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茶文化——和諧社會的奇葩

孔子茶文化——和諧社會的奇葩(2011-01-20 11:13)

孔子茶已進入日本國會並開始在民間普及,這一消息在日本媒體廣泛傳播,成為目前中日交流的話題。

茶文化是國人精神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中的一個精彩的分枝,它依託於綿長的社會變革,根植於悠久豐厚的傳統文化,與儒家的和諧理念一脈相承,歷史久遠、引人入勝。

從坊間到朝野,從遠古到當代,茶文化潛移默化地為改善個人心性修養、助推社會和諧建設、傳播宣揚和諧思想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一、茶文化源自社會變革,傳承時代文明

  從自然的生理需求、樸素的人文關懷,到精湛的茶藝、深邃的茶道,國人在飲茶的過程中關注社會,通過文化的加工和提煉,衍生了眾多與茶相關的文學藝術,積存了厚實的茶文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佳話。

當我們穿梭於茶文化神奇的時空隧道中,即會頓悟式地發現,飲茶本身不但包含著傳統生活的活性細胞,而且攜帶著國人處事為人的博愛準則,流傳著深廣的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與和諧社會的強烈需求,傳統茶文化與社會文化同波傳動,也在不斷飛躍、升華,不斷散播出蘊藏已久的廣博積澱,顯現出在其根底即有的大和之道,催生出一種更新的承啟傳延的生命力。 於是,以先哲思想為依據的孔子茶文化就在當代顯示出了旺盛的活力,顯示出其涵養個人之心、關注社會肌里的勃勃生機。這簇在和諧社會裡生根發芽的奇葩,逐漸展現出其鮮活的生命力,綻放出美輪美奐的驚艷之花。  中國孔子茶道是在我國社會變革的進程中誕生的一種文化承傳方式,它沉積了厚重的道德倫理和人文追求,充滿了智慧的思辯,釋放著以「和」為貴的傳統哲學理念。

孔子作為中華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核心人物,早在800年前就有其崇拜者、宋朝理學大師朱熹讚譽道:「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

而今,孔子猶如滋潤文化、熏陶心性的神來之筆,走進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但將孔子與中國傳統的茶文化結合起來,借用核心人物的歷史光環來照耀傳統文化的每一片園地,採用歷史文化的最高定位來催促現代市場的發育,將儒家思想貫穿到茶文化之中,則是孔子思想在當代開花結果的嶄新突破,稱得上弘揚茶文化古為今用的大膽動作,也為豐富當代文化、支持和諧理念、構建和諧社會增加了一縷新枝。

二、茶為國飲,滋養和諧,助推實業

  孔子茶文化來自和諧社會,又潤物無聲地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人文關懷,處處閃爍著傳統與時代相結合的耀眼光澤。它通過茶的媒介來展現孔子的立體形象,讓更多的人從飲茶活動中來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中國茶文化的感人魅力,讓所有熱愛茶文化的人都有機會接觸到孔子茶道的文化核心,啟迪心志、明揚脾性,並引領他們參與社會活動,激活、散播其題中應有的服務社會之意。   在和諧社會的大環境、大背景中,茶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人們飲茶之際,可以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跨越隔閡的交流氣氛。

茶的那種平和清淡的自然秉性會與人們追求和諧的要求息息相通,人際關係可以因茶而生緣,因茶而更加融洽。茶在人際交往的連接帶上具有其它媒介所沒有的潤滑作用。

孔子茶文化正是從這方面入手,提倡以自我修養為根基,始終展示淡泊、寧靜、高潔、樸素的心態,既體現原初的社會形態,又創造與人為善的氣氛與環境。

以社會為源,用茶來調劑人際關係,培育和諧社會的基礎構造,完成人格的歷練和塑造,向高度文明的境界靠攏,這正是孔子茶文化源流相繼、前呼後應的完美闡釋。   作為中國茶人,如果不深究「知人論世」之理,從孔子思想中去感悟「道」的精髓,那將是一個莫大的缺憾。

因為孔子茶文化從歷史中走來,與古老的文明傳統相吻合,通過哲理的感悟而傳遞社會理念,讓文明禮儀輕輕地融入當代人的心靈,只有孔子之「道」才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作用。

只要你靠近中國茶文化,你一定會發現,孔子倡導的「仁」的博愛準則和「禮」的行為規範,與飲茶活動中所體現的感情交流與禮節文明是那樣天人合一,以至於所有飲茶的國人都能無形地感受到一種文化的陶熏。

因此,從「和」的理念來弘揚茶文化,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視角來定位茶文化,以「孔子茶道」來強調中國茶品牌,強調茶之有「道」為孔子之「道」,所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冠名權,更是一種思想和精神的張揚。

