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董平| :全能大儒王陽明

陽明其人全能大儒,知行合一記者:王陽明是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全能大儒,在您看來,王陽明是一個怎樣的人?

董平:古人要評價一個人,會從立德、立功、立言三個角度去評價。歷史上,真正能夠把這三者都做到極致,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的人物是不多的,而王陽明就是真正做到的人。記者:王陽明非常注重實踐,在他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個格竹子的故事,非常有名。

董平:不僅僅是格竹子,王陽明的一生,就是實踐的一生,就是實踐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的觀點的一生。格竹子的事情發生在王陽明十六歲那年。此前一年,陝西地方有流民暴動,當時的情況鬧得不算小。王陽明聽說這個事情以後,想要報國,於是他就一個人去考察居庸關,去了解當地少數民族的一些情況,並且回來寫了一個考察報告。這很不容易。十五歲的孩子,一般也就憂國憂民這麼憂著,很少有人能夠切身去考察。格竹子的事發生在第二年。因為他讀朱熹的書,朱熹講一草一木皆含至理,也就是說,天理包含在一草一木當中,我們通過對一草一木的了解,是可以還原天理的。陽明先生了解到這個觀點之後,他就去做。他父親的官署裡頭,剛好有兩叢竹子,他就去格竹子,格的結果,是自己大病了一場。

王陽明實踐的性格非常顯著。他到一個地方,不是說我去當官的,就坐在官署里,不是那樣的。他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解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民俗風情。我們覺得王陽明打仗很神,實際上,這都是從辛苦中得來的。他對地理環境熟悉了以後,把兵法運用在這樣的環境里,才能克敵致勝。

陽明心學在生活中呈現良知記者:後世談到王陽明,與心學是分不開的。王陽明的心學是怎麼來的?

董平:儒家思想的發展,在歷史上是經過許多曲折的。比如說唐朝,儒家思想的發達程度,實際上是不如佛教的。所以到了宋朝的時候,一些思想家就開始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傳統的孔子孟子的聖人之道,怎麼還不如佛教那麼深入人心呢?研究的結果,就導致了儒家思想的復興。這個復興運動形成的結果,我們通常就稱為理學。理學又分為不同的學派。元代以後,由於種種原因,朱熹的思想更受到重視,形成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局面,大家都照著朱熹說的去說。可是王陽明不一樣,他是個非常重視實踐的人。他認為既然是聖人之學,就不僅是個理論,還應該是個實踐的體系。在實踐當中,他感覺到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觀點有問題,在實踐當中不起作用,不能使他成為聖人,所以他就去反思、研究朱熹思想的整個體系。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他提出了一些觀點,核心是強調,一個人,真正可靠的,是自己的心靈。他把這個本心稱為良知,由此開創了一個以致良知為核心的思想體系。為了將它與朱熹的思想體系相區別,後代的人,包括他本人,就稱之為心學。記者:陽明心學很複雜,您在百家講壇用那麼長的時間來講,能不能用最簡短的話讓讀者了解陽明心學呢?

董平:心學的理論體系說起來很麻煩,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那麼點意思。每一個人,我們為什麼能夠學習,能和世界進行聯繫,都因為我們有一個本心,有一個良知在。那個良知本來是一個好的東西,可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沒有感覺到心裡還有個良知存在,所以我們便胡作非為,說話做事不本著良心,漸漸地不僅僅是離聖人越來越遠,而且離人越來越遠。人真正要回歸到他自身生活的本來狀態,還原我們生活的真相,真正使自己走向成為聖人的道路,那就必須要把我們的良知,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在現實生活當中把它呈現出來,這個呈現良知的過程,就叫做致良知。這就是陽明思想的一個最核心的內容,說起來很簡單,也不複雜。

古人學問學是學,習是習記者:您研究王陽明,同時又在大學哲學系任教,王陽明個人的思想對您有怎樣的影響?

