便於極目遠望。遠望則可睹景懷人,睹景思鄉,睹景憂其國。從而引發相應的愁緒。 三、水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水」作為意象,主要有兩種暗示,一是暗示時間,二是暗示情緒愁思。暗示時間的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暗示時移世易、朝代更替的。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唯見長江天際流。」宋代王安石詞《桂枝香》:「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等等,都以水自然流逝來暗示時代變遷,給人頗多傷感。第二類是暗示歷史的不可逆轉性。如宋代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南宋辛棄疾詞中的《鷓鴣天》:「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等,表現了詩人們一方面歌頌古代英雄之業績,另一方面也慨嘆人生之短促,給後人以啟迪。第三類是暗示事物的盛衰變化。如柳永詞《八聲甘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杜牧《金谷園》詩:「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作為情趣愁思的意象。如唐代白居易詞《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溫庭筠的《夢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輝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五代馮延巳詞《謁金門》:「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李煜詞《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紅樓夢》中詩句:「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上述這些以水暗示愁思的詞句,有兩個特點:一是以水的流動暗示愁思的不斷湧現,源源不斷,比喻愁之多;二是以水的視覺感、觸覺感溝通心中那種不可捉摸的愁緒,從而以通感的修辭方式表示愁的深情。四、花花作為詩詞中的意象一般暗示出下列幾種意義:表現傷春、惜春的情緒;表現對離人的追憶、留戀;表現對自己個人身世的哀傷;表示世事的變化。如晏殊詞《浣溪沙》:「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另一首《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歐陽修的《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等等這些都是表現傷春、惜春的情緒。唐李商隱的《落花》詩:「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唐張泌的詩《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等等這些都是表現對離人的追憶、留戀的。紅樓夢》中的《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銷香斷有誰憐?」等等這些都是表現對個人自己身世的哀傷。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另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如此等等,都是表示世事的變化。看到春花秋月,如煙往事便頓現目前,思緒便回溯到過去,沉醉在時間的流程中。閨閣女子目睹春花凋零,便悲嘆韶華即逝,芳齡不再;多情詩人看到春華秋實,便聯想自己的境遇。這種以花表白、傳達對春天的惋惜、哀傷,對離人、戀人的思憶、眷戀,對離合和世事無常的感嘆常含有對人這一生命本體的關懷。五、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台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裡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裡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髮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巷口。六、梧桐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葉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可見秋雨打梧桐,別有一分愁滋味。七、杜鵑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鷓鴣,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杜鵑聲與「行不得也,哥哥」聲音非常相似,所以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繫在一起。李白詩云:「楊花飄落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 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從今別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宋代范仲淹詩云:「夜入翠煙啼,晝尋芳樹飛,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八、柳樹以折柳表惜別。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由於「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說的是笛聲中《折楊柳》的曲子倒是傳播得很遠,而楊柳青青的春色卻從來不曾看見,以此來表達傷春嘆別的感情。「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九、鴻雁《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李清照詞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另一首詞云:「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大雁在這裡是傳書的信使。十、冰雪 蟬 梅花 松柏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以蟬品行高潔。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梅花是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 陸遊:「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在對梅花的描寫中寄託了一種高潔的品格。《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後世詩歌常用松柏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劉禹錫:「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另外,如菊花象徵高潔的品質,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詩歌鑒賞中意象考查的形式一、詩句展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南柯子 王炎春 (06全國卷)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闕中「數枝幽艷濕啼紅」一句展現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作者寫這句是為惜春傷嗎?為什麼?答:一幅幾枝鮮花的花瓣上沾著水珠楚楚堪憐的畫面。不是為惜春傷懷。從兩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作者緊接著「數枝」句說:「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二在烏雲密布、寒雨將至時,作者更關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2)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相感情。答: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情。二、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眼(或詩眼)?詩人用哪些意象來扣題的?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譚敬昭 (2006年廣東卷)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註: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⑴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個方面回答。(3分)晚:歸艘鐘聲 望:江、青山、遠帆、老鶴⑵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3分)「帶」採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老鶴」人的動作,不說鐘聲遠播,而說老鶴帶鐘聲到海幢,使畫面具有動感。三、詩中的意象有什麼寓意?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 (2006年湖北卷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暮春滻水送別 韓琮綠暗紅稀出鳳城①,暮雲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註:①鳳城:京城。(1) 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麼寓意?請作簡要說明。(4分)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徵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下一首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四、詩中的意象營造了一種什麼氛圍?詩人在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05遼寧卷)江寧夾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1)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藉此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4分)「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氛圍」「心緒」各2分。)(2)兩首詩的末句,一用「應有」,一用「猶有」,哪個更好?為什麼?請簡要賞析。(4分)(1) 可以有三種答案: ①「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含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複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悵惘,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心情」只要答出其中兩個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猶有」更好。「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還保存到現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出了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見上只答出哪一個更好而沒有具體分析的,不給分。)鑒賞練習1.閱讀下面一首《次北固山下》詩,完成(1)—(2)題。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1)從這首詩看,詩人處在怎樣的境況之中?