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的巧合:他的生日是伽利略祭日,祭日卻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文/王凱迪
我們可以回到過去,卻終究無法改變歷史。——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2009年6月28日晚上,倫敦泰晤士河畔一座寧靜的宅院里,一位主人在家中準備了豐盛的美酒假餚,並讓僕人在燈火通明的家中掛上一條「歡迎時間旅行者」的橫幅,靜靜地等待「賓客」們的到來。
而令人失望的是,一直等到時鐘指向深夜12點整,他家的門仍然沒有被任何人敲響。失望的主人無奈地在宴會結束之後,通過新聞與網路方式發布了今晚的邀請函。這份邀請函上不僅註明任何看到該邀請函的「未來旅客」無需回復,而且主人還在邀請函上註明了派對舉辦地址的「具體經緯度」,任何先進的「時間機器」只要輸入這個經緯度,應該就能立即鎖定舉辦宴會的莊園。
這場看似荒謬的「時間旅行者」宴會的主持者,名叫史蒂芬·霍金。通過這樣的一場實驗,霍金為人們心中「穿越者」的夢想潑上了一盆致命的冷水。坐在輪椅上目光獃滯的他用這樣一場「荒謬的宴會」,告訴我們穿越時空或許只是科幻小說的章節罷了。
在他告訴我們時間不可逆轉的九年之後,今天,他也隨著時間遁入了歷史的空門。1992年,在美國出品的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下一代》中,他扮演了自己,與牛頓和愛因斯坦在牌桌上侃侃而談,那時的他或許看到了未來的自己,而今天的他或許已經遂願,成為了真正的穿越者。
而在我們的眼中,他永遠是那個巋然不動的宇宙巔峰,是那個在《生活大爆炸》當中讓「無所不能」的智商王者謝耳朵激動到昏厥的Stephen William Hawking。
出生在二戰炮火中的霍金,從落地那天起就「享受」著德軍航空炸彈交響曲的伴奏聲。在牛津大學父母的雙重光環照耀下(父弗蘭克主修醫學,母親伊莎貝爾學習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斯蒂芬卻沒有展現出「好孩子」的特徵,成績平平的他只喜歡擺弄那些結構複雜的玩具,似乎只有那些才是他世界的全部。
圖/霍金與他的妹妹瑪麗
天才總是不羈於學歷的羈絆,而學歷卻從未停止過對天才的偏愛。17歲的霍金順利地進入牛津大學攻入自然科學。那一年,美國航天局將兩隻猴子送到了300英里的高空,而蘇聯的火箭在距月球5000英里的地方墜落。
圖/風華正茂的霍金
20歲那年,霍金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這所學院曾經也是牛頓的母校,傳說那顆改變世界的蘋果樹就種在學院的門前,霍金沒有與蘋果邂逅的趣味故事,也沒有寫出《再別康橋》那樣優美的詩篇,而他卻在這裡書寫了另一個傳奇。
圖/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霍金曾經說過:「上帝討厭裸露的奇點!」這一直白的表述彷彿暗中也在嘲諷自己的命運。正是這樣一個不世出的天才,似乎成為了上帝厭惡的「奇點」。當他在21歲的年紀被宣布罹患了世間罕見的怪病(ALS),學名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在英國這種病通常被稱為「運動神經細胞症」。殘忍的結局再向霍金招手:它的壽命只剩下了兩年。
人在面對死亡之時都是脆弱的,沒有人可以真正看開生與死的輪迴,除非他從沒活在這個世界上。霍金也曾彷徨,也曾向上帝追問:「為什麼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為什麼我要這樣悲慘地死去?」然而,真正的偉人會在絕境中發現自己的價值,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那些未竟的夢想。在此時,霍金認識了一個非凡的女性:簡·懷爾德——他未來的妻子。沒有人知道簡為何要與一個命不久矣的瘦削男人相伴終老。「我完全被他迷住了,被他那明亮的藍灰色眼睛和顯出酒窩的微笑弄得心神不寧。」一句淺淺的眷戀,讓兩人終於在霍金24那年結為連理。正是那一年,霍金成功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任教。
圖/霍金與簡
愛情的力量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這也許會使我們想起歌德在《浮士德》一書的結尾處的幾句詩:
不可思議的,
在此地完成,
永恆的女性,
引我們上升。
或許,正如霍金曾說過的一樣:女人才是宇宙間最大的謎團。
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鑒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時間簡史》
