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開示-2010藥師佛灌頂與皈依開示》

【精神上師】日期:2010.8.12;地點:達蘭沙拉上密院; 紀錄:文編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開示-2010藥師佛灌頂與皈依開示》

2010八月 大寶法王與心創會成員於上密院合影

今天藥師佛的一個灌頂,藥師佛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多說,這個灌頂傳承,在以前我們吐蕃時期(圖博時代)就有這個傳承,後來阿底峽尊者也傳授這個法。所以有兩個法:一個是舊的,是吐蕃時期的,大約在七、八世紀傳下來的一個傳承,是比較年代久遠的,屬於密教的;一個是阿底峽尊者所傳授的。

在顯教中,可以看到許多的經典,藥師經、百誦經(藥師八百誦)等,不只在顯教,密教裡(尤其是事部的經典)也有藥師佛心咒的出處,所以呢!這個藥師佛不只是在顯(乘)裡有很多經典,在密教裡也有許多藥師佛的法門,今天的灌頂是屬於天藏。因為我們西藏裡面有(所謂的)伏藏,伏藏是一種傳承,伏藏也有天(藏)、心(藏)、地(藏),以前主要是蓮花生大師在西藏不同的地方有許多經書和加持物藏起來了,後來經過有緣人找到它們並且開始修這樣的法(這是西藏傳承比較特別的地方)。

今天給的灌頂是天藏,主要藥師佛有許多不同的功德和利益,經典中提到只要有人聽藥師佛法號就會有多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如果我們能接受到藥師佛的灌頂這個功德利益就更不用說了。當然我們很多時候,看到很多人,不僅僅是別人,自己也是這樣。有時候修法不是很如法,因為我們發心與動機不是很正確的。有的時候好像拿佛法來處理事情,患了什麼病就修什麼法;生意不好就修什麼法。把佛法當成世俗、暫時利益的一種東西。當然這是對佛法的信心,但應該不能只把佛法當成一種可以獲得世俗利益的工具。許多人認為修了佛法就可以更幸運、更沒有障礙,可以更快樂。這樣的期望也是很好的,但不一定都會如你期望的結果,不過面對不如意時,你會學習得更加快樂,更自在。

我覺得修了佛法之後,即便遇到比以前更艱難的情況,都可以用佛法來克服一切,這是佛法的精神。不然好像只是修法,心中沒有佛法的精神,便無法看透世上種種的問題。當然我們有時會看利益與功德,但如果都只是看這些才修習佛法,就不是真正的學習。

灌頂的時候先祈請,祈請文跟我一起念:(跟隨唸誦藏文祈請文...)

所以皈依發心,首先是三寶的皈依。曾經阿底峽尊者去了西藏後,那時西藏有許多人修法不如法。因為當時西藏的國王的王朝崩解了(那時圖博的王朝被毀滅),西藏各地稱霸,沒有統一的領袖。所以許多人修法不如法,特別是修密法,隨便的修。阿底峽尊者在那裡看到這種情況,他是位對密教,聞思修很有成就的一位大師,但因為西藏當時很不如法,所以他的弟子要求他傳密法時,他便傳了聲聞乘、大乘的法門等基本教義。同時他每次傳法就傳皈依發心,因此有皈依上師的名號。

有一次弟子請求他傳一些無上密的法,不然好像別人都太小看我們了。阿底峽尊者卻很開心的說:即使在印度,雖然是佛法的發源地,也很少人能講授正確的皈依發心。所以能被稱為皈依上師是很榮幸的。我們無法忍受輪迴的痛苦,想快點成就,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們都太急了,想要一生成就,三個月成就。很多人剛開始就很心急,想要迅速成就。一開始修法就很投入,不吃飯、不工作,好像什麼都出離了,但就是出離不了想要成就的那顆心。所以我們沒有什麼禪宗的修行,但是我們會說,萬物皆是空。我們都喜歡一些無上的法門,但曾經有一位大成就者說過:光是法大圓滿是不夠的,修行者的大圓滿才是大圓滿。法是大圓滿,但不圓滿的是我們自己。應該俱足智慧,所以要加強自己,提昇自己的能力與智慧。

(所以我們先說皈依,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佛,佛就是我們的導師。皈依法,法就是心續上要建立起來的道。皈依僧,僧就是我們佛法修行上,精神上的幫手。)

所以皈依佛法僧三寶,就好比佛陀是醫生、佛法是藥、僧眾是護士,也就是說要治煩惱、業障這種大病,就要完整的佛法僧三寶,不可缺少任何一個。今天雖不是受什麼菩薩戒,但還是要有個發心,願一切眾生證得無上的智慧,所以我們為此來接受這樣一個法,接下來是我們正式接受這個灌頂。接下來是正式的接受這個灌頂,然後要祈請,跟我念。接下來的是我們藥師佛的佛號或咒語口傳,跟我念。

我們已經接受了藥師如來的灌頂,所以大家要每天唸誦藥師佛佛號或心咒也可以。大家每天唸100遍或21遍或7或3遍都可以,反正就是要唸,哪種都好。次數雖然很重要,但如果太注重次數,有時比較無法把心定下來,要用正確的發心去唸。當然經典中記載唸誦咒語有許多功德,但要心口如法唸才會有功德,不是嘴上唸唸而已。所以要有智慧的唸,唸的次數幾遍都可以。但有些情況更慘,尤其是有些時候,嘴巴上念佛號,心裡卻想些很惡毒的事,這樣是不行的。切記!

