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心向善,皆成堯舜

人心向善,皆成堯舜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做人要厚道,厚道即向善。這裡所說的善,還不僅僅指善良,而是指人的一種總體狀態。善的倫理學定義是,在被動個體自我意識出於自願或不拒絕的情況下,主動方對被動個體實施精神、語言、行為的任何一項的介入,皆為善。中國的先哲們認為,人是有善端的,人皆可以成為堯舜。但要成為堯舜還在於後天的努力,其要則在於一要覺悟,二要自律。覺悟就是要解決認識問題,其要旨為「仁義禮智信」;自律就是要解決行為問題,其要旨為「溫良恭儉讓」。

一、仁義禮智信

孔老夫子最早將「仁義禮」歸為一個系統,他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後來,孟子給人的善行定位為「四端」:仁義禮智。孟子認為,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現,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沒有四端,則不能成為人。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可見,孟子是主張人性向善的,是人的本質屬性。他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他告訴天下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孫丑》上)再後來,漢朝的大儒董仲舒又給善加了一條「信」的標準,成為「仁義禮智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五常」,所謂「常」就是經常的和經久不變的。於此對應的還有「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個「三綱五常」就成為封建社會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最高行為準則。

下面讓我們簡單看一看「仁義禮智信」的含義和作用。「仁」者人也,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係。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孔子說:「仁者愛人」,「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換句話說,仁之與否,與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無關,在任何社會階層,都可以做一個好人。他還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義」者宜也,也就是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的是非觀念和行為準則。「義」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進一步闡述了「義」,董仲舒最終將「義」說透了。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所分辨的必在是非,小人所分辨的必在利害。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也就是說,答應的東西不見得要做得到,從事的事業不見得要有結果,只有「義」才是最終的標準。董仲舒說:「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則把「義」的原則表達得更加簡練,不過也把義和利,道和功分割開來,最終在近代遭到人們的攻擊。「禮」者體也,進退周旋而得其體。禮在中國古代是指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作為等級制度的「禮」,強調的是「名位」,也就是孔子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倫理道德的「禮」,強調的是「得體」,包括孝、慈、恭、順、敬,等等。「智」者知也,其本意是對道德規範的認知。首先把「智」視為道德規範、道德品質或道德情操來使用的,是孔子。他把「智」與「仁」、「勇」兩個道德規範並舉,定位為君子之道,即所謂「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而孟子從行為的節制和形式的修飾、道德的認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義上確立了禮與智在道德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信」者誠也,其本意為無欺、守諾、踐約。雖然加入「五常」的時間最晚,但是早在孔子就有所論述。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問:「如果不得已去掉一項,先去哪個?」子曰:「去兵。」子貢接著問:「如果不得已還得去掉一項,去哪個?」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老夫子的確是高人,他知道一個國家光有吃的、有士兵還不行,沒有信用就會最終遭滅亡。由此談到人,有知識和有力量還不行,沒有信用就會最終遭唾棄。

有意思的是,有人將「仁義禮智信」之「五常」,與「金木水火土」之「五行」和「心肺肝脾腎」之「五臟」聯繫起來,開闢了不同領域的探索,既豐富了本學科的內容,也豐富了他學科的內容。漢儒董仲舒就把五行和五德對應起來,以木為仁,火為禮,土為信,金為義,水為智。以木為仁,是取木的生機勃發的含義;火為禮,是取火的光華燦爛的含義;土為信,是取土的寬厚誠篤的含義;金為義,是取金的堅貞鋒利的含義;水為智,是取水的隨物賦形的含義。一人身上,如果同時兼備五種德性並恰當運用,就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地,這是中國人所推崇的最理想的人格狀態。中醫也講究這種對應,仁對應的五行是木,對應的五臟是肝。仁慈就會養肝,肝血就會通暢,氣脈好就會長壽。義對應的五行是金,對應的五臟是肺。肺氣足則義氣足,肺氣足則敢擔當。禮對應的五行是火,對應的五臟是心。心正則位正,心正則向上,心正則歡喜。智對應的五行是水,對應的五臟是腎。智慧來自於學習,智慧來自於謙卑,因此腎開竅於耳。信對應五行是土,對應的五臟是脾。「人無信不立」,信己者信人,信人則不計較,吃的香,睡得著。

二、溫良恭儉讓

「溫良恭儉讓」的出處在《論語》,原文為:「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我很早就知道這五個字,那是在小時候學習毛主席語錄里學到的。老人家告訴我們:「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因此,那個時候的「溫良恭儉讓」是貶義詞,而不是褒義詞,是缺乏鬥爭性的代言詞。不過毛主席在修心養性的問題上也不是一點都沒有考慮的。最近我在讀《毛澤東書信選集》,看到兩篇文章,頗受啟發。一篇是1921年1月28日給朋友彭璜的,在信里他說:「弟兩年半以來,幾盡將修養工夫破壞:論理執極端,論人喜苛評,而深刻的自省工夫幾乎全廢。今欲悔而返乎兩年半以前,有此志,病未能也。」他還說:「吾人有心救世,而於自己修治未到,根本未立,枝葉安茂?工具未善,工作奚當?弟有一最大缺點而不好意思向人公開者,即意弱是也。兄常謂我意志強,實則我有自知之明:知最弱莫如我之意志!我平日態度不對,向人總是齦齦,討人嫌惡,兄或謂為意強,實則正是我弱的表現。天下惟至柔者至剛,久知此理,而自己沒有這等本領,故明知故犯,不惜反其道而行之,思之悚栗!」一篇是1941年8月2日寫給作家肖軍的信。可以看出20年後毛主席逐漸明白這樣為人處世的不妥。當年那個與他有著同樣性格的作家肖軍,與他談了許多延安不盡人意的人和事。主席給他回了一封信:「我因過去同你少接觸,缺乏了解,有些意見想同你說,又怕交淺言深,無益於你,反引起隔閡,故沒有即說。延安有無數的壞現象,你對我說的,都值得注意,都應改正。但我勸你同時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絕對地看問題,要有耐心,要注意調理人我關係,要故意地強制地省察自己的弱點,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則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你是極坦白豪爽的人,我覺得我同你談得來,故提議如上。如得你同意,願同你再談一回。敬問近好!」

還是來逐一簡要介紹「溫良恭儉讓」五個字的內涵和作用。溫者貌和:這樣的人性情、態度、言語等要素都溫柔和平,所以也很容易讓人接受。良者心善:待人處事,強調心存善良、向善之美;與人交往,講究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對己要求,主張獨善其身、善心常駐。恭者內肅:這種人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做事謙和不事張揚,做事認真心懷敬意。恭敬的人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水滸傳》中有這樣的句子:「林沖因見他兩口兒恭敬孝順,常把些銀兩與他做本錢。」儉者節約:節儉是與奢華對立的,也是與人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習慣相適應的,一般說來,「大抵嘗歷艱難,便自然節儉;稍習富貴,便自然奢華。」(《英烈傳》第六三回)讓者謙遜:忍是讓的心理基礎,讓是忍的現實結果。忍讓看起來是示弱,其實不然,它也可以成為一個人大智大勇的標誌。所以,「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量過人者能之。」(明·薛宣《理學粹言》)

「人心向善」,妙就妙在一個「向」字。這既承認善是人先天固有的,也肯定善是人後天習得的。總之,向善是一個人在一定先天基礎上加之後天修身養性的過程。古代先哲們也認為,在人倫關係上,要處理好父與子的關係,做到父子有親;處理好君臣關係,做到君臣有義;處理好夫婦關係,做到夫婦有別;處理好長幼關係,做到長幼有序;處理好朋友關係,做到朋友有信。其次,要學會由己及人,循序漸進。正如孔子所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和在格物。」以修身為基礎,達到聖賢的至善境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至善境界。為了實現這種目的,就要「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間斷地日新其德,努力做一個新人。再次,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經得起生活的磨練,順時向善,逆時也向善。如孟子所言:「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在今年的兩會上,我看到新任政協委員的十一世班禪大師的發言,他也告誡人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確,善是具體的,善有善主,善有善行;善是因果的,善有善緣,善有善報;善是美好的,善有善享,善有善得;善是痛苦的,善有惡阻,善有惡果。總而言之,蒼穹以其為首,天、地、人共同遵守,萬事萬物常念不息。最後,讓我們共同振臂高呼:善哉、善哉、善善哉!!!

三、每集一例

教人從善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浙江教育出版社為孩子們專門出了一本書,按照仁義禮智信為序,列舉了十來個故事,有從正面談的,又從反面談的,十分有趣。諸如,仁:馮諼客孟嘗君,魏顆嫁庶母,楚莊王絕纓,苛政猛於虎;義:身在曹營心在漢,刺客豫讓,趙氏孤兒,龐涓忘義害孫臏;禮:程門立雪,張良拜師,漢明帝敬師之道,逾期赴約失大禮;智:聰明的孔融,曹沖的故事,弦高智退秦軍,鄭人買履;信: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曾子殺豬,商鞅立木建信,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不過,我以為最經典的還是下面這個故事,這是一高人,拿禽獸與人相比,最終讓達官貴人明白世間道理的故事。

《兄弟吵架握手言和的故事》

大宋,江西余兆縣兄弟二人同朝為官,兄乃翰林院大學士沈仲仁,弟為戶部督使沈仲義,分別官至二品,顯赫一時。然而,這對擺得平天下人的兄弟,卻擺不平自己。先人過世,留下萬貫家業,為爭家產,兄弟二人反目成仇,爭訟於知府衙門,歷六年之久,經三任知事,未果。無奈,現任知事求教於余兆縣已離任賦閑的知事余宗憲,余沉思有頃,遂提筆疾書,一氣呵成一文,讓知事貼於知府衙門前影壁之上,書云:

鵓鴣呼雛,烏鴉反哺,仁也;

鹿得草而鳴其群,蜂見花而集其眾,義也;

羊羔跪乳,馬不欺母,禮也;

蜘蛛結網以求食,螻蟻塞穴而避水,智也;

雞非曉而不鳴,雁非社而不移,信也。

禽獸而有五常,人為萬物之靈,豈無一得?兄通萬卷,全無教弟之才;弟掌六科,豈有傷兄之理?仲仁,仁而不仁!仲義,義而不義!過而能改,再思可也。又批一頌:

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遺業何須爭;

一番相見一番老,人生何時為弟兄。

弟兄二人閱之,慚愧萬分,抱頭相哭,結伴而回,不復爭矣。


推薦閱讀:

攝人心魄的眸子
海南人蛇大戰驚悚!場面震撼人心
這8件小事最能贏得女人心:給她擁抱
馬路上有人摔倒扶還是不扶?
求人難,沒錢苦,人心險,人情薄,句句精闢

TAG:人心 |