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的思考(濟群法師)
人生佛教的內涵非常寬泛。我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弘法,十多年來,始終希望從佛法的角度關注社會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財富、環保等現實問題,為民眾提供智慧的思考。 本文則想從宏觀的角度著眼,為大家認識人生佛教提供一個思路。
一、人生佛教的提出
人生佛教的理念,由近代高僧太虛大師率先提出。大師所處的清末民初,內憂外患,國勢頹敗,教界亦面臨同樣的危局。中國國勢自隋唐達至鼎盛,宋元以降便逐漸衰落。佛教的命運幾乎與國運同步,自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至隋唐走向巔峰,其後便宗門不振、教下式微了。 佛教的衰微,原因固然很多。但以近數百年教界的狀況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是經懺佛事的盛行,使民眾普遍以為佛教乃為死人服務的法門。這一影響至今不衰,很多人臨到操辦喪事時,才念及寺院和僧人。在香港地區,甚至有人認為遇見出家人不吉利,便是這一流弊造成的。 其次是往生凈土思想的普及,使民眾以為佛教只關心來世,並視為死亡的宗教。所以,不妨等死之將至時再著手修行,年輕時大可享受人生。佛教信徒中,老年信眾的比例遠高於年輕人,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是禪者生活形態的影響。禪僧多重視個人了脫生死,其修行方式又使其多選擇隱逸的生活,居於水邊林下,入山唯恐不深。既不觀世間喧鬧,亦不聞社會疾苦,帶有濃厚的出世色彩。這種山林佛教,又使得民眾視佛教為消極遁世的逃避。 針對這些狀況,太虛大師提出了「三大革命」方針,即教理革命、教製革命、教產革命。在當時,這一觀點無疑是振聾發聵的,大師也因此被稱為「革命和尚」。 教理革命,是要恢復教理的純正性。佛教在中國兩千年的傳播過程中,因為翻譯或是理解的失誤,難免出現一些偏差,形成鬼神化、神秘化、哲理化、出世化、世俗化等傾向。教理革命,便是要革除這些流弊,恢復佛教的本來面目。 教製革命,是要革除佛教在中國社會環境下形成的一些不良制度。佛教戒律是本著法治的精神確立,僧事僧斷,有良好的民主氛圍。而中國卻有著悠久的人治傳統,綿延數千年,僧團也難免受到影響。隨著叢林清規的興起,僧團向人治轉型,其發展之最便是家長制。傳統寺院有十方叢林和子孫寺廟之分。叢林方丈由十方選賢,只要德行高廣,無論來自何地皆可出任住持並統領僧眾。而子孫寺廟則在師徒間傳承,由師父傳給徒弟,徒弟傳給徒孫。日本有些寺廟甚至以血緣相承,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這一制度對佛教發展極為不利,容易使寺廟淪為私人財物。教製革命,便是要改革這些不良制度,恢復佛陀制戒的根本精神。 教產革命,即對僧團財產進行規劃。原始僧團實行「共產主義」制度,財產平均分配,和合共住。僧人是無產者,不可擁有私人財產。「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過著行雲流水般的生活。但隨著制度的錯位,如子孫寺廟的出現,部分寺廟已成為私人財物。若這些僧人品行不過關,便可能將教產用於個人享樂,影響佛教的健康發展。針對這一問題,太虛大師制定了一整套改革制度,希望通過各級佛教組織統一管理寺產,並從全局出發,根據佛教發展需要進行分配。 人生佛教的理念,正是「教理革命」的重要內涵。
二、人生佛教與原始佛教
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之分。此外,根據傳播地區的不同,又分為漢傳、南傳和藏傳三大語系。中國佛教屬於大乘佛教,在傳播過程中又出現了八大宗派,即凈土宗、禪宗、律宗、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真言宗。 人生佛教既非獨立於宗派之外的新生事物,亦不同於任何傳統宗派。因為宗派佛教具有一系列內涵,如各宗皆有自身的依據典籍,有特殊的思想內涵,有自宗的修行實踐,還有對整個教法所作的判攝(判教)。在這些方面,人生佛教並沒有完整的體系。 我給人生佛教的定位是:它是佛教的人本主義運動,是對原始佛教的回歸。佛教誕生於印度,這是個充滿宗教色彩的國家。幾乎世界所有的宗教,都可在此找到思想根源或相關理論。雖然印度是佛教發源地,其傳統宗教卻是婆羅門教,即現在的印度教。婆羅門教崇拜大梵天,視之為萬能的造物主,認為世界乃至人類皆由大梵天創造,並由此提出四種姓的思想。四種姓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由神的不同部位創造。