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前人評價「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2.閱讀下面一首杜甫《月夜憶舍弟》詩,完成(1)—(2)題。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及未休兵。(1)簡述這首詩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環境。(2)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雨晴 王 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1)本詩前兩句是扣住什麼來寫春景的?這樣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2)前人評價「卻疑春色在鄰家」為「神來之筆」,你認為這句詩「神」在何處?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1)—(2)題。西 樓 曾 鞏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1)這首描寫了什麼景象?前兩句是從什麼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的?(2)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表達的詩人的情感。第四課時 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和修辭方式。表達方式(描寫、抒情、敘事、說明,常見考點為描寫和抒情)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誇張、通感、雙關、襯托、對比、反語、反覆等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個大命題,只要是詩歌為更好地表現主旨而採用的藝術手法,都可歸為這一範疇,包括象徵、對比、襯托、想像聯想等,也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映襯烘托、先聲奪人、以小見大、虛實相生、比興、直抒胸臆等表現技巧。一、表達方式:描寫和抒情(一)描寫1、虛實結合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像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藉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例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並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3)設想的未來之境或想像之景。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後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虛實結合好處: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或烘托,從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動靜結合。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化動為靜。再比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花落、月出、鳥鳴突出了春澗的幽靜。 3、點面結合。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繫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4、正側結合。在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這兩句主要是運用正面描寫,表現其高峻奇偉之勢;「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則是用側面描寫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偉。5、白描和細描白描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乾淨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乾淨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細節(動作)描寫如唐代張籍的《秋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6、描寫角度(1)形狀、色彩: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曲項向天歌」寫形狀,鵝潔白的羽毛浮於綠水之上,紅掌撥動,綠水泛波,紅、白、綠三色對比有寒有暖,鮮明而協調,在藍天、白雲之下,在綠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見底的池塘邊,「白毛」與「綠水」比美,「紅掌」與「清波」爭勝,多麼絢麗的畫面,多麼富於童趣和生活氣息。真可謂狀物如在眼前。(2)聲音:是為了營造某種氣氛或創設一種意境。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作者開頭寫寒蟬凄慘悲切的叫聲,目的是為下文的離別渲染一種凄涼、傷感的氣氛。課堂練習:1、下面的詩句是怎樣描寫的?有什麼作用?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2、閱讀下面白居易《夜雪》詩,試分析作者是如何通過描寫表現主題的。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訝yá:詫異)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鑒賞詩中是運用何種表達技巧來表現「雨之暴」這一主題的。有美堂瀑雨 蘇軾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灧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二)抒情一般來說,主要有兩種類型:直接抒情(通過議論)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可分為兩種四小類:第一種相輔相成,即正襯,就是選用跟主體心情相似的景物來陪襯。包括兩小類:①以樂景寫樂情;②以哀景寫哀情。第二種相反相成,即反襯,即選用跟主體心情相反或相對的景物來陪襯。也包括兩小種:①以樂景寫哀情,②以哀景寫樂情。課堂練習:分別指出下面四首詩中情與景的關係1、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杜甫《江漢》)。2、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3、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4、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悵長。(賈至《春思》)第五課時 修辭手法二、修辭手法 答題步驟:先製成用了什麼修辭,再結合詩句說明具體情況,最後說明表達效果。①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答:用了比喻修辭。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裡的青螺,形象地描繪出了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的情形。②借代: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答:借代。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③誇張: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 )答:誇張。愁生白髮,詩人用誇張的手法寫白髮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寫出愁思的深重。④對偶: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看,意義集中含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答:對偶。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裡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⑤比擬: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的更形象、生動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答: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得喜愛之情誇張到極點。⑥設問: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魯威作)答: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⑦ 反問 :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疊題烏江亭》)答: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之必然。課堂練習:分析下列詩句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及作用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王倫》) 2、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3、花間一壺灑,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李白《月下獨酌》)第六課時 表現手法三、表現手法1、象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2、托物言志:詩人借某一事物表達自己的感情、志向、情操、愛好、願望、要求等。杜牧的《早雁》借描寫遭射四散驚飛孤單漂泊有家不能歸的大雁形象,表達了對朝廷無力無意拯救邊塞侵擾的不滿情緒,則是托物寓意。3、對比對照: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4、襯托 或烘托。有正襯和反襯兩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 ? 赤壁懷古》)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5、用典:鑒賞詩歌的用典主要明確兩點:一是典故的來源及其含義;二是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富於文采;在唐以後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6、渲染: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7、對寫法(對面落筆反客為主):在表現懷人主題的詩歌中,詩人為了更好地表達思念親人的情感,往往藉助於一種較為特殊的表現手法――「對寫法」。所謂「對寫法」,就是詩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對方,詩人卻不進行直接的描述,而是從對方著筆,將這種深摯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8、起興:「起」是開頭,「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這種手法是「借物托起,因物聯想,觸景生情,借題發揮」。但所「興」之事物,必須要與所詠之事情有必然的聯繫。如「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就是以孔雀的哀怨、纏綿喻焦劉夫妻感情的深厚,不忍分別。課堂練習:下面這首詩主要用了什麼表達技巧?