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中國對西方的瓷器外銷

明清時期中國對西方的瓷器外銷

她的胸中燃燒著怎樣的狂喜?

為何她的眼中又充滿惆悵的憔悴?

每當她令我歡喜的眼神從我身邊掃過,

我是多麼幸福,多麼快樂!

可是新的疑惑和恐懼在我內心掙扎,

難道有什麼樣的情敵在我旁邊?一個中國瓷罐。

瓷器就是她心中的熱情,

一尊杯,一隻盤,一片碟,一個碗,

就能使她心中充滿希望,

就能點燃她的歡欣,或著打碎她的寧靜

John Gay, 1725年

導 言

為了光榮,為了夢想,為了財富,為了探險,揚帆起航,向著茫茫大海盡頭的神秘東方,向著地球那邊太陽升起的地方。在大航海時代時代,西方發達國家從陸地走向了海洋,來到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國並帶回了無數晶瑩剔透的瓷器,中國精緻的瓷器和其它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當它們展現在走出了中世紀的西方人面前,一種巨大的震撼撲面而來。從此,歐洲的中國世紀潮流就迅猛開始,勢不可擋了。

中國的瓷器出口大概可以追溯到瓷器產生的同時代,目前已知的瓷器大宗出口是從唐代開始的。早期的中國瓷器 東銷日本,西銷東南亞,中亞,西亞乃至於非洲。歷代以來,瓷器一直是我國對外出口的重要商品,與絲、茶並譽於世界,在國際貿易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中國瓷器真正劃時代的大規模,長時間持續出口是從明代後期開始的。 明清時期,我國瓷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瓷器製作技術日趨成熟,製作周期縮短,分工加細,開始具備根據用戶需要大規模的快速生產。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 是對景德鎮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瓷器品種極大的豐富,制瓷工藝日臻成熟,制瓷技法日益提高,制瓷工藝水平達到了歷史高峰。瓷器不僅供國內各階層人士使用,而且遠渡重洋,銷往亞洲、非洲、歐洲等不少國家和地區。

大規模的瓷器出口歐洲和美洲貫穿了明代嘉靖年間直到清代末期,從現存資料估計,中國從明代後期到清代末期出口西方的瓷器,保守的說也有1.5億件以上。大規模的瓷器出口,是與當時獨特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密切相關的。

第一篇 明清外銷瓷器的歷史背景和條件

在西方,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被等同於中國看待,它的名字就叫 「中國 」(china) 。在中國,在公元一世紀的漢代,就已經生產出了質地堅硬耐用的成熟青瓷。幾乎就從那時起,海上絲綢之路的古老木船把中國生產的瓷器帶到了日本,東南雅,西亞和北非。到了 十六世紀,歐洲列強的海上風帆更 開始將數以億計的明清瓷器運向西方。 這條中西之間的海上瓷器之路,走的既遠又長,帶著光榮與夢想,帶著淚與汗,血與火。

一 . 新航路的開闢和西方的商業革命

從十五世紀末開始,由於造船水平的提高和航海技術的發展,加上貨幣經濟和商業的擴張,造成了所謂的新航路開闢。西方航海殖民勢力紛紛由大西洋向印度洋和太平洋擴張。其中勢力強、影響大的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而《馬可波羅行紀》在歐洲的流傳,也使得歐洲人一直把東方,特別是中國看成是遍地黃金的人間天堂,到東方去掠取財富就成了西方殖民勢力的重要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各國紛紛派航船到東南亞一帶建立據點,成立公司,開展對東方的貿易,這些據點也就成為他們對中國貿易的大本營。

明正德六年( 1511 年),葡萄牙人佔領了馬六甲, 嘉靖三十六年( 1557 年)又 租占 了澳門, 從此掌握了由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嘉慶四十四年( 1565 年),西班牙殖民者佔領呂宋(今菲律賓)。