其中,地位最高的婆羅門從梵天嘴巴出生,為專事祭祀的僧侶階層;稍次的剎帝利從梵天肩膀出生,擔任國王、宰相等行政階層;再次的吠舍從梵天肚臍出生,為工商階層;而底層的首陀羅則從梵天的腳底出生,是不具備轉生資格的賤民。印度種姓制度極為森嚴,首陀羅甚至沒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隨時可能受到其他種姓的傷害。和世界其他宗教一樣,婆羅門教非常重視祭祀。因為人乃神造,命運亦取決於神,必須以宗教儀規恭敬於神,以各種讚美取悅於神,才能獲得平安。《吠陀》中,便記載了很多讚美神祗的詩篇。此外,他們還有很多宗教迷妄行為,視恆河為神聖,認為到恆河沐浴即可洗清所有罪業。這一傳統沿襲至今,每年都有千百萬人前去沐浴祈禱。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佛教的出現無疑是對傳統的挑戰,因而被稱為反傳統的沙門集團。佛教反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任何人皆可出家,僧團根據戒臘而長幼有序。不論原來身份為何,進入僧團便具有平等的地位,所謂「四姓出家,同一釋種」。 在佛陀的教義中,立足於以人為本的原則,認為命運由人類自身而非神祗決定,並由此提出業力說。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但各人的天資秉性、福德因緣卻大相徑庭,原因何在?正是業力使然。所謂業力,又由各人行為構成。生命是無盡的延續,今生命運取決於過去行為,當下行為又決定未來命運。行善或作惡,直接導致了生命現象的差異。 所以,人既是平等又是不平等的。在因果規律前,是平等的;但行為不同,又導致了現象的不平等。作惡,張揚了生命中不善的力量;行善,則張揚了生命中善性的力量。由此造成現實人生的種種差異,包括性情、人格乃至相貌的差異。所以,平等不能抹殺不平等,而不平等也不能推翻平等。 因為命運取決於自身行為,佛教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倫理觀念,通過健康的生活形態來完善人格,而不是一味祈禱。《善生經》中,講述婆羅門青年善生每日清晨在曠野中拜東、南、西、北、上、下六方。一日,佛陀遇到這位青年並問他為何而拜。善生答說是父親臨終囑託,亦是祖祖輩輩的傳統,原因不詳。佛陀便根據他所說的六方,賦予佛教的倫理內涵。如東方代表父母和兒女的關係,南方代表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西方代表丈夫和妻子的關係,北方代表親朋好友間的關係,上方代表宗教師和信徒的關係,下方代表主人和僮僕的關係。然後,分別指出雙方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如丈夫對妻子應履行哪些職責,妻子對丈夫應履行哪些職責;父母對兒女應履行哪些職責,兒女對父母又應履行哪些職責等等。佛陀的很多教義,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的宗教迷妄行為而提出,為我們作了非常具體的人生指導。 人生佛教直接繼承原始佛教以人為本的思想,立足於佛陀教化世間的根本精神,對傳統佛教作出了契合時代的解讀。如《心經》、《金剛經》、《維摩詰經》等,皆可從關懷現實人生的角度進行詮釋。近百年來,弘揚人生佛教的大德們,基本都在從事這一工作。
三、人生佛教的思想特徵
作為佛教的人本主義運動,人生佛教雖未建構完整的理論體系,但從太虛大師、印順導師的著作及近現代的弘揚情況來看,也有其自身的思想特徵。
1、以人為本這是針對傳統的神本和鬼本而提出。古今中外,幾乎所有宗教皆以神為本:人由神所造,並最終回歸神的懷抱。此外,國人還特別重視鬼的觀念。鬼即歸,陽壽盡後便至陰間成為鬼魂。而佛教認為,生命形態分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如此輪轉不息。其中,人的身份是最為重要的。 那麼,佛教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有何不同呢?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是自己的主人,也是世界的主人,可以根據人類所需隨意改造世界,使其提供更多的服務。而佛教認為,人類雖然是自己的主人,但世界卻不僅是人類的,也是其他生物的。一切眾生皆有獨立生存的權力,誰也不隸屬於誰。所以,佛教不僅提倡人權,更強調眾生權。在生存權利上,人類和眾生是平等一味的。我們不僅要保護自身的生存權利,也要尊重他人乃至動物的生存權利。是否尊重生命,是區別文明和野蠻的重要標誌。 