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2、、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寶璐,(屈原《涉江》)3、《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4、讀下面王冕《白梅》詩,回答問題: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第七課時 風格與高考題型一、風格風格是由創作個性決定的作品在思想與藝術上總的特色。風格就大處而言,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之分。從詩詞曲的總體風格來講有詩庄、詞媚、曲諧(俗)之說,詞又有豪放和婉約之別。1、不同的風格有不同的特徵: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誇張手法,語言熱情奔放,想像瑰麗神奇。代表的詩人有屈原、李白、李賀、蘇軾、龔自珍等。現實主義:注重按照生活本來的樣了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與追求。代表的詩人有杜甫、辛棄疾、陸遊等2、許多詩人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蘇軾、辛棄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約;李煜、劉禹錫:雋永;謝朓、謝靈運:自然; 李白:清新飄逸;杜甫:沉鬱頓挫;屈原:雄渾悲壯;王安石:雄健高峻;陶淵明:淡遠閑靜王維:恬淡優美;王昌齡:雄壯豪邁;李賀:雄渾奇特;曹操:豪放磅礴。二、詩歌鑒賞題七種題型類型一:分析「詩眼」型提問方式:①對詩中某字某句,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③此詩某聯某句中的某個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哪個更好,為什麼?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設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古人錘鍊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答題要點: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或語境義;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示例: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浙江卷)菩薩蠻 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怨。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古典詩詞特別講究鍊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答:「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主題更加鮮明。類型二:分析關鍵詞語型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解答提示: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感情基調及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要點:(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要點1)。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要點2)。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類型三:分析句意型提問方式:①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②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賞析。解答提示:解釋詩句的意思要注意兩層:語表義和語里義;並結合全詩,指出它的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思想觀點。答題要點: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②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旨趣。示例:談談對李白《聽蜀僧潛彈琴》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2004年天津卷)[答]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和詩人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②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類型四:分析意境型提問方式: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氛圍?提問變體: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題要點:(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體。示例:閱讀下面一首朱淑真《秋夜》宋詞,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福建卷)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答]「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要點1);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要點2):從而表達詩人心情(要點3)。類型五:分析主旨型提問方式:①關於這首詩(詞)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②這首詩(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的滄桑。就詩(詞)中有關句子,結合全詩(詞)加以賞析。答題要點: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麼:②抒發了什麼情感,暗寓了什麼。示例:歐陽炯《江城子》一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2004年全國卷)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答]「水無情」明寫落日餘暉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要點1);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還(要點2)。或:「空有姑蘇台上月」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掛了(要點1);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轍(要點2)。類型六:分析語言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解答提示: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語言的層面,考生應該從語言的風格或特點來解答。一般從以下這些詞語中選擇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詞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冼煉、沉鬱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答題要點:①總評語言風格(特色)②結合詩句內容加以分析。示例: 長干曲四首(其一) 崔顥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問:品評這首詩歌語言上的特色。 答:這首詩歌的語言樸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處住,在橫塘」,通過自問自答的對話形式,採用樸素的口頭語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個樸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類型七:分析表達技巧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採用了何種表現手法?提問變體: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解答提示:這類提問,著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該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答題要點:①指出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手法)(總述)②結合詩句具體內容闡釋為什麼或怎樣運用了這種技巧(手法)(分述)③明確此技巧(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示例:閱讀下面一首 梅堯臣《東溪》宋詩,然後回答問題。(2004年重慶卷)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情,老樹著花無丑枝。短短薄茸齊似剪,平平沙石凈於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感情。請指出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體現的。[答]詩句是「野鳧眠岸有閑情,老樹著花無丑枝」。此聯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要點1);野鳧本無所謂「閑」或「不閑」,有閑適之意的只能是作者,故兩句詩明寫自然,暗達人意(要點2);通過閑情」的「野鳧」和「無丑枝」的「老樹」表達出了作者的閑情逸趣和對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讚美之情(要點3)。課堂練習:1、下面《早行》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2、請分析《春怨》詩的語言特色。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3、古典詩詞特別講究鍊字。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菩薩蠻 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過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飲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內容上強調什麼?在上片的結構上起什麼作用?⑵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5.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回答問題。  墨梅 王冕 寒菊 鄭思肖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1)這兩首詩在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方面有什麼相似之處?(寫出兩點即可) (2)在《寒菊》一詩的「寧可枝頭抱香死」這句中,你認為哪個字用得最為傳神?請簡述理由。 (3)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上有何不同?6.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回答問題。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1)《從軍行》和《漁家傲》在所寫內容上有什麼共同點?(2)《從軍行》和《漁家傲》在寫法上有何異同? (3)兩首詩詞在思想風格上有何不同之處?
推薦閱讀:

八字教學2
微畫冊丨《文心靜遠——教學側記》(一)
楊式太極拳教學 傅清泉先生主講
《春江花月夜》教學參考
背部GIF訓練教學,轟炸背部肌肉的健身計劃

TAG:設計 | 詩歌 | 教學 | 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