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把氣功樁(圖解)

百把氣功樁(圖解)

陳照奎秘傳——百把氣功樁

呂復興

樁功是太極拳運動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為歷代拳家所重視,故有「入門須站三年樁,百練不如一站。」之說。武林中每一門派都有結合本派拳術特點的樁功,通過練習來添補套路中的不足,增長功力,培養意志。傳統的陳氏太極拳也不例外,它的樁功有動、靜二種。靜樁如:無極樁、渾元樁,動樁如:百把氣功樁等等。通過相互練習真正做到動由靜生,動靜互根。此外,套路中任何一個屬中定勁的拳勢都可以做為一種靜樁來練習。

獨具特色的百把氣功樁又稱動樁或活樁,為陳氏十八世、太極拳宗師陳照奎所傳。因每次練功遍數為百把,故而得名。1977年陳照奎師公在石家莊馬虹恩師家中居住期間,將此功法作為陳氏太極拳的上乘功法傳給我的老師。此功分單、雙兩種,在「擖手」中單手樁又稱陰陽連環手,雙手樁稱陰陽開合手,主要練習「培根」、陰陽變化、胸腰摺疊、丹田內轉與纏絲勁,技擊中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靜待動、化打合一、因敵而變。發勁時驚炸彈抖、猶龍似蛇、節節貫穿。此樁在呼吸上採用了逆腹式呼吸與體呼吸相結合,以達到培養根基充實丹田之氣,納新吐濁使清升濁降。改善心肺功能,令腹腔內壓加大血液循環的到改善,腹內臟器得到按摩增加血液中的營養,推動全身氣血運行起到「給養加油」目的。經眾多實踐及科研表明此法對高血壓、冠心病、慢性腸胃炎、風濕性關節病、肺結核、貧血等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復和治療作用,被醫學界稱為「鮮為人知的健身運動」現將具體功法介紹如下,敘述不周之處,還望廣大同好批評指正。

單手樁

動作說明:

動作一:面向正南而立,兩腳平行開步,約與肩寬,兩腳尖微微外撇(不丁不八),雙腳十趾抓地湧泉穴空,兩踝松豎合住勁,兩膝微屈不可前跪,大小腿的肌肉有內裹外翻之感。同時松胯塌腰,兩臀內斂,命門後撐,立身中正,兩肩放鬆微微前卷,兩臂自然下垂,兩肘尖微外掤,做到肘不貼肋,肘不離肋,雙手成瓦攏掌輕合在大腿兩側。周身松透掤圓、虛領頂勁、意守丹田、精神內斂,外示安逸,兩眼由近及遠向前平視,呼吸自然,深刻體會內外合一,動由靜生的道理。如圖(1)所示。

要點:在練習之前應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洗心滌慮,萬念歸一。」對自己在精神、肌肉、筋骨、皮毛、神志的放鬆程度上做一全面檢查,而後開始啟動。

圖1

意氣運動:目光由遠緩緩收回至祖竅穴處,同時引氣從祖竅(上丹田)經神闕(中丹田)至會陰穴(下丹田)再分向兩腿下降到腳底湧泉穴,使真氣由上而下經體內流向四肢,而後進入無物無我的無極狀態。領會「練功須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

動作說明:

動作二: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襠走後下弧重心右移,右腿屈膝下蹲成為實腿支撐體重穩定重心,左腿則以髖關節為軸緩緩上提,同時吸氣,胸腹做順纏運動,而後左腿逆纏以腳跟里側著地向左前方45度斜角蹬出,到位後腳尖上翹里合,松胯圓襠,兩膝開合相寓,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松肩墜肘,兩臂自然下垂,掤勁不丟,同時呼氣放鬆,胸腹做逆纏運動,胸向西南,眼視左前,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如圖(2-3)所示。

圖2 圖3

要點:左膝上提時,左小腿要自然垂直,踝關節放鬆,腳尖不勾不綳,右膝要下沉,同時丹田內聚(收腹、吸氣、松胯、提肛)出步時,兩腳要騎在同一直線上,兩胯放鬆,重心要虛實分明。

意氣運動:以腰為軸,丹田帶動。使真氣從左腳逆纏上行至膝,以膝領氣經胯,走一個入勁(足、膝、胯)入丹田,再經丹田轉換,走一個出勁(胯、膝、足)向左節節伸展。

動作說明:

動作三:接上勢,左腳尖著地踏實,五趾抓地,湧泉穴空以固根,胸腰微左轉,襠走下弧重心左移,雙手在大腿內側塌掌根後以腕背領勁緩緩上提,左手略逆纏至左大腿上方,右手略順纏至腹前中線,胸向南,眼視前方,同時呼氣;而後胸腰微右轉,雙手塌掌根走弧線向右捋出,左手順纏至腹前中線,右手逆纏至右胯前方,兩手間距一小臂寬,同時吸氣,胸向西南,眼視左前;上動不停,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左腿略順纏合勁,右腿逆纏蹬勁,兩膝開合略相寓,成左弓蹬步,重心先左後右,雙手塌掌根走弧線向左前掤出,左手逆纏至左肩前方,掌心向外,掌指斜向右,突出大魚際,右手順纏掤至腹前中線,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左前,突出小魚際,同時呼氣,松肩墜肘,兩臂掤圓,立身中正,虛領頂勁,胸向南,眼視前方。如圖(4-6)所示。

