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創先爭優應優先樹立憂患意識

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參加創先爭優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終樹立憂患意識,將憂患意識這種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民族復興是不是面臨憂患?這不言而喻。從國際環境看,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流,但別忘了主流下面還有暗流、漩流、逆流,國際局勢錯綜複雜、民族矛盾和地區衝突時有激化、局部戰爭的炮火從未間斷,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依舊肆虐,天下何嘗太平?不要以為發展環境很穩定,和平時日很充裕,有限的穩定環境,有限的和平時日,還要花大力氣去爭取。暗流、漩流、逆流,在有些時候、有些地區,完全可以攪亂主流。從國內發展的實際看,資源不足、人口膨脹、環境污染壓力越來越大,發展中不斷出現新問題,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保障缺失正在困擾著人們。改革向深層進軍,涉及到體制變革、利益調整、社會變動難度也越來越大。改革亦如逆水行舟,時刻面臨著進與退的決鬥。從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看,工作做得不實不細、民生問題還有許許多多,民眾對醫療、教育、社保等多有抱怨。有些幹部貪圖享受,大手大腳,奢侈浪費,幹群關係沒有根本好轉,貪污腐化難於遏止。諸如此類,沒有憂患意識,無論如何算不得頭腦清醒。

總有人喜歡歌功頌德,總有人陶醉歌舞昇平,總有人一味鋪張造勢,在中央一再倡導憂患意識的時候,不知這些人是否感到了格格不入?感到了就好,改變了不良作風更好。不是為憂患而憂惠,憂惠的目的是清醒頭腦,正視問題,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憂所患是為了去所患,以及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歌功頌德成了習慣,歌舞昇平成了風習,鋪張造勢成了經驗,那是社會的一種病態.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弱化。

歷史是一面鏡子。中華民族從自身發展中,從風雨歲月中,認識到了憂患意識的極端重要,並對憂患意識做了理性總結,將其提升到了民族精神的高度。「生於憂惠,死於安樂」這成了至理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成了高尚情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成了神聖責任,憂患意識深深地鑲進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近,中國社科院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聯合發布2010年《國家競爭力藍皮書》。藍皮書指出,中國在近20年間國家綜合競爭力跨越式提升了56位,從1990年的第73位上升到第17位。同時指出,中國近20年的經濟增長並非靠產業結構升級換代來獲得,而是靠消耗資源和擴大投資,尤其是房地產產業膨脹發展,這樣的產業結構缺乏競爭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中國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了日本卻在競爭力方面大大落後於日本(排位第3)的主要原因。今年以來,日本屢次在釣魚島問題上挑釁中國,這一定程度上與我們的國力尤其是競爭力還不高有關係。

民族復興需要居安思危,只有發揚憂患的民族精神,激發富國強民的民族意識和強大動力,才是我們創先爭優最根本的目的。

推薦閱讀:

破除怕失擔責的思想狀態 樹立敢作善為的擔當意識
兩位委員的著裝意識折射了什麼?
出境旅遊者要有維護國家形象意識
淺談納蘭詞的生命意識
有意識的人工智慧對我們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TAG: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