董平:我覺得現代社會與古代社會關於學術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現代社會更多地受到西方學術傳統的影響,把學術或者說學問僅僅當作一個理論的東西,所以書越寫越厚、越寫越多。古人對學術的觀點不是這樣。因為學,必須要習。我們現在講學習好像是一個概念。在古人那裡不是這樣,學是學,習是習。讀書、向老師請教,這叫作學;習是什麼呢?習就是實踐。你要把學來的東西在生活中去還原,在生活中落實,在生活中去做,這叫做習。所以《論語》裡頭曾子有一段話,「吾日三省乎吾身」,每天都要多次的反省自己,反省三個方面的事情,第一條是為人謀而不忠乎?第二條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第三條是傳不習乎?意思就是老師教給我的東西,我有沒有去習?我們今天把學習看成一個詞,理解不如古人全面。

所以就我個人來講,我再回過頭去回答這個問題,我學習王陽明的思想,研究他的作品,當然我也有我所謂的學術的目的,因為我是在高校裡面教學生的,如果我自己都弄不明白,我沒有辦法去教學生的。我們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充其量只能以其昭昭使其昭昭,對不對?所以我們自己要盡量把它弄明白。這是我的目的之一。但是你說對我有沒有影響?我想當然是有。所謂的潛移默化嘛,多多少少總會受到影響的。比如說我剛才提到的我們像曾子一樣,我們要不要反省自我的生活啊?我今天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對頭還是不對頭?你只有在反思的過程當中你才是清醒的。我想我們經常去做,可能會使我們比較少地重複犯錯,漸漸地使我們少犯錯誤,如果使我們不犯錯誤,那就使我們做到聖人了。

泰州學派陽明後學,歷史上挺有名記者:揚州是座歷史文化名城,今年是揚州建城2500周年,在歷史上,揚州的儒家文化也很發達,漢代大儒董仲舒就曾在揚州作江都相。您是第一次來到揚州,在您的印象當中,揚州是座怎樣的城市?

董平: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凡了解中國文化,對於詩詞歌賦稍微有一點接觸的,沒有不知道揚州的。在我的印象當中,揚州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四季氣候宜人。這裡的人,女的都很漂亮,男的都很儒雅,因為歷史上的揚州就是座非常儒雅的城市。

實際上揚州與陽明學派的關係還很深,從中還可以看出揚州人性格當中的另一面。揚州和泰州現在分開了,以前泰州就是屬於揚州的。在當時,有個泰州學派,是陽明後學的學派。泰州學派在歷史上還挺有名。從泰州學派,就可以看到揚州人性格的另一面。泰州學派主要是些什麼人呢?都是商人、農民,也就是中下層人民。他們都有自己的行業,比如販鹽什麼的。但是他們信仰陽明學。他們不能像讀書人一樣,天天去研究,所以他們把它轉移到實踐當中去。在歷史上,稱他們為王門左派,並且批評的比較多,批評他們不讀書。可是他們都是中下層人民,沒有時間讀書,而且在他們看來,也不需要讀那麼多書。良知不就在我心裡嗎?在現實當中致良知不就完了嗎?讀那麼多書幹什麼?記者:他們怎麼踐行的呢?

董平:他們有所謂功過格。就是我一天做了很多的事,把它記下來。做了什麼好事,什麼壞事,都把它記下來。每天不斷反思自己嘛。好的要繼續保持要發揚,壞的不能重複,下次不做了。這不是很好嗎?這個是他們付諸實踐的一種方式。用現在的觀點來說,他們有思想解放的意識。哪個權威說的什麼什麼,不算,跟我這個良知不符合,我可不信你的。這個泰州學派挺有意思的。

推薦閱讀:

范仲淹、王陽明、曾國藩家訓中驚人一致的家族興衰之密
王陽明的聖人之路
王陽明傳習錄三(中)
陳來 | 王陽明的精神世界
從王陽明、曾國藩,看蔣介石

TAG:王陽明 | 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