萬曆三十年( 1602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簡稱 VOC )成立,並且隨後在爪哇的巴達維亞 ( 今印尼的雅加達 ) 建立了總部。天啟五年( 1625 年),荷蘭佔領台灣,取代葡萄牙人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 崇禎十四年( 1641 年), 荷屬東印度公司從葡萄牙人手裡奪取了馬六甲,並很快把葡萄牙的勢力趕出了東南亞。

明代後期的西方航船開往東南亞

萬曆二十八年( 1600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萬曆三十一年( 1603 年),印度莫卧兒皇帝准許英國在蘇拉特居留。英國衝破了葡萄牙的阻撓,在蘇拉特建立了永久性的商站。隨後,英國人在亞格拉、艾哈邁達巴德、布羅奇布羅達建立商館。順治元年( 1644 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廈門設立貿易辦事處。 康熙七年( 1668 年),英國又獲得了孟買。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 , 英國在廣州設立商館, 從此開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和中國的全面掠奪。

順治元年( 1644 年), 法國的東印度公司( 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 1644-1769 ) 成立並於 1674 年在印度南部建立了據點本地治里,此後又在孟加拉建立了昌德納戈爾。雍正二年( 1728 年)法國在廣州設立商館。

雍正九年( 1731 年),瑞典成立東印度公司,開闢了亞洲航線,第二年便派遣商船航行到達中國廣州。此後,瑞典東印度公司船隊定期往返於瑞典哥德堡和遠東之間。

到十八世紀,在廣州設立商館的國家有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瑞典、西班牙、美國等。

二.西方的中國潮和對中國瓷器的需求

在中國瓷器大量進入西方的十七世紀以前,西方人日常使用的器皿以陶器,木器和金屬器皿為主,尤其是陶器,成為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器皿。和瓷器相比,陶器粗糙,厚重,醜陋。

雖然中國瓷器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傳到了歐洲,但是基本上都是通過西亞和北非商人間接傳入的,數量非常稀少,而且往往被當成最最珍貴的禮物送給國王和貴族,平常百姓是看不到的,也因此很多認都不知道瓷器是什麼做的。就連 當時進口中國瓷器最多的葡萄牙,也尚不清楚中國瓷器的成分。 葡萄牙代理商 巴爾伯沙 (Duarte Barbosa) 在十六世紀前期時認為中國瓷器是以貝殼製作的。潘奇洛李 (Guido Panciroli, 1522-1599) 也在其著作中認為瓷器的成分包括破碎的貝殼、蛋殼以及石膏[1]。

不僅是在歐洲,就是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埃及和阿拉伯,瓷器的價格也非常昂貴。根據 葡萄牙人達米澳歐 ˙ 德 ˙ 哥伊 (Damiao de Gois) 在 1541 年的記載 ,瓷器是以貝殼製成的,非常昂貴 , 其單件的價格就相當於數位奴隸的價格 。

因為瓷器對於十六世紀的歐洲人來說那麼稀少且昂貴,因此它們往往被認為有一種超自然的魔力,有關中國瓷器可以驗毒的觀念在整個十六世紀都很流行。 歐洲人普遍認為,如果在中國瓷器里盛放毒藥的話,瓷器會開裂。這個 「 特性 「 被當成瓷器的固有魔力,被當作是瓷器製作時候的設計 [2] 。

也正因為如此,在這一時期的歐洲宗教繪畫中,也可以看到中國瓷器的蹤跡。著名義大利畫家喬凡尼 ˙ 貝理尼( Giovanni Bellini)在 1514 年創作的名作 「 諸神的盛宴 」 中就畫有明代中國瓷盤,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瓷器在當時歐洲的崇高地位。