而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最大區別則在於,佛教認為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決定,不存在什麼造物主。那麼,人又該如何決定自己的命運呢?事實上,世人大多沒有能力實現這一點。我們不了解自己的生命,不了解煩惱之因和對治方法。我們想不煩惱就能不煩惱嗎?想開心就開心得起來嗎?很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四處奔波,面對天災人禍、疾病死亡時更不能自已。所以,當我們說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時,前提是能透視生命,並明確改善方式。 我們必須了解生命內在的因素,知道哪些力量會傷害我們,又有哪些力量會使我們獲得自在。否則,即使社會給我們再多的自由,我們仍會受到內心的束縛。對自身的無知和種種煩惱,決定了我們無法自由。現代社會崇尚科學,除了改造物質世界的科學,道德人倫和心智科學也很重要。事實上,它和人生的關係更為密切,直接關係到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協調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徹底了解自己,才能做生命真正的主人,進而通過修行改善命運。否則,我們只能在世間隨波逐流。所謂的把握命運之舵,只能是一句無法實現的空話。
2、珍惜人身 現代世界人口過剩,很難感受到人的身份究竟多麼寶貴。不少人會覺得,造人並不難呵,生個孩子就是了。但佛陀告訴我們,人身寶貴,難得而易失。儘管地球上已有五六十億人口,但和動物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僅在我們的色身內,就存在無數微生物;僅一個小小的蟻窩中,就有百萬甚至千萬生命。更何況,宇宙浩瀚無邊,其中又生存著多少眾生呢? 佛教認為,人身價值重大。在無盡的生命長河中,這樣的機會,或許是千年等一回乃至更久。我們得到它,等於得到了今生可以支配的最大財富。如何進行投資,則涉及價值觀的問題。在這個世界,很多人將功成名就、家財萬貫作為追求目標。這些對生命本身的改善又有多少意義?當我們死亡時,又能抓住什麼?我們兩手空空而來,又兩手空空而去。但在來去途中,並非一無所有,伴隨我們的,正是無始以來造作的業力。我們做每件事,結果不只是外在的成敗,更會在內心留下各種影像。 人們作一項投資時,必然會考量投資的成本和收益。成本包括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可能再精明的商家也不曾考慮到,那便是心力的參與。如今,很多人做事都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事業成敗還未見分曉,心態卻首先扭曲了。若是這樣,無論事業結果如何,這項投資必然得不償失。因為人生最重要的,在於生命自身而非生命以外。財產和地位是暫時的,我們所擁有的生命素質,卻有著恆久的影響力。 佛教認為,所有生命形態中,唯有人的身份才能幫助我們提升生命素質。一般宗教皆以天堂為永恆歸宿,但《阿含經》卻告訴我們:「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原因何在?從生存環境而言,天堂固然美滿,但天人往往因耽於享樂而不思進取。且這種享樂並非永久,天福享盡必然墮落。而畜生又太過愚痴,只是憑著本能在世間生存。雖然它們的不少技能都超過人類,卻不具備理性思維,而理性思維才是解脫的關鍵。 人不僅具有理性思維能力,且生存環境有苦有樂,促使人們產生離苦得樂的願望,並尋求解脫之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何為生命真諦?何為宇宙根源?在探討世界的過程中,人們建構了哲學、科學、宗教等認識世界的不同方式,逐步接近並發現真理。所以,佛教認為真理和智慧是屬於人類的。《阿含經》還有一句話是:「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佛陀是在人間成佛,而非來自天堂。佛陀以其出生和成道,為我們證明了人身之可貴。作為佛教教主,佛陀並非一般宗教所崇拜的神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經歷過結婚生子的世俗生活,因感於人間生老病死的痛苦,放棄王位並出家求道,經過艱難的修行歷程,最終在菩提樹下覺悟證果。 佛陀以自身修行經驗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也就是說,眾生都具備佛陀所具備的一切品質,只是隱沒不見,雖有若無。因此,為妄想、生死所縛,非但不能決定生死大事,連心念起落都無法把握。