圖4 圖5

圖6

要點:練習時注意胸腰變化與雙手的動作要協調一致,雙手為前提,右捋、左掤,胸腰變化為左、右、左螺旋轉動,整個動作雙手要在體前走一個斜立圈,動作要連貫順隨。

意氣運動:在胸腰摺疊的帶動之下,兩臀沉翻使腰胯部走立體螺旋的斜「∞」字型,令丹田內轉一周,使真氣在丹田內翻騰滾動而後沿督脈上升經肩、肘、達於雙手的梢節,同時塌腰落胯,會陰下沉頂勁上領,前發後塌,命門後撐,中氣下沉,下盤穩固。

動作說明:

動作四: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左腿略順纏合勁,右腿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成左弓蹬步,左手走弧線順纏抓握回收,同時,右手逆纏下沉塌掌根走弧線經左小臂里側向前推出至左胸前方,指尖斜向上位於胸前中線,掌心向外突出大魚際,左手抓握成拳收至左腹前,拳心向上突出小魚際,左肘外掤,同時呼氣,胸向南,眼視前方;接上勢,胸腰螺旋右轉,松右胯翻左臀,襠走下弧重心微右移,左腿逆纏合勁,右腿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成左弓蹬步.同時吸氣,右掌塌掌根變順纏走弧線抓握回收,左拳下沉變掌塌掌根走弧線經右小臂里側向前推出至左胸前方,指尖斜向上位於胸前中線掌心向外突出大魚際,右手抓握成拳收至右腹前,拳心向上突出小魚際右肘外掤,同時呼氣,松肩墜肘,兩臂掤圓,立身中正,虛領頂勁,胸向西南,眼視左前,如圖(7-10)所示。

圖7 圖8

圖9 圖10

要點:此勢是在定步的基礎上練習胸腰摺疊,丹田內轉及雙腿的「培根」。練習時雙腳十趾要抓住地,湧泉穴空,腳掌不可隨意亂動,雙手的收放要與呼吸緊密配合,雙手連環扣拿抓握時要以小指領勁依次卷握與丹田「說上話」大小動作丹田帶動,一聚周身皆聚,一放周身皆放,雙手連環推擊時要一動無有不動,節節貫穿,順逆纏繞圓轉靈活。

意氣運動:回收之手抓握時要收腹、吸氣、松胯、提肛、胸腰做順纏動作,意想通過雙手將天地之靈氣源源不斷地攬入體內入丹田(神闕穴)內為丹田內轉製造機勢,發放之手前掤時意想中丹田之氣下行至下丹田(會陰穴深處)再行至後丹田(命門穴)再沿脊背上升經肩、肘、通達於手之梢節,要突腹、呼氣、排濁、胸腹做逆纏動作,整個動作氣沉丹田與丹田內轉相結合來完成丹田的向心力與離心力轉換。

降氣收功法: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右腿踝關節豎直合住勁支撐體重穩定重心,左腳以前腳掌著地走弧線收至右腳里側,再以腳跟著地向左側蹬出,到位後腳掌著地踏實,兩腳平行約與肩寬,同時兩臂自然收回放鬆垂於體側,重心落在兩腿之間成預備姿勢,如圖(11-12)所示。

圖11 圖12

意氣運動:當雙手交替練習連環推擊至百把時,意將周身散發之氣收歸丹田,感到小腹充實,內氣鼓盪,兩腎火熱,周身舒適精神充沛,心情愉快,而後靜站片刻,意守丹田,待身心歸於平靜之後方可動步離去,切不可拔腿就走草草了之。

小結:可按此法換步,左右交替練習,每一次扣拿,一次推擊為一把,次數可逐漸增至百把,出掌可做發勁練習,同時,呼氣,排濁,小腹膨脹,丹田鼓盪,收掌可做蓄勁練習,同時吸氣,納新,小腹收縮,丹田內聚,在逆腹式呼吸與體呼吸相結合中使真氣一升一沉,周身一開一合,重心一虛一實,每次出掌的位置不變,做到以丹田帶動,腰脊為軸,左右摺疊,使力起與足,行於身,節節貫穿於掌指,令內勁與外形配合得當。

雙手樁

動作說明:

動作一:同單手樁中動作一(故略)

動作說明:

動作二:同單手樁中動作二(故略)

動作說明:

動作三:接上勢,左腳尖著地踏實,五趾抓地湧泉穴空以固根,胸腰螺旋右轉,松右胯翻左臀,襠走後下弧重心左移,左腿逆纏合勁,右腿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手塌掌根略逆纏合於腹前中線兩側,掌心向下,指尖相對,兩肘微掤,兩腋下空,胸合背開。吸氣(丹田內聚)胸向西南,眼視左前;接上勢,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重心偏左,左腿順纏合勁,右腿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手塌掌根雙逆纏走弧線上掤至胸前中線,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兩手間距20公分左右,成左弓蹬步,重心略右移,做到去之中必有後撐。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松肩墜肘,兩臂掤圓,胸開背合,呼氣(丹田膨脹),胸向正南,眼視前方,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如圖(13-14 )所示。

圖13 圖14

要點:胸腰要有摺疊運化,做到從反面入手,遇左先右,雙手的開合不要太散,做到手合肘開,主要突出雙手的大魚際,同時,前發後塌、八面支撐。

意氣運動:將地之陰氣從腳底湧泉穴沿腿內側上行經會陰、命門源源不斷地進入中丹田,達到采陰補陽,使內部陰陽平衡,調節身體,補腎氣之虧損,煉精化氣,為循經走脈打下基礎。

動作說明:

動作四:胸向不變,左胯放鬆內收,右臀微翻下坐,襠走下弧重心右移,左腿順纏蹬勁,右腿逆纏合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手塌掌根雙順纏走弧線,抓握成拳收回至腹前中線兩側,雙拳心向里上,兩拳間距10公分左右,吸氣(丹田內聚),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松肩墜肘,兩臂掤圓,兩腋下空虛,含胸圓背,胸向南,眼視前方,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如圖(15-16)所示

圖15 圖16

要點:重心虛實互換時,右腿要合住勁,左腿不可蹬的太直,雙腿要做到「勁以曲蓄而有餘」。雙手抓握時要從梢節依次抓握,突出小魚際、沉肩合肘,使雙手上的動作與丹田「說上話」即大小動作丹田帶動。

意氣運動:雙手抓握時,要做到周身合住勁,氣聚丹田、意想通過雙手將自然界精華之氣源源不斷地收歸體內,為丹田內轉,積蓄能量。同時,感到丹田發熱,百會穴有氣旋感,足根發重。

動作說明:

動作五:胸腰螺旋右轉,松右胯翻左臀,襠走後下弧重心左移,左腿逆纏合住勁,右腿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拳坐腕塌掌根,雙逆纏加大掤勁,拳心向下,兩拳間距不變,胸向西南,眼視左前;接上勢,胸腰螺旋左轉,松左胯翻右臀,重心偏左,左腿順纏合勁,右腿逆纏蹬勁,兩膝開合相寓,同時雙拳變瓦攏掌,雙逆纏走弧線上掤至胸前中線,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兩掌間距20公分左右,成左弓蹬步,重心略右移,前發後塌,八面支撐,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松肩墜肘,兩臂掤圓,胸開背合,手開肘合,呼氣(丹田膨脹),胸向正南,眼視前方,餘光兼顧左右,耳聽身後,如圖(17-18)所示。

圖17 圖18

要點:雙手掤開時不要出圈,上體不可隨之前傾,做到前去之中必有後撐。同時,雙腳十趾要抓住地,湧泉穴要空,以防「拔根」。此動作也可震腳助力,發勁練習,震腳時,腳掌要放平,使意、氣、力同時到位。

意氣運動:雙手前掤時,意想中丹田之氣,由會陰至命門沿脊背上升經肩、肘通達於手的梢節,使周身由內到外,無處不掤,內氣擴充到梢節,形成意圓、形圓、氣圓的太極太和狀態。

降氣收功法:與單手樁相同(故略)。

小結:可按此法換步,左右交替練習,每次雙手在體前一合一開走一個立圈為一把,次數可以隨著功力的增長而逐漸增加,練習時胸腰左右摺疊,重心虛實互換,胸背一開一合,同時配合呼吸運動松胯提肛,兩臀翻沉,會陰處一緊一松,骨盆關節在立體螺旋的形式中上下滾動,使襠部走一個斜向或立體的橫「∞」字型。另周身在一收一放,一呼一吸中以丹田為核心,腰脊為軸進行螺旋運動,使內氣纏繞於肌膚之內,中氣貫通於骨髓之中。

功法總述:此功法在初練時不可急於求成,不可過於追求發勁,次數不宜太多,最好不超過36次,以慢練靜養為主,隨著功的增強而增加把數,每日早晚各練一次效果更佳,行功中要使內氣與外形完整統一,令內氣鼓盪,外形飽滿,吸氣時吸入清氣,橫隔肌下沉,小腹收縮,真氣聚于丹田;呼氣時排除濁氣,橫隔肌上升,小腹突出,丹田膨脹,使真氣出於丹田貫於四梢,通過練習靜養先天元精,元氣,元神,以補後天精、氣、神之不足,達到精足、氣盛、神旺,增加功力,內壯外強,延年益壽。


推薦閱讀:

諸葛長青施食儀軌:施食儀規(圖解版)
當令針織帽子----款款有圖解
男人下巴面相圖解
圖解面相手相大全,無師自通 | 微言大易
楊氏太極拳體用圖解(一)---楊澄浦

TAG:氣功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