喬凡尼 ˙ 貝理尼"諸神的盛宴(The Feast of the Gods)" 1514年作

正是因為中國瓷器的珍貴和魔力,即使是擁有少量中國瓷器的王公貴族,也沒有人會真正拿瓷器來使用,而是作為貴重的物品加以珍藏,只在重要的宴會才會拿出來象徵性的使用來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地位。」最貴重的沙拉、水果及果醬 , 不用瓷器盛著就什麼也不是了..... 教皇、國王、君主、公爵、侯爵......都遵循這個習慣」 [3] 。

到了十六世紀中期,隨著葡萄牙人大量從帶回中國瓷器,收藏中國瓷器成為歐洲上層貴族的一種風潮。在最早和中國貿易的葡萄牙, 王后、公主的手鐲都是中國瓷器,葡萄牙國王贈送給義大利國王的禮物也常常是中國瓷器,並且王后委託人在中國訂燒自己肖像的餐具,贈送給有功的士兵。 在另一個最早和中國貿易的西方國家西班牙,十六世紀早中期在位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的收藏品中,就有一套 中國訂製的裝飾有其徽章的瓷器。十六世紀後期在位的菲利二世更是收藏了多達3000 件的中國瓷器 [4] 。 其他國家的國王也不例外。十六世紀後期在位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就擁有一批中國瓷器,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也從阿拉伯和葡萄牙收集了不少瓷器,此外他的首相福洛理蒙 ˙ 德羅貝特 ( Florimond de Robertet) 也收藏有不少的中國瓷器,並且有不少是葡萄牙人抵達中國後首批轉運到法國的瓷器。 奧地利大公費迪南二世也收藏了233 件中國瓷器 [5] 。

正因為中國瓷器的價值之高, 1522 年葡萄牙國王下令所有從東印度回來的商船所裝載的貨物中的三分之一必須是瓷器 [6] 。

十六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從東方帶回的茶葉,絲綢,瓷器,工藝品以及神秘的東方文化,極大的觸發了西方人的好奇心。而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引發的對傳統的懷疑和批判,反過來更加深了西方世界對東方文明的景仰和崇拜。當時歐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紀,經濟,社會和文化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對於享樂的追求在經濟發展和商業財富急劇增加的現實中有了可能。加上當時歐洲的物質生活遠不如同時期的中國,中國精美的物品自然成為上層社會追求的目標。 特別是荷蘭人開始從十七世紀中葉開始大量把東方的物品轉運到歐洲各國,使得中國這個遙遠的東方神秘國家開始越來越頻繁地進入到西方人的視線,歐洲上層社會很快就以穿中國綢,喝中國茶,用中國瓷,談中國事為榮。

西方商人在廣東監督茶葉打包準備裝船摘自Christie"s《Chinese Export Art》2005

在此以前,只有王公貴族才可能擁有中國的瓷器,現在,富人們也可以擁有幾件他們夢寐以求的中國瓷器和其他物品了。當然,它們仍然是高檔的奢侈品。

十七世紀以後,中國事物風行歐洲,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中國風格已經成為文化,地位,財富和榮耀的象徵。啟蒙時代的人對歐洲社會的一切都要求重新評價,但對中國社會卻幾乎全盤肯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1651 年,荷蘭聯合省執政弗雷德萊克 · 亨利( Frederic Henry )的女兒嫁給德國勃蘭登堡選帝侯,嫁妝就是一大批中國瓷器。而 1662 年英國查理二世與葡萄牙王室聯姻,葡萄牙公主也帶來了瓷器作嫁妝。

英國女王亦不能免俗,十七世紀後期英國光榮革命後從荷蘭迎來的瑪麗王后也帶來了時髦的中國癖好。十七世紀初,英國作家丹尼爾 · 笛福形容當時的中國熱說: 「 女王本人喜歡穿中國服裝出現。我們的屋裡充滿了中國的東西」 [7] 。十九世紀英國歷史學家麥考萊( Macaulay )說女王 」 在海牙就養成了對中國瓷器的喜好...收集了...奇形怪狀的中國瓷瓶 「 。