3、重視當下的修行和解脫 談到修行和修行成就,人們往往以為須到臨終才能看出一生修為。而人生佛教的口號是:當下修行,當下解脫。修行成就不必非以死亡方式才能鑒定,也不必以升到他方凈土為唯一的究竟。如果修行成就,娑婆世界便是凈土。所以,佛教又有「人間凈土」、「心凈則國土凈」之說。可見,關鍵是對心的改造。 我們的內心有兩種力量,一是負面的,一是正面的。前者為我們製造痛苦麻煩,使我們患得患失,佛教稱之為凡夫心。後者則是快樂的源泉,是幫助我們開發智慧、證得真理的動力。孟子云:「人皆可為堯舜」,但又說「人與禽獸者幾希」。事實上,不少人連禽獸都不如,因為人能將獸性無限地擴大、張揚。基督教也認為:人有神性,也有獸性。神造人時,賦予其一部分神的品格。但人還有和動物相似的一些特點,如貪嗔痴、飲食男女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和動物並沒有本質區別。如果一個人停留在這樣的層面,實在不能說自己比動物高尚多少。近現代的哲學同樣告訴我們:人有理性,也有動物性。而佛教則認為:人有佛性,也有眾生性。 不論是宗教還是哲學,都發現了人的兩重性。如果張揚高尚品質,就能成賢成聖;如果縱容不善品質,則會退墮淪落。我們將成為什麼?沒有誰能賦予我們什麼身份。生命源於無盡的積累,我們想什麼、做什麼,就會成為什麼。人類幾千年的生活和追求,並無本質改變。多數人的生活,只是在重複生命中動物性的層面。只有少數人開發出人性的光輝層面,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流芳百世的賢聖。 在生命發展過程中,兩種力量並非平均發展。有些人很貪婪,貪婪的增長速度就會超過其他;有些人愛嫉妒,嫉妒的增長速度就會超過其他;有些人很吝嗇,吝嗇就會成為性格的重要特徵;有些人很慈悲,久而久之,慈悲就會增強為人性中壓倒一切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外在的因果報應並不重要。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結果不僅是外在的,還會在內心留下影像。生活中,我們都有過很多經歷,愉快的回憶會使人心花怒放,痛苦的回憶則會使人悲傷難過。這些經歷都已過去,但記憶和在內心留下的影像,卻不會輕易消失,必須通過努力修行才能清洗。學佛,關鍵是心念的轉化。我們的生命素質,決定了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我們可以弄虛作假欺騙他人,甚至可以暫時欺騙自己,但逃脫不了「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客觀規律。 在我們生命的某個層面,和佛菩薩是平等無二的。但因為我們不是活在那個層面,又和佛菩薩有著天壤之別。佛教提倡的修行,是以戒定慧克服自身的負面力量,並張揚正面力量。諸佛菩薩的品質主要是兩種,即無限的慈悲和智慧。 佛教所說的智慧,不是世間有限的知識,而是透視人生真相的能力,也是穿透煩惱痛苦的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煩惱就無立足之地。這種智慧,是通過聞思經教、如理思維而來。佛教非常重視理性,如果沒有正見,就不可能開發智慧。 佛教所說的慈悲,也不同世人充滿分別的愛,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對方需要就給予。同體大悲,是將眾生和自己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在菩薩心中,哪怕捨棄一個眾生,哪怕有絲毫親疏之分,便不是合格的菩薩。這種修行,正是大乘佛教所說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若能時刻想著利益眾生,高尚品質就會不斷積累並成就。佛教認為,成佛不能離開眾生,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我們想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品質,就要毫無保留、徹底無我地利益眾生。若還有我相在,就仍是凡夫。 菩薩道的修行是在利他中進行的。菩薩發願度化一切眾生,並非度化一切眾生後才能成佛。若能對一切眾生施予平等、無限的慈悲,慈悲品質就成熟了。佛教的修行,主要是重視發心和行為,而非外在結果。因為度化眾生是因緣法,佛陀度化眾生的心行是圓滿的,卻不是每個眾生都有緣得度。