霍金走入世界學術的視野就是從反思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開始的。對於後愛因斯坦時代盛行的「恆態宇宙論」,霍金在學術會議上以博士生的身份提出質疑。在博士畢業之後的幾年中,他與彭羅斯攜手在黑洞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他們的研究,就是發現恆星(太陽一類)會在能量衰變之後成為一種高密度且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奇點」,甚至連光線都無法逃脫,因而成為了「黑洞」。
圖/黑洞想像模型
如果將這一過程倒過來,那麼宇宙的任何物質膨脹模型都可以由一個高密度的「奇點」開始。就這樣,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在霍金的頭腦風暴下有了堅強的依據。
圖/宇宙大爆炸的想像圖
我們看到的從很遠星系來的光是在幾百萬年之前發出的,在我們看到的最遠的物體的情況下,光是在80億年前發出的。這樣當我們看宇宙時,我們是在看它的過去。 ——《時間簡史》
32歲那年,霍金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那時候的他已經只能在輪椅上用手寫下會員的簽名簿。而從那一刻開始,他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黑洞主宰者」。1975年,當霍金獲得教皇保羅六世頒發的金質科學獎章時,曾經威嚴的教皇竟然從台上走下向霍金頒獎。1992年,在伽利略去世350年之後,在霍金的努力下,教皇保羅二世終於宣布為伽利略平反,宣布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無罪」,這向世界宣布了科學的偉大勝利。霍金在努力尋找過去,同時也在全力改變著「過去」。
圖/審判伽利略
也許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是從一本科普讀物《時間簡史》中才認識霍金的,尤其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恐怕更是如此。從1988年書籍出版之後的四年里,這本寫宇宙科普的「小書」風靡全球,被翻譯成為30種語言,銷量550萬冊,創造了又一個奇蹟。在這本書里,霍金和所有能夠識字的人分享著看似淺顯的宇宙知識,以難能可貴的勇氣讓世人了解這世界的過往與未來。
人類求知的最深切的意願足以為我們所從事的不斷的探索提供正當的理由。
——《時間簡史》
201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35年前已經發射的旅行者1、2號飛行器已經翻越太陽系,成功到達太陽系外空曠的恆星際空間,向著銀河系的中心飛去。
除了記載著55種語言(包括閩南語、粵語、普通話)以及長達90分鐘的各國音樂錄音(包括中國傳統古琴名曲《高山流水》、莫扎特的《魔笛》和日本的尺八曲旅行者)的鍍金銅板唱片以外,旅行者一號也記載著發給外星人的電文:
這是一個來自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是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和感情的縮影,這個地球之音是為了在這個遼闊而令人敬畏的宇宙中給予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決心和我們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願。
霍金對於人類對地外文明的探索經常抱著謹慎的態度,他預言地外文明一定存在。一旦外星文明與地球文明接觸,那麼人類將面臨的很可能是奴役與屠殺。霍金認為每個星球的生命體的等級是不一樣的,不僅有地球人存在,還有可能存在一些高等級的生命體。但是高級生命體的存在有可能會威脅到人類的存在,所以不要去試圖聯繫它們。
而事實上,霍金並沒有放棄對於宇宙的探索。2016 年,由史蒂芬 · 霍金宣布太空探索「突破計劃」啟動一個新的外星生命探索項目,名為「突破攝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計劃向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lpha Centauri,又稱南門二)發射大量的微型星際航天器。2017 年 6 月 23 日發射升空的「精靈」,已於同年 7 月底進入近地軌道。霍金的目標是在地球毀滅之前,為人類尋找一片可以安居的新天地。
霍金的夢想還沒有完成,他帶著對宇宙的深切思考奔向了時空的盡頭。他的生日是伽利略的祭日,他的祭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冥冥之中,探索宇宙奧秘的旅途上,薪火相傳的力量從未停歇,他們會像璀璨的星辰一般照耀著我們奔向未來的航向。
正如NASA對霍金的悼文所說:願你像超人一樣在宇宙中繼續翱翔!
推薦閱讀:
※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名言(99條)
※[兇手與真理]愛因斯坦與《黃帝內經》
※愛因斯坦有關佛教與科學的論述【轉】
※愛因斯坦對佛教的看法(轉貼) - 黑馬大家談 - 黑馬樂園 - hmly8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