更為可笑的是,在當時的法國,王宮裡的貴婦紛紛搖起了中國式的扇子,巴黎街頭出現了中國轎子。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更是於 1670 年忽發奇想,在凡爾賽建了一座 「 中國宮 」 。整個中國宮的裝修是令人眼花繚亂的 「 中國風格 」 。檐口楣柱、牆角四邊屋頂都貼著艷麗的瓷磚。室內色彩模仿中國的青花瓷器,白底加藍色的圖案,擺上中國的瓷花瓶,綢帳與金流蘇。 [8]

法國的貴族與中產階級隨後紛紛效法這位偉大的國王,將自己平淡醜陋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國式的 「 遊藝室 」 ,並不惜高價購買中國的瓷器、漆器、絲綢帷幔裝飾他們的客廳內室。

整個十七世紀,中國的瓷器在歐洲仍被視為珍玩,到十八世紀初仍然如此。只有在象西班牙馬德里和法國凡爾賽這樣的少數大宮廷里才有較多的瓷器陳列與收藏。貴族家庭和有錢人也以擺設瓷器來附庸風雅,炫耀地位。十七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國外瑪麗二世收藏的瓷器多到了「奇怪的地步,瓷器摞到了柜子頂上......直到頂到天花板,他們要的就是這樣的宮殿「 [9] 。 路易-塞巴斯蒂安 · 梅西埃則記敘十八世紀初中國瓷器的情況還說: 「 中國瓷器是多麼可悲的奢侈品!一隻貓用它的爪子一撥比好幾百畝土地受了災還糟 」 [10] 。

到十七世紀晚期,中國外銷瓷的歐洲市場開始完全形成。十八世紀初,清政府允許歐洲國家在廣州開設貿易機構,歐洲國家的船舶可以直航廣州。這樣,中國瓷器便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市場。 只有上層社會的有錢人才能擁有瓷器的這種情況一直到這個時候才開始改觀,由於中國瓷器大量輸入歐洲,瓷器開始成為歐洲人日常的生活用品,如作為餐具和茶具。歐洲對於中國瓷器的大量需求,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晚期歐洲開始大量生產瓷器為止。而這個時,一般的歐洲家庭也 喜歡用精美的中國瓷器鑲嵌於牆壁、傢具或屏風上來裝飾房間了。

對於中國奢侈品的追究,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瓷器的出口,而美麗的中國瓷器,又反過來促進了歐洲世紀中國潮的發展。 中國潮的意義除了一種追求中國貨的熱情外還包括一種漸漸形成的中國化的藝術與生活風格。這是歐洲在走出黑暗的中世紀,社會生產力發展,生活富裕後的必然結果,因為當時的世界,只有富裕而先進的中國能夠滿足他們這種爆炸般的慾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飲茶習俗在歐洲的流行

中國瓷器在十七世紀後期和十八世紀的爆炸性出口,和中國出口的另一大宗商品茶葉也有很大的關係。

儘管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是大航海時代最早同中國做生意的,但是把中國特產茶葉帶到歐洲並使其風靡世界的卻是荷蘭人。 1610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將第一批中國茶販回歐洲,此後茶葉的進口數量一直穩定增加。

當時荷蘭萊頓大學教授邦特庫博士 (Dr. Cornelius Bontekoe ) 著文宣傳 ,飲茶不僅有益個人健康,而且有利社會風化。他說喝白水是有害的,喝酒又太容易滋生是非。只有茶才是最理想的飲料,它可以暖胃、提神,加強記憶力,提高智慧與修養,使人氣朗神清,輕鬆愉快,尤其是使學生不至於一學習就打瞌睡。他甚至建議,初學喝茶者,一天可以喝 12 杯,喝習慣了,每天的定量應該是 200 杯左右。當時普遍認為這種昂貴的飲料是治病的良藥。

飲茶很快就在荷蘭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流行,甚至成了一種到今天都讓人無法理解的偏執。