4、重視現實人生的問題現實人生的問題很多。首先是人類自身的問題,包括人心、人性。其次是人生幸福的問題,人類幾千年文明,不斷改造外部環境,無非是想過得幸福。但這些努力並未奏效,事實上,現代人更緊張、更焦慮。原因何在?因為幸福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多少錢才算富有?多少錢才能過得幸福?沒有尺度可以衡量。有些人很富有,自己卻覺得遠遠不夠,那算是富有嗎?有些人很清貧,自己卻知足常樂,那算是窮困嗎?可見,這些標準是很有彈性的,不是簡單幾個數字可以判斷的,而是取決於我們的心態。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便是境由心造的真實寫照。若沒有這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在如此簡陋的物質條件下,不是自哀自憐,便是憤憤不平了。所以,幸福不僅和物質有關,更和心態有關;不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否則想把幾十年過好並不容易。 怎樣活著才有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有的是為了孩子,有的是為了事業,古人也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觀。但這些對生命自身有多大價值呢?很多事我們經歷時感覺很重要,回首往事時,卻只是些不足掛齒的瑣事而已。 除了我們自身的問題,如何看待財富、環保、信仰等社會問題,也都可以從佛教的角度進行思考。佛陀是智者、覺者、成就者,他所證得的真理,能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真相,為我們提供正確的價值觀。
四、人生佛教的弘揚情況
繼太虛大師之後,印順法師也致力於人間佛教理念的推廣和實踐。印順法師早年親近過太虛大師,他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內涵與人生佛教基本相同,只是涵蓋的面更廣。不僅對人生,也對整個人間進行全面關懷。 印老以佛學研究著稱,代表作有《妙雲集》、《法雨集》等,對傳統佛教作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佛教在弘揚過程中,因地區和時代的需要,融入不同背景的文化,並逐漸失去原有的純正性。就像賣牛奶的人,最初批發時就加了一點水,得到的人再加點水批發給另一個,如是輾轉,最後純奶就稀釋得與水無異了。所以,印老覺得有必要從原始佛教中探討佛教的根本精神。但他又受到西方治學方式的影響,以學術研究方法來考量經典,在正本清源的同時,將佛教發展中的一些重要內容也否定了。因此,教界對印老的觀點爭議很大,搞學術的年輕人對其普遍推崇,而傳統的一代則多不認同。雖然存在爭議,但印老的思想成就不容置疑,也在理論上為人生佛教建立了更加完整的體系。 除印老之外,台灣教界影響最廣的是慈濟、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四大山頭。除中台山重點提倡禪修外,其他三家都很重視人生佛教的弘揚。 其中,慈濟的證嚴法師為印老弟子。她創辦的「慈濟功德會」,三十多年來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建設、教育建設、社會文化等志業,擁有數百萬會員,在世界各地影響很大。在慈善領域,有長期濟助、急難救助、國際賑災等項目,幫助了千萬貧困和受災的人。下屬的慈濟醫院,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醫療技術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同時,還組織「全球慈濟人醫會」,遠赴南非、印尼等地進行義診,落實「大愛無國界」的理念。此外,還開辦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慈濟附中、慈濟實小等教育機構,並在美國和加拿大設立了數所慈濟人文學校。他們所做的這一切,扭轉了佛教在人們心目中消極避世的印象。 佛光山的星雲大師,則秉持「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的理念,全面開展弘法事業。在他的帶領下,佛光山道場遍布亞洲、非洲、澳洲、美洲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星雲大師時常在世界各地演講,出版人生佛教小叢書,以佛法智慧接引社會民眾。此外,他也非常重視教育,除致力於僧伽教育外,還開辦了佛光大學、南華大學、西來大學、佛光信徒大學、普門中學等十多所院校。同時,熱心從事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相繼成立急難救助會、觀音放生會、大慈育幼院等慈善組織,並與法務部合作成立台南戒毒村,由法師長期駐監為佛教戒治班的吸毒者輔導教化。