我自己認為,皈依有兩種皈依。一種是皈依戒;另一種是心中有對佛法僧三寶有種依託之心,有求救之心,遇到什麼困難時都會祈請三寶、依託三寶。皈依戒不只是依託或求救,而是視三寶為自己的皈依處,像誓言一樣,時時奉行。皈依之後可稱真正的佛教徒或佛陀的追隨者。要切記一些規則,因為人比較不喜歡規矩,聽到要守規則不是覺得很歡迎。

第一: (皈依佛)不皈依世間神祇:這部份有許多解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祭祀)儀式、拜神、拜土地公、拜許多神祇,不能說沒有利益或這樣的存在。佛陀曾說過:自己的救世主(救怙者)就是自己、自己的引導就是自己,自己要成為自己的善知識、自己的老師。要成為自己的老師有兩種層面:外在或內在。

外在層面上是上師;內在層面就是自己。外在的老師說教導,實際上有沒有落實要看自己。所以內在的上師比較重要。不依賴世間神祇,卻把責任推到佛、本尊上,自己怎樣隨便都可以,這樣很奇怪。要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要愛自己。其實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護自己,什麼對自己最有利益,一般人不知道。在學習佛法之後,要找一個光明的方向,然後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要注意健康,身體、心靈上的健康。

不是說依賴世間神祇,或甚至連佛法上一些本尊護法,我們也不能總是依賴他們,自己卻什麼也沒有做。老是依賴他們,而自己不做什麼。皈依之後,要學佛的榜樣,而不是說只是拜佛。兩千五百年前佛陀也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也曾經有煩惱,像我們這樣一般的人,在修練6年之後成就佛果,我們要以此做為榜樣,而不是把祂當成偶像,要能真正追隨佛陀。皈依佛就是要學習佛陀,能夠正確的看清自己,看清這個世界。

第二:皈依『法』後,不能傷害眾生。能夠不打不罵眾生就覺得夠了,或有時候心胸太受限的(太小心)說:我就不出門了,否則會踩死眾生或種子等等。我們身上有許多生命,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他們,如果說這樣,那就不要活下去了,人是一個生命體,所謂的不傷害眾生,指得是身體語言上的行為。所以傷害眾生,意謂者直接殺害他們的身體的行為和語言。

心性上間接想殺害他們,但他們沒有感覺到,只要沒有在身體上直接的傷害,眾生感受不到傷害;但心裡面有貪嗔癡三毒,這是傷害眾生的根,會直接傷害眾生身體的起源就是三毒。不傷害眾生的身體,不傷害眾生的言語,還有要對治心性上的煩惱,才能究竟不傷害眾生。

佛法是一種方法。是治理心病,改善自己、修理自己的心的方法,就像東西壞了要修理。但修理心沒辦法拿槌子來修理,要愛護自己的心,也要管理自己的心。心跟心要溝通,對自己與自己的心要有個良好的關係,要守護自己的心。禪定不是很難,但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很難呢?為什麼?是否禪定本質上就很難呢?有一個大成就者曾說:為什麼禪坐修行好像很難呢?其實是太容易了反而就修不成。因為禪修就是要放輕鬆,安住在自然、清淨中。但我們活在一個造作的世界裡,要放鬆很難。

舉例來說,我不太笑,有時照相,他們要我笑,因為我平常不太笑,突然要我笑,反而會笑不太出來或笑得很難看。因為我沒有這樣的習慣。其實笑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不用人教。但因為平常沒有習慣,所以就笑不出來。其實放輕鬆很容易,但在造作的世界中,所以就無法放輕鬆。佛法是指修理自己的方法,只有這個方法修理自己可以修理好。在實際上,這是如法,不是說像看書校對一樣,這樣是錯的,不是在對比經書,而是要對比自己的心,有沒有改善,看看是否有成長。

第三:(皈依僧不親近惡友。)說到惡友、損友是形式上的朋友,真正重點是自己內心裡的朋友。心中好像有兩個人在講話,一個說要用功修行,另一個說別人欺負你要去發脾氣,好像善和惡的一面化身為兩個人格。有時候善的在說話,有時候惡的在說話,可是我們常常都不聽善的話,比較聽惡的一面。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瞭解善,如何去修理煩惱?心裡要瞭解,你擁有什麼?心裡面不夠有一個菩提心強大善的一面的力量。發生困難問題時,我們會用心上比較有力量的一面來面對。

所以如果心上有善的一面,有善的修行,有更多的善的力量和修行,那麼發生事情時就可以用它來面對。如果平常沒有這種善的力量,問題發生時就沒有辦法想出一個對策,就會用惡的一面拿出來面對。所以惡友不只在外面,也存在於內在,自己要去選擇要跟心性上的哪一種朋友,如果心中的善惡無法取捨,只遠離外在的惡友就沒什麼用。所以對治煩惱不是只是待在一個小房間裡一兩個小時,但在工作上或生活裡卻不太會對治它。所以在你心中也有惡的和善的朋友,你應該認清選擇哪一種對你自己是善的,哪種對你是惡的。如果你心中無法選擇,那遠離外面的惡友也沒什麼用。

《TSCSE》


推薦閱讀:

恭迎藥師佛聖誕 祈願眾生福慧增長(善惡成十億倍,轉發功德無量)
藥師佛
藥師佛十二大願
敬善媛——藥師佛心咒
正月里為什麼要念誦《藥師佛心咒》?聽者遠離厄難病苦,常得安樂!

TAG:皈依 | 藥師 | 藥師佛 | 大寶法王 | 2010 | 大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