中國十九世紀初的茶葉行摘自Nigel Pickford & Michael Hatcher《The Legacy Of The Tek Sing》

到 1637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斯文汀侯爵 (Lord Seventeen) 已經寫信給巴達維亞總督,讓他不僅採購茶,而且要採購喝茶的瓷杯、瓷壺。飲茶的盛行要求必須要有一種牢固的,不會破壞茶的風味的器皿,如貝殼般晶瑩剔透的中國瓷茶具就格外顯得必要了。茶具開始出口歐洲,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1662 年英國查理二世與葡萄牙王室聯姻,葡萄牙公主不僅帶來了瓷器作嫁妝,還帶來了茶葉與喝茶的癖好。公主的癖好很快就感染了周圍的王公貴族。 1664 年,東印度公司倫敦總部指令他們在萬丹的代理採辦 「100 鎊上好的茶葉 」 ,並開始在公司的董事會上提供茶飲與糖。 1687 年,英東印度公司規定,每艘從孟買到廈門的商船,都應該運載 「150 擔茶 」 。 1 鎊茶的當時的售價可以高達 10 英鎊。 而當時一個普通英國人一年的生活費用大約 5 英鎊。因此最初茶葉和瓷器一樣,只能是上層貴族的奢侈品。

從十八世紀早期起,茶葉就成為西方商船上最大宗的貨物,這種情況一直沒有改變。茶具也伴隨著茶葉成為瓷器出口中的大宗貨物。而飲茶在這一時期已經成了當時歐洲最流行的時髦,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只要有能力的,大都要買中國的瓷茶具來飲茶。在當時的荷蘭,茶,咖啡,巧克力, 」 都要用不同種類的中國青花瓷杯來喝。。。女人們開始舉辦飲茶派對並且這已經成為她們離家訪友,社交和顯示她們瓷器的好介面。因為瓷器是這麼美麗,這麼輕薄,它吸引眼睛的注意 」 [11] 。

一套雍正越南金毆沉船載的開光花鳥茶具,類似的茶具是當時出口的大宗瓷器。

從保存的當時訂貨單和已經被發現打撈的這一時期的沉船所載瓷器看,茶具的數量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例如 1752 年的荷蘭沉船 「 蓋爾德麻爾森 」 所載的瓷器,據東印度公司保存的訂單,大概有 22.5 萬件,其中茶具 62623 件,巧克力飲具 19535 件,茶壺 578 件,大概佔總數的三分之一,遠遠超出其它任何種類的瓷器 [12]。「在 1752 年之前的一些年,大多數到達歐洲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都至少會帶來10萬件的茶具」 [13]。

此外,由於當時的西方商船桅杆很高,而當時的大宗貨物是重量比較輕的茶葉,為了保證商船有一定的重量以抗衡海洋的驚濤駭浪,平衡船體,比重大的瓷器就成了最佳的壓艙貨。所以只要是運茶葉的商船,大概都會裝載瓷器。

四. 明清時代中國對於海上貿易的政策

明初實行海禁,只允許進行由政府統制的以 「 朝貢貿易 」 為形式的對外商業交往,禁止民間私自往來交易。因此,在明朝開國以後一個很長的時期內,中外貿易基本是限定在 「 朝貢貿易 」 的框架內進行的。但是這種貿易的規模很小,能夠前來朝貢的國家也非常有限,大概只有日本和東南亞的少數幾個國家,而且朝貢的次數和規模都受到嚴格的限制。