本著菩薩道的精神,對社會進行全面關懷。 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也是人生佛教的有力推動者。法鼓山提倡全面教育,分別是大學院教育、大普化教育、大關懷教育。同時,還大力推動心靈環保的主軸理念,落實整體關懷,在給予物質關懷的同時,全面提倡心靈改造。聖嚴法師曾閉關專修六年,並獲日本大正大學博士學位,非常重視學術研究,創辦了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山僧伽大學、法鼓山社會大學等教育機構。在深研教理的同時,聖嚴法師還以禪師身份在世界各地指導禪七,影響甚廣。 大陸地區,佛協已故會長趙朴老生前也是人間佛教的積極倡導者。在他的呼籲下,很多道場都在致力於人生佛教理念的落實。同時,因為太虛大師對近代佛學教育的影響,各地佛學院也大多繼承了他老人家的思想理念。 目前國內辦學規模最大的閩南佛學院,1925年創辦於廈門南普陀,兩年後即由太虛大師擔任院長,培養「德、慧」兼備的新型僧才。在太虛大師等人的共同推動下,開辦不久即享譽國內,成為中國近代僧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為日漸衰落的教界注入了新生力量。當代著名大德印順導師、竺摩法師、宏船長老、演培法師等,皆出自閩南佛學院,也是海內外弘揚人生佛教理念的中堅。閩院後因戰事爆發而停辦,沉寂多年。上世紀八十年代,閩院又隨宗教政策的落實而復辦,並增設女眾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培養了大量僧才。 在發展佛教教育的同時,南普陀還成立了國內教界首家「慈善基金會」,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力,服務人群、造福社會。先後成立慈善處、佛經流通處、義診院等機構,對特困戶、殘疾人、失學兒童、孤寡老人等給予幫助。參與會員達數萬人,使慈善之念深入社會人心。此外,南普陀寺還積極開展弘法活動。1992年起,即與廈門大學共同舉辦「佛教文化研討班」,開國內高校弘法風氣之先。2003年,又和廈大聯合成立「佛學研究中心」,每周為高校學子舉辦佛學講座。十多年來,寺院還堅持面向社會普及佛法,贈送各類佛學書刊百萬冊。 河北柏林禪寺所倡導的「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也是淵源於人生佛教的理念,本著菩薩道精神,擔負起佛教在當代的使命。自1993年起,柏林寺連續舉辦十一屆「生活禪夏令營」,為青年佛子親近三寶、學習佛法創造了良好的機緣。其創辦宗旨為「繼承傳統(契理),適應時代(契機),立足正法,弘揚禪學,開發智慧,提升道德,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通過「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的修行四要,使生活與修行互相融攝。自開辦以來,每年有數百位青年參加,在社會引起了廣泛影響,為「佛法關懷社會、社會認同佛法」建立了極有親和力的交流通道。 近年來,蘇州戒幢律寺也積極致力於人生佛教的弘揚,在辦學和弘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寺院對外開放之初,即確立「重視文化建設、重視教育發展、重視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和「學修一體、持戒習律」的發展方向。1996年創辦「戒幢佛學研究所」,強調「從律儀生活中培養僧人形象,從禪定修行中培養信心道念,從聞思經教中樹立正知正見」,造就愛國愛教、具足正見、續佛慧命的高素質人才。在開展僧教育的同時,戒幢律寺還面向社會開展弘法活動。幾年來,分別為中老年信眾和青年學子長期開辦不同層次的佛學講座和共修活動,為在家信眾提供了如法的修學環境。同時,以《濟群法師談人生》和《人世間》期刊的形式,大力推廣人生佛教理念,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此外,寺院還率先拓展網路弘法,以契合時代脈動的方式關注社會、人生,為佛法在新時期的弘揚建構了嶄新的平台。