基於此,「孔子茶道」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強烈感情與先哲智慧,並且讓孔子思想在另一個領域內獲得釋放。也正是有了孔子思想的支撐,中國茶文化才能夠飽經千載滄桑,歷久而彌新,而且在今天的和諧社會構建中,仍然能夠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孔子茶文化以茶為飲品,通過茶藝形式來體現「道」的追求,從而使飲用者在品味社會進步成果的同時,得到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滋潤。   對於「茶道」一詞社會上有不同的詮釋,國內外講「茶道」多指飲茶活動的某種程序,體現的主要是烹茶技藝。

而今推崇的「孔子茶道」則是把售茶、品茶及各種茶活動溶入整個社會活動中,提升到一種高層境界,讓人們通過飲茶生活來領略孔子的影響,注重的是一種心靈感染和精神享受。

「孔子茶道」並不是從狹小的學術縫隙去尋找孔子飲茶的蹤影,而是在追求一種民族的向心力,一種社會的凝聚力。有了這個向心力、凝聚力,人們在飲茶的時候,就能夠從人類社會各種關係的總和中關注個體行為,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和諧和友善,對茶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近年來,圍繞著「孔子茶道」而形成了多樣化的飲茶活動與文藝活動,特別是在日本,隨著《論語》熱的興起,日本人更關注孔子文化,更愛品孔子茶。目前,日本茶界還專門成立了孔子茶道院,通過孔子茶會、茶藝表演、茶書研究、茶藝教學等方式來傳播孔子茶道,博得愛茶人士的一致好評。

同時,圍繞著 「孔子茶道」,茶產品開始定位投入,生產廠家以孔子和茶、孔子禮茶、孔子孝茶、孔子仁茶、孔子智茶、孔子德茶、孔子義茶、孔子六藝茶、孔子誠信茶等一系列具有孔子色彩和人倫情調的茶品來打動各階層消費者,擺在「孔子茗茶」面前的是很大的市場份額。

三、汲取傳統文化營養,打造世界茶品牌

  眾所周知,孔子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國進行了千年滋育,而且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巨大影響,世界各國談及中國文化,必推孔子為思想淵藪。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在巴黎發表宣言:「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孔夫子那裡去尋找智慧。」

孔子茶文化因此而具有強勁溝通能力,完全可以成為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我們把先哲的文化影響轉變成今人的物質利益,這又何樂而不為呢?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茶」有利於我們開拓國際市場。   目前,東亞茶界正在打造「孔子茶道」的品牌,依託先哲的影響力來收攏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其基本意圖就在於打出中國最響亮的茶品牌,最終與世界三大茶國印、英、日爭奪茶產業的頂端權威,在世界範圍內重樹中國茶界的最高地位,彰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強國之林的文化較實力,為增添國家的綜合實力做出貢獻。 用「孔子」為名號來打造茶文化品牌,可以涵蓋茶生產、茶銷售、茶消費以及茶活動的所有領域,從茶中心到茶邊緣都形成強大的光輻射。因此而產生的人際交往和商貿行為,則充分體現了歷經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現代化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成果。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打造一個文化品牌,除了突出精神層面的最大享受之外,還應追求它的產業成效。 東亞茶界興起的「孔子茶道」正是從文化滲透的力點出發,瞄準了有待開發的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山東孔子茶界將會掀起一股涉外文化高潮,即通過遍布世界的孔子學院,秉承著孔子「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為了與全世界的孔子學院取得聯繫,山東孔子茶道院正著手在北京設立國際孔子茶文化研究中心,把孔子茶道作為對外交流的一項內容。我們相信,在世界範圍的孔子學院內開展孔子茶文化,一定有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傳播,增強中國茶文化的感染力。   如今,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當今中國的主旋律,孔子茶文化正從和諧社會豐沃的土壤里汲取無盡的力量,來壯大、充實、宣揚自己的精神家園,以更有力地承載和諧的使命,羽化於中華大地,慧澤於民俗風情,讓國人從茶的滋潤中感受到「和諧」的音符,並以其特有的民族精髓來參與構築、反哺和諧社會的建設。   紮根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觀風起雲湧的社會變革,孔子茶文化已默默積澱了幾千年的豐足能量,其厚積薄發的強勁態勢,必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奇葩。

推薦閱讀:

孔子是文弱書生嗎?
孔子的言論中,哪句話最有道理?
《莊子》:仁義不過是繭,可以破繭成蝶,也可以作繭自縛
世界最美女星韓國NANA奪魁 李敖炮轟高麗棒子孔子躺槍
仁者先難而後獲是什麼意思?

TAG:社會 | 文化 | 茶文化 | 孔子 | 和諧 | 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