明中期日益嚴重起來的東南沿海倭患促使封建王朝的對外政策進一步向著內向和保守的方向發展,最終導致了嘉靖二年( 1523 年)開始的全面海禁。但是隨著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開拓海外市場更加日益成為不可遏制的客觀經濟需求。由於這種需求不可能以正當形式得到滿足,於是演化為大規模的走私販海活動。嘉靖時期,浙、閩、廣沿海一些府縣人民及徽州商幫不顧政府禁令,造船出海,走洋成風, 「 富家以財,貧人以軀,輸中華之產,馳異域之邦 」 [14] 。 福建晉江人李廷機曾談到: 「 弟生長海陬,少時嘗見海禁甚嚴,及倭訌後,始弛禁。民得明往,而稍收其稅以餉兵,自是波恬,或言弛禁之便,蓋以貧民籍以為生,冒禁陰通,為患滋大,而所通乃呂宋諸番,每以賤惡什物,貿其銀錢,滿載而歸,往往致富。 」

當時中國海商的足跡遍及日本、呂宋及南洋各地,許多人長期僑居國外,形成中國人的聚落。嘉靖初年,僑居日本的中國人 「 不下數千,居成里邑,街名大唐 」 [15] 。福建前往呂宋貿易的華商 「 至數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 」 [16] 。在今馬來半島有的地方華人流寓者 「 踵相接 」 [17] 。

隨著嘉靖末年沿海倭患基本肅清,明政府在隆慶二年( 1568 年)部分開放了海禁,准販東西二洋 [18 ]。 萬曆二十七年( 1599 年),恢復廣州、寧波二市舶司,算是正式開放了海禁。隆慶初開放海禁以後,民間私人海上貿易更如開閘之水不可遏止。當時,僅福建漳州府的月港(嘉靖時著名的海上走私貿易中心)一地,出海者每年所貿金錢即 「 無慮數十萬 」[19 ] 。

十九世紀的中國商船,來往於廣東和東南亞摘自Christie"s 《 The Diana Cargo 》, 1995

明後期開放海禁和對外貿易的局面並未維持多久。 17 世紀中期,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和清王朝的繼之而起便嘎然而止了。清初政府出於維護自己統治的需要,實行了比明代更為嚴厲的海禁,一度幾乎完全斷絕中外正常貿易往來。清朝海禁從入關之初就開始了,到順治十八年( 1661 年)開始 「 遷海 」 ,從是年起到康熙初,在北起直隸、山東,南到廣東的沿海各省實行了堅壁清野、製造無人區的遷海措施,將沿海一帶的居民一律內遷數十里, 「 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海。凡溪河樁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 」[20] 。此後二十餘年間,清政府一直嚴令禁止人民出海,無論捕魚還是經商都不允許。這一時期,中外商業交往幾乎完全斷絕,只在澳門仍有小規模的對外貿易活動,海禁之徹底遠遠超過明代。

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清政府出兵平定台灣,東南各省疆吏乘機請開海禁。次年,康熙帝以開海既 「 於閩粵邊海生民有益 」 ,又可 「 充閩粵兵餉,以免腹地省分轉輸協濟之勞 」 ,下令准許人民出海貿易 。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首先在福建廈門,繼之在廣東廣州、浙江寧波、江南松江,分別設立了閩、粵、浙、江 4 海關與外國通商 。至此,海禁放開,中外正常貿易關係得到恢復。

清朝在開海以後,民間私人出洋貿易和口岸中外互市一度都有所發展。但從康熙末起,主要是從政治安全出發,海外政策又日趨保守,限制逐漸增多。尤其到乾隆朝以後,重新進入半閉關狀態。乾隆二十年代以後更將對外貿易限制於廣州一口。

中國政府的對外貿易政策直接影響著明清瓷器的出口,比如在 1661 年到 1883 年之間,對外瓷器出口基本停止,而這一時期的歐洲基本都從日本進口瓷器。

推薦閱讀:

元明清民國老對聯集錦(4)
《增廣賢文》明清間 編
清兵入關後仍使用明的官吏,而清維持了二百多年,由此看來明的官吏系統沒有太大的問題,那明到底為何而亡呢?
紛繁明清玉 拍場盡顯實力
最早謎語書出現在南宋 明清筆記小說中常摘錄謎語

TAG:中國 | 瓷器 | 西方 | 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