五、佛教在當代弘揚中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弘揚,為佛教在當代的健康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佛教在社會的推廣普及拓展了道路。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膚淺化的傾向,使人生佛教有演變為人乘佛教的趨勢。 佛教修行分為五乘,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又匯歸為三士道,以人、天乘為下士道,聲聞、緣覺乘為中士道,菩薩乘為上士道。人生佛教立足於人乘而直達菩薩乘,太虛大師總結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因此,人生佛教在弘揚中主要偏向人天善行及菩薩利他行,重視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攝。從表面來看,人天善行和菩薩利他行有著類似的道德項目。儘管在深度及廣度上截然不同,但一般人很難作出區分。比如,菩薩的利樂有情和世間的救濟貧困有何區別?菩薩的莊嚴國土和世間的改善社會有何區別?若不具備正知正見,很可能將人天乘等同於菩薩行。 人天善行包括兩方面,一是自利,以佛法智慧正確處理財富、家庭等問題,以此改善人生;一是利他,包括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等等,以此造福社會。但這些善行都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上,當改善出現成效之後,凡夫心可能又會因此產生貪著。即使做得再多,也往往是在成就凡夫心,甚至走向追名逐利的誤區。因為凡夫心是有我的,有我就會有障礙。 菩薩行與人天善法的不共之處,就在於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唯有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善行,才能升華為無上菩提的資糧。出離,是出離六道、出離輪迴。某些人以為,菩薩不可厭離世間,無須出離六道。《菩提道次第略論》專門批駁了這一觀點,論曰:「經謂菩薩於世間不應怖畏之義者,非謂於業惑所制,而流轉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應出離。蓋謂菩薩悲願自在,為益有情,而於三有受生,不應怖畏也。夫以惑業所制,流轉世間,為眾苦所逼者,自利猶且未能,況雲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菩薩較諸小乘尤應厭離而滅除之。而於悲願自在,受生世間,則應歡喜焉。」可見,菩薩比聲聞之出離心更切,只是不忍一人出離,而發心救度一切眾生出離。 在人生佛教的弘揚中,不少問題都是因忽略出離心所致。佛法中,雖有從人乘直至菩薩乘的修行理路。問題在於,沒有出世的超然,從出世到入世的界限就很容易模糊。人生佛教之所以強調入世,主要是針對禪者和凈土行者的出世傾向而言。但在入世過程中,把握不好,就會走入世俗化的誤區。凡夫難免有世俗需求,儘管出家了,未成就前還是凡夫。我們都生活在世間,若無出離心為基礎,和世人的入世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佛教提倡「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這一點非常重要。作為出家人,應以持戒、修定培養堅定的道心和宗教情操。如此,才堪能擔當入世度化眾生的神聖使命。 其次,人生佛教比較重視對現實的關懷,但若缺乏菩提心及大乘的性空見,對問題的思考勢必無法深入,流於心靈感悟式的泛泛而談,缺乏實際力用。而不少學佛者也未明了人生佛教的深意,將其理解為富有宗教情操的人生態度,以為在生活中增加一點佛法氣息便算修行了,無疑是本末倒置。還有一種傾向,則是將佛法與世間善法混為一談,一味提倡方便和圓融,使佛法喪失了自身特有的內涵。如此種種,最終使佛教走向世俗化。 評說人生佛教,不是為了批判,而是為了使其得到升華。人生佛教的提出,對佛教在當代的弘揚功不可沒。在有著儒家文化背景的中國社會,佛教歷來因出世而被社會民眾所抵觸。當年,梁漱溟先生所以由佛入儒,便是感於佛教與現實脫軌,無法解決「此時、此地、此人」的問題。事實上,大乘佛教所提倡的菩薩道精神,有著深厚的悲心和恢宏的願力。「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何等寬廣的濟世情懷,又是何等積極的人生態度! 人生佛教所提倡的人本精神和社會關懷,是契理契機的。關鍵是在弘揚中,必須立足於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由人天善行上升至菩薩乘,自利利他,最終圓成無上佛果。
推薦閱讀:
※佛祖割肉喂鷹,那唐僧為何不割肉喂妖?
※供佛儀規(佛教常用儀規)
※《菩提道次第廣論》試捲來啦,看看自己能考及格嗎?
※聲聞波旬魔王